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论本土实践经验对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建构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管理学报》 张树旺 李… 参加讨论

    2 再论管理理论实践经验属性
    2.1 广义管理学与狭义管理学
    管理的本质是“做事”,就此而言,凡涉及做事的人、财、物都属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玉麟[2]指出:“管理学属于事理科学,自然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根本属性。”“作为事理科学的管理学自然属于实践研究,需要综合运用人理科学(如心理学等)与事理科学(如经济学等)的相关理论来解决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最终会形成管理的程序、规则、方法、经验和规律,但不会演变出自己的布什模型意义上的基础理论。”在管理思想史上,对此也一直有不同的观点。Koontz[26]认为:“要界定这个知识体系(指管理学),还必须注意区分工具和内容,因此,数学、运筹学、会计学和经济理论等都是管理学研究中有价值的工具,但它们本身并不是该领域内容的一部分。”谭力文[27]认为:“可以将涉及‘原料和机器’的相关职能活动的知识与理论概括为工商管理理论,而在界定管理学的内涵时,必须将管理学与工商管理理论(即涉及技术、商业、会计、安全和财务等企业职能活动研究的相关理论)加以区分,必须将对物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加以切割。”正如法约尔在排除了其他技术性活动,将管理定义为人在组织中的5项职能一样,谭力文[27]也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排除物的管理的人的社会活动,“所以也可以对管理给出这样的简单定义:在组织中,为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差异,以达到提高组织效果和效率目的的社会活动”相对于管理学所研究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其他的一些管理要素(如物、技术、时间等的广义管理学)[28]。KOONTZ[26]所代表的管理学定义即为狭义管理学,即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管理学。区分广义与狭义管理学突出了“人”这一主体和“经验”这一研究对象,有助于从哲学基础上说明管理学是人的实践经验的研究,因为实践作为活动,是动态的,难以进行研究,而经验却是可固定的。
    2.2 管理经验是实践上升理论的中介
    狭义管理学将管理界定为人的实践活动,那么人的实践活动是如何进行的?这对管理学理论的建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蔡玉麟[2]认为:“管理学的知识‘硬核’可以简捷地表达为现场性知识和前瞻性知识。”蔡文中所说的现场性知识与前瞻性知识,其实都是指管理经验及其经验规律。就现场性知识的构成而言,所谓程序、规则和方法性的知识,也即把当下的事做好的知识,是指如何生产与运用。SIMENH[29]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管理中的人是按“犹豫-选择”和“刺激-反应”这两种模式决策与行为的。他发现人在决策时很少使用每个因素和条件都经过详细思考然后决策的“犹豫-选择”模式,即所谓理性模式,而大部分采取的是以目前事例的相似性激起过去经验所走路径记忆而决策的“刺激-反应”模式,所谓经验模式[29]。这种理性模式非常简单和快速,有极高的实用性。人在管理中不经常使用理性模式而使用经验模式,这也得到了MINTZBERG[30]的支持,认为在现实的管理中,经理人员只有很少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大部分管理工作是以经验为基础直觉式快速决策。这一实践-经验知识现象也经常为“管理学在中国”的研究者指出。例如,吕力[31]指出:“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丰田公司的看板式管理方法等看起来都不像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而更像一种结合了经验、文化与灵感的混合物。”
    现场性的知识的特点就是有效、快捷、实用,虽然有适用范围小的缺点,但它是管理学知识的源头活水,在实践中产生经验,经验指导实践滚动式发展壮大,当现场性知识足够多了,规律产生,即前瞻性知识产生。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学知识生产路径即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的路径,而并非实践-理论-实践的路径,现场性知识,也即经验似乎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必要中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论本土实践经验对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建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