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科学》2013年3期 许统生 洪…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2-2011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总体偏低,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财政政策协调程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城镇化差异、经济外向度差异以及一些具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因素都会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其中,财政政策协调程度的作用最为重要。本文进一步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收入趋同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存在地区收入趋同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经济周期同步性 C-M同步化指数 收入趋同
    作者简介:许统生,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13;洪勇,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一国的经济波动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导至其他国家,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波动变得越来越同步,例如: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使东南亚各国陷入了衰退和萧条,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世纪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更是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事实,使得有关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得以凸显。各主要经济体间的周期是否同步、经济周期的国际传导机制和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已成为了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关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概念尚没有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核心是经济波动的传导,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波动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刘崇仪,2006)。学术界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和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经验分析两方面展开。
    有关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机制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文献可以追溯到金德伯格(Kindleberger,1962)、麦金农(McKinnon,1963)和梅尔泽(Meltzer,1976)的研究。此后,格勒克(Gerlach,1988)的研究发现,当各国的经济变量具备较高的相关性,并在时间序列上展现出良好的同步性时,一些冲击造成的经济波动会通过各种传导渠道传递至各国,各国经济就会出现同步波动。谢尔曼和科尔克(Sherman和Kolk,1996)认为贸易、投资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经济波动在各经济体之间的传导,国际经济波动传导的主要渠道是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体系,其中国际贸易是最重要的渠道。弗兰克尔和罗斯(Frankel和Rose,1998)发现,当外部冲击来自于特定产业时,如果两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形式,那么两国贸易联系的加强会促进这两国产业间专业化分工,特定的产业冲击会导致两国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弱化,反之,如果产业内贸易是两国的主要贸易形式,随着两国贸易一体化的发展,特定的产业冲击将会强化两国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宋玉华和吴聃(2006)将来自外部的冲击通过经济纽带传导而引起的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大致相同波动的机制描述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关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经验分析主要是围绕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展开的。现有研究中所关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双边贸易、金融一体化、产业结构相似度等。贸易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克拉克和范·温库普(Clark和Van Wincoop,2001)的研究发现,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显著的受到了双边贸易量的影响。寇兹和易(Kose和Yi,2006)运用21个OECD国家的年度数据估算了经济周期同步性和双边贸易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格鲁本等(Gruben et al.,2002)在完善弗兰克尔和罗斯(Frankel和Rose,1998)的分析方法基础上,采用1965-1998年的数据对21个发达国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同步性有促进作用,而产业间贸易的影响则不能确定。费德穆克(Firdmuc,2004)使用OECD国家1990-1999年的数据证实了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产业内贸易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辛恩和王(Shin和Wang,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内贸易能够比产业间贸易更好地解释经济周期同步性。
    有关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直到最近才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寇兹等(Kose et al.,2003)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度越高,其与G7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就越强。伊姆斯(Imbs,2004)的研究表明,如果国家之间金融整合度越高,这些国家的周期同步性就越高。因克拉尔等(Inklaar et al.,2005)分析了经济周期同步性和证券市场收益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吴(Wu et al.,2009)等的研究表明,FDI对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认为较之于双边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FDI能更好地解释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变化。然而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一体化的提高并不会必然导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增强,如:凯勒姆尼—欧兹坎等(Kalemli-Ozcan et al.,2001)认为,金融一体化具有促进跨国企业专门化生产的功能,但生产和产业专门化的发展会使相关国家的同步性减弱;金姆等(Kim et al.,2003)也认为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不能确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度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这会增强国家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Kalemli-Ozcan et al.,2001、2003)。伊姆斯(Imbs,2004)发现,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的国家在面临产业层面的冲击时,由于国家之间的内在相似性,产业调整路径比较相似,因而经济波动的过程大体相同。李和阿扎利(Lee和Azali,2009)在研究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产业专业化模式的动态关系时发现,产业结构越是相似,经济周期就越同步。但是有学者指出,产业结构相似度与经济周期同步性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克拉克和范·温库普(Clark和Van Wincoop,2001)在研究欧盟国家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产业结构相似度对同步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巴克斯特和库皮拉特萨斯(Baxter和Koupiratsas,2005)利用10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周期同步性受产业结构相似度影响的符号并不稳定。
    还有学者考虑了一些对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如:韦恩和库(Wynne和Koo,2000)认为地理上是否毗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欧托等(Otto et al.,2001)发现国家的经济和制度特征也会对同步性造成影响;埃尔布恩和哈恩(Elbourne和Haan,2006)研究发现,同属于一个货币联盟或区域贸易协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周期同步性;国家间政策的协调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提高(Bower和Guillemineau,2006;Calderon et al., 2007)。
    中国自开放以来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与其他经济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同步性问题也逐渐进入到一些学者的视野。陈昆亭等(2004)的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有依赖性;另外,中国与日本也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关系。任志祥和宋玉华(2004)的研究显示,较之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能更好地解释经济周期同步性。彭斯达和陈继勇(2009)通过分析1990-2006年的7组13个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较弱,但显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程惠芳和岑丽君(2010)利用1990-2008年中国和27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研究了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强度对中国与发达贸易伙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强于投资强度;对中国与发展中贸易伙伴而言,贸易强度、FDI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同步性有显著的正效应。李磊等(2011)的研究证实了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同步性有显著的正效应。刘恩专和刘立军(2012)运用1990-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三元边际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双边广度边际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双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作用不显著。
    前文提及的文献所研究的都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问题,很少有学者关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同步性问题,笔者只发现庞塞特和隆杜(Poncet和Rondeau,2004)与黄玖立等(2011)有过这方面的尝试。庞塞特和隆杜(Poncet和Rondeau,2004)使用中国30个省区1992第2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的就业数据,测度了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并实证分析了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黄玖立等(2011)则考察了1952-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虽然这两篇文献突破了以往只关注国家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问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在测算经济周期同步性时都是先对相关时间序列进行滤波以获取其周期成分,然后再用得到的周期成分计算相关系数,这种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横截面分析,即使如黄玖立等(2011)那样通过将时间截为几段以获得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但时间截断点的选取太主观;同时,它也不能识别省区间在单一年份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密切追踪同步性的变化。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时采用的是赛克依拉和马丁斯(Cerqueira和Martins,2009)的同步化指数法,该方法能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这能使本文的分析结论更实用。此外,贝亚特和索兰尼斯(Beyaert和Solanes,2009)另辟蹊径,使用17个发达国家1950-2007年的数据,研究经济周期同步性与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关系,受此启发本文将分析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否存在收入趋同效应。
    本文余下内容安排如下:接下来的第二节测度1992-2011年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第三节在测度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第四节检验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否存在收入趋同效应,第五节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测度
    通常用来测算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方法是计算国家或地区间某些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①以此来判明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但该方法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即使算出的相关系数较大,也不能说明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较高,这是因为如果两国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趋势,所计算出的较大的相关系数可能只是它们共同趋势的一种体现,而不能说明它们的经济周期有着较高的同步性。为此,一些学者转而采用H-P或B-P滤波方法,先剔除原序列中的趋势成分,以获得原序列的波动(周期)成分,再对周期成分计算相关系数,以揭示出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经滤波后计算的相关系数虽然能弥补直接计算相关系数的不足,但该方法也有缺陷,即它通常只能用于横截面数据分析;同时,也不能识别省区间在单一年份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便可以将时间样本人为的划分为若干子时期以获得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但这种划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时间截断点的选取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2)会损失观测次数。因此,本文采用赛克依拉和马丁斯(Cerqueira和Martins,2009)同步化指数(本文称为C-M同步化指数)来测算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大小。
    (一)C-M同步化指数简介
    该方法是赛克依拉和马丁斯(Cerqueira和Martins,2009)在研究1970-2002年20个OECD国家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论文中首次使用,具体形式如下:
    
    用C-M同步化指数来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有以下几个优点:(1)该指数能密切追踪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变化,即它能够识别省区间任何单一年份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2)不需要人为地设定时间截断点就可以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3)不会损失观测样本数。
    (二)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测度
    采用C-M同步化指数法,中国30个省区1992-2011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②由图1可知,1992-2011年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在-0.03到0.06之间波动,对一国国内而言总体偏低,也没有出现明显地随时间上升的趋势,而是呈现出了不规则的变化,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即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没有明显地改善。从图1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走势与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的截然相反,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呈现出上升态势,而在全球金融风暴期间却在下降。同样是金融危机,为何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表现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的程度密切相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国,融入到世界经济的程度并不深,因此,当危机来临时,中国各省区自然会与其他省区“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危机的冲击,从而加深了各省区间的经济联系,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也就不足为奇了;反之,全球金融风暴来袭时,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多年,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密切得多,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而国内市场分割的现象依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全球金融风暴的来临使中国各省区向内“抱团取暖”的内聚力有所下降,部分被与国际经贸伙伴的经济联系所替代,由于不同省区的国际经贸伙伴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省区国际经贸伙伴经济周期的客观差异传导至中国国内,就使得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呈下降态势。
    
    图11992-2011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
    
    

[1] [2] [3] 下一页

Tags: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