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的安排。理清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建好董事会的关键;建好董事会的关键是搞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搞好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关键;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
关键词:公司治理 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要求“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仅明确“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还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企业改革方面,要求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决定》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以柳传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政商人士看好混合制。柳传志建议,未来应该利用混合所有制,激活国企创造利润,并将利润用于百姓增收,拉动内需消费,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混合所有制最终应该发挥的作用。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也持近拟观点。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官员对混合制并不太乐观。他认为,混合所有制仅是一种过渡方式,可以改变企业,但不能作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持续存在,腐败可能是干扰这一模式成果的重要因素。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对此观点也表示认同。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等均公开表示,如果不能取得控股权,就不会参与国企改革。对于目前的政策和改革有近七成企业家持“不确定”和“观望”态度。
各地纷纷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自2014年2月19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2014年4月24日,中石化公告确定了中金、中信、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4家财务顾问。广东、天津、湖南、贵州、河北、重庆等地,也纷纷提出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笔者认为,在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认识上还存在定义不明、概念不清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本身还存在产权并不明晰,而权力的暗箱操作依然还在成为近乎本能的潜规则的情况下,对公司的起源和性质做一个正本清源的梳理,厘清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对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搞清楚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的必要性。理清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建好董事会的关键;建好董事会的关键是搞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搞好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关键;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