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政策性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学习时报 王富君 参加讨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大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于具有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和弱势市场特征的我国“三农”经济而言,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无疑将发挥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任务和意义
    基本内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构建起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生态体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找到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
    改革的任务。当前农业遇到诸多结构性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是低水平供给与高水平需求不匹配,农产品受到价格封底、生产成本抬升双重挤压,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应突出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六项任务。
    改革的意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特征
    经营目标突出社会性。与商业性金融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政策性金融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注重公共产品供给,扶持弱质产业或弱势领域。同时兼顾自身经营效益,按银行规律办事,遵循银行“三性”原则,保持财务可持续。
    业务范围的特定性。政策性金融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配置手段,为国家特定的战略意图和产业目标服务,业务范围大多限定在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较强的领域,并根据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安排,动态确定履职重点。
    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大多通过制度性安排,或以国家信用在国内外市场发债来筹集资金,有的是财政投入或征收专门附加税,有的是低成本存款等,以此来保障政策性金融有相对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及工作实效
    国家政策导向优势。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政策性金融加大力度支持“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的政策非常有效地引导了资金向“三农”领域的倾斜。
    顶层设计优势。政策性金融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谋划全局,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政策要求不断调整支持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及顶层设计。

[1] [2] [3] 下一页

Tags:政策性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