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居所的演变:从庇护所到“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

http://www.newdu.com 2020/8/13 《求索》2020年04期 李晓华 参加讨论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类会在房前屋后驯化家禽、家畜并对其进行饲养。随着人类迈向文明社会,家庭从部落或宗族中独立出来,居所成为家庭最重要的私人财产。这一时期呈现出典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居所不仅是生活的地方,而且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开展的场所,饲养禽畜、种桑养蚕、纺纱织布等许多生产活动都在居所内及其周边土地上进行。
    爆发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使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机械动力对人力和畜力的取代前所未有地扩大了生产能力,也带来了新兴机器大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暴涨。由于机器的投资额巨大,普通的劳动者无力拥有这种新型的生产资料。18世纪英国通过《公有地围圈法》,用暴力手段强行剥夺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与自己曾经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分离,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必须依附于资本才能从事生产活动、获得工资从而生存。机器大工业的巨大生产规模也带来了市场范围的扩大,由于“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工业生产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每一个工人成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870年在辛辛那提屠宰场出现并在福特汽车发扬光大的流水线进一步将生产过程细分为简单但连续不断的工序,在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工人更加依赖于资本——单个的工人已经无法完成现代机器大工业产品的生产。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与生活出现了普遍的空间分离,生产活动需要在车间、工厂中开展,居所主要是生活的场所。
    进入信息化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以来,居所的功能又出现了向前工业社会的回归,即在保持生活功能的同时,生产的功能呈增加之势。实际上,即使在工业化时代,居所也不是完全与生产活动所分离,那些不依赖于高额资本设备投资和高度分工的生产性质的活动仍然可以在居所中进行。写作、绘画、音乐创作、中介等主要依靠个人能力的工作常常在居所中开展,像房屋维修、花园修葺、简单工具制作等活动虽然不计入GDP,但仍然属于生产性质的活动。信息技术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经济活动与居所联系的加强,使“宅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宅经济”既包括生产性质活动,即居所成为生产活动开展的空间;也包括消费性质的活动。
    居所生产功能的加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消费者在居所中参加的生产活动属于企业等科层组织中系统性任务的一部分,另一种则是在社会化生产兴起后,消费者自发地参与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中,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组织对消费者的生产活动发号指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日渐模糊,消费者(consumer)转变为产销者(prosumer),一个“产销合一”的社会出现。“宅经济”所指消费性质的活动,不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身,而是指许多原本需要在居所之外、商业场所完成的交易活动可以直接在居所中完成、服务消费可以直接在居所中开展。
    (三)人际距离的变化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中打败安尼德特人等竞争对手、走上地球生命进化的巅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社区起源的重要推动力。偶发的野火让人类发现了火可以让更多东西可以作为食物,让食物容易进食、易于消化并具有更好的味道;火还有驱赶猛兽的功能。为了让火永不熄灭,原始人派专人照看火种;他们也经常围坐在温暖、干爽的火堆边,做些简单的工作,或是聊天、议事。“大火堆是所有社会习俗的萌芽和胚胎,是群居的第一个标志”,建房子也有为了使火永不熄灭的原因。
    高超的社交技巧是人类生存发展并在自然进化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通过集体协作,人类不但能够共同抚育成熟周期超长的婴幼儿和儿童,而且能够一起狩猎、捕获大型动物补充热量、维系种群的生存;随着文明的进化,通过分工协作还能够完成极度复杂的工作。人类能够高效协作的主要支柱是高效的语言系统,凭借在生物界独一无二语言系统,人与人之间不但能够交流、传递复杂的信息,而且能够将获得的知识在人群间、代际间传递下去。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一书中将生命划分为三个阶段: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除人之外的其他生命都是如此;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人类独处这一阶段;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主要是硅基生命,目前还存在于科幻小说、影视剧之中。
    由于手势、表情、语言等信息传递方式的达至距离非常有限,早期的合作也需要在物理空间中的高度聚集,因此许多生产活动需要面对面的接触来实施,许多服务需要近距离的接触来开展。虽然“接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机器大工业开展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面对面的“接触”需要花费时间、投入资金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限制,并不是一种特别高效的社会交往方式,所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人员所处的空间范围非常有限,因此成为社会组织边界拓展的巨大限制。但是如果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包括生产在内的人类社会活动呈现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步“疏远”的趋势,不需要见面、接触就能完成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接触型的社会活动使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而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却是在不断地摆脱曾经早就人类的面对面的社会活动。古代社会就开始了邮驿传书;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驱动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幅度压缩了空间的“时间距离”;电气革命时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更是打破了空间距离对交往的限制,远距离的即时联系成为可能;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切入,推动经济活动的“无接触”化。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保持社交距离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加快了传统的“接触经济”向“无接触经济”的转变进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居所的演变,从庇护所到“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