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目标风险防控措施——以伊拉克某油田项目公司为例
1.公关风险防控措施
伊拉克某油田项目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和谐发展,努力构造和谐双赢局面,展示中国石油集团负责任国际石油公司形象。
早期维权时期及合同重启后,中国石油集团每年固定投入数目可观且不可回收的培训费,邀请伊方人士参观中国城市和油田现代化建设成就,体验中国人文文化,在石油院校组织伊拉克学员专业技术和管理培训,彼此间建立了长期的良性互动关系。项目运作后,通过经常性的拜访和信函往来,以及在JMC(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同伊方成员定期探讨,逐步增进与伊拉克政府石油官员的沟通和互信;坚持遵守伊拉克政府法律和合同,及时推动包括预扣税、个税代扣代缴等税收筹划,认真落实资源国会计报告、合同采办和审计整改等有关要求,工作成效得到了伊方合作伙伴和和伊拉克石油部的一致认同。
项目公司逐步加大本地化用工和现场作业培训力度,迄今已累计为当地提供了2300多个就业岗位,本地化程度达到60%以上。同时,积极为伊拉克大学生提供油田实习机会,建立高层次石油人才的储备渠道;及时为油区村镇修路架桥,为社区学校捐款赠物,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
2.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面对伊拉克的高危作业环境,项目公司切实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员工的生命高于一切,坚持不安全不作业、不安全不外出,扎实、持续构建HSSE体系并做好安全防恐工作。
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三大一统一”(大后勤、大安保、大环境,统一组织管理)的前瞻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安保、大后勤一体化工作方案。1)创建伊拉克政府、项目公司和参建单位一体化的安保防恐体系,包括与当地政府和机构的沟通机制;依托大量石油警察和中方内保作为人防保障,对进入营地和井场的人员、车辆执行严格检查措施;雇用专业承包商对施工现场和活动区域提前清雷,并在营地、井场和中心处理站(CPF)关键部位安装监控设备;设置水泥T墙、防爆墙、壕沟、铁丝网等多层次牢固物防设施,确保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域安全;中方人员陆上出行乘坐特种防弹车辆(必要时穿戴防弹背心和头盔),由石油警察提供武装护卫,并建立全封闭的人员空中走廊以减少人员动迁风险;密切关注形势变化,不断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安保策略,完善应急撤离预案。通过上述多方面举措做到信息畅通、预警及时、防范有力、应急有序。2)加强甲乙双方联系,建立规范、高效的后勤服务体系,在参建单位进驻营地之时,项目公司办公、住宿、作业、医院等后勤支持工作全部就绪,初步实现了参建员工“安保放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的目标,不仅节省了中方总投资,而且保障了人员健康和项目进展。3)与石油警察、伙伴公司和社区居民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当地警察和居民成为项目安保防恐的主要和基本力量。4)建立统一协调管理的运作机制,实现在招投标、工程服务、对外事务上的基本统一,促进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高效运行。
3.复杂并行作业与投资控制风险防控措施
项目公司与来自大庆的钻探公司发挥中国石油整体优势,推广先进钻井经验,开展井位布置、井身结构、钻头、泥浆体系、钻井方案等重点技术优化研究,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和成本控制。在作业前充分做好材料、设备、服务及技术准备;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杜绝违章作业,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加强现场作业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合理安排钻机运行计划、井位衔接和工序间的衔接,提高作业时效,达到了“打好、打快、打省、打安全”的钻井目标。
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大幅度降低。水平井钻井周期从最初的100天降至30天,单井钻井成本降低了近50%,在伊拉克作业市场遥遥领先,为一期产能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了保障,为合同投资框架下增加工作量、锁定重大风险创造了空间。由大庆某钻井队承钻的某水平井仅用了28天时间就钻完井深3613米;三开水平井和四开水平井最快钻井周期分别下降至25.96天、30.81天。三年间,项目创造了近20项伊拉克钻井史上的纪录。
在集团公司技术专家团队的支持下,项目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石油某工程设计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三方协同作战,提前完成了工程的概念设计和基础设计,同时加强设计审查,从源头控制投资;对地面工程设计反复优化,最终将地面工程投资概算锁定在预定范围,项目实际预算执行控制在批复额度内。采取合适的招标策略,将EPCC(设计采购施工试运)合同授标于资质优良、实力强大的中国石油某工程建设单位,并合理控制EPCC合同价格;合同授标前承包商已经开展详细设计工作,项目执行中通过数次设计和承包商见面会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在海外板块投资和成本费用控制“双控”工作组的监督、指导下,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施工阶段以工程变更管理为重点,以“先批准,后实施”为原则,履行报批程序审批新增预算,依照招投标程序落实承包商和合同价格,有效降低了项目总投资,也有力地推进了一期产能建设进程。
按照(SDPC)油田开发服务合同条款规定,商业保险费用可作为石油成本项目回收。项目公司财务部门对油田作业现场单位价值较高的库存材料和中心处理站重要设备进行投保,并结合伊拉克油田项目进展分别投保海运险、井控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分散、降低了投资控制和作业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EPCC合同框架,但是独特之处在于项目主要长线设备均由业主独立组织招标采办和物流清关工作。中方公司在基本设计完成后即开展设备招标;充分利用CPE(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和PMC(ProjectManagementConsultant,项目管理咨询)的技术力量,重视资质审查,严格招投标管理,降低设备投资;大量采用橇装化设备,减少现场施工周期;针对关键设备派驻代表和第三方驻厂监造,协助厂商解决生产环节的制约性因素。在缩短供应周期的同时,很好地节约了项目采购成本,控制了投资风险。
2011年是中方公司在伊拉克项目的“参建单位管理年”。在伊拉克严峻的安全形势、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项目公司制定“提前启动、准点到达”的工作策略,科学安排工序,精心组织投产,各参建单位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力投入两伊“3+1”歼灭战,以超常的执行力高效推进各项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自当年5月全面铺开地面工程建设,组织调集1200多人的技术队伍,在油田掀起大干工程高潮,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为地面工程的按期完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原油外输风险防控措施
项目坚持超前、科学谋划,及时发现了原油外输通道不通的问题,通过增加4号原油管道建设,一举解决了原油输出问题。中国石油集团某管道施工企业参建员工艰苦施工84天,胜利完成了管道主体焊接任务。
投产当年新开发的巴格达方向的原油外输通道(输油能力4万桶/日),不仅确保了巴格达炼厂的原油供应和巴格达电厂生产,也为油田原油外输增添了一条新的重要的保障通道。
5.物资供应和物流清关风险防控措施
项目的中方采办人员始终尽职尽责,保持提前介入,锁定行业领先、国际名牌产品,及早确定一批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运输时间长的长线设备的采购,例如SOLOR发电机组、协成压缩机等,为项目提前投产铺垫了先决基础条件。物流负责人员富有运作经验,制定了详尽的采办进度和物流信息跟踪图表,科学、合理预定船期和安排紧急空运通道,灵活、有效利用整船和运用散货拼船方式,第一时间组织从世界各原产地发运,并及时敦促伊拉克政府海关完成进口物资清关,取得了物流管理成效。
采办部门全力适应伊拉克海关管理归属的变动,克服清关不畅的困难局面。认真做好免税文件递交、清关文件准备、物资组织集港等项工作,为顺利清关奠定基础;在巴士拉设立办事机构,指定专人常驻,以现场监督清关代理操作为主,协调南部石油公司(SOC)关系为辅;加强与伊拉克石油部、中部石油公司(MDOC)、政府海关(GC)、南部海关(SC)等的沟通,并借力伊方合作伙伴的公关实力,推动清关进程。
6.环保风险防控措施
油田项目一直追求绿色发展,提前完成了环境评估报告,将环境友好融入工程设计和作业安排。及时修建了废物垃圾处理站,使用无害化焚烧、自然降解、废物循环利用等方式,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前投产天然气处理系统,减少了酸气排放,提高了环境质量;主动推动有效利用冗余天然气方案,节约了清洁能源;引入高标准废泥浆处理系统,油泥沙中原油有效分离高达99%,处理的排放水达到伊拉克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可直接用于养殖和绿化浇灌,该项技术得到伊拉克政府的高度认可,要求其他国际石油公司借鉴和推广应用。
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集团公司、海外板块和伊拉克地区公司的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和正确领导,是项目公司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特质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与世界先进管理理念相融合,创新并提升国际化管理能力所取得的硕果。同时,风险评估与防控对于新建油田项目投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进行海外石油投资莫忘风险[J].新财经,2007(8).
[2]张曙光.经济制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个案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尚艳丽,殷冬青.伊拉克石油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10(5).
[5]陈普信.浅谈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风险控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3).
[6]李秾.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2).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