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赵俊臣:永远不要指责农民会患上财政依赖症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自党的16届5中全会采纳林毅夫教授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进行新农村建设,至今不过才不到二年的时间,在许多地方农村尚没有受到中央财政的阳光的照耀,仍然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下,有的人便出来指责农民们患上了财政依赖症。例如,李昌平先生在《学习时报》第381期上发表的《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依赖问题引人深思》一文,就说:“对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而言,眼下的新农村建设,就是等着中央给钱,财政不给钱,就一筹莫展。这是患上了财政依赖症。”
     中国改革论坛网“聚焦三农”专栏2007年4月23日刊登网友的一篇评论《李昌平你别用三个村干部的话作结论!李昌平你不要以为总理重视过你,你就可以片面看问题!》,质疑李昌平先生“列举的三个例子村,没名没地,完全可以说是依据不足论点不清。另外,示范也罢试点也罢它们也许连0.001%村都不到,全国有近百万个行政村、有8亿多村民,怎能用你走访的几千口人,三个村的村干部来概括此事!这么大一个问题,就用三个村干部的言行来对全国农村下这么大一个结论,实属太过偏颇和草率。”
     我觉得,李昌平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各地农民加强自力更生的精神。我们当然需要号召自力更生,但是,当前农村的第一位的矛盾、第一位的问题,是长期来我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太不够、太少的问题。我们强调自力更生,决不能代替中央财政的补贴、扶持。
     大家知道,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补贴,这是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必然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补贴的面越大、补贴的数量越多。君不见,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那一个不是非常重视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补贴。WTO农业谈判多少年来谈不出成果,原因盖由于发达国家在对自己国家农业的高补贴上不让步。
     农民从事的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弱势产业,是需要国家财产给予补贴的,而且越是国家经济发达,越是需要补贴。这是因为,第一,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不但生产过程长,而且受天气、自然地理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多,弄不好会颗粒无收,供给不会象自动线生产的工业品那样的说增加就增加,说什么时候增加就什么时候增加,说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第二,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替代品很少。在这对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作为一国政府可选择的政策,肯定是增加供给,而不能是抑制需求。而要增加供给,除了进口,就是扶持农业,以增加产量;扶持农民,以调动积极性。舍此,没有别的选择。
     农民作为国家弱势群体,几乎所有的国家财政都是给予补贴的。农民之所以是弱势群体,原因在于他们居住分散、力量较小,特别是他们在没有自己的组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社会中其他势力组织所排斥、所打击、所歧视。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公平,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无一不具有尊重之情、同情之心;只有在我国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才较少具有尊重之情、同情之心。我国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侵犯农民名誉权的言论,例如说农民“愚昧落后”、“素质低下”、“缺乏诚信”等等,因此要由城里人对农民进行所谓的“治穷先治愚”、“提高农民素质”、“再造农民诚信”等等。根据我的研究,农民们实际上并不“愚昧落后”、“素质低下”、“缺乏诚信”。当然,这一观点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教授发现的。那些说农民“愚昧落后”、“素质低下”、“缺乏诚信”的人,恰恰是自己才是“愚昧落后”、“素质低下”、“缺乏诚信”。这是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知道,农民在自己的约束条件下,都是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城市里的人到农村,劳动与生活肯定没有农民强。1957年,我们错误地把上百万所谓“右派分子”下放到农村“改造”,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把几百万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这些人在农村生活的悲惨、痛苦,就是有力的证明。
     应该承认,我们对农村发展在是口头上还是重视的,而且从来没有人反对过,更没有人敢说不重视。但是,我在行动上往往借口财力不足,而不愿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多拨款。由此而来,形成了典型的城市赛欧洲、农村不如非洲的二元经济状况。在广大农村,基础设施非常之差,盖因为财政投入太少了。例如,至今仍有部分县城不通油路,不少的行政村公路“晴通雨阻”,但是我们城市的道路却是宽阔明亮。再如,农村金融长期处于茅于轼老先生所说的“衰败”、 党国英先生所说的“几乎是一片荒芜”、易宪容先生所说的“萎缩早就是不争的事实”、李昌平先生所说的“既有金融体系的崩溃”。但是,我们要问:我国农村金融为什么会衰败?为什么会荒芜?为什么会萎缩?为什么会崩溃?道理很简单,一是不愿意放开政策,二是不愿意投资。
     长期来,我们的财政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患上了对行政机关和国有垄断企业的不适当拨款“偏执狂症”,一而再、再而三的搞“肥肉加膘”;而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拨款则是口头上倾斜,每年都说要增加,实际上不过是下点毛毛雨,患上了“农业拨款吝惜症”。只要不抱有成见,人们都可以看到,国有垄断企业靠着资源、市场垄断,赚着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但是中央财政又大把的对他们补贴。例如,中石化2006、2007年就分别获得了中央财政100亿元和50亿元的补贴!
     那么,是不是将来农业大发展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就不需要补贴了呢?不是的。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早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仍然在补贴,就是因为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说,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民的收入仍然远远低于城市市民的收入。为了社会公平,政府财政部门就不能不列项,进行补贴。
     有种观点认为,农民接收补贴,就会使他们养成一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行为。其实不然。我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统治”、最愿意接受领导、给小利而满足而感恩的农民。历史上的农民造反,包括我们共产党组织农民造国民党的反,原因全都是当时的执政者对农民压迫剥夺得太厉害了,农民活不下去了。实际上,农民只要能活下去,就不会采取造反的行动。现在,我们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对农业的补贴、投入只要动真格,农民就会感恩戴德,那里会有“等、靠、要”呢!?
     那么,李昌平先生文章中讲的三个小故事难道不是“等、靠、要” 的财政依赖症吗?我觉着,这里有一个怎么看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农民是在等中央的财政拨款下来。但是,在此我们要问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的拨款为什么迟迟不来?二是农民们若不等中央财政拨款,他们根本没有钱呀!三是社会精英们要求农民们不等中央财政拨款,而搞些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呢?我一直认为,城市里的官员们、精英们往往带着自己的有色眼睛看农民、要求农民,而不知道农民们在他们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自己的劳动、生活等方面的安排。当然,城市里的官员们和精英们一到农村,看到村里有滩牛粪,就认为村容太不卫生,于是要求农民赶快打扫卫生,这当然没错。问题是农民们只所以没有很快打扫,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因为农民们毕竟有他们自己的安排,他们对于自己的面前的事情肯定有一个先后秩序,那个重要,那个紧迫,那个可以缓一缓,总是比城市里的官员们、精英们清楚得多,用不着城市里的官员们、精英们教训他们。
     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央决策层已经宣布了永远对农民补助的政策。据新华社南昌2007年4月22日电,2007年4月20日至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江西时说,国家目前实行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仅不会改变,还要“巩固、完善、加强”。巩固,就是不能动摇;完善就是根据需要,不断增添补助种类;加强,就是补助的钱还要增加。我们每年都要为农民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要坚持下去,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如果变也是往好处变。
     我衷心拥护中央对农民补贴政策“要坚持下去,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如果变也是往好处变”。
    文章出处:天益网
    

Tags:赵俊臣,永远不要指责农民会患上财政依赖症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