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国石油集团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入手,分析评估影响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建设进程的各项风险,包括公共关系风险、人员安全风险、复杂作业风险、投资控制风险、原油外输风险、物资供应和物流清关风险以及环保风险,并以伊拉克某油田项目为例,介绍该项目公司应对各种风险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中国石油,海外投资,风险评估,风险防控
一、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投产目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与伊拉克政府经过7轮的艰苦谈判,于2008年11月10日签署《A油田项目开发服务合同》(SDPC),翻开了中国石油公司征战伊拉克市场的崭新一页。A油田项目是伊拉克战后的第一个对外石油合作项目,中国石油集团明确要求将其建成“中东标志性项目”。在伊拉克第二轮招标的7个项目中,中国石油集团与其他两家国际石油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B油田(招标前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中国石油集团担任作业者,B油田成为中国石油集团担任海外作业者的最大规模项目。
新建油田项目的快速开发、快速上产,是伊拉克战后恢复经济重建的重点。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投资回收,中国石油伊拉克油田项目公司以作业者的主导地位,分别制定了“最快速度,最少投资,最高产量”、“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实现‘三年三步走’”等发展战略,计划比合同要求提前15个月到两年半完成产能建设,兑现对伊拉克政府的承诺。
2008-2012年,金融危机及其引起的全球经济波动、不稳定的中东局势等外部因素,伊拉克国内的艰苦条件、中国公司在当地的专业人员安全和物资供给等内部因素,都是新建油田项目投产目标的风险源。
二、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风险程度评估
从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本身着手,细化分析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程的各项风险,有利于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重要性和可能性,评估伊拉克新建油田项目发生风险的程度。
1.公共关系风险
首先,从资源国政府层面而言,项目运作初期正值伊拉克政局动荡多变之际,与石油相关的法律和市场规则不健全,针对外国投资者的石油政策和签证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其次,伊方、合作伙伴与中方在个别问题上存在分歧,且伊方公司的出资难以及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的平稳推进有潜在影响。
最后,综观项目所处社区环境,由于安全隐患和语言障碍,加上文化风俗迥异,中方人员与当地社区民众交流有限,某些当地人士对中方项目有抵触情绪,甚至有意制造施工障碍。
2.人员安全风险
恶劣的安全环境制约项目的设备动迁和施工进程,并危及员工的人身安全。
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凸显。一是在施工现场周围,战争遗留爆炸物较多,威胁作业人员和机具安全;二是伊拉克民众反美活动高涨,是伊拉克暴力事件的根源之一;三是伊拉克大选后党派、宗派间利益冲突激烈,加之国外势力的操纵,以英美和其他外国投资者为对象的袭击、绑架事件不断发生。
油田作业区域点多面广,包括井场、处理站、外输管线等,众多中方参建人员工作地点分散,暴露在外界的机会较多。当地供应商和分包商因业务关系时常出入中方营地,也加大了中方安全防控难度。
另外,伊拉克属于海外第五类艰苦国家(按照中国石油集团的标准,海外国家和地区的艰苦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七类)。油田所处区域每年自4月始沙尘弥漫,一年中大多数月份天气炎热,酷暑难当。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对中方作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3.复杂作业风险
油田项目地面工程系统相当复杂,包括原油处理系统、单井集输系统和外输系统、原油外输管道,以及天然气处理系统、油田电厂、注水工程等配套工程。与此同时,还有国内某公司的数十台钻机和数台修井机在现场展开钻修井作业。工程量大,工作面多,交叉并行作业多,需要跨部门进行生产组织与管理。既要合理优化施工方案,有效安排施工进度,又要保证作业质量和施工安全,这对项目公司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油田钻井作业中的风险比较常见,例如,井场布置与钻井设计的矛盾,会增加井眼轨迹的控制难度;降低钻井液密度以减少井漏,会加大井控、硫化氢风险;油区采用丛式水平井平台开发,井网密度较大,在产能建设后期,受地面、地下、采油等条件的限制,随着实钻水平井密度的增加,防碰问题突出等。
4.投资控制风险
为实现工期目标,存在工程设计变更的可能,也可能因为紧急采购而追加投入。在钻井作业中,诸如出现因地下溶洞发育而使钻井时泥浆漏失严重等问题,都会增加材料成本,而且像这种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概率在加大,延长了单井建设周期。项目公司在落实海外板块持续推进低成本发展战略,推进精细化管理,做好以控减钻井和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运营管理成本为主的“双控”工作时,面临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的风险。
5.原油外输风险
由于战后伊拉克石油外输港口吞吐量有限,巴士拉港口的原油装船能力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外输管线如期竣工成为新建油田项目原油顺利外输的必要环节。
6.物资供应和物流清关风险
历经多年战乱,伊拉克国民经济遭受重创,百废待兴,在伊境内难以实现现代化油田建设所需的大量油田建设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一方面,在中国国内实现物资采购是提高中方整体效益和增加创汇的有效途径,但也导致供应商趋之若骛。项目采办人员能否在招标中保持公正客观,以及物资供应合同能否在期限内保证如质如量履行,此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另一方面,清关货物量急剧增加,超出伊拉克海关机构的现有承载能力;同时伊相关政策的调整加剧了对项目物资清关效率的影响。快捷畅通的物流和清关通道是工期目标兑现的保证,其突破有赖于采办部门的工作创新。
7.环保风险
生态环境问题是油田开发的后续问题。规避油气工业中的放射性污染和毒害气体扩散,是中方公司作为作业者肩负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