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导力文献演进: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1.1 领导力文献主流:领导者为中心 领导力的研究从出现开始就一直聚焦于领导者的性格特质、行为、态度和认知等,而追随者则被视为领导者行为的被动接受者。这种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理论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大量综述,总体而言,以领导者为中心的领导力文献主要包括层级视角、领导特质视角、行为理论视角、权变理论视角、领导风格视角以及内隐领导理论等。
(1)在层级视角下,领导者等同于管理者,而追随者等同于下属。层级视角认为,追随者需要领导者在方向、行为上给予指导和控制,因而领导者必须规定哪些行为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7]。
(2)在特质理论视角下,研究者假设领导力是个人拥有的特质、属性或技能。特质理论视角下的学者们试图探索领导者要获得领导地位以及有效激励追随者实现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特质[8]。
(3)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学者开始关注领导者推动追随者实现目标的具体行为,目标是识别出与工作绩效相关的领导者行为特征。这一视角以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这两大研究学派为代表,他们将领导行为分为两个维度: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其中,任务导向的领导者倾向于关注工作的环境、任务和结构,强调工作任务和目标;而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注重与追随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倾向于关心追随者的需要和感受,强调人际关系[9]。
(4)权变理论视角下的学者开始探索领导者实现特定目标所需的情境因素。在该视角下,部分学者开始将追随者特征(如能力、动机)当做领导者所需适应的一种特定情境,认为当领导者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追随者特征相适应时最有效力[10]。
(5)领导风格理论视角开始将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例如,魅力型领导理论强调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情感反应,认为魅力型领导通过展示个人的自信和清晰的愿景来激励追随者,进而激发追随者的热情和能量来实现组织目标[6]。而变革型领导理论认为,变革型领导能够帮助追随者建立实现目标的承诺,并鼓舞和激励他们为实现群体目标而付出更大努力[11]。
(6)以领导者为中心的视角还包括内隐领导理论的研究。内隐领导理论认为,追随者通过社会化和过去的经验在记忆中形成领导者原型,个体是否将领导者身份归于他人取决于他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该原型特征[12]。
以上领导力文献大多专注于个体研究,尤其是管理者如何影响其下属的研究。而关系型领导理论,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5]是一个例外,它更多强调关系而非个体,但LMX的研究经常假设主管为领导者,下属为追随者,且这些领导者—追随者身份是静态的,依然更多地关注于领导者。
总体而言,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研究认为,领导者是运用权力来影响整个团队以及组织绩效的重要角色,将追随者视为领导者影响力的接收者和调节者,进而忽略了追随者信仰、特质和认知对于领导力的驱动作用。基于此,从Meind[13]的领导社会构建理论开始,部分学者重点关注于以追随者为中心的领导力研究。
表1 领导者为中心的文献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