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经济的热中之胀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10年第40期(总第1059期)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经济的热中之胀
     美国《世界日报》5月18日载文说,踏入5月,通常是中国经济走势成形之际,也是政策变动、调控发力之时,这是中国经济特殊的规律。年年这个时候,就分别会有冷了还是热了,快了还是慢了,缩了还是胀了,紧了还是松了之争,今年不能例外。
     中国经济为何会有这5月之争的特殊规律?在于中共领政,有传统的“357”现象,即3月开人大政协两会,出方针,定政策;7月分析形势,部署下半年安排,过去有“北戴河会议”,现在以各种座谈活动、专门会议取代。唯独这中间的5月,是方针拍板后的起步,又是7月分析前的充分表现,争论激烈,在所必然。
     目前争论的,是中国经济有没有热,会不会胀。首先看有没有热,分成两派,一派是所谓建制派或数据派,一季度高增长指数之下,仍坚持经济还在“稳定增长”中。而此派更以最新的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7%,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认定中国经济只是在“平稳较快发展”中。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而另一派以研究机构为主,相信经济已有过热苗头,或说过热风险大于再度下滑。持此论的基本理由,是央行测算的国内产能缺口,却已处于12年来高位,缺口为正,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潜在经济增速,这一数据正在预警过热苗头的回归;再一理由,是剔除加工贸易后,中国3月的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00亿美元,比2月份高出三倍,这也显示中国投资可能进一步提速,经济面临过热风险;其三,是看是否有严重的通胀压力。而来自产业界的调查报告,似乎佐证着这些研究预测。
     再一热争,就是会不会胀,这一争论不只是官学两派,而是中央部门、学界、产业界都在对垒。认定今年不会出现通胀的,甚至包括领导层的贴身智囊,其理由有三,一是粮食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回调,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30%是食品。只要食品价格稳住,再控制住楼价,物价不会涨得太高;二是中国经济中,需求增加了,供需基本平衡,特别是粮食;三是由于产能过剩还比较严重,所以工业品拉动物价上涨可能性也不大。
     但认为通胀威胁加大,甚至通胀已现的也大有人在。其基本理据在于,中国经济为走出下滑,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加大积累了过多的流动性,为通胀带来可能;工业生产增加,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胀风险加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急升,推动物价上扬;虽有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但年初西南大旱和北部雪灾,令农副产品价格走势变化极大,不排除下半年重拾升轨。
     平衡这些争论的论点,可以相信中国经济既有过热的可能,又有通胀的风险,而过热与通胀,又互为因果,互相推动。中国经济新的风险,就是热中有胀。
     在 “五一”假期中,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年内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据悉,此次调整后,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为17%,离历史的最高峰17.5%仅一步之遥,相当于回收25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一直是坚持有通胀风险的,也是较早提要防过热的。市场人士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人认为是针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有人认为是防止过热的。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既防通胀,又防过热,人民银行有意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象征性的动作,来展示其紧缩意图,如实际影响不大,则随时祭起加息之旗。
    (美国《世界日报》,2010.5.18)
    国际经济
    美参议院通过重要金融改革法案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之后,周五(5月21日),亚洲股市遭遇新一轮抛售。美国的这项法案可能会迫使各大银行进行重大重组。
     在美国参议院就该项金融监管法案进行关键投票之前,德国对裸卖空下达了的部分禁令,已经引发美国、欧洲和亚洲股票全面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5月20日下跌3.9%,自4月底以来的累计跌幅达到12%,并由此进入“回调”阶段。
     周五,亚洲股市延续了前一天的跌势。由于担心对银行及金融市场进行无序的监管打压,引发了投资者的信心危机。东京和悉尼股市早盘跌幅均超过2%。今年亚洲表现最差的股指上证综指一度下跌2.23%,但其后出现反弹。
     “政治家的意图不够明朗,这动摇了市场信心,”Jefferies首席欧洲金融经济学家戴维?欧文表示。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是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该法案禁止吸收存款的银行进行自营交易,建议成立一家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以监督信贷产品的销售,并授权政府接管行将倒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公司。
     该参议院法案在由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签署成为法律之前,还必须与众议院的法案进行整合。一些大型美国银行警告称,参议院法案中提议的改革——包括迫使这些银行剥离互换业务,并禁止它们进行自营交易——将导致市场出现动荡。一些美国监管机构私下也认同这种分析。
     全球市场动荡之际,投资者普遍撤出以日元或美元等低利率货币借款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或“套利”交易。随着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投资者开始撤出此类交易,而本周开始加快撤离步伐。其结果是,油价一度下跌8%,而澳元和巴西雷亚尔兑美元跌幅均超过3%。泛欧洲的富时Eurofirst  300指数(FTSE  Eurofirst  300)跌至近8个月低点,而伦敦富时100指数(FTSE  100)也接近今年最低水平。
    (FT,2010.5.21)
    日本今年首季经济增长逊预期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日本首季经济增长逊预测,反映以出口带动复苏未能刺激消费者开支,首季GDP年增长4.9%,较市场预期的5.5%增长为低。分析员表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全球增长,对出口构成风险因素,不过只要新兴市场需求维持强劲,日本经济将能处于复苏轨道。
     日本内阁府周四(5月 20日)公布,首季GDP折合成年率增长4.9%,但低于经济员预测的5.9%增幅,显示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未能大幅刺激消费者开支。而未经物价改变调整的名义GDP按季增长1.2%,创下三个季度以来的最大扩张幅度。日本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分析员表示,日本央行承受压力,需要加紧采取措施结束通缩。日本财务大臣菅直人表示,期望日本央行支持尚未能自我持续复苏的经济。
     全球贸易活动受到中国复苏强劲所带动,亚洲地区包括新加坡经济均报增长,新加坡GDP按季年率跳升38.6%。分析员指出,只要新兴经济需求维持强劲增长,日本经济将继续处于复苏轨道。不过,海外经济不明朗对日本出口造成一重要风险,欧洲债务机可能影响全球增长。日本经济225指数下跌,日元兑欧元升至113.37,过去一个月日元兑欧元升值11%,出口商担心日元升值,削弱出口竞争力。
     日本企业首季普遍受惠全球贸易复苏,由日产汽车至东京电子等企业皆录得盈利上升。企业生意好转,劳工市场及薪酬开始渐见起色。分析员表示,3月企业盈利是22个月来首度上升,职位供应已经是第三个月增长。不过,企业收入增加,但消费者开支为季度增长率只是有17%贡献。
     日本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日产,预测今个财年盈利将升逾二倍,主要受惠北美市场汽车销售复苏,中国市场汽车销售增长。东京电子上周表示今年业务将有盈利,预期资本开支增逾一倍至350亿日元。
     周四另一经济数据显示家庭开支首季增长0.7%。经济员指出,消费开支数据反映市道前景,随着财务刺激措施效能减褪,消费开支或再度减弱,加上薪酬升幅仍然疲弱,对增长构成阻力。日本政府同日公布,企业开支增长1%,低于去年第四季的1.3%升幅。房屋投资升0.3%,是5个季度来首升。
     日本财相菅直人预期,日本央行将会采取灵活及适当措施支持经济,官员必须审慎对待经济自我持续的说法。巴克莱资本经济员表示,由于首季GDP的表现,日本央行不可能改变政策,只要通缩仍然持续,日本政府会不断向日本央行施压,要求更多措施解决通缩。
    (香港《大公报》2010,5.21)
    希腊财政危机的本质  
     新加坡《联合早报》载文说,过去180多年来,希腊有过五次的债务违约历史纪录,1944年还发生过货币贬值,是近代史上最大幅度的一次货币贬值事件。希腊的货币问题反映出这个国家长期以来财政方面治理不善的老问题,加上希腊人喜欢自由、追求快乐、眷恋古希腊的光辉、喜欢享乐的天性,以及一些被认为是无法刻苦耐劳的坏习惯,如办事懒散拖拉、没有时间观念等等,似乎命中注定了希腊要遭遇一次重大的悲剧。
     希腊负债的悲剧不仅仅是本身的悲剧,因为它是欧元区16个成员国之一,命运和其他欧洲国家绑在一起,希腊的债务危机引发混乱,而悲剧又悄悄地降临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身上。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国内的支持率已经跌至二战后的最低点,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的选举结果,正是选民对默克尔希腊政策的“惩罚”。
     早在欧盟形成初期,德国已反对接纳希腊为成员国,后来是法国硬把希腊拉进去。德国国内民意为什么激烈反对援救希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义务用辛苦赚来的钱去养一个懒惰的邻居。
     默克尔开始在处理希腊问题上犹豫不决,表现得模棱两可,后来受到国内外的强烈指责,不得不向立法者施压,以通过向欧元区贡献110亿欧元“生命线”的计划。
     希腊是悲剧的发源地,悲剧的结局就是死。欧盟联手拯救希腊,是终止希腊恶性循环的必要措施,绝望之时的绝望之举。
     在过去两个星期,欧盟一直在和时间赛跑,最后在5月10日批准7500亿欧元的巨额救助计划,不只是拯救奄奄一息的希腊,包括救助那些面对困难的欧元区经济体。
     在7500亿欧元的紧急救助计划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6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由欧盟委员会从市场上筹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2500亿欧元的贷款。
     这个规模庞大的救助计划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了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严重性,大家都怕局势会恶化、会蔓延,会引发全球性灾难。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早在2009年3月就显露出来,去年希腊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6%。到了2009年10月,希腊的公共财政危机对欧元区稳定的威胁越来越大,市场也出现所谓的“狼群攻击行为”(wolfpack  behaviour),投机者不断对高赤字的欧元区国家进行攻击。
     为了防止欧元崩溃必须先救希腊,对希腊的个别援助金额是110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300亿欧元,其余来自欧元区国家,条件是希腊必须大刀阔斧削减预算,但这不过是解决了希腊未偿还债务的三分之一。如果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最后也需要援助,可能还需要5000亿欧元左右。
     问题就此解决了吗?这些援助计划并没有提供任何的细节,市场对援助方案如何实施仍存有疑问,计划的宣布不过是要缓解市场的疑虑,让欧盟的金融体系有足够的流动性,避免2008年信贷紧缩局面重演。
     希腊承诺要在三年内,即2014年将债务占GDP的比例减少到3%,因此必须大砍财政开支、削减养老金和薪酬、提高税收,不过,希腊并没有决定进行任何形式的债务重组。
     欧元区内疲弱经济体的债务负担沉重的问题,不会因此就获得解决,这是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所谓“超国家组织”和“超主权货币”的挑战;再说,欧洲央行将购买欧元区的公债,干预债市是宣布它放弃以前抵制全面购买资产的做法,根本上是屈服于欧元区各主权国家施加的压力。
     希腊要在短期内大幅度削减财政开支,由于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希腊不能进行汇率或货币政策来抵消。最后的悲剧是,希腊会陷入长期衰退,出现债务违约,无法支付债务利息,最终是金融体系崩溃。
     希腊必须同意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援助方案,必须接受苛刻而严厉的条件,希腊要渡过眼前的难关,只能作出难以兑现的承诺。
     但是,希腊纾困等于是欧盟银行体系的纾困,而看样子希腊要脱离困境还要很长的时间,市场不断加大赌注押注希腊会无力偿债。希腊这个小国的悲剧,最后可能变成整个欧盟的悲剧,虽然其余国家的财政形势没有希腊糟糕,但数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快速上市的债务水平,告诉了我们欧盟的故事还未结束,悲剧仍在上演。
     欧盟不是一个匆忙建立起来的结盟,这个财政联盟也对债务水平有严格的规定。欧元从1999年诞生至今,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十年后,这个欧元区16国流通的统一货币,必须进行一次改革。欧盟今后会审核成员国的预算,执行一种中心化的预算控制,以确保各国的预算与欧洲的规定一致,这样就不会对其他成员国的稳定造成风险。
     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向世界表明欧盟将不惜代价保卫欧元,但这只是个开始,故事还没有结束,希腊债务危机已不是欧洲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未来十年,欧元是否还会继续存在,欧元区国家会恢复采用欧元前的货币吗?这恐怕是个灾难性的猜谜游戏。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5.2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次季物价料温和上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二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将保持小幅上升的态势,5月和6月CPI涨幅可能在3% 左右,上半年平均涨幅预计将在2.5%左右,低于3%的年度调控“红线”。但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也指出,希腊危机,欧元暴跌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估计上半年CPI涨幅会在2.7-2.8%左右。发改委昨日(5月18日)发布新闻稿称,二季度,随着天气好转、供应增长,鲜菜、鲜果等农产品价格将有所回落。据发改委数据,进入5月份以来,北京、沈阳、兰州、重庆、武汉、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蔬菜价格大幅回落。5月9日,北京市25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5月初下降了21%,江苏省14种蔬菜平均销售价下降了6%。
     此外,国家加大对西南干旱地区和玉树灾区储备粮的投放力度、加快储备粮的拍卖频次等措施也有利于稳定市场粮价。发改委预计,二季度新涨价因素将减少,但由于去年同期CPI为负、12月CPI涨幅较高(1.9%),翘尾因素仍将继续增加,CPI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二(5月11日)公布4月CPI同比上涨2.8%,连续第三个月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物价涨幅连续走高助推通胀预期。上月一季度CPI上涨2.2%的数据出炉后后,发改委即预计上半年CPI涨幅2.5%左右。
     由于食品类占CPI的约三分之一权重。2007年猪肉价格飞涨,曾导致中国出现十几年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今年因灾害性天气,粮食蔬菜等价格的上涨,也让市场担心通胀历史会重演。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称,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并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另据报道,4月份,在中国2.8%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中,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升因素。根据现行的消费价格统计调查方案,中国CPI统计共分为八大类产品。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开八大类商品的详细权重,《中国证券报》报道,八大类产品权重占比分别约为:食品占比为33%,烟酒及用品为4%,衣着占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占6%,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为10%,交通通讯为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占14%,居住类占14%。而食品类、居住类以及娱乐教育文化类三者,占据CPI权重的多半壁江山。尤其是前两者,当前是中国物价上涨压力的最重要因素。据报道,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假如今年CPI 上涨3%左右,将有90%是食品价格拉动。
     在中国的居住类价格中,主要包括建材及装修价格、租房价格、住房贷款利率、水电燃气价格等四部分。最受关注的购房价格并未被纳入到CPI统计中,但这不意味着居住类价格不会对今年CPI施压。今年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8%,涨幅再度冲高。虽然而随着调控楼市措施的相继出台,未来一段时间房价涨幅趋缓乃至下跌,但从历史上看,房价上涨周期的中后期,往往会带动租房、贷款利率等相关价格的上涨。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5.19)
    大摩:中国经济十年内超美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周四(5月20日)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能否维持、甚至增加,是衡量房地产调控政策成效的主要指标。他认为,中国应从供求两方的角度解决房地产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压缩需求。在中国经济增长不确定的情况下,只压缩需求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而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则有助增加楼市的供应量。
     龚方雄在重庆出席渝洽会城市建设高峰论坛时表示,中国目前确实有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主要还是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他指出,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高端、中端、低端的需求都非常大。因此,中国在土地非常稀缺的情况下,怎样增加供应量才是关键。
     他称,中国的城市化率目前为46%,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还将有大量人口融入城市,所以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依旧拥有强劲动力。政策的目的是避免房地产价格过快上升,而不是要楼市量价齐跌,这样要影响实体经济。
     他更进一步指出,“最近出现的怪现象:股市低迷,楼市在调控中成交量下降,但大蒜的成交量不知涨了多少倍。”龚方雄笑称,“钱”在不断的寻找去路,这些 “钱”没有以某种基金、某种市场的融资方式把它们引导到房地产开发中来。因此,要有融资渠道,才能把供应量维持、做足,房价才不会因为供求不平衡导致越调控越高。
     对于中国的宏观调控,龚方雄建议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做到稳定性、连续性、灵活性。并希望中国要冷静观察国际局势,重视国际经济走向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再次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海啸这波大浪已过去,但引发金融海啸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原因继续留存于经济体中,所以未来会余震不断。不过,根据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以及人民币在未来十年的升值趋势,他估计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将从总量上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他分析称,如果中国经济以目前规划,每年可持续的增长8%,在未来八至九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又会翻一倍,从目前的5万亿美元变成10万亿美元。而基于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及中国目前在全球的产业地位,人民币未来对美元的汇率涨一倍很有可能,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变成了20万亿美元,到时将会一举超过美国。但他亦谨慎表示,中国千万不要过高估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过于乐观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
    (香港《大公报》,2010.5.21)
    台湾第一季度GDP增长13.27%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政府周四(5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台湾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GDP)增幅达到30多年来最高水平,受中国大陆经济复苏以及出口和私人投资强劲增长推动。
     台湾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3.27%,增幅高于15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10.66%,这表明台湾经济经过五个季度的萎缩后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增长。政府数据显示,这是1978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快经济增长速度,台湾出口预计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主计处公告中称,由于新兴市场需求持续涌现,加上国际整合组件大厂关闭部分产能带来的订单移转,台湾2010年出口将继续增长。周四的强劲数据使主计处将台湾全年GDP增幅预期从2月份预计的4.72%提高至6.14%。主计处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台湾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的环比增幅为 11.28%,比去年第四季度修正后增幅16.72%有所放缓,但远高于第一季度增幅预期1.68%。台湾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出口(第一季度同比增幅 52.51%)和私人投资(第一季度同比增幅37.11%,为1974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主计处第三局局长蔡鸿坤表示,私人投资应能继续促进 GDP增长,因为那些需要通过扩大产能来满足不断增加的订单需求的科技企业已增加了资本支出。
     凯基证券经济学家方文妍表示,第二季度的增幅可能将放缓至单位数水平,因为第二季度经济增幅将难以受到去年同期低比较基数的提振。拖累今年晚些时候经济前景的因素还有:预计全球将退出经济刺激措施,同时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将因政府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放缓。方文妍指出,2010年下半年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台湾政府对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也持保守看法。方文妍预计台湾央行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调基准利率,与全球将因欧元区债务危机而推迟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致。她说,现在没有有力理由促使央行上调关键利率。
     花旗银行经济学家郑贞茂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之前央行不会调整利率,称经济增长趋势进一步稳定之前央行将按兵不动。郑贞茂称台湾第一季度经济增幅强劲得出乎意料,但警告称这种趋势不会持续。他说,台湾第一季度经济增幅似乎高于趋势水平,但这只是比较基数带来的效果;第一季度经济增幅绝对是今年的最高水平。
     台湾央行周四表示,出口增长将台湾第一季度国际收支盈余推高至13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8.9亿美元。央行称,台湾第一季度经常帐户盈余为99.3亿美元,上年同期盈余为128.2亿美元。台湾金融帐户1-3月净流入资金2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出资金6.2亿美元,因经济走强吸引外资投资当地股市。
    (WSJ,2010.5.20)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0年5月20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0193.39;纳斯达克:2229.04;标普五百:1087.69;英国FT100:5062.93;法国 CAC30:3430.74;德国DAX:5829.25;日经225:9784.54;上证综合:2583.52;香港恒生:19545.83;台湾加权:7237.71;新加坡海指:2701.20;越南指数:483.69;俄罗斯RTS:1297.91;巴西BVSP:60259.33;印度 BSE30指数:16445.61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0年5月21日收盘价(伦敦铜为5月20日):
    欧元/美元:1.2570;英镑/美元:1.4460;美元/日元:89.9950;美元/人民币:6.8278;美元/港币:7.8028;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0年7月交割):1176.8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0年7月):70.04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3月期):6529.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0年7月)4.7200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3844.00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0年第40期(总第1059期)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经济的热中之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