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李周: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中。党的十八大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既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既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又使实施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有了坚实基石。
    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使它的体系更加丰满、结构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使它的目标更加多元,任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文化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其中,硬件建设是通过生态工程的推进,使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更齐全,更强大,景观格局更完美,过程影响更有力。软件建设是通过生态教育,促成国民对生态文化的认同,促成中华生态文化的继承和繁荣。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其中,发展的含义由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拓展到生态,生态的含义由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拓展到生态文明。它是数代学人孜孜不倦探索的结果,是亿万人民脚踏实地奋斗的结果,也是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被更多的人认同的结果。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内看,它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从国际看,它表达了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各国负责的精神。从狭义上看,是促成人与人的和谐,从广义上看,是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宏观看,强调的是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生态要素互为供需的循环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互补互适的和谐机制;从微观看,强调的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行为方式。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决不是保护得越多越好,节约得越多越好。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功能利用是辩证的统一。比如草地生态系统,过度放牧会造成它的生产功能退化,长期禁牧也会造成它的生产功能退化。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做法,都扰乱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真正要研究的是草畜由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关系优化为相互补充、相互适应的关系的方案和路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如此,过伐会造成它的生产功能退化,长期禁伐也会造成它的生产功能退化,即演替到生长量等于自然损耗量的零增长状态。真正要研究的是“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案和路径。总之,对于绝大多数生态系统,不应该在滥用和禁用两个极端徘徊,如何通过适当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使生态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政策研究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强劲,30多年走完了先进发达国家用100多年走完的道路,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继续快速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增强生态产品供给的条件会越来越好。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获得生态文明的支撑。二者合在一起,使追求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成为对应于新的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
    第一,优化开发格局。实现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顺向演替,既让当代人安居乐业,又给后代人留下水清、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合理的城市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发展绿色经济。当代人有义务考虑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传递和宣传教育等支持手段,使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安全防控体系愈益完善。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清爽环境,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生态环境、生态产品是公共物品,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理念决定方向,方向指引行动,要通过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态之基。
    第三,保护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从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入手,减轻能源、淡水、土地的消耗强度。严守耕地、水资源等保护红线,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第四,扩大生态修复范围。我们过去对生态系统索取太多,现在需要给它有更多的修复机会。强调生态修复,就是尽可能地借助于生态系统的内在力量促进原有生态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第五,优化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将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代际补偿制度落到实处。
    第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尊重生态,珍爱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也是得天时、占地利、促人和的多赢举措。所以,要从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态意识入手,逐步形成敬畏生态、善待生态的文化氛围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行动准则,让江河湖泊通过休养生息重现秀美景色,让森林草地通过保育焕发勃勃生机,让生产、生活和生态通过全体国民参与变得更发展、更富裕、更平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欠发达阶段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不仅会推动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将会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文章出处:《农民日报》
    

Tags:李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