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制造业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制造业长期依赖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而且,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这要求我国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近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国发〔2016〕48号),各省市也纷纷出台降成本方案,可见,降低制造业成本已到了关键阶段。
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变化趋势 (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城镇制造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671元,2015年为55324元,名义年均增速达13.1%。其中,自2011年以来同比增速下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如,不同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上升,上海由2003年的570元上升到目前的2190元,青海由330元上升为1270元,河北由420元上升为1380元。我国社会保障缴费比例较高,未来将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目前,我国的这一比例占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33%—40%。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以及失业保险总费率。
(二)税费成本负担依然较重
当前,我国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制造业增值税最高税率为17%,属于增值税率中最高一档。企业还需要缴纳各种缴费项目、收费、各类行政审批和费用支出,如城市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等。当前,我国已经出台多项税费优惠以及取消乱收费措施。如,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由低于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含);去年10月,国家层面已累计取消了42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但实际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收费合规合法,但收费标准不合理。
(三)融资成本压力较大
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企业融资成本一般比基准利率上浮20%—30%,通过信托产品融资上浮100%,达10%—15%,通过担保公司为15%—30%。企业融资的非利息支出占比已接近50%。2014年,工业企业的利息支出占利润收入的比重为20.25%。《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认为“融资成本高”的企业占66%,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66%的企业反映“资金压力紧张”。
(四)能源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
2001—2011年,我国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原料成本不断上升。从企业购进价格指数来看,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达7.51%,铁矿石等黑色金属材料平均每年上涨4.95%,有色金属材料类每年上涨7.11%,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2012年以来,大部分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我国多次下调工业用电价格。2015年4月,国家将工商业销售电价下调1.8分钱,2016年1月1日,下调3分钱。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时段电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以1—10千伏为例,上海每千瓦时约1.2元,内蒙古约为0.5元,河南约为0.6元。
(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整体上,我国物流费用水平仍然较高。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20%—40%。近年来,我国工业品物流费用增速有所放缓,费用仍较高。部门之间存在分割现象,铁路、水路等基础设施之间尚未完全实现无缝对接。如,湖北沿长江有17个主要港口,仅有6个港口与铁路接轨。物流成本中相当一部分是路上各种收费,我国收费公路运输量在总公路运量中占70%至80%。
(六)土地成本不断攀升
2015年,以2000年为基期的重点城市的工业用地价格指数达197。不同区域工业地价存在差异。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的工业平均地价为771元/平方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平均地价分别为966元/平方米、1187元/平方米、751元/平方米。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