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应按部就班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68期(总第990期)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人民币国际化应按部就班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崔宇撰文指出,财政部9月8日表示,中央政府将于9月28日在香港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发行6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国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内地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外债。此举在媒体报道中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包括不仅将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今后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提供了定价基准,同时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其实,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是中国试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第一步。 2007年6月,中央就放开了境内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迄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交通银行等5家内地金融机构已经在香港相继发行了 200多亿人民币债券。2008年12月份以来,中国又先后同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直到2009年7月初,中国才开始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  
     但是,从发行人民币债券到货币互换再到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这个推进路径显得有些混乱甚至本末倒置。一般说来,一国货币若想国际化,就首先要成为贸易结算的计价货币。这就要求该国必须要获得贸易顺差而且出口产品要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以保证其他国家愿意持有你的货币来购买你生产的商品。至于其他国家如何得到你的货币,则主要依靠海外贷款和资本输出等形式,而不是像美国目前主要依靠贸易逆差来输出美元。只有走完了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和货币输出这两步,其他国家能够顺利地得到你的货币而且也愿意购买你的产品,才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增加海外人民币持有者的投资渠道。  
     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遇冷就可以看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的偏差。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2日,上海的92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企业仅完成9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订单,总额仅为200多万元。而广东东莞的6家试点银行,只是在7月8日启动试点当天,完成了首批6单业务,共输出人民币106万元,输入人民币14万元,而7月8日以后,只有中行东莞分行新增了一单业务。  
     因此,严格地说,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并不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25%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替代性很强。其余75%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它们的出口不仅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其总体竞争力水平并不高。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下滑最快的就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也让中国出口增长从危机前20%左右的正增长,滑落到了目前20%左右的负增长。目前中国低层次的贸易顺差结构还很难让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形成强烈依赖。  
     另外,现阶段人民币不管是以贸易结算为目标还是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都需要汇率机制的稳定为前提。比如,当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汇率改革的时候,宣布要放弃单一盯住美元制,参考一揽子货币汇率。但自2008年7月以来,却又再次选择了盯住美元的机制。由于美元汇率自2009年3月份以来不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虽然比较稳定,但相比其他货币都出现了贬值。如果依然有选择地控制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在升值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和企业可能难以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或储备货币。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困难问题是人民币的输出渠道不畅通,这也将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未来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规模能否快速壮大,归根结底要看海外人民币的存款基础。香港目前人民币存款总额仅为559亿元左右,这样的人民币规模将限制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推进路径应该是首先夯实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然后再探寻人民币的有效输出渠道,进而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和国际化。目前来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稳定和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人民币国际化试点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在金融监管水平不到位的情况下,固然可以通过试点来逐步探索,但也要讲求“按部就班”。
                                       (WSJ中文网,2009.9.9)
                             国际经济
    亚洲经济踏上复苏之路?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凯文?布朗的文章指出,美国化工集团亨斯迈(Huntsman)资深高管胡铭(Paul  Hulme)喜形于色的乐观情绪,反映了自 3月以来亚洲经济的戏剧性复苏,这种复苏提升了人们的如下希望,即该地区正在经历可持续的V型复苏,而没有走上坎坷的反弹道路,即W型复苏。
     对胡铭担任全球首席执行官的纺织用化学品部门来说,今年夏天的业绩不错。在截至3月份的6个月期间,该部门销售额曾大幅下滑,但此后的反弹如此强劲,以至于他预测亚洲市场全年营业收入将上升10%。不过,胡铭承认,他不能肯定危机真的已经结束。今年,他的部门销售增长全部来自亚洲。但其在中国、印度等地的化学品和染料生产设施开工不足,仍受到美欧需求持续低迷的打击。“人们的共识是,经济衰退(在亚洲)已经结束,”他表示。“我个人不是很肯定。我认为,我们看到的结果可能会是W型。”
     这是生产第一线的人们普遍持有的看法。德国西门子集团旗下东南亚企业的主管洛塔尔?赫尔曼(Lothar  Hermann)表示:“第二季度的形势比之前好得多,但危机结束了吗?我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在某些领域,我们仍处于危机状态。”
     不过,在亚洲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圈子中,信心正在急速上升。就在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一年后,亚洲各地的GDP增长预测纷纷得到向上修正。
     据世界银行表示,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2%,而3月份时的预测是增长6.5%。日本的最新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日本经济在第二季度环比增长0.9%,相当于3.7%的年度增幅,尽管深层次的问题意味着,日本可能在明年增长缓慢。
     在德里,印度财长普拉纳博?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预测,在截至明年3月的一年里,印度经济将增长6%上下,略低于此前预测的7%,原因是雨季降水量不足,对农业造成打击。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Jong-Wha  Lee)表示,本轮快速复苏看上去很像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该地区的崛起。“我不会称之为强劲复苏,但我们正预期一种V型复苏,”李钟和表示。亚行现在的预测是,亚洲经济今年将增长3.4%,但预期本月晚些时候将上调这一预测。李钟和称,2010年的经济增幅可能在大约6%至7%。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西方的前景仍相当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发达经济体的最新预测是,今年GDP将萎缩3.7%,与此前预测的萎缩3.8%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2010年的预测经济增幅只有1%,高于此前预测的0.6%。
     巴克莱资本驻新加坡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主管瑞德华(Peter  Redward)表示,亚洲复苏之所以如此之快,是有几个原因的。一是2008年大批工厂倒闭后,企业大举补充库存。二是金融体系的实力,亚洲金融机构基本上没有染指复杂的信贷衍生品,这些衍生品重创了许多西方银行。
     此外,在为期10年的出口主导型增长推动下,亚洲多数国家的储蓄率较高,这在危机发展期间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火力,让它们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据瑞德华估算,这些刺激计划的规模占亚洲GDP的3.2%。
     短期而言,拖累亚洲复苏的可能因素包括:西方持续衰退(这将进一步削弱对亚洲出口的需求),或者世界各国实施的非常财政及货币支持措施过早收回。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后一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20国集团(G20)财长已承诺保持非常措施,需要多久就多久。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近日都在这方面做出保证,尽管日本新当选的政府表示其正在考虑削减支出。
     不过,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政府收回支持,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亚洲各国的利率现在很低。亚洲还已在过去几个月显示,即便没有西方的强劲需求,它也能实现快速增长。
     汇丰(HSBC)驻香港的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纽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推动亚洲强劲复苏的根本因素很可能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经济上的:与西方人相比,亚洲人对未来的信心度更高。纽曼表示:“亚洲各地的人们普遍而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感觉,即本次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是西方的问题,尽管危机带来一些真正的挑战,但亚洲很快将恢复往日的迅猛增长。”
                                       (FT,2009.9.11)
    IMF总裁称全球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早一季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对一家意大利报纸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的时间早一个季度,且IMF将上调对意大利经济的预估。“就全球经济而言,我们一年来一直在说,复苏将发生在2010年上半年。而现在复苏可能提早一个季度,这是好事。”施特劳斯-卡恩对 Il  Sole  24  Ore报纸称。“我们快要看到隧道的尽头,但目前仍处在危机之中。”他在周二(9月8日)刊出的该采访中说。
     根据路透周五(9月4日)获得的一份文件,IMF已上调对今明两年主要工业经济体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施特劳斯-卡恩在 Il  Sole  24  Ore的访问中并未具体说明,他是否是指今年第四季,还是2010年第一季。他表示,下次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修正意大利经济数据,显示优于此前的看法。“拜外部需求扬升之赐,下次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意大利的预估将上修。”施特劳斯-卡恩称。
     路透取得的文件中,全球经济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估修正为萎缩1.3%,此前的预估为下滑1.4%;而明年经济则从此前的增长2.5%上修为增长 2.9%。施特劳斯-卡恩在报纸访问中并未指明意大利经济预估的修正是否为2009年,2010年,还是两者皆有。IMF于7月称,预期意大利2009年经济萎缩5.1%,2010年下滑0.1%。
                                     (Reuters,2009.9.8)
    美贸赤飙升逾成六升幅10年最大  
     据香港《商报》综合报道,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早间公布连串重要经济数据,其中7月份外贸赤字急增至320亿美元,较上一个月飙升超过一成六,为10年最大升幅,远多于市场预期。其中对华贸赤为204亿美元,上升10.8%,是去年11月以来最多。贸赤急升主要是由于入口升幅达到破纪录的4.7%,市场对外国汽车、消费品及原油需求恢复炽热,而出口则上升2.2%,显示美国经济正摆脱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上周新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则减少至55万人跌 2.6万,胜过预期。持续申领人数减少15.9万人,跌至610万人,是4月初以来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据美国统计局报告表示,全国贫困比率在去年升至 11年来最高,达13.2%,较2007年上升0.7个百分点。统计局指,去年全美有3980万贫困人口,增加250万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下跌3.6%,跌至约5万美元。此外,能源部公布,当地上周原油库存减少591万桶,减幅大过巿场预期的185万桶。数据公布后,纽约期油报每桶72美元,升69美仙。至于美股开市则缺乏方向,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9545点,跌2点。标普500指数跌1点,报1033点,纳斯达克指数升4点,报2064点。
                                       (香港《商报》,2009.9.11)
    日本8月物价指数  降幅平历史纪录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8月份企业物价指数降幅平历史纪录。今年8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为102.9,较去年同期下降8.5%,降幅与上月持平,为 1960年开始该项统计以来的最大降幅。日本央行9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国内企业物价指数反映了商品和能源价格较去年所及峰值下跌态势。
     另外,被视为企业资本支出领先指标的日本核心机械订单,在7月较前月下降了9.3%,显示在日本经济勉力步出几十年来的经济衰退之际,企业资本支出可能构成拖累。农林中金总合研究所经济分析师南武志表示,(机械订单的)下滑部分缘于上个月的上升,但总体趋势趋弱,本财年余下时间内资本支出恐难复苏,如果美国经济真的触底,则另当别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9.1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要靠房地产避免二次探底?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一篇专栏文章指出,9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7%,增幅比1-7月份提高了 3.1个百分点,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增幅比7月份提高了1个百分点。尽管8月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局部城市出现了“量跌价增”的情况,但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依然延续着今年6月份以来的强势。  
     7月份新增贷款的骤降、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以及8月份中国股市 20%左右的下跌,似乎给中国经济蒙上了“二次探底”的阴影。但从近几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等数据可以判断,未来房地产业有可能出现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扶持下,民间投资取代政府投资,成为下一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避免中国经济短期的“二次探底”。  
     从目前来看,由于商业银行“惜贷”,货币政策继续像上半年那样宽松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财政政策还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因为在4万亿刺激计划中中央政府计划支出1.18万亿,截至8月份只拿出了3800亿,今明两年还有7000多亿的资金等待下发。但是,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更多的是依赖地方政府项目,这已经透支了地方政府的大部分财力,未来中央项目资金下发时,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能否到位就成了很大问题,而房地产市场的适时启动恰恰可以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因此,虽然说未来财政政策还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但还是要寄望于房地产市场。  
     今年年初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在政策的“庇护下”经历了“小阳春”,因为去年11月以来中国政府下调了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并减免了房地产相关税费,这极大地刺激了需求。但房地产企业直到6月份才真正开始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5月27日国务院将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这相当于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率。  
     这一系列维稳措施让本来库存过剩的房地产企业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据中金公司的报告,全国15个大中城市房屋库存的消化时间,从去年11月份的27个月下降到了7月份的8个月。随着库存的降低,房屋新开工建设也开始回暖。据瑞银证券的报告,6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达到了1.22亿平方米,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实现了12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虽然7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回落到了0.71亿平方米,但8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又上升到了0.81亿平方米。  
     除了政策的直接支持,商业银行也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间接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近两个月尤为明显。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银行贷款约为1143亿元,个人按揭贷款约为800亿元,合计占当月新增贷款比重高达54%,而上半年这一比重仅为 11%左右。8月份,这两项贷款分别为860亿元和879亿元,而目前市场估计8月份新增贷款约为3000亿左右,可以看出8月份房地产领域吸收的贷款比重可能仍然将占据半壁江山。  
     进入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似乎出现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销售量有些下滑,但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仍然火爆,无论是新开工面积还是销售面积都超过了一线城市。可以预期,如果政府不出台直接针对房地产的降温措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近两个月对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规模,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将向泡沫化狂奔,以支撑脆弱的地方政府财力,并进而助推中国经济继续反弹,但这样的“大起”也为未来的“大落”埋下了伏笔。
                                             (WSJ中文网,2009.9.10)
    中国经济复苏显著,通胀风险加大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为FT中文网撰稿称,万千期盼中,8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终于出炉。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显著,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仍在加快,个别经济数据甚至超出市场预期,出口贸易继续回暖势头,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局面不减。不过,通胀风险明显趋于增加。
     从投资来看,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0%,终止了7月份投资小幅回落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与8月份房地产投资回暖加快和去年同期受奥运会冻结影响而基数较低有关。1-8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增幅比1-7月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不过,8 月份房地产市场的“价涨量缩”局面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扩张速度仍显滞后,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还心存忧虑。投资增长继续支撑着工业快速回升。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为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8月份消费增长继续保持了“慢跑”态势,但物价水平明显回升。8月份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4%,增速快于7月份的15.2%。8月份CPI同比下降1.2%,比 7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而CPI环比更是上涨了0.5%;PPI同比下降7.9%,降幅比7月缩小0.3个百分点,而环比上涨0.8%,到目前为止,PPI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在安邦看来,CPI环比“转正”显然与8月份以猪肉、鸡蛋为首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和水电等公共产品提价分不开,而 PPI的变化却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相伴随行。尽管CPI和PPI同比增速从数字上看仍是负值,但通缩压力已显著减轻,通胀的压力开始显性化,未来通胀风险明显加大。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首次正面谈到了通胀问题,这既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当前经济回升势头的确信,也反映了对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忧。
     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中最“冷”的领域。1-8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2%,此前1-7个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从同比数据看,中国出口仍不乐观;但从环比来看,中国出口已连续第6个月增长,8月份出口值连续两个月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显示中国出口处于缓慢回升态势。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向好的形势下,预计年内出口将加快回暖。
     8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104亿元,明显高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前8个月新增信贷超过了8万亿,打破了市场对信贷趋紧的担忧,也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与保增长已紧密捆绑在一起。从M2的增速来看,依然位于25%以上,而且M2与M1增速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缩窄,表明货币政策宽松依旧,市场流动性充裕局面没有改变。
     最新数据显示的中国经济形势,带给了市场更多的暖色调,这会成为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经济政策讨论的基调,也是中国政府开始关注通胀问题的“底气”。
                                                   (FT中文网,2009.9.11)
    穆迪:中国今年可能实现8%增长目标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一位经济学家周五(9月11日)称,中国今年可能将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该公司负责亚洲与中东地区信用评级的Thomas  Byrne向CNBC表示,目前看来,这一目标已十拿九稳。
     他表示,尽管中国经济不断显现出强劲增长的迹象,但要抵消美国和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消费下降造成的消极影响,中国还要付出许多努力。中国经济去年增长了9%。他特别指出,缺乏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限制中国消费的因素之一,这一因素令中国的消费水平很难与美国匹敌。他表示,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低于40%,并且还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达到这一水平。Byrne在谈到日本时表示,日本新一界政府可能将被迫实施具有争议性的计划以提高税收来稳定预算。他称,预计日本在未来某一时间将需要提高税收。
     据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资本支出额被向下修正,日本4-6月份的经济增幅小于初步数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修正后数据显示,经价格因素调整,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季度增长0.6%,折合成年率为增长2.3%。政府最初公布的数据是第二季度 GDP较上季度增长0.9%,折合成年率增长3.7%。
                                               (WSJ,2009.9.11)
    香港经济全面复苏短期难见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香港经济2008年第4季经济下跌至2.8%。贸发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表示,最坏的情况已过去,惟由于上半年表现太差,料全年出口仍要跌最多两成。
     梁海国表示,香港出口自去年11月以来,跌幅为半个世纪以来最差,至今已连跌9个月。他又指,虽然香港出口的最坏情况已在今年第一季出现,同时今年圣诞订单亦回升,可以预期下半年出口会持续改善,惟由于上半年出口表现实在太差,故相信全年埋单计数,香港全年出口仍要跌最多两成。近月来股楼市场回暖,市场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已过。
     不过,汇丰亚太区业务策略及经济顾问梁兆基认为,市场仍然低估金融海啸的杀伤力。他说,香港失业率到明年初,料将会上升至6%的水平,加上欧美市场持续去杠杆化及信贷市场萎缩等等因素,香港的经济实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元。他补充,汇丰将维持香港全年经济收缩4%的预测。
                                       (香港《大公报》,2009.9.10)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09年9月11日收盘点:
    道琼工业:9605.41;纳斯达克:2080.90;标普五百:1042.73;英国FT100:5011.47;法国CAC30:3734.89;德国 DAX:5624.02;日经225:10444.33;上证综合:2989.79;香港恒生:21161.42;台湾加权:7337.14;新加坡海指:2681.03;越南指数:547.99;俄罗斯RTS:1196.55;巴西BVSP:58366.38;印度BSE30指数:16264.3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09年9月11日收盘价(伦敦铜为9月10日):
    欧元/美元:1.4571;英镑/美元:1.6657;美元/日元:90.7100;美元/人民币:6.8290;美元/港币:7.7500;纽约交易所(NYMEX)黄金期货(09年10月交割):1005.20美元/盎司;NYMEX轻原油(09年10月):69.290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3月期):63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09年12月):4.6725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468.00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68期(总第990期)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人民币国际化应按部就班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