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在农村要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创新农业体制机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要创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重要的是确保务农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但如果只是生产原料出售原料,作为初级产品生产者的农民的收入无法有较大增长。改革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水平普遍提高,对食品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受消费者需求的驱动以及新科技革命和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围绕着农业生产,已经派生出很多相关产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不断涌现,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及加工方式不断发展。在这个进程中,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走向必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即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结果是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食品价格中,初级产品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加工增值部分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个趋势与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低的趋势是相一致的。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初级产品生产者)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或分享初级产品进入二三产业后的增值利润,是保障初级产品生产者经济利益的一个大问题。
    扩展农业产业链条也就是增加农村就业的过程。在农产品加工业中,许多产业往往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但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扩展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每多一道工序,就多一重增加值,多一层就业。发展现代农业,能够挖掘农业生产多领域的“容人之量”,拓宽农业产业多环节的“增收”之道。产业链的扩展和形成才意味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这种扩展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新型农民。在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农户的构成已经出现大量小规模兼业农户与少数专业农户并存的局面。从变动趋势看,纯农户不断减少,兼业户大量增加,专业农户正在兴起。我国农村出现的各类专业种植户、养殖户、营销户是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从事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终极目标。一年多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事业方面的进展令人瞩目,这方面的进展将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发展现代农业要发育现代经营形式
    在农产品生产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从事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和营销的农户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需要为其产品的销售提供完整、准确、迅捷的市场信息,更好的市场营销渠道;需要有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质量检验检测机制;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打出品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要有相应的制度变革和组织创新,要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联结方式,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这一进程中,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形式都有其发展的空间;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来看,应更注重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扩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垂直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的组织载体和经营形式。
    

Tags: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