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学家》2013年第6期 何龙斌 参加讨论

    (四)东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变化趋势
    从16种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的2011年产量数据看,东部地区到2011年有6种产品超过其GDP全国占比,最高的乙烯产量全国占比达到71.12%,机制纸及纸板、塑料、平板玻璃、化学农药产量占比也超过60%,成品钢材接近60%,可见,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仍有一定的集中性。从12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16种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6所示。但是,这些产品增幅均在30%以下,其中,平板玻璃增幅达到26.86%,生铁达到21.89%,其余均在20%以下,机制纸及纸板几乎没有增长。有9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如图7,主要为原煤、天然气、硫酸、化肥,下降幅度均超过或接近30%,纯碱下降幅度也超过15%,其余小于10%。计算表明,12年来16种产品的平均增减幅度仅为-6.54%,可见,12年来东部地区对污染产业发展通过规制有一定减少,但总体上仍然是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同时,既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入区,也是少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流出区。
    综上,如表1所示,从全国整体来看,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12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变化趋势十分明显,转移路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业,无产业转出。二是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除水泥外,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向区外转移。三是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东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钢铁工业等,一方面转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石油加工、炼焦业;而中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部分化学制品制造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一方面转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部分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图5  中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的产品
    
     图6  东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上升的产品
    
     图7  东部地区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呈现下降的产品
    五、几点思考
    (一)对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入的思考
    前文研究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基本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净流入区。对这一结论,很多人认为这一现象归因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他们认为,由于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铅、锌等自然资源,是我国天然的能源与化工基地,所以这些产业向西部集中和转移是正常的、合理的。对此,本文以为,资源禀赋决定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导致当前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入的主要原因却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境门槛过低,导致发达地区的一些污染产业转移到了西部,使国内“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其原因有二:一是数据表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其产能的全国占比并不一致,表现为明显的资源过度开发、污染产业过度发展。例如,西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自然资源储量只占全国的12%、53%和36%,但到2011年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30.17%、81.97%和47.46%。二是大量事实证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基于税收、政绩的考虑,特意降低环保标准,通过“政策洼地”吸引发达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形成“越落后越污染”的死结。如2009年发生在陕西凤翔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10年发生在贵州施秉的矽肺病事件、2011年发生在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事件等,就是这种产业转移的结果。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但从环境敏感区域来看,西部生态环境相对其他地区脆弱得多,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而且不可逆转,比如已经出现的局部荒漠化、水源地污染问题等。另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弱,缺少人才、技术与资金,使西部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应通过立法杜绝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盲目转移。
    
    (二)对东北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净转出的思考
    本文研究还表明,东北地区是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唯一一个净转出区,几乎所有污染产业都处于衰退之中。对这一结论,傅帅雄等(2011)也从另一角度给予了印证。他们通过比较2008年与2001年四大地区的化学含氧量污染型行业、氨氮类污染型行业、二氧化硫污染型行业、工业烟尘污染型行业、工业粉尘污染型行业和固体废弃污染型行业整体占全国的比重,发现东北地区都有所下降,因此,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污染型行业的布局发生了明显的转移[20]。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都没有出现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全面转移,而东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
    本文认为,这与东北地区工业全面衰退有直接关系,而并非人为产业政策调控的结果。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选取化学纤维、布、啤酒、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汽车、微型电子计算机及集成电路等8个非本文选定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代表性产品,发现它们自2000年到2010年的产量全国占比变化也呈现下降趋势[21]。可见,东北地区工业整体处于衰退状态,而非仅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衰退或转移。这一结论也充分证明党中央2004年提出的东北振兴战略是非常英明和富有前瞻的,但同时也说明,当前的东北工业振兴政策力度还不够,效果还不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从国家政策上加大振兴东北工业力度,实现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
    (三)对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正确转移路径的思考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此时产业转移发生。因此,我国国内出现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和自然经济现象。但问题是,这类产业究竟应该如何转移?正确的转移路径是什么?
    本文认为,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进行转移时必须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环境承载力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环境对开发活动的强度和规模的可承受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因此要严格遵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环境承载力薄弱的地区必须坚决杜绝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二是承接地的工业区位因素。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后人发展至今对产业转移的布局与选址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理论,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也必须考虑运费、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企业用地的可能性、地方税以及工业气候等因素,显然,原材料和工人的获得性、产业集群与配套等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时必须通盘考虑。三是企业的污染排放控制技术。通过产业转移彻底消除污染,一直是中央政府设定的目标之一。对于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唯一可行办法就是严格落实企业的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一方面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于不具备污染控制技术的小企业必须关停,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使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
    注释:
    ①个别产品个别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上没有统计数据,如2001年缺少平板玻璃、硫酸、纯碱、化肥、农药的产量数据,2000至2003年缺少乙烯的产量数据,2010年以后缺少原煤的产量数据。
    参考文献:
    [1]WALTER I, UGELOW J.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Ambio, 1979,8(2,3):102-109.
    [2]SIEBERT H.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 Kyklos, 1977,(30):657-673.
    [3]COPELAND. B. R. and TAYLOR,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 (109): 755-787.
    [4]JAFFE. A., S. PETERSON, P. PORTNEY, R. STAVIN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 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5,(33):132-163.
    [5]BAUMOL, W. J. and W. OATES.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LONG. N. and H. SIEBERT. 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 versus Ex-ante Harmonization[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991,(147):296-311.
    [7]MANI M, WHEELER D. 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 dirty industry mi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R]. Washimgton DC: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1997,No. 16.
    [8]赵玉焕.国际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3).
    [9]张志辉.我国对外贸易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
    [10]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经济研究,2010,(1).
    [11]曾凡银,郭羽诞.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4).
    [12]张菊梅史,安娜.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政府规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13]张燕.环境管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当代财经,2009,(1).
    [14]彭文斌,吴伟平,李志敏.环境规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5]景跃军,陈英姿.中韩两国污染产业对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16]TOBEY J.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Patterns of World Trade: An Empirical Test[J]. Kyklos,1990, (43).
    [17]COLE, M. A. & RJ. R. ELLIOTT. D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Cost Jobs?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 the UK. B. E[J].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07, (7).
    [18]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3).
    [19]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傅帅雄,张可云,张文彬.污染型行业布局及减排技术对中国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9).
    [21]何龙斌.区际产业转移的要素变化与现实表征[J].改革,2012,(8).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Tags: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