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通货紧缩威胁日本经济复苏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80期(总第1002期)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居民收入是升还是降?  
     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供稿指出,前段时间,围绕着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出现了较大的争议。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称上半年中国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且从涨幅来看,甚至跑赢了上半年GDP;另一方面,是中国网民纷纷晒工资,声称金融危机之下收入反而“被增长”。那么居民收入到底是升是降?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到底几何?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 2009年5月,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青岛、大连、武汉、南京、成都和深圳等10个城市,对24-45岁的城市居民进行了定点拦截访问,共获得有效样本3295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八成城市家庭的收入无增长,而且今年前5个月的收入下滑趋势比去年更明显。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也随之有所下滑,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尤其在非必需品上的开支削减更明显。
     城市家庭中,与2007年相比,2008年家庭总收入减少的占27%,基本不变的占52.6%,两部分加起来,即2008年接近八成的城市家庭年总收入无增长。仅有20.4%的城市家庭,其总收入有增加。
     2009 年1  -  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家庭总收入减少的比重上升到31.0%,基本不变的占54.4%,即是说今年前5个月以来,  85%左右的城市家庭总收入无增长。家庭总收入有增加的比重下滑到14.7%。这说明,今年以来城市家庭收入下滑的趋势更明显。
     10个抽样城市内,收入增长与收入减少的人数差也反映出收入下滑的趋势。2008年与2007年相比,10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北京、青岛、哈尔滨)的收入增长人数比大于收入减少人数比;2009年1到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10个城市中,收入增长人数比大于收入减少人数比的城市,已仅仅剩下1个(哈尔滨)。这都表明,今年前5个月,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居民收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
     量入为出,养家之道。在收入来源受影响的情况下,节流开支是自然的应对之策。自金融危机爆发到今年5月止,平均30%的城市家庭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消费支出。
     各项开支中,城市家庭削减最多的是奢侈品消费。超过一半的城市家庭(52.3%)都减少了奢侈品开销。削减程度居次的是旅游开销和外出就餐费用,在这两方面节约开支的家庭分别占45.8%、43.8%。另外,在休闲娱乐、保健品、服装服饰箱包、化妆品、烟酒、健身等消费项目上,削减开销的家庭比例都超过 35%。
     在以上各项消费中,虽然大部分人的开支都有减少或者最多保持不变,但仍有少部分人增加了开支。不过增加开支的家庭,占总量的比例都不超过10%,其中家庭开支增加比例最少的领域是奢侈品消费和健身消费。
     从这些开支削减明显的消费项目中,可发现一个共同点,即它们基本上都是非必需品。而且,大体上可看出,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越低,其削减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互联网以及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对稳定,分别有68.7%、66.1%的城市家庭没有增减这方面的开销。这可能表明,金融危机之下,大多人数人并没有为了省钱而减少上网冲浪或通讯联络,仍愿意在这两方面花钱消费,对于网络服务、通信服务的需求保持稳健。
     在所有各项日常消费中,唯一一项增长开销人数多于削减开销人数的项目是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在这方面增加开销的人数比例(22.2%),比削减开销的人数比例(14.8%)多了7.4个百分点。这表明,金融危机基本没有影响到中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他们花在基本生活用品上的钱甚至比危机来临之前更多。
     除了基本生活用品开销之外,增加支出人数比最高的是培训和再教育费用(16.9%)。面对金融危机,职场人士增加了在培训和再教育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对于 24-30岁的年轻人,这一影响作用更为显着,27.7%的人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在职深造。其目的非常明确:危机之时的充电是为了危机之后更强的工作竞争力。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危机之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城市居民首要保证的是基本的、必要的生活水平,甚至适当增加了在基本生活用品方面的开支。特别是在去年底、今年初打折风潮的刺激之下,人们愿意掏出更多的钱,买实惠的基本生活用品;第二:削减或节约非必要的、大宗的开销,特别是奢侈品、旅游;第三: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及时了解、把握各方面信息更显必要,亲人、朋友间沟通联络的心理需求也更强烈,而且网络费用、通讯费用不算大笔开销,因此这方面的支出并无明显削减;第四:金融危机一方面使部分人失去了工作,加重了他们的职业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让部分长期紧张工作的人获得喘息充电的机会。这两方面原因都可能促使部分职场人士前往参加各种培训,为下一步竞争储备能量、抢得先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他行业之危,可能反而是培训行业之机。
                                       (FT,2009.10.27)
                       国际经济
    美国三季度GDP增3.5%  一年多来首次增长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实现了一年多来的首次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支出的回升,但低迷的就业市场预计将继续制约经济复苏。
     美国商务部周四(10月29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5%,增幅高于市场预期。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此前预计,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3.2%。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从而证明,这场自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来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受到了消费支出的推动。第三季度消费支出增长3.4%,而第二季度为下降0.9%。消费支出为GDP增长贡献了2.36个百分点。物价指标显示第三季度核心通货膨胀率从第二季度的2.0%下降至1.4%,表明价格压力仍然疲软。
     美国商务部周四称,商业库存为GDP增长贡献了0.9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商业库存下降1,308亿美元,第二季度为下降1,602亿美元。GDP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住房业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住房固定投资增长23.4%,创1986年以来最大增幅。
     第三季度,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增长7.9%,第二季度为增长11.4%。州及地方政府支出则下降1.1%,第二季度为增长3.9%。第三季度国内产品实际最终销售额增长2.5%,第二季度为增长0.7%。国际贸易对GDP构成微弱的负面影响。第三季度出口增长14.7%,而进口增长16.4%。企业支出对GDP的负面贡献为 0.2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企业支出下降2.5%,为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微幅增长以来的最好表现。第三季度通货膨胀仍受到抑制。第三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上升2.8%,第二季度为上升1.4%。
                                     (WSJ,2009.10.29)
    通货紧缩威胁日本经济复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全球经济在急剧下滑之后恢复增长,一个熟悉的问题可能会阻碍日本经济的复苏──通货紧缩。
     经济学家们预计,日本央行周五(10月30日)会在其半年展望中预计,截至2012年3月的财政年度,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出现下滑,降幅至少为0.5%。这意味着日本预计会出现三年的通货紧缩。日本央行此前预计,当前财年CPI将下降1.5%,下一财年将下滑1%。(注:日本央行10月30 日发表半年度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未来两个财年日本将继续面临通缩压力,这也是央行决定较长保持低利率的原因所在。日本9月份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下降 2.3%,为连续第七个月下滑。同时,央行小幅上调了对2009财年实际GDP的预期,从7月份时预计的萎缩3.4%上调至萎缩3.2%。该行还预计,2010财年日本实际GDP将增长1.2%。)
     经济学家们认为,日本并没有面临陷入通货紧缩漩涡的紧迫威胁;在那种情况下,随着需求萎缩和经济活动放缓,物价会加速下跌。不过,长时间的通货紧缩会遏制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因为他们会等待物价进一步下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负责日本和韩国研究的经济学家琼斯(Randall  Jones)说,我们非常担心通货紧缩拖累日本经济增长。他督促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集中精力努力遏制通货紧缩。
     日本核心CPI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同比下滑,8月份创下了2.4%的跌幅新高。市场预计9月份数据也出现了类似下跌,但降幅可能会有所收窄,主要受能源价格变化影响。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日本8月份CPI同比下滑0.9%。尽管日本物价依然昂贵,但从薪资到电子产品价格等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现通货紧缩的迹象。8月份日本工人总现金收入同比减少了2.7%。日本智库机构劳动管理学院(Institute  of  Labor  Administration)的一项调查显示,东京证交所上市的218家大型公司今年支付的年终奖会减少13.1%,至少是197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BNP  Paribas  Securities驻东京经济学家Ryutaro  Kono说,收入持续下滑正在令日本家庭更加节俭。企业正通过降价作出回应,他们觉得不这么做可能就难以生存。
     日本政府周三(10月28日)说,9月份整体零售额同比下滑1.4%,连续第13个月出现下降。
     2006 年物价上涨的时候,日本政策决定者曾经表示,通货紧缩威胁似乎消退。现在看来,当时日本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扬的推动。通货紧缩可以归咎于日本长期结构性问题,包括日益老化的人口以及在发达国家中排在最低之列的出生率。日本新政府已经提出了一项大规模计划,计划每年支出1,850亿美元刺激国内消费,但很多经济学家说,日本需要较长期的增长刺激举措和经济改革。
     预计日本央行会预测截至2012年3月的财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接近零。日本央行此前预测,当年财年日本经济或将下滑3.2%,2011财年有望增长1.2%。
     RBS  Securities 驻东京经济学家Junko  Nishioka说,对长期通货紧缩的预期可能会令日本企业对他们的资本投资计划更为谨慎。通货紧缩会令商品和服务价格下跌,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受益。但通货紧缩也会推高负债的实际价值,给负债者带来压力──不管是背负住房抵押贷款的个人,还是拥有财政赤字的国家。
                                                 (WSJ,2009.10.29)
    印度央行步向收紧货币政策之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印度央行10月27日朝着撤销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实行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此举进一步表明,亚洲各经济体的复苏态势正在加强。
     印度央行宣布,当地银行必须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举措,来提高准备金率。此举旨在从系统内收回流动性,抵御重新抬头的通胀威胁。此举触发了孟买证交所(Bombay  Stock  Exchange)的抛盘,它为明年初加息做好了铺垫。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正在摆脱低迷。
     10 月27日,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Duvvuri  Subbarao)把一项关键的贷款利率维持在4.75%不变,但大幅上调了银行向房地产公司贷款的准备金要求,以及针对不良资产的拨备率要求。印度央行还要求,银行所持政府证券占存款总额的比例须从24%提高至25%。上任一年来,印度央行行长的此次声明,比他在前几次利率会议上的声明更为强硬,突显出通胀悄然抬头之际,印度央行对价格稳定性的担忧。印度央行目前预期,印度关键通胀指标——批发价格指数到明年3月底将升至6.5%,高于此前5%的预期。“在印度,有确定迹象表明,经济正在获得‘逃逸速度',并重返上升通道,”苏巴拉奥表示。“近几个月来,工业部门的表现已明显好转。”
     本月早些时候,澳大利亚宣布加息,成为20国集团(G20)中唯一加息的国家。此外,随着韩国经济走强,该国预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收紧货币政策。
                                           (FT,2009.10.28)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进入房产泡沫时代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撰文指出,房地产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腹之疾。中国实体经济尚未走向现代化,一只脚已经跨入了资产泡沫时代。房地产市场的节节上涨与实体经济税收的下降,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依赖于土地财政。
     城市地王频出,地方政府超额完成了年度土地拍卖收入计划。截至9月底,北京、上海等城市土地出让金已超过前两年的全年水平。根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数据,2009年至今,北京共出让土地184宗,土地收入价款共计511.74亿元。而2008年共出让土地148宗,土地收入价款共计502.69亿元。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推出商品房土地188公顷,实现了242.65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若下半年“井喷”式的土地供应以及地王频出的局面得以延续的话,全年实现800亿以上的土地出让金的收益也是有可能的。
     如北京等地土地收入已经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缺乏土地收入,地方财政将不可维持,而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重走北京之路。无怪乎无论地方政府怎么表态要抑制房价,购房者大都对之以冷眼。我曾经有幸看到一南一北两个小城市的政府官员,在招商时卖力地推销本地的房地产项目。他们并不讳言,房地产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差不多房地产收入是地方政府能够轻松获得的第一桶金,也是最大的一桶金。
     房地产市场的疯狂说明说明人民币国内购买能力处于持续贬值的过程中,投资者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热情不会消退。从中国国庆节之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涨量跌的滞胀格局,但国庆之后的一周,从10月12号到18号,房地产市场进入又一轮疯狂状态。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的数据,在这一周监测的30个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城市有28个;9个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其中环比增幅最大的为重庆,达到 252.32%,天津和成都的环比增幅都超过100%,分别为185.12%和102.39%,除杭州环比下跌7.28%,其余重点城市增幅均在40%以上;仅2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分别是杭州和泸州。
     作者在浙江、福建等地面对中小企业主时,他们非常清楚房地产价格已经处于高位风险区域,但仍有一些从实体经济退出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毕竟是比较保险的投资领域,叶老师,你说是不是”,他们焦灼的眼睛显示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恐慌,对于实体经济的不稳定复苏的恐慌,最终显示的是对于货币贬值的恐慌。
     高涨的资产品价格与艰难的实体经济环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从事实业弃如弊屣,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脱离实业,进入资本市场,吹大泡沫,泡沫崩溃,发行更多的货币,吹大泡沫——实体经济的下挫将使资本市场失去立足之基。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远远超过实际财富的创造能力,目前几十万亿人民币的房地产价格是无法兑现的,一旦购房者集体兑现,泡沫就将崩溃。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非常脆弱,地方财政依靠房地产就像依靠在冰山之上。今年8月初,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曾公布一个数据,广州2007年的27个“地王”中有 20个未正式动工,其中1个“地王”被无偿收回并没收保证金,另有6个被“缓刑”。高涨的房价对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如今做实业的人第一步要考虑的是买房,以免营业收入高而净利润低,收入支付房租,为房地产商做嫁衣。
     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中产阶层,房价同样是不可承受之重。9月17 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原因不明,但经济压力可能是重要因素,涂博士获得的收入在扣除房租后很难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更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浙大所在的杭州是中国出了名的高房价城市,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要直逼2万元。按照涂博士的收入,他若要贷款买下紫金校区附近一套90平米左右的住宅,以三成首付计算,独立支付要不吃不喝将近20年。打拼一辈子,就是为了一套房子,是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真实写照。房地产市场确实成为中国经济的症结,纠缠了巨大的道德压力、民意压力与市场压力——如果高房价持续,中国经济要付出的恐怕不止是泡沫破裂的代价,而是经济体系重整的代价。
                                         (FT中文网,2009.10.28)
    中国工业增值第四季料升16%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分析,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经济回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稳向好的局面逐步得到确立,料四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持续,预计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6%左右。今年前三季该数据为8.7%,其中,七、八、九三个月的增长分别为10.8%、12.3%及13.9%。
     朱宏任10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三季度的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朗;企业效益好转;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的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也升26.6%至5.57万亿元人民币。他分析称,从目前的增长情况,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好于预期,首先是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还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二是受政府政策鼓励和带动的消费需求,估计在第四季度还将保持15%左右的水平;其三是出口降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工业增速基数较低,料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将保持适度增长,约在16%水平。
     不过,他重申,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十分险峻,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工业增速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推进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其中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组织协调难度很大。他提到,四季度工信部要把调整结构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提出要确保完成保增长、调结构各项任务。
     在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等工作方面,加快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发布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有色金属、船舶等行业指导意见,修改完善并发布钢铁、建材、电子信息、军工等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加快研究制定推进“两化”融合指导意见。启动和做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工作。研究提出加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发展思路。加快推进软件服务业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全力支持TD和3G发展,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启动传感网络的研发工作。
     工信部又强调,要继续搞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包括加强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估,做好经济运行信息引导。开展生产要素保障协调。
                                 (香港《大公报》,2009.10.28)
    为何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GDP增长率在2009年第一季度跌至6.1%后,已经再度开始显著走高,中国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7.9% 和8.9%。据路透社的一篇文章称,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010年将重返两位数。但这种反弹势头并没有传递到中国股市。自上证综合指数8月4 日达到3471.44点的高位后,中国股市一直呈下行趋势。到8月31日,上证综指已跌至2667点,使一向呈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大失颜面。中国 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32万亿美元。
     显然,中国股市与中国强劲增长的GDP步调并不一致。自从中国在1990年底重开股市以来,中国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一直是10%。但自从上证综合指数1992年稳定在1000点左右以来,中国股市的复利年收益只有7%。相比之下,这段时间内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度化回报率为12.75%,印度股市的年度化回报率为11%。
     中国股市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股票中有相对高百分比的非流通股,它们掌握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手中。这一体系的一大特色是风险被转移到了散户投资者手中,这导致股价表现失常,而非流通股的政府持有人则总能获得丰厚回报。中国一位股票分析师说,与那些持有上海和深圳上市公司流通股的人相比,这些公司非流通股持有者获得的股权收益最多可以高出37 倍。
     中国政府也会以监管者的角色毫不犹豫地干预股市。2007年5月31日,中国股市暴跌7%,此前中国财政部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了两倍多,从每笔交易价值的0.1%上调到0.3%,这是政府对股市自1990年开市以来首次大幅上涨的回应,它担心市场泡沫可能正在形成。
     与那些规模较小的股市交易相比,能影响市场走向的政府命令对股市产生的影响更大。其结果是,小投资者对短期收益更感兴趣,而对长期投资机会则往往忽视。这使得与美、欧等地的成熟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更具波动性,股市与上市公司的中、长期业绩和经济增长情况的关联度也不那么明显。
                                             (Reuters,2009.10.30)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09年10月30日收盘点:
    道琼工业:9712.73;纳斯达克:2045.11;标普五百:1036.19;英国FT100:5044.55;法国CAC30:3607.69;德国 DAX:5414.96;日经225:10034.74;上证综合:2995.85;香港恒生:21752.87;台湾加权:7340.08;新加坡海指:2651.13;越南指数:587.12;俄罗斯RTS:1348.54;巴西BVSP:61545.50;印度BSE30指数:15896.28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09年10月30日收盘价(伦敦铜为10月29日):
    欧元/美元:1.4719;英镑/美元:1.6452;美元/日元:90.0900;美元/人民币:6.8275;美元/港币:7.7502;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09年12月交割):1040.40美元/盎司;NYMEX轻原油(09年12月):77.00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3月期):6454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09年12月):4.942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3103.00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80期(总第1002期)  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通货紧缩威胁日本经济复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