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补经济现代化的短板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经济最大的空间短板不在城市,而是依然在广大的乡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四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六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八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九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全面振兴乡村经济,其中既体现了传统的继承,又体现了新的超越。未来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都不可或缺。
6.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均衡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既是对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完善,也是对长期以来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提升。越是经济薄弱的地区,越要优先促进发展;发达地区要有意识地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
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追求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一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二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三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四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六要加快边疆发展;七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关心传统的陆地国土的产出,今后要更多地关心海洋国土的产出。中国不仅拥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而且拥有36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洋主权。未来经济现代化的中国既是一个陆地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海洋经济大国。
7.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还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经济现代化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情。价值规律是经济规律的核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发挥更好作用。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为此,一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四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五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六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七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八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九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十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十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十二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十三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显而易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敢于动真格的、敢于碰硬,不能够再搞“花拳绣腿”和做“表面文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