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考察及前瞻

http://www.newdu.com 2020/5/27 《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4期 贾康 参加讨论

    二、14亿人口全面小康意味着什么
    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后,2020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拥有全球最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如期达到全面小康已无悬念:总量上中国的GDP(折为人均)在2010—2020年十年间会再翻一番,同时在“社会政策托底”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关键事项即“十三五”开局时农村区域还存在的七千万贫困人口,于“精准扶贫”的贯彻落实之中,将宣告全部脱贫。
    第一,这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中如愿达到一个重要中间节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高瞻远瞩放眼70年提出“三步走”战略规划。在其“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前两步提前实现之后,党中央决策层又为第三步战略步骤明确规划了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的节点目标——它前承2000年的初步小康,后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这意味着中国为全世界的减贫事业和全人类的物质文明提升,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由于历史等原因,过去长期是贫困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把减贫作为重大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终于走到了七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具体标准是个人纯收入低于人民币2011年不变价的2300元水平)脱贫的历史新境界。从全球看,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比重前三位的地区与国家,原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国。而近30余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印度的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同期中国的比重则大幅下降,已从1981年的43%下降到10%以下。中国为人类减贫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为全球瞩目和肯定,并且有望进一步减少国内于世行标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
    第三,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望在新的起点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未来十年左右时间内经受住历史性考验而成长为高收入经济体。随着全面小康的临近,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019年)已达到1万美元,居于世行标准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上半区的顶部。中国的中产阶层,在已达约4亿人的基础上,还将显著增加。但按照前面大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统计的现象来看,有比喻式的“中等收入陷阱”之说:达到中等收入的经济体,绝大多数不能如愿继续上升为高收入经济体。然而按照近些年中国的发展态势,尽管有告别“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到来,但仍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在未来10年以5%以上(或左右)的“中高速”延续收入增长——这种“中高速”,其实对世界较大经济体而言仍是“高速”。目前,我们又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但只要把握好中国可选择的以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确定性,形成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巨大发展空间所支持的发展后劲,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就有可能如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立高收入国地位。
    第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中国为什么行”,作出进一步和比较全面的总结。新中国70年风雨兼程,于曲折探索中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歌猛进,业已形成“大踏步跟上时代”“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上升态势,虽然还有种种矛盾制约与未来难以避免的艰难险阻,但我们在现代化之路的新起点上,已经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充足的信心,继续把方向对准、把激励搞对、把相对优势和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因为我们有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大政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上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道路自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发展中将其中国化来指导创新实践的理论自信,有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完成经济社会转轨从而显著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的制度自信,以及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中的精华并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文化自信。
    第五,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更清楚地认知中国现代化之路上“行百里者半九十”、承前启后奋力拼搏进取的要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多年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努力,终于迈入“从未如此接近伟大民族复兴愿景”的“强起来”新时代。但是,以全面小康为新起点,如何化解仍不容忽视的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和财产配置不公的矛盾而增进社会和谐?如何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完成体制机制的转变来建成具有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充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生机勃勃、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奋斗正未有穷期,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唯有“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展、工作再抓实”,勇于涉险滩“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改革的深水区“啃硬骨头”,在“历史三峡”的瓶颈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受住未来关键性的十年和三十年的历史性考验,才能使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在现代化的伟大民族复兴中梦想成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考察及前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