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迈进了新时代。经济形势展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和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成为经济大国和有影响力的国家,同时也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阶段,但还并不是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要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能停留在经济大国的认识和发展水平,必须甄别新时代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依靠改革和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 发展动力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增长下滑压力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错交织。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的主要经济社会目标均已实现。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领域出现了更多的积极变化,可以说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当前,应抓住经济稳中趋好的机遇,在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化解经济潜在风险,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稳定宏观经济环境。
一、近期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特征 1.动力一:消费 在我国消费结构变动的过程中,结构性、周期性、内需和外需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研判我国消费形势的变动趋势、阶段性影响,需要结合历史规律和国际经验,并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做好扎实分析。
(1)消费结构变动及影响机制
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其中,交通、医疗、教育是消费的新热点,服务业新增消费量在过去几年上升较快。从中长期来看,收入增长仍然是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消费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8个百分点。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机制有:1)宏观经济波动是消费结构调整的基础性机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经历了两个周期——扩张时期和衰退时期,通过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不匹配得到调整与修正。2)第二产业占比提高是近来消费走低的结构性原因。工业占比提升会导致整个生产体系膨胀,进而拉动投资增加并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挤出,即消费下降与第二产业占比提升有负相关性,但时间上并非完全契合,可能有滞后。3)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政府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支出占比相对稳定,居民消费呈现出典型的城镇化特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放缓,城市消费增速也会放慢,对消费增长结构的新平衡提出了挑战。
(2)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和未来走势
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较之前明显加快,但结构转换带来的消费效应并没有充分释放,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有所减弱,主要原因还是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下降引起的。考虑到目前投资增速有所降低,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结构调整速度可能加快,未来居民消费上升还是总消费增速提升的重要环节。消费受劳动者报酬在GDP中占比大小的制约。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实质是要改变资本存量相对于生产体系和劳动供给过量的局面。当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速超过10%,而GDP增速不到7%,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缺口。从历史发展中长期来看,未来消费实际增速可能会回落到与GDP增速接近的水平。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增速的关键点。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是农村居民的3倍。2017年我国城市化人口率达到60%,但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不到40%。随着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推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动力二:投资 投资增速的波动幅度大,变化节奏快,是影响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从短期来看,市场预期变化、宏观政策调整都会影响到投资增长。从长期来看,终端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才是决定可持续投资增速的根本原因。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受劳动适龄人口、工业化、城镇化、出口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速会发生转折性变化。
(1)投资结构特点
2001—2010年,我国投资基本保持快速上升势头,投资增速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这既有经济周期的原因,也有反危机刺激政策的影响。2011年以后,受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需求回调的影响,投资增速开始下滑。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当前投资增速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稳定投资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考虑到我国的城市化还有相当的提升潜力,劳动适龄人口占比还处于高位,扭转投资下滑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的。投资高,意味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权重较大。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投资与消费不匹配,消费不能够吸纳过高投资带来生产能力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提高新增投资和存量资本的利用效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冲投资下降对增速的影响,达到保增长与调结构双赢的目标。
(2)投资结构转换存在的问题
投资与消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变动趋势分析,可以看出:1)高速的投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把双刃剑。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劳动适龄人口和第二产业占比还处于高位。相对较高的投资增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投资过高会固化经济过度依靠投资的结构。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经济高质量增长,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取得平衡,还要更多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处于低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空间。不过,当前受制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影响,应当发挥中央政府负债率较低的有利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缓解需求不足的压力。3)出口增速恢复是制造业投资回升的基础。2010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不断下降,对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较大。未来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的基础,仍然是出口增速的恢复。
3.动力三:出口 出口可以扩大资本存量,促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受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速快速下滑,对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制造业最终产品中有50%用于出口。出口增速萎缩,是产能过剩和投资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大约一半的原因来自于出口增速下降。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