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贺立龙 黄科 郑怡君:信贷扶贫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评论》2018年第1期 贺立龙 黄… 参加讨论

    假说
    本文引入农户信贷供求分析视角,对信贷支持贫困人口的精准性与定向性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贫困农户信贷渠道的多元性,我们不再将小额信贷单列考察,而是将扶贫信贷类型区分为正规信贷、非正规信贷,前者包括纯商业银行贷款以及政策性商业贷款,后者包括亲朋借贷、熟人借贷及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信贷资金可以精准流向贫困农户并用于其内生发展脱贫吗?贫困农户存在更强的借贷需求吗,能得到有效的信贷供给吗?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的扶贫成效有何区别?这是本文研究的三个关联问题。据此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信贷有效支持农户脱贫的实质是破除贫困人口的金融约束并助其可持续发展,资金应流向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项目,体现助益相对贫困人口发展脱贫的精准性和定向性。
    假说2:贫困农户缺乏货币资金,理论上有高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借贷需求强,可获得信贷供给多,但现实中其信贷供求受到生计方式、信息、信用、社会资本等因素制约。
    假说3:相比授信条件严格、程序复杂的正规信贷,以亲朋借贷、熟人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借贷方式因其灵活性和便捷性更被贫困农户青睐,但受到亲朋关系和社会资本影响。
    结论
    通过考察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意愿及供给可达的表现及影响因素,有以下发现:
    信贷支持农户内生发展的定向性不明显。农户信贷动机与用途关系到信贷需求意愿,但对信贷供给无显著影响。实证表明,生活消费促进信贷需求,生产资料购置对之无影响,反映了农户借贷的短期避险倾向,其救济与保障动机强于发展动机;无论是生活消费还是生产资料购置对信贷供给均有影响,生产经营类项目并未获得明显的信贷供给偏向。
    信贷扶贫针对贫困人口的精准性不足。未有一致证据表明贫困农户释放出更强的信贷需求,但有明确证据反映农户越贫困越不容易获得信贷供给。统计表明,农户越贫困越青睐非正规信贷而排斥正规信贷,但从二者获得的有效供给反而减少。计量分析结果未支持农户信贷需求与相对贫困的相关性,但验证了相对贫困的农户更难以取得正规信贷的结论。
    农户信贷需求的强弱受制于金融信息以及学历、生计状况。“获取信贷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作为反映农户信贷信息敏感度的指标,对农户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水平高或商业性收入较多的农户也表现出较强的信贷需求。
    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与信息因素、与亲朋邻里关系良好度、收入结构相关。从实证结果看,农户“获取信贷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贷信息,提升了其争取信贷的主动性与信贷需求信号显示度,获得信贷支持概率大;农户与亲朋邻里关系良好,商业收入与工资收入较多,意味着更强的偿债能力与资产担保能力,更容易获得信贷资金供给。
    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在农户供求两侧有不同表现。对比分析发现:非正规信贷存在“越穷越需要”特征,正规信贷未呈现明显的贫富需求差异,与亲朋邻里关系良好、家庭人口多的农户依赖非正规信贷,教育水平高、商业收入多的农户倾向于正规信贷。非正规信贷供给与亲朋邻里关系有关;正规信贷“嫌贫爱富”特征明显,且更偏好有贷款经历的农户。
    启示
    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信贷扶贫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提供了政策启示与对策建议:
    一是设计“发展型”信贷产品,强化信贷帮扶的内生脱贫效应。针对短期消费或生计应急的“保障型”信贷产品在支持农户生产脱贫方面效果有限。信贷机构推出特色产业贷款、土地权利和林权抵押贷款、教育贷款等“发展型”信贷产品,在增加信贷收益的同时,可补充农户资本存量,提升其生产脱贫与可持续生计能力。信贷扶贫与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协同进行,则能强化生产收益回报,引导信贷机构对生产类项目的授信,帮助农户内生脱贫。
    二是开拓“亲贫式”信贷业务,提升信贷扶贫的精准性。针对贫困人口的信贷需求特征,开发“亲贫、益贫”的信贷业务,设置贫困者偏向的甄别条件,将信贷资金投向边际收益高、脱贫效应大的贫困户创业就业领域,比如特色资源创业担保信贷、贫困党员创业信贷、技能培训信贷等。通过贫困户资格、资本用途、创业素质、特色资源与市场前景等授信条件设置,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强化信贷扶贫的精准性与可持续性。
    三是破解“信息贫困”与惧贷心理,激活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扩增普惠金融农村网点体系,推广互联网金融技术手段,强化信贷扶贫政策与业务宣传,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贫困农户主动进入信贷市场,克服惧贷心理,释放有效需求信号。同时,做好农户信贷引导,约束不当信贷诉求,规范信贷资金使用流向,管控个别农户因落后思想、不良习惯或发展路径少而形成的“过度借贷”、“盲目信贷”、“超支乱用”行为,防止信贷致贫现象发生。
    四是发掘信贷扶贫的商业回报及声誉价值,增加对贫困村户的信贷供给。识别人力资本素质高、生计能力强、有特色资源依托的贫困农户,瞄准其发展生产或投资创业的资本需求,设计和提供潜在商业回报高、风险可控的信贷产品,如“教育贷”、“创业贷”、“电商贷”,实现信贷扶贫的经济效益。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信贷扶贫部门或团队,推出行之有效的信贷扶贫产品与服务,在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帮扶中形成显著的声誉效应,强化自身品牌价值。
    五是积极引导非正规信贷活动,保障贫困农户生活应急与可持续生计资金。倡导美丽乡村诚信文化建设,探索构建村户信用档案,增加贫困农户信用及社会资本,引导亲朋信贷、村户互助借贷活动健康发展。做好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的基层传达,推动民间借贷规范化和透明化,强化法治教育与政策宣传,杜绝非法金融和不良信贷。引导非正规信贷资金流向生产活动,减少人情来往的资金空转。针对无偿贷能力的贫困群体,出台兜底性信贷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Tags:贺立龙 黄科 郑怡君:信贷扶贫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