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公共管理学作为既区别于管理学又区别于行政学的新兴学科,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公共管理学既保留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又注意吸收当代管理学等学科的新成果。为了更好地搞好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的教学、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学者继续深入讨论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以期逐步达成基本共识。
在国外学界,Public Administration既指公共行政,也指公共管理,也就是说,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本是一回事,都指称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Public Management(也可译为公共管理)则侧重从微观上解决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问题。我们在引进Public Administration这一概念时,译Administration为“行政”,“行政”一词在我国传统上指政府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自然专指政府的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学在我国也是以这样的含义存在和发展的,这是我国学界的约定俗成及共识,并且我们还把公共行政学归为政治学范畴。
我国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5年11月21日通过的《关于设置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意见》,把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及公共政策学一起确定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均须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即大平台),而把公共行政学等确定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即小平台)。这项决定与我国学科目录关于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门下的一级学科,而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这一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逻辑相一致。这样的意见和规定颠覆了传统认知习惯,带来了关于公共管理学研究视阈的争论(同时涉及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学者们言之凿凿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有学者根据Public Administration的原意认为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就是一回事,没有区别;有学者把公共管理等同于Public Management,因此认为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根本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范式;还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学包容涵盖了公共管理学;也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学包容涵盖了公共行政学。因此,为了更好地搞好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的教学、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学者继续深入讨论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以期逐步达成基本共识。这里表明一下自己的浅见,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征。公共管理属于管理范畴,公共管理就是公共事务管理,是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综合采用各种方法技术生产与分配公共产品的过程。人类自从开始了公共生活就产生了公共管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科学和工商企业管理的发展、公共管理的新实践推动了公共管理理论范式公共管理学的形成。公共管理不仅是管理主体的扩展,也是顺应环境变化和科学发展而产生的公共事务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技术的变革,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象范围的拓展和深化。公共管理突出公共事务处理的回应性与外部性、灵活性与责任性、积极性与战略性、工具与技术,重视各类公共组织的协调合作,处理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并满足公共需要。公共管理学作为一级学科是管理学的应用,是其下各二级学科的抽象概括,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过程、规律和方法技术,是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侧重理论和技术的普适性。公共管理学作为既区别于管理学又区别于行政学的新兴学科,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公共管理学既保留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又注意吸收当代管理学等学科的新成果。
关于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在2003年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学被定为管理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涵盖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和学科。在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专业有: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近年来,公共管理学发展迅速,在其下产生了一些新的二级学科和专业,如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创新发展、电子政务、公共经济管理、公共预算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税收管理、公共政策、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政策、发展管理、公共组织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管理、环境管理、公共关系、公共传媒管理等。
关于公共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考虑公共管理学作为研究探索公共管理这项管理活动的性质、规律、过程和方式方法的理论概论,同时考虑公共管理学作为含有多个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内容体系应当具有基础性、总括性和系统性,要注意公共管理的一般性与其具体领域的特殊性相结合,还要以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介绍为主,兼顾介绍其具体分支和领域。我认为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的概论或作为一门课程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第一部分即导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主要阐述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创新发展,主要阐述公共管理的环境、动力、目标及发展趋向。第三部分: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第四部分:公共管理的对象与成果——公共事务与公共产品。第五部分: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组织及其管理者。第六部分:公共管理过程。第七部分:公共管理的模式。第八部分:公共管理工具。第九部分:公共管理方法技术。第十部分:公共管理制度和规范——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文化与伦理道德。第十一部分:公共资源管理。第十二部分:公共事业管理。第十三部分:公共企业管理。第十四部分:公共项目管理。第十五部分:公共危机管理。第十六部分:公共管理绩效。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