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学家》2013年第6期 何龙斌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从全国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资源和能源类产业,无产业转出。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除水泥外,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向区外转移。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东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钢铁等产业,一方面转出化工等产业;而中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部分化工产业,一方面转出能源产业等。建议从国家层面对西部污染产业转移以及东北工业振兴予以高度重视,并从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三方面统筹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地区经济,四大地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12YJA7900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缘地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12BJL069)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国内产业转移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国外历次的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凡是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都是国家和地区急于转移的重点。Walter和Ugelow(1979)提出的著名的“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也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业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这种现象(假说)在我国国内产业转移中是否也存在以及如何转移,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作了大量研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以及制度学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污染产业转移的原因与动机。Siebert (1976)将环境因素引入H-O模型,把环境的稀缺性作为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污染产业转移[2]。Copeland和Taylor(1994)进一步用模型分析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经济自由化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Jaffe等(1995)受产业生命周期论启发,认为发展阶段是发展中国家污染产业集中的主要原因[4]。众多学者则从制度学说入手,探讨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如Baumol and Oates(1998)从理论上对“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了系统地证明,并指出环境准入门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转移的污染聚集地[5]。Long和Siebert(1991)等研究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政府征收排污税将降低企业资本收益率,进而驱动资本流向国外[6]。Mani和Wheeler(1997)也认为富裕国家苛刻的环境标准迫使污染产业向环境管制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转移[7]。
    国内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的研究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产业转移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如赵玉焕(2006)通过对国际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环境标准与污染产业转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8]。张志辉(2006)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定量分析发现,通过对外贸易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9]。李小平、卢现祥(2010)研究也认为,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天堂”[10]。二是污染产业转移的成因。曾凡银、郭羽诞(2004)研究认为,如果在国际经济领域存在生态倾销与绿色壁垒,就存在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转移[11]。张菊梅、史安娜(2008)研究认为,由于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特定目标动机的存在,使得污染产业转移发生[12]。三是污染产业转移与环境规制的关系。张燕(2009)通过对江苏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对江苏省外商投资于污染产业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13]。彭文斌等(2011)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每增加1%,环境规制强度就增加1.1469%,污染产业转移的增加反而有利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改善[14]。四是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景跃军、陈英姿(2008)研究认为,中国污染行业的产值与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这说明中国工业污染行业集中性较为明显[15]。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污染产业转移进行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对后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但仍存不足。首先,从研究范围上看,现有成果大多侧重国际污染产业转移研究,研究国内污染产业转移的比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影响以及与制度之间关系的比较多,而研究产业转移路径、规律的比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虽然定性与定量研究均有运用,但到目前采用相关工业产品产量的面板数据来研究污染产业转移的还没有。以上正好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界定
    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PII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那些产业。在本文中它并不等同污染产业,而属于污染产业中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理论界并无完全一致的明确分类,由于研究目的、样本及方法的不同,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具体范围界定也有所差异。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常见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计算污染治理成本,通过计算污染减排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来衡量产业污染密集度对产业进行分类。Tobey(1990)把污染消除成本等于或大于总成本1.85%的产业定义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按他的分类,造纸业、采掘业、钢铁业、初级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五个产业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16]。Cole & Elliott(2007)沿用了这一分类方式,他还在英国行业污染强度测度中进一步引入了环境治理资本费用占总资本费用的比例这一指标[17]。但这一方法,由于在我国难以获得污染消除成本数据而受到限制。二是评价对自然资源与公共健康等影响的程度,确定产业分类。夏友福(1999)将各有关工业部门对水质、空气、土地、公共健康等影响的程度作为指标考察这些工业部门污染的密集度,并最终将采矿业、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纺织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17类产业划为污染密集型产业[18]。这一方法由于侧重定性研究在我国也较少使用。三是计算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水平。Mani和Wheeler(1997)依照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水平(M&W分类法)将钢铁、化学工业、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造纸和纸浆划分为污染密集型产业[7]。赵细康(2003)则以1991年至1999年我国各类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单位产值排放为基础,按等权加和平均得到的分值进行划分。他得出排名前八位的污染密集型产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采掘业、造纸及制品业、水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19]。显然,第三种方法被我国大多学者所接受。参照这一方法,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明确规定我国第二产业中有11个重污染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由于各国不同行业的特点、产业政策、空间分布以及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使用的原材料,对环境质量的变化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他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不一定是我国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反之亦然。考虑到我国实际,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大类产业作为本文研究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
    三、研究思路与有关说明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11年各省(市、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计算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这些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以及12年来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路径与规律,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和建议。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方法暗含几个基本假设:一是污染产业相关产品的产量及国内市场需求是稳定增长的,没有出现因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产业关停现象;二是国外向四大地区的污染产业转移没有发生或者是按照四大区域原产能分布均衡增长;三是四大地区未转移污染产业年生产扩张能力相同;四是没有出现污染产业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显然,这些假设并不完全成立,但作为一种简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中的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划分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划分方法。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8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7.98%,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2.04%;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80%,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76%,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04%;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0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7.04%,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22%;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8.3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2%,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0%。
    文中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工业品包括机制纸及纸板(造纸及纸制品业)、硫酸、纯碱、农用(氮、磷、钾)化肥、化学农药、塑料、乙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铁、粗钢、成品钢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发电量、天然气、原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原油(石油加工、炼焦业)、水泥、平板玻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6种产品,它们并非国家统计年鉴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全部主要工业产品,而是作者根据产品代表性作出的一种主观选择,但基本反映了文中污染密集型产业。
    四、四大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与区际转移路径
    (一)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①,西部地区到2011年有11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其中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81.98%,硫酸占全国的48.69%,原煤占全国的47.46%,化肥占全国的38.14%,原油、发电量、水泥均占30%左右,显示出这些产业的区域集中性。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看,16种产品中有12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塑料(135.35%)、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天然气,均超过40%,显示出强劲的产业转入趋势。有4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为机制纸及纸板、生铁、钢材等,如图2所示。但其下降幅度均小于15%,转出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如果计算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用这一指标反映产业转移净流向,则西部地区为35.28%。可见,总体上西部地区基本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净流入区。
    
     图1  西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图2  西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的产品
    (二)东北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如图3所示,东北地区到2011年只有原油、乙烯、生铁和粗钢4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较高,超过其GDP全国占比,显示出在这些产业上还有一定的产业集中优势。但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除水泥产量全国占比保持平稳外,其余15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纯碱、硫酸、平板玻璃、天然气、机制纸及纸板、化肥、化学农药降幅均超过50%,其余也超过20%,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同样,计算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东北地区为-45.76%。可见,与西部地区相反,东北地区只有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总体上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强势流出区。
    
     图3  东北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情况
    (三)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中部地区到2011年有8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但只有化肥、原煤两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超过30%,其余均在30%以下,与其GDP全国占比相差不大,可见,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中部地区也是少量集中。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中部地区16种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4所示。但是,7种产品中,仅有纯碱增幅达到65.62%,化肥达到20.44%,其余均在20%以下,而且化学农药、硫酸与机制纸及纸板的增幅在5%左右,几乎没有增长。有9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为机制纸及纸板、生铁、钢材等,如图5所示。但9种产品中,只有天然气、乙烯、原油、生铁和平板玻璃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15%,其余四种产品降幅均在5%左右,下降并不明显。计算表明,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仅为-6.96%,可见,总体上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有入有出,既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入区、集中区,也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出区。
    
     图4  中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Tags: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