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九大关系(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市场》2013年第27期 吕政 参加讨论

    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切入,解答了如何实现我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内涵。从供给角度提到产业结构调整,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是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产业和现有产业部门进行升级改造。产业结构决定了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消除短缺的同时必须消除过剩;要提升各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指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要下功夫解决微观基础的调整动力问题。
    关键词:经济升级版,劳动密集型产业,存量调整,理念冲突,降低物化劳动消耗
    中央一直强调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笔者认为,产业结构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枢纽地位,它承前启后,既是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一种结果,也是后续的社会再生产的推动力和起点,过去的劳动支配与未来的劳动一旦形成了生产能力,就按照这个生产能力不断地供给能源、原材料,同时也决定了后续再生产中的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市场要素配置的效率,首先取决于结构,同肘也影响着进出口效率和国家竞争力。所以,要从社会再生产枢纽地位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的问题。
    结构调整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决平衡问题,实现协调发展。第二,解决效率问题,使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应当说,现阶段调整的重点是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解决平衡问题也要靠提高效率。就工业结构的总体选择,现阶段中国是高也成、低也就,既要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也要继续坚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能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下文着重讨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九个关系问题。
    一、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关系
    当完成工业化和资本原始积累后,炒房及当房子限购后放高利贷的现象实质都是希望通过虚拟资本、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获得利润。虚拟经济会切断生产和财富之间的过程,提出来社会财富的形成、生产、积累,虽然虚拟经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经济形态,但是过多重视虚拟经济而忽略实体经济,它往往会让少数人致富,让多数人受损,产生财富的虚化意识,降低企业和劳动者的创业意愿,作为企业微观的经营决策来说,也许无可非议。但如果作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角度来看,就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如果全民都企图在资本市场通过虚拟经济来获得发展,那么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将不复存在。因此,必须坚持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供求关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战略,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仍然具有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要继续释放人民币资源的红利。
    由于工资成本上升导致劳动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现阶段的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共同点,都要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后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业。但是区别在于中国不可能完全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来,但是中国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却不能都转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
    原因主要是,中国工资成本和发达国家的互补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过去我们的工资成本只占发达国家成本的8%-10%,甚至更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占发达国家的工资成本相比上升到15%左右,即仍相当于1/6或1/7。因此,和发达国家结构的互补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的出口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也不可能恢复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得从中国进口。与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等其他更加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工业的配套体系、产业链的完整性、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等,工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是很难达到的。越南的工资是我国制造业工资1/3不到,印度、孟加拉也是如此,柬埔寨可能更低。但是,国际大宗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以中国为主导,这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继续坚持。
    目前解决劳动力供求方面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是主张延长退休年龄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社保基金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不能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因为劳动社会保障是双轨制,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延长退休年龄,而在企业工作,50多岁以后就很难充当一线劳动力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的劳动产出,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招不到人的问题。
    第二种观点是继续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笔者认为,持有该观点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并不能解决现阶段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现在放开人口政策二十年以后才能讨论增加的人口是否对解决劳动力供应有利的问题。中国的劳动力供应不足也许并不是因为人口减少的原因,而是供求关系的问题。2013年毕业699万大学生,毕业生都想当白领,进机关、事业单位。而实际情况是就业需求主体仍然在企业,真正短缺的是一线的体力劳动者和蓝领(技术)工人。大学生当年的就业率不到65%,真正的体力劳动者的失业率在4.3%以下,这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对劳动力需求需要调整;必须调整招生结构、教育结构增加对于蓝领(技术)工人的培训,通过增加蓝领(技术)工人供给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三、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实行缩小差距战略
    笔者认为,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不能完全放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还必须缩小现有的产业技术、产品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实现技术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与目前中国的产业土壤不相符合,下文还将在增强活力与存量调整关系这个问题中进一步加以说明阐述。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我国许多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将其作为城市“十二五”发展的支柱性新兴产业,笔者想谈自己的观点。目前的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新技术作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于是,我们寄希望于IT、医药生物、新能源等产业。有观点认为,这些产业大多还处在研发、孕育和准备过程中,还没有全面产业化。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科学技术并非突飞猛进,而是科学技术放缓,而是处在200年长周期的低点,近年来都没有新技术引领产业革命或者新产品的出现。生物医药工程目前的问题是多数处在实验室阶段,人们期待的抗癌、抗衰老、抗艾滋病的这些寄希望于生物医药工程的新药目前都没有商业化、产业化,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这是生物医药工程发展并不是像原来预期那么快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坚持推进生物医药的发展,同时也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加强研发,慢慢积累。作为主流仍然是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医药和新药只是一种补充。
    对于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工业石油化工、高性能和智能运动化机械装备制造、高速铁路、精密仪器、电子通信设备、信息化、西药研发等我们现在正在主导的产业,如果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那就真正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目前我国和日本的贸易总规模达3400亿美元,日本对华出口达200O亿美元,中国对日本出口达1400亿美元,日本和中国的贸易顺差是600亿美元,韩国对华贸易顺差可能比日本还高,台湾省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将近1000亿美元,这些贸易逆差的产生以我们进口的附加价值高的机械、电子、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对付日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这些产品进口,如果2000多亿美元的产品改由国内市场消化的话,即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弱化,但是我们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也会减少,那么贸易条件也不会恶化。举个例子,现在服装出口单价平均不足3.5美元/件,而进口一架波音737-800的中型客机要1.05亿美元,需要出口3000万件衬衣,这3000万件衬衣需要10000个工人工作1年,同时需要大量的纺织厂工人。假定国产“C919”大型客机2014年定型,2016年上天,2020年可以批量生产。即使到时衬衣出口减少,但国产大飞机产量增加,这样我们的贸易条件就是优化了而不是恶化了。
    因此,现在必须要实行全方位缩小差距的战略,在一系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美国、德国、日本和北欧这些先进工业国家间的差距,这样能耗可能大幅度降下来。日本消耗了7亿吨标准煤,德国消耗了6亿吨标准煤,但是工业产值的附加值不比中国低,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做一些更赚钱的、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所以,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就是结构升级,结构升级的重点是抓住现有产业的升级换代。
    四、结构调整中增强与存量调整的关系
    过去投资重点都放在增量上而不重视存量。调整投资结构首先要继续下决心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如,北京与华北地区的雾霾,原因并不是北京汽车尾气造成的,而是华北地区的高耗能的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顺口钢铁工业引起的。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不适合发展这些高性能产业,但是河北省的钢产量占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1/5,发电也是如此。内蒙古和山西的火力发电比重也非常高。所以,结构调整不仅要解决“增强”方面的问题,更要做好存量的调整,淘汰落后,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企业重组。
    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遵循这种规律。
    首先,战略新兴产业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高度依赖性。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成果支撑,其发展可能就是一个瓶颈。
    第二,战略新兴产业所具备高度社会化配套能力,不是单个的地区和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这种社会化配套能力发展不平衡会导致以下的现象发生:如果某些产品做好了,而技术配套体系不能支撑,这个产业就不成熟。
    第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产品销售不出去,国内没有市场,这个产业就很难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盲目性,缺乏对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就国内而言,上游和中游缺乏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如我国多晶硅的纯度和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且依赖进口,中游的电子组建、元器件关键技术没有掌握,下游的市场没有培育起来,9096市场依赖于出口,一旦美国“双反”、欧洲“双反”,我们马上陷入困境,所以,对于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投资,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最好交给市场,这样它会更理性一些。美国页岩气的开采,使它的能源拥有率达到8198,这样对国际石油价格实际上在100美元上下波动,没有大幅度上涨,对中东的石油依赖的战略地位也在进一步下降。欧盟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由于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困难在减少这种补贴,因此就减少了进口,对中国实行了光伏产业出口的双反。这种情况下国内要不要发展,有没有前景?可以预见,光伏发电新能源依然有前景。重点有两个,第一要加强技术研发,第二要培育国内市场,这样才能使光伏新能源发电产业走出困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Tags: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九大关系(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