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超大城市流行病韧性治理能力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各类传染病进行斗争的历史。一些致命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不仅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损伤,甚至会改变历史轨迹和进程,如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雅典瘟疫(公元前430年)、安东尼瘟疫(公元2世纪左右)、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2年)、黑死病(1347年)、霍乱(第一次爆发1816年)、西班牙流感(1918年)和天花等流行病。流行病带来的严重城市灾难、疾病与死亡,给不同国家的环境、社会、经济乃至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失。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传染病风险,全国各地尤其是人口规模巨大的超大城市,既要总结三年来我国疫情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成功经验,更要盯紧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和不足,做好核酸检测、床位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机制、生活物资保供、社区管理等各方面的准备,一旦发现疫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快制快,将疫情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有效快速锁定传染源,实行精准化管控,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程度的防控效果,增强城市的韧性。
一是,注重科技研发和病例数据研究,全面增强应对流行病的精准化、科学化防控能力。流行病防控,既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一项需要遵循病毒演化传播规律的科学问题。在现代社会,面对急性快速传播的流行病,依靠科学力量,第一时间查明传染源、传播机制并研发疫苗,通过加大疫苗接种率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是除了隔离外的疫情防控之策。但需要指出的是,病毒会不断发生变异,新毒株的致病性、传染性也会发生变化,这势必对疫苗及防疫政策的有效性带来冲击,政府适时做出正确、合理、科学、及时的防疫决策,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以为,超大城市在应对流行病的全周期治理中,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应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培养一批全国一流的流行病科研团队和专家力量,具备一流的研发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力争全面掌握病毒变异及传播情况,时时与“病毒”赛跑,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做出最快速、最权威、最科学的研究结论,研发最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以权威科学的数据报告、病理性解释、社会性实证,增强公众对“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支持,最大程度地提高政府治理的韧性程度。
二是,注重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全面扩展储备满足流行病隔离管控需求的空间容纳能力。面对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大流行病,自古以来最有效的防控办法就是对感染者实施一定期限的空间隔离。但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下,一些防范流行病的空间设施并未纳入城市规划的总体部署之中,超大城市在面临病毒快速传播、大规模感染的时候,除了“封控禁足”外,“感染者到哪里隔离”成为了政府的首要难题。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和2020年初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专科医院的“神速”建设以及方舱医院的改建,对北京防范SARS病毒、武汉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面对不确定性流行病,针对可能出现的规模化隔离需求,超大城市需要有效的设施防备、响应和缓解策略,包括规划新建专业传染病防治医院、定点医院资源改建、体育场展览馆等大型公共设施改建为方舱医院等。政府除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传染病专业医院外,还要有其他空间设施改建或功能转换的预案、标准、政策,始终拥有一定人口比例的感染者治疗和隔离床位数,以满足大规模快速转运隔离需求,防止无法实现“应收尽收”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感染。
三是,注重纵横向政府间关系,全面增强应对疫情管控中的医疗服务、生活保障能力。从现有经验来看,当一个大城市出现集聚性、规模化疫情时,为了收治病人、开展核酸检测,必然会造成对现有医疗资源的挤兑,尤其是当医院、小区、企事业单位、商超、菜场等在实施精准封控时,大量普通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和应急就医需求,就成为城市最严峻的治理挑战。如果城市现有的医疗人力资源、物资保障供给渠道、志愿服务能力等超出现实需求、无法运转,势必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不合情理的防疫悲剧,引发人民群众的怨言,政府公信力受到损伤。在这个时候,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疫情重点省市及时启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邻近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无障碍从邻近省区补给医护人员、物资用品、志愿力量,是疫情地区有效应对封控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超大城市除了强化医疗储备、物资保障、志愿服务外,要建立健全与上层政府、邻近省市之间跨层级、跨区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一旦进入全域静态的封控阶段,第一时间启动跨区域联控机制,联合创造防疫人员、保障物资、交通工具等跨区域无障碍流动的条件,在抗击疫情中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Tags:提升超大城市流行病韧性治理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