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探析医药工业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上海医药》2012年第10期(上) 尹营 吴幼… 参加讨论

摘要: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地位的提高,全国迎来了医药工业园区的建设热潮。由于我国的医药工业园区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各类医药园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为园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药产业,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地位的提升,医药工业园区在全国迅速发展。各地政府纷纷设立医药产业园区,规划园区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期紧紧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机遇,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引领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众多医药工业园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但在医药工业园区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各类医药工业园区发展迥异
    
医药工业园区是大量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技术创新机构、医药科技企业相关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聚集,通过合作竞争,形成强大的企业规模、产业链和增值链,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模块[1]。近几年,在原有的众多医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到了产业集群的建设热潮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有400多个[2]。笔者根据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近70个市级以上的医药工业园区进行了梳理,按照工业园区的设立与发展形态,将我国现有的医药工业园区归纳为以下3类:
    1)国家级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园区一般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国家级部门批准建设或立项资助的。这类园区或者是综合性的、大规模的医药制造业集结地,或者是有特色的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石家庄、长春、深圳、长沙和上海等城市的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些园区规划起点较高、产业定位科学,通过空间上的接近,形成了产业配套。而且园区实力雄厚、设施齐全,很容易吸引大量企业进驻发展,聚集大批高质量的企业和高素质的人才。其中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准的医药高新区,区内的中国医药城是近年全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医药工业园区之一。
    2)省市级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工业园区一般是由省市级政府规划、依托地方性大型医药企业而建立的,如邹城、以岭、涪陵、菏泽和淮安等。这类园区一般规模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拉动了医药产业发展。其中,有些特色园区竞争优势明显,如连云港医药科技产业园,在抗肿瘤药物、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方面就较有优势,发展较好。而有些园区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只能凭借较大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3)部分市级及市级以下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园区是由当地政府规划、大部分只是依托个别大中型医药企业,规划一片区域形成的,如大同医药工业园区。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区域竞争,为拉动短期内的本地医药产业,园区设立可能缺乏长远规划,如有的园区只是当地政府将企业项目上调为政府规划项目,规划起点较低,园区的产业定位可能不甚合理,发展前景模糊。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只是借着生物医药工业园的牌子,享受着医药工业园发展的政策优惠。
    2 我国医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2.1 紧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在笔者梳理的近70个市级以上医药工业园区中,以生物医药产业园命名的有37个,占50%以上。这是因为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按照生物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加快推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在此产业思路指导下,我国的医药工业园区借生物产业迅速红火。目前,我国拥有的10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均涉及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内设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同时,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与发展,也带动了省市级设立医药产业园的热情,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1 300多个省级开发区中,就有300多个涉及生物技术专业[3]。
    2.2 区域集聚趋势明显
    
随着医药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在区域层面上也逐年提升,医药工业园区区域集聚趋势明显。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和上海等作为我国的医药强省(市),不仅在医药产业规模上逐年提升占比,在医药工业园区数量比例上也有绝对优势。2009年,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和河北这6个省市的医药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国的50%以上,而这些产值中大部分来自于省(市)内的各类医药工业园区。而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分4批建设了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逐步在全国培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3个综合性医药产业基地,以及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的空间布局,促进生物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快生物产业向集聚化、特色化发展。
    2.3 发展模式多元化
    
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园区的发展有几种典型的模式:一是以资源依托为主的产业园,如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依托辽宁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沈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优势以及本溪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中药为特色的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医药产业园,如河北(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依托石家庄雄厚的医药产业生产能力,瞄准价值链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和标准规范高端,突出创新创业服务、高端制剂、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营养保健品和医疗器械这6个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医药产业生产基地。三是以科研创新为主的产业园,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重点集聚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及配套服务机构400多个,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被誉为“张江药谷”,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
    3 我国医药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医药工业园区遍地开花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长远规划的缺失、产业布局松散以及盲目建设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医药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隐患。
    3.1 宏观规划滞后,园区布局分散
    
随着生物医药的发展,我国几乎每个省市都拥有或者正在筹建医药工业园区。由于园区的数量众多,也就造成了多数园区(尤其是二、三类医药工业园区)缺乏国家宏观的统筹规划,不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医药工业园区过多、分散、规模较小,使有限的生物、药材资源,以及人才、技术等资源被稀释,产业规模效益被分散和弱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等。有些地区在一个城市就有好几个生物医药园区,既有省级的,也有市级和县级的,相互之间虽独立发展,但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区分。而园区缺少特色和名牌产品,竞争优势就不明显,很容易导致低水平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状况出现。就北京而言,市级以上的工业园区就有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而且园区之间普遍存在产业领域的重叠,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
    3.2 盲目建设,区域竞争激烈
    
国家提高生物医药的产业地位、加大产业的优惠政策,是近几年我国医药工业园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我国未对生物医药内涵进行明确的规范,地方政府、企业为了谋取优惠政策、争夺有限的资源、抢占生物医药市场,各地形形色色的医药工业园(产业园)层出不穷,使得很多地区存在盲目建设的现象,特别是地市级以下政府自行批准建设的生物园区数量近几年迅速增长。一些高污染医药企业或园区借生物医药之势,通过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园,焕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然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但产业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甚至一些地区的政府或企业通过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园,来获取国家优惠政策、非法圈地占地。
    3.3 集群效应不够,产学研结合松散
    
大量医药企业、医药科研机构的集聚,可以形成强大的规模和产业链,促进医药创新与知识的扩散。而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医药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弥补国内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不利情况,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可形成上下游企业的关联配套,降低风险和成本。但是,由于我国医药产业集群还处在初期阶段,且园区内医药企业、医药创新机构、中介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之间没有充分协调合作,导致园区内部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产业结构分散,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园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由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不足、能力不够,且与医药类高等院校、医药创新机构缺乏互动,合作浮于表面,存在形式化、短期化以及合作层次低等问题,产学研结合松散,严重影响了企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原始创新能力。
    3.4 强调园区规模,忽视软件配套
    
在医药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往往只重视园区外在的规模建设,如园区的占地面积大小、园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员工人数等,却忽视了园区内相应的服务管理、人才管理、环境保护、风险投资管理和园区文化建设等的软件体系。而且,由于与生物医药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如安全评价体系、药品检测体系等)建设不完善,导致药品、生物菌种管理混乱,若是由于管理不当,形成新的环境污染、生物安全失控,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3]。
    4 对我国医药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议
    4.1 合理布局,加强宏观统筹规划
    
为了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避免医药产业重叠,应加强国家宏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医药工业园区。由于我国医药工业地区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地方调节过度和地方权利膨胀所致[4],因此,应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布局进行全面规划,加强宏观引导,弱化地方调节机制,减少区域竞争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还要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区域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建立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规模适度、数量合理的医药产业园区。
    4.2 完善互动机制,注重产学研结合
    
由于我国医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产学研结合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研发部门、专业性的医药类学校以及医药科研机构组成了园区的创新源泉,是园区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应积极鼓励医药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完善互动机制,注重产学研结合,由企业提供资金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知识、技术投入,联合创新,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激活医药高新技术,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4.3 促进网络合作,加强集群效应
    
医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扩散。园区内的企业常常会遇到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一般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因此,应加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网络合作,发挥集群效应。同时,还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集群建设,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产业网络。
    4.4 加强软件配套,营造园区文化
    
成功的产业园区不仅是拥有完整的设备,还要有完善的软件配套来支持,如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提供包括管理咨询服务在内的配套服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开展环保生态的低碳工业建设,加强环境的保护等。同时,还要重视园区文化的营造,可以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团结协作能力;也可以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并鼓励尝试、挑战风险,使创新气息浓厚,有力支撑园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宝坤,陈玉文,黄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1-2.
    [2] 王钢,张朝国,刘军伟.欧洲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浙江经济,2010,(9):48-50.
    [3] 苏月,张大璐,关镇和,等.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31(1):109-112.
    [4] 胡元佳,卞鹰,邵蓉,等.中国医药工业布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4,(6):36-38.
    (作者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Tags:探析医药工业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