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论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但当前研究对数字经济内涵、范畴、问题和难点的深入分析相对较少,已有研究成果难以指导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数字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发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本文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入手,从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3个方面概括总结了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领域,并提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最终提出了加强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治理和监管模式等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振陷入低迷的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最终起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作用。数字经济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是包括互联网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化产业,以及消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的产业数字化领域。当前数字经济的创新与规范发展,还需继续释放互联网经济的“创造效应”,同时防止数据垄断势力的产生,以及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发展。总之,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发挥“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鼓励互联网创新,维持数字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产业数字化,积累更多的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挖掘数据的价值;最后,还要重视数据安全和数据垄断,保障数字经济规范发展。为此,应该不断加强数字经济理论创新,保持互联网创新并推动从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和应用,以及从制度上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模式,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以合理利用数字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R/OL].(2019-04-18)[2019-05-10].https://mp.weixin.qq.com/s/dRiIPWE0Qah8dUvNhnbIRg.
[2]赵剑波.数字经济的崛起与规范[J].清华管理评论,2019(Z1):88-92.
[3]马化腾,孟昭莉,闫德利,等.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4]李伟,隆国强,张琦,等.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J].管理世界,2018,34(12):1-12.
[5]闫德利,高晓雨.数字经济: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J].互联网天地,2017(7):24-28.
[6]张晓.数字经济发展的逻辑: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J].电子政务,2018(6):2-10.
[7]张新红,高太山,于凤霞,等.认识分享经济:内涵特征、驱动力、影响力、认识误区与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4):2-10.
[8]李晓华.“新经济”与产业的颠覆性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18(3):3-13.
[9]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产业研究组.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0]康伟,姜宝.数字经济的内涵、挑战及对策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20(5):12-18.
[11]陈晓红.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趋势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5):1-8.
[12]钟春平,刘诚,李勇坚.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7(4):35-41.
[13]邓洲.把握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多重影响[N].经济日报,2018-09-28(015).
[14]布鲁.产业互联网的内涵探析[J/OL].(2019-05-27)[2019-05-30].https://mp.weixin.qq.com/s/9VBLbc7Y8cpUopLxVOesBw.
[15]刘瑛,耿雨亭.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秘密保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58-64.
[16]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
[17]马治国,徐济宽.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及法律防控监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65-71.
(作者简介:赵剑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丹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