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改革,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由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杀开一条血路、摸着石头过河,成为改革的主要路途和方法。当前,我们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在其他领域深入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的讲话,坚定表明,我国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大,我国开放的程度会越来越高,经济特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经济特区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A 从试验区向先行区转变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个经济特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目的是进行改革开放的试验。当时经济特区都设立了海关管理线,采取特殊的关税政策,有自由贸易区的部分做法。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试验,经济特区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优势明显,弊端也突出。我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深圳经济特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价格体制改革、基建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土地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充分肯定深圳的市场化改革。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经过大量探索,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新时代,经济特区要有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要求“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特区已走过30多年的路程,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特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引领区、先行区。深圳市委提出率先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区,努力在新起点上勇当尖兵、再创新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