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孙家驹:农村发展应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央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来推进,各级地方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资金和项目安排中也都突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各类支农资金的投入也在加大,在政府有计划、分阶段重点帮扶的示范村中,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一个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形成。但是,农村发展的难度则不仅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就能有效解决的,它还必须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机制,我们应当在新农村建设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抓紧构建好其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城乡巨大差距导致农村发展资源净流出
    农村问题的难度源起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包括经济收入、就业机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信息、生产要素、商品市场、社会交际、休闲娱乐、居住条件、公共产品等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种巨大的差距拉动着农村的人才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从而形成了城市化的大趋势。只要存在着这种巨大差距,这种流动就是合规律和不可遏制的,同时这不仅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压力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农村发展资源的净流出,它集中体现在人才和资金的净流出上。
    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是一个长期态势,仅靠发展农村教育不足以解决农村人才问题。因为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才,农村就越是难以留住和吸引,初高中毕业的青年大多进城打工,大专以上毕业的青年更是鲜有返农,离农进城已成了农村青年的倾向性选择;因在城市就业困难或收入过低而被迫返乡的青年,也少有安心务农的,其中的许多人会转而在小城镇和本地企业寻求非农就业,真正在农田耕作的农民,绝大多数是40多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人才的流出必然会伴随着资金的流出,农村送出的非义务教育学生在学习期间和农村青年在城镇就业、成家、购房定居、摆摊设点、租铺经商的起步阶段,一般都需要在农村的父母倾囊相助;农民由于受收入水平所限,积累能力低,他们无论是经营农业还是在外打工所积存的钱,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建房、婚嫁、治病以及投入非农经营,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是必需购买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转换耕作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规模的则很少,这一般要通过集体组织、农民合作和政府的扶持才有可能。
    有什么办法能有效地破解农村人才、资金缺失的难题呢?基本的办法是:吸引城市的人才和资金流入。这种流入有两类:一类是商业性投资者,他们以赢利为目的到农村投资,发展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另一类是回乡建设者,他们以建设为目的到家乡投资投智,为家乡的科教文卫和经济社会建设投入资金和智力。这两种投入的区别在于:前者仅限于投资,后者还包括投身;前者以赢利最大化为目的,后者即使有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平衡或赢利目的,同时还有社会公益性目的;前者的投资空间是选择性的,即选择最能赢利的地点和项目,因而空间狭小,后者的投资空间是非选择性的,即地点就是家乡,项目不仅有赢利性的还有社会公益性的,因而空间广阔。前一类投资为人们所推崇,但却奇缺,后一类被人们所忽视,但却极具潜力。这里只谈后一类。
    二、既要出得去,又要回得来
    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持续百年的过程中,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才,他们进入城市的工业、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公务员和领导干部队伍,当他们年过50之后,将面临人生的第二选择:退居二线或退休后干什么?如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能投身于家乡建设,就能使被闲置的人才、资金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数十年的专业磨砺和城市社会交往,使他们专业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对知识和社会了解、理解的深度远非年轻人和农民可比,他们投身于家乡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和层次提升提供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使农业、农村、农民就地获得以往很难获得的高水平的知识指导,并能为优化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2.他们是城市生活的过来人,对城市没有新奇感,除身患疾病者外,他们还可以干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特别是在污染较轻、环境较好、人际关系较和谐的农村,劳逸适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一旦投身于家乡建设,就会比年轻人更能安心于农村,更重视农村建设的整体性和长期性效益。
    3.上海人原籍江浙者居多,上个世纪80年代,江浙农村以优惠政策大量引进上海的退休技术工人,带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新农村建设如能形成激励“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机制,农村发展的人才、资金瓶颈将能获得大舒解,其乘数效应将远非当年长三角乡镇企业可比,因为这是一支庞大的专业多样化、可持续接替、低成本高素质且不会走回头路的人才队伍。
    4.“少小离家老大回”现象一般只出现在进城家庭的第一代,因为他们无法割断少年时代家乡留下的美好情感,第一代人才资源不能充分用好,第二代之后即使不是永远割断了与农村的脐带,也会日渐疏离与农村的联系,农村人才、资金的这种净流出就难以得到有效回补。
    5.即使只是争取进城第一代的部分人能退休回家定居也是一大成功,因为通过他们不仅能重建第二代与农村的联系和认同,他们定居农村不仅必然要带来城市的先进文化和生活方式,这对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会起到难以替代的就地示范作用,而且会使农村给人以归属感而不是遗弃地的巨大心理影响,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归属感的增强,就能大大增强其发展的潜力和内在的吸引力。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明清两代有价值的古村落,几乎都是持续几百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杰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黄山西递村、宏村就是一代又一代商贾、官宦告老还乡建设家乡的古代示范,它带来村庄的整体性升华。
    三、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
    现在理论界在关注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的压力,有的甚至主张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来缓解这种压力。问题在于:根本的压力是人口数量乘人均资源消耗量超出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力,导致发展不可持续的巨大压力,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要素,而老龄化的压力则是可以通过社会机制化解的,最重要的机制就是使健康人终生有所为,能成为“自然财富”的保护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不是纯粹的消耗者。县里的局级干部52 岁就切到二线,无所事事,其实这正是人生阅历、经验、知识达致高度,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新农村建设如果能够通过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机制去化解农村人才、资金奇缺和城市人才、资金闲置并存的矛盾,就不仅有利于农村发展,还能造福于整个社会。
    少小离家老大回,少者离开家乡,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对他们接触社会,开阔视野,认识世界,增长知识、阅历、素养和才干,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途径和经济收入是必要的。黄山西递和宏村在明清时期出了那么多商贾、官宦,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的诀窍,而是有一种传统的风俗,即男孩到了十几岁后就必须离家走向社会、自谋生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从帮工学徒的底层干起,逐步发达起来的,到了他们事业有成时开始报效家乡,从而形成一种“人力流出——人才回归”、“少量资金流出——大量资金流回”的良性循环。
    在我国古代,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一种常态,即使官至宰相,也会有告老还乡的时候。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如果哪个国家、地方的人才、资金都固守本土,就必然要被边缘化;反之,如果哪个国家、地方的人才、资金只流出不流进,也必然要贫困化。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对任何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农村也不例外。
    但是,我们现在的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已近乎中断,人们把城市视为人生的“福地”,农村则是艰辛的“苦海”,正像乡级干部想往县城调、县级干部想往市里调、市级干部想往省里调,省级干部往中央调一样,农村青年更是一经走出农村,就黄鹤一去不思回,故乡空余贫寒居,门前看家一条狗,门后风烛老俩口,许多农村从外面看上去房屋连片,但到里面一看则十室六空,许多家庭已举家搬迁到县城,村里荒草塞路,垅田灌木成林,农村发展陷入内生资源枯竭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重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这种机制至少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愿。不能勉强,必须是个人自觉自愿的选择。
    二是激励。除“少小离家老大回”人员在城市的原有待遇不变外,他们回归地的县乡政府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专门的管理机构,使人能回得来,心能安得下,事能干得成,可以有所作为。例如,从事农业经营的,应有可经营的山、水、耕地;创办企业的,应能获得激励性的信贷、财税支持;投身于科教文卫事业的,应提供必备的非个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县级人大、政协应有他们的代表,他们的建言献策有通畅的渠道;为他们提供看病住院、出行联络的方便等等。
    三是创新。任何机制要有生命力,都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的要求而创新,通过机制创新之花结出农村可持续发展多样化模式创新之果。由于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的模式必须多样化,机制的多样化就是必要的,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相互攀比,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在需要和可能之间达到一个有力度、有实效的平衡点。
    四是规范。将“老大回”纳入农村可持续发展框架设计,服从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整体协调的要求,服从国家对土地、耕地、森林、矿产、湿地等资源管理的法规要求。
    四、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提出农村发展需要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诸多疑虑,因而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在这里予以澄清。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会不会影响城市化进程,二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会不会加剧农村的老龄化,三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有没有现实可行性。
    对于前两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分析。对于后一个问题,可分以下几个层面来看:首先,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空前加大,因而实现“老大回”的难度也远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大,这就要求激励机制应有足够的力度,且要较为配套完善和有长期的持续性。其次,少小离家老大回作为农村发展的内在机制,并不能替代政府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外部机制,这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政府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机制越完善,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作用的发挥。再次,少小离家老大回是农村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机制,但却不是见急效的机制,必须一代又一代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才能大见成效。复次,这一机制不能孤立地实现有效运作,不能与社会观念、价值导向相互背离,因而还必须营造并形成相应的社会意识和价值导向等软环境,使个人选择与社会需求、社会意识和价值导向相统一,如果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推崇,是个人价值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则这一机制就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文章出处:学习时报
    

Tags:孙家驹,农村发展应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