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浙江制造业转型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湖南社会科学 2012/5 张 立   …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在分析近10年浙江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浙江制造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增加值率下降、产值结构优化度和集中度变缓、比较优势产业的“传统产业陷阱”等问题及其原因。要解决浙江制造业现存的问题应从打破传统路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政策诱导和完善市场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 制造业  转型  发展  自主创新  浙江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2)05-145-05
    制造业在浙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浙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是浙江民营经济机制优势、集聚优势和营销优势的最重要载体与发挥者。但是在新形势下,生产要素资源和市场资源制约的趋紧使浙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浙江制造业对资源要素过度依赖及严重耗费恶化了其经济发展的要素短缺问题;其次,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影响;第三,各制造行业尤其是传统优势行业的利润和增加值率正逐年缩小。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西方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的国际市场资源萎缩,致使原有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在这样的形势下,浙江制造业的转型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从近10年浙江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对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一、目前浙江制造业发展中突出问题
    (一)制造业规模较大但增加值率在逐步下降
    2010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高达近4.76万亿元,是2000年的7.7倍多,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十年内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6%。从图1可以看出,以前10位行业为例,2000-2010年浙江制造业产值呈快速上升势头。
    
    图1  2000-2010浙江制造业前10行业产值变化 (当年价)单位:亿元
    但与规模较快增长呈鲜明对比的是增加值率的逐步下降。图2中给出了浙江制造业整体和依工业总产值排序前十行业的增加值率的变化趋势。从图中不难看出:除了个别行业、个别年份制造业增加值率略有回升之外,浙江制造业行业及其整体的工业增加值率的重心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随着经济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是最近十年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形。此外,浙江行业增加值率与制造业总体增加值率的比值来看,除个别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外,工业总产值排名靠前的十大行业其增加值率鲜有高于制造业平均工业增加值率的。
    
    图2   浙江制造业前10行业增加值率变化趋势 (纵轴表示增加值占比)
    从工业增加值率绝对数来看,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浙江制造业增加值率亦偏低。2000-2010年浙江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平均为20%(或0.2),低于同期全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亦远低于同期美国、日本及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 。
    (二)制造业产值结构变化基本合理但结构变化较慢
    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和库兹涅茨都曾验证了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一般来说,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主导产业的交换更替,以及产业结构上较大程度的变动。[1]
    从能反映制造业内结构变动程度的产值结构变动可以看出:除个别行业以外,2000-2010年,浙江制造业行业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平均变化率基本上呈现出正向变化;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表现为负向变化。比如,农副食品加工业(-6.51%)、食品制造业(-5.12%)、饮料制造业(-9.45%)、纺织业(-2.2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3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3.38%);化学纤维制造业(4.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48%)、通用设备制造业(2.5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32%)等等。
    但是,在所考察的10多年间,浙江制造业的大多数行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
    一方面,在所考察的30个行业中,年均产业结构变动率除了一个情况较为特殊的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外,其余均未超过10%。浙江制造业行业占工业总产值平均占比前5位的行业,其2000-2010年制造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平均变动率分别为:纺织业(-2.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88%)、通用设备制造业(2.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42%)。上述行业产业结构平均变化率均未超过4%。
    另一方面,表1列出了2000-2010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制造业结构变动率。可以看出,浙江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率虽然在所考察的时间区间内不断提高,但是提高速度远低于江苏和上海。制造业增长加快而结构变动率较低,这意味着制造业转型发展缓慢。
    
    (三)制造业行业集聚度略呈上升趋势但变动速度较慢
    行业集聚度也是反映制造业结构变动的重要方面。下文中用行业企业平均规模变化和制造业前10大行业(以2000年为基准)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的两个指标,来考察浙江制造业行业集聚度的变化。
    从企业平均规模变化看,2000-2010年,浙江制造业低技术行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大都低于0.5亿。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其近10年平均规模增长幅度均低于3%。这说明传统的低技术行业的产业集聚度是相对下降的。低技术行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企业平均规模也不大,但是其规模增长幅度相对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行业的集聚度是相对上升的。中、高技术的机械、电子、医药、化纤等行业企业平均规模相对较大,一般都大于0.5亿元,且具有较快的企业平均规模增长速度,一般在5%以上。
    上述变化说明: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在加快。制造业发展总的趋势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快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快于传统行业。[2]这符合产业高级化趋向的一般发展规律。
    从2000年到2010年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前10位领先制造业产值比重合计)来看,最近10年来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度略呈上升趋势,但是产业集聚度的变动率不大,如图3所示。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考察的时间跨度内,位列浙江制造业前十位的行业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前十位行业中的相对次序有些变动。这也说明制造业整体转型发展缓慢,制造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图3  浙江制造业前10位行业集中指数变化(以2010年为基准年排序的前10位行业)
    (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集中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区位熵指标可用来分析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状况。我们采用由哈盖特(P.Haggett)提出的区位熵的概念。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重要指标——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LQ),又称地方专业化指数,它首先被提出并用于衡量一个地区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
    该式分子为地区j的产业i占该地区全部产业总值的份额,分母是产业i占全国所有产业总值的份额。[3]这个指标能够测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借此可以评价该地区优势产业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从而便于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评价。如果区位熵βij的数值大于1,说明该产业在浙江具有相对优势;反之,说明该产业不具有相对优势。βij 越大,表明地区j的行业i的产业优势越大。由于浙江省的制造业基本上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在多年的市场化过程中已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因此在本文中,我们用区位熵来考察那些在浙江制造业中的具有相对优势细分行业。
    表2中,从1996-2010年,浙江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除外)有14个行业具有相对优势, 2010年βij大于2.0以上的行业有三个,分别是化学纤维制造业(4.65),纺织业(2.4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22);βij位于1.5 ~2.0之间的行业四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92),家具制造业(1.81),塑料制品业(1.81)。可以看出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大都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分析表明,浙江制造业过去10年的发展仍然以量的扩张为主,在结构和效益等“质”的提升方面,速度慢且提升幅度有限。这种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在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就会出现持续增长的瓶颈,并且缺乏抵御外部供给和需求冲击的能力,容易受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的影响和冲击。这一缺陷在次贷危机所引致的金融危机对浙江制造业的冲击中表现尤为突出。实际上,在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等约束日益增大,制造业产品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等外部环境变化下,原有依靠量的扩张来谋求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窄。
    为什么浙江制造业会存在上述问题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比例失调是造成制造业规模扩大而增加值率下降的直接原因
    入世以来,浙江纺织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和出口增速就能够较好说明这个问题。1997-2010年浙江服装及衣着附件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两大类产品的年均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0.4%和31.5%。而2000-2010年浙江纺织、服装产品行业产值占全部29个制造业总产值的平均比重达18.7%。同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虽然同比增长也较快,但是其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此对整个制造业行业增加值下降趋势没有产生明显趋势性影响。
    此外,按照林云等(2006)的研究,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传统产业化趋势。他们计算了2000-2005年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发现两者逐步接近,且均成下降趋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6年平均为23.8%,而同期传统产业的增加值率平均为21.9%。[4]
    可见,这就是近年来浙江制造业行业规模扩张较快,但增加值率较低的直接原因。
    2.生产制造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下降是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本质原因
    浙江制造业在入世后的快速扩张与出口需求的快速拉动密不可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是浙江制造业出口的主要方式。根据沈利生、王恒(2006)的分析,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原因有二:一是进口产品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小于国内产品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二是国内产品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在下降。[5]前者与加工贸易产品中的增加值大部分被国外拿走,加工贸易进口的低贡献系数降低了整个进口产品的贡献系数有关。后者与低增加值(低效益)企业数量或规模扩张速度快于高增加值企业,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关;也受低成本劳动力的充裕供给导致相当大比重的传统产业强劲扩张的影响。这两方面也是浙江制造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特点。因此,中间投入贡献系数下降是导致浙江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本质原因。
    3.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是浙江制造业结构优化变迁缓慢的主要原因
    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的支撑力量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但浙江制造业企业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由于在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和体系下,浙江制造业企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不足、技术创新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技术积累和创新意识的缺乏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使浙江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具有较大的惰性。
    发明专利是技术创新水平和绩效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几年来年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省份排序位次上、各省市单位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上,浙江均落后于前述横向比较的兄弟省市江苏和上海。比如,根据国家专利局的相关数据,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内地省份是:广东(13691项)、北京(11209项)、江苏(7210项)、上海(6867项)、浙江(6410项)、山东(4106项)、辽宁(2357项)、四川(2204项)、湖北(2025项)、天津(1930项)。
    创新动力的不足、创新活动相对不活跃,不但使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而且使浙江制造业产值结构的转化缓慢,具有较大比较优势行业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
    4.缺乏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主导厂商的引领是浙江制造业集聚度上升变缓的重要原因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区域大量集聚是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之一。但由于行业内中小企业进入过多过快,低端同质化竞争过度,行业内的产业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是造成浙江制造业集聚度上升变缓的主要原因。[6]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仍然没能解脱历史沿袭下来的封闭、单一的产权制度樊笼,没有真正向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这导致了不少制造行业呈现散而乱的局面,甚至造成一些行业集聚度的下降。
    低端同质化竞争和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使行业缺乏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厂商的引领,使得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残酷价格竞争难免导致产品质量下滑,从而陷入“低价——低质量——再低价”的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
    此外,由于缺乏主导厂商的引领,出口市场上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间的压价竞争还容易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中小企业在应对这些壁垒限制时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放弃相关市场,缩小发展的空间。这是浙江制造业集聚度上升缓慢的重要原因。
    5.传统路径依赖是制造业产值结构和技术结构滞留于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原因
    按照路径依赖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格拉斯?诺思的观点,惯性的力量会促使某个行业对其既定路径的依赖,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就浙江制造业发展来看,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由于受到人力资本供给、技术等资源要素禀赋的既定制约,企业驾轻就熟于传统行业,从而使经济固化在低效率的行业层次上。
    纺织和服装是浙江的传统主导产业,这两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各项效益指标,均高于全国同行业,这些静态的高效益在给浙江经济带来短期利益的同时,也把浙江制造业的优质生产要素,锁定在了低端的制造业结构层面[6]。虽然,浙江制造业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努力朝着重工业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转变过程举步维艰,以致于从目前来看,对浙江制造业起到主导作用的仍旧还是那几个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产业 。
    因此,传统路径依赖是目前浙江制造业产值结构和技术结构滞留于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原因,也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应对思路
    以下主要就政府如何促进浙江制造业发展转型给出几点应对思路。
    1.依靠政府扶持、提高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以打破路径依赖
    在浙江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地方政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核心力量的制造业,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全省各地方政府应合理利用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领域内的竞争优势,积极鼓励各地区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依托各地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以提高浙江制造业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从而逐步打破传统路径依赖。
    2.鼓励组织创新、做强民营企业以促使产业转型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区域大量集聚是浙江制造业发展主要特色。为了有效地发挥浙江民营经济的特色优势,政府应该逐步改变中小企业低端同质化过度竞争的局面,应该不断提升制造业行业内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依靠产业集群的优势,鼓励行业主导企业做大做强,在自主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培养民营跨国企业,引领细分行业的转型发展。
    应该鼓励浙江制造业中大量同类、依靠低价竞争生存的小企业自发的组织创新,通过横向、纵向兼并收购和资产重组形成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通过增强技术创新、产业链拓展、市场网络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著名自主品牌、能以全球视野配置全球资源的民营跨国公司。
    3.把握发展形势、加强政策诱导以夯实转型的基础
    传统产业出口大规模扩张,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总规模比重偏低,是造成浙江制造业规模扩大而增加值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把握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加强行业性的政策诱导,根据浙江制造发展业实际,一方面加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潜力产业的政策诱导,另一方面大力培养新兴产业,例如绿色新能源产业(2008年浙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值约为120亿元[7],这一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新材料产业(如纳米材料,新型建材),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扶持这些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使其在行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并加快这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在本地区健康发展,实现浙江制造业的优化发展和效率提升。这将决定浙江未来在国内的产业层次和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对于传统制造业,应该扬长避短,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应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努力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加快传统轻工产业向外的梯度转移,提高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组织和技术集约化水平,为优化浙江制造业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基础。
    4.完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障转型升级
    根据前述的原因分析,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低端同质化过度竞争、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不佳、产品出口面临着各类的贸易壁垒等都是制造业发展的外部障碍。因此,首先要营造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制造业有序竞争的发展;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体系,引导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治理结构创新;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市场机制,为促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高造就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第四,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平台和抗风险体系,为遭遇出口贸易壁垒的企业提供预警信息和法律援助服务。
    四、结论
    通过对浙江制造业10年间转型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造成制造业规模扩大而增加值率下降,生产制造的中间投入贡献系数下降本质上致使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而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主导厂商的引领,以及传统路径依赖是浙江制造业结构优化变迁缓慢、集聚度上升变缓和产值结构于技术结构滞留于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从依靠政府扶持、提高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以打破路径依赖,鼓励组织创新、做强民营企业以促使产业转型,把握发展形势、加强政策诱导以夯实转型升级的基础,完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障转型升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促进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对思路。希望对于正处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其他省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1]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1有关各期;按照2010年制造业产值高低排序
    [2]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1有关各期
    [3]数据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4]注:产业结构变动计算公式为K= Σ| qi1 - qi0|,其中: K为产业结构变动率; qi1为报告期构成比; qi0为基期构成比( i产业序号; 1报告期; 0基期)这个指标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K越大,说明在考察时期内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越大;反之,K越小,说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小。其结构变动率数值相对较大,说明制造业结构变化幅度较大。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1有关各期
    [5]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1有关各期
    [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各年份计算获得
    [7]如前所述,这两大产业产值2000-2010年均占浙江制造业产值接近20%
    参考文献:
    [1]杜平.对当前浙江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07(9):33-35
    [2]杜平.沿海省市制造业发展与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12):31-35
    [3]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32-40
    [4]林云.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系列课题之十九.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分析,2006-12-31
    [5]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经济研究,2006(3):64-65
    [6]俞毅.浙江制造面临“变轨”之困[N].国际商报,2007-12-31
    [7] 楼米阳.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研究——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48,49

Tags:浙江制造业转型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