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
党的十九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变化不仅表示“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是中国的现实,而且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基本满足,未来需要通过全面推进经济现代化,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加充分和更加均衡的发展,以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要求显然是更严了,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一种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经济奋斗目标:第一个阶段(2020-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最终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第二个阶段(2035-2050年),在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经济现代化全面实现。这个经济发展目标显然是更高了,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必然结果。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显然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动态过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经济现代化来加速实现。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3.推进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普遍的供给约束、供给抑制和供给结构老化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抓住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就可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推进经济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减税力度,取消更多行政管制,放松供给约束。
经济爬坡上坎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有伤筋动骨的改造。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客观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为此,一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二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四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六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4.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集中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没有创新,推动经济现代化只能是空想。实践证明,创新既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为此,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二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三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五要倡导创新文化;六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整个社会的生产函数,获取更多技术红利和超额利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