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已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我国还不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在高精尖产品制造方面我们还技不如人。现在看来,国家在1986年推出的863计划,在1997年推出的973专项,期望改变技术落后局面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和先进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差距现在看来并没有出现本质上的缩小,
其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科教领域当前形成了一种不利于制造技术发展的局面。如果大家对对这种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足,这种局面在未来也难以有根本上的改变。
一、当前真正从事基础性技术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越来越少 过去事业单位性质的国家级行业技术研究所,每年国家有专门的研究经费拨款,每个研究所的研究室、实验室设置齐全,研究人员也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进行国内外技术的跟踪调研,有人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的专题开发研究,有人进行生产设备的设计与研制,有人进行样品实验和试生产研究,研究所有能力开展相领域技术的深入、细致研究。经过多次试验、论证、证明已经成熟了的技术研究成果,要么交给相关工厂使用,要么作为技术储备保存起来。现在除了航天、军工、安全等少数领域还保留这种国家级研究单位之外,其他领域的研究所均已改制成为企业。以钛产品研究生产为例,过去在宝鸡市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宝鸡市有色金属加工厂(现宝钛集团)两个国家级单位,研究院专门从事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加工厂承接研发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宝鸡市能够成为世界钛都,能够形成350多亿元的钛产业集群,也主要依靠这两支力量。在其周围也形成了大量依靠技术模仿和配套生产来生存的民营企业。现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已改制成为企业,自主研发并生产产品,总部已搬离宝鸡。“宝钛集团”已封锁了技术和人才的扩散。缺少了这两大机构支持的宝鸡民营钛业企业,目前绝大多数已陷入技术来源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
这种情况并非特例。已经改制为企业的研究所,目前主要研究一些普通的、客户需要的、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技术,研究力量和研究分工也是围绕当前使用的设备的改造、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等,企业基本上没有人员、精力、也没有制度性安排和要求来进行未来20、30年的技术研究。这些企业也没有义务向当地民营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目前我国缺乏一支能够服务一般企业的公共性质的技术研究力量。
二、企业很难有动力进行持续跟踪性的基础技术研究 企业依靠建立自己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去主动跟踪、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否可行?现在来看并不可行。第一,企业的技术研发,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当前有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生产需要,其次考虑的是这种技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企业很难安排进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基础技术储备性质的研究,也很少有精力去进行面向未来、全面跟踪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沿问题的研究。基础技术性质的研究常常涉及到材料性质和结构的改变,一般很难在短期见到成效。短期不见成效的研究,无论其未来效益有多大,企业目前是不会投入精力去做的。
现在的企业,对能够迅速实现产品化、实现销售的技术研究感兴趣,对破解他人现有技术和模仿现有产品非常热心,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反复实验、试验才能生产出来的材料、产品基本上没有兴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核心技术一旦研发出来保密起来非常困难。我国2008年开始执行的劳动合同法,只允许企业和技术员工签订不超过两年技术保密协议,而在二年的时间内企业很难将自己的研发投资收回,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资,不但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且还会通过人员的流动培养出与自己技术水平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企业难有动力去从事这种基础性质的研究工作。
三、基础技术研究目前面临相关技术及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由于企业长期不愿意进行基础技术领域研发投资,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级研究所所储备起来的应用技术已基本上用尽。曾经从事相关研究的应用技术研究人员已经退休。致使无论是现在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均出现了技术储备缺乏、技术人才缺乏、全面了解和掌握某一制造业领域基础技术的高水平专家几乎成为空白的局面。现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已经找不到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的专家了。许多民营企业目前还仍然过去从国有企业退休下来、现在已经超过80岁那一代“老古董”了。过去民营企业是从国有企业挖技术、挖人才,现在国有企业也开始从民营企业挖技术、挖人才。技术储备和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中国各类企业感同身受的普遍现象。
四、高等院校现在基本上不培育当前企业急需的基础技术和专门人才 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国家事业编制的科研机构,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核心标准就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评价一个研究生水平的标准也是如此。甚至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毕业都很困难。许多青年学子为了能够在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头发都愁白了。因此,在现在的我国高等院校所培养的研究生,是否有技术攻关、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能否解决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几乎无人过问。能否写出“洋八股”式的学术论文却非常重要。这些八股学术论文,格式固定,要求固定,评价标准固定,在企业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基本上看不懂,企业聘用的研究生即使看懂了这些科研成果对企业也没有实际用处。因为这些论文名义上进行大样本的实证检验,并且总结了前人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但企业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个都不回答。例如国内外企业的技术差距、产品质量的改进方法、生产工艺的技术实现等内容在核心期刊上基本上都不涉及。
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实现细节、生产工艺方法、材料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又很难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果想要发表,也只能发表在一些大众化的、专业技术领域的非核心期刊上,而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根本就不作为科研成果来统计,一方面发表对作者个人没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这些杂志是通常发表一篇论文还要每页缴纳800元-1000元不等的版面费。出力出钱还不讨好的事情,现在高校的教授和研究生都不愿意干。因此,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教授和研究生重点研究的技术是学术论文写作技术而不是专业基础技术,重点培养的能力是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而不是专业技术能力。
五、学校教师也缺乏承担企业技术研究课题的条件 受科研成果考核评价体制的影响,高等院校目前即没有动力和压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没有压力和动力去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更没有条件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因为企业委托的课题,委托级别太低。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明文规定,评什么级别的职称、定什么级别的工资需要有多少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没有多少高校要求要承担多少企业委托课题。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关闭或者改制了过去所建立的实验工厂和试制车间,即使高校教授或者研究生个人有兴趣研究和解决一些企业急需的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也已没有了从事这类研究的基础条件了。最近二十年来,国家每五年花巨资从国外采购了大量先进设备,成批量建设和更新了国家级实验室,却没有建立试用工厂或实验车间。因此即使高校老师个人出于企业需要、出于国家需要的考虑,想进行相关领域应用技术的攻关,也只能在国家实验室进行,其成果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层次。
六、希望高等院校进行企业应用级技术研究现在已经靠不住 高等院校是一个教学的地方,过去被定义为是培养专业人才、专门人才的地方,现在被定义为培养人文科学素养的地方。其实,对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师来说,学校是一个被评职称、定工资等级而逼迫去不断申请国家级课题、不断发表学术论文的地方。高校老师当前的主要精力也在这方面,教学反而成了次要目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就更没有人提了。不仅如此,个别承担企业委托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通常会被其他老师看作是去发大财、去赚大钱的不务正业的老师,通常也会被边缘化掉。
为了评职称、升工资,高校老师现在承担了很多课题,但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课题一结束相关研究也就结束了。并且许多课题是炒作概念、追逐热点问题,热点概念一褪去课题也就结束了。因此,目前高校从事科研课题的现状是,能够申请到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课题。根本不是在某一个技术领域的持续跟踪研究。研究课题也一般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一毕业课题也基本上就结束了,没有人再会进行更深层次的跟踪研究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持续从事某一领域跟踪研究的课题,也主要能够持续写出学术论文的理论性、探讨性课题,最多也是实验室层次的课题。让学校老师进行国内外应用技术动态的持续跟踪和研究,期望他们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使他们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现在看来是靠不住的。
七、期望改制后的科研院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研究也是靠不住的 科研院所改制之后,他们已经不按照过去的学科领域、技术领域、发展趋势来设置研究机构、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而是围绕他们所推出的产品和所服务的用户来开展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根本不是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全面的、细致的跟踪研究。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俄罗斯的许多生产订单转移到了中国。其中一个关于钛产品订单,宝钛集团、西北有色研究院都已经做不了,一个叫富士特公司的民营企业能够承接这个订单,其根本原因是在这个公司有一位82岁高龄的老专家在服务,这个专家过去专门跟踪研究俄罗斯有色金属产品,对俄罗斯需求生产的钛产品的型号、技术性能、技术参数很熟悉,在他的指导下才能生产出符合俄罗斯厂商要求的产品。目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改制为企业的研究单位,真正能够沉下心来深入进行技术跟踪研究的研究人员非常稀缺。我们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培养这类专门人才了,而是转向培养“通才”了。
以锻压专业为例,过去锻压专业我国有六、七所高校有专门的系招生,专门组织进行锻压专业知识的培养,学校一般会开设七、八门与锻压相关的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讲授锻压、液压知识和相关技术,但现在学校实行通才教育,将锻压专业合并到机电一体化专业了,将七、八门锻压专业课程也合并成为一门专业课了。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太少,很难胜任专业技术方面的科研攻关任务。
研究所改制之后的研究人员,变成了企业的一员,他们以创收为第一要务,几乎没有耐心去进行技术创新性质的、跟踪性质的研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比较细微的、决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超前性研究。国家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现在也和一般企业的工作人员一样,整天忙于事务,坐不住也沉不下心来去专心搞研究。即使有个别研究人员沉下心来、钻进去了,搞一些超前性的研究,但由于在短期看不到经济效益,企业也没有机构和人员配合他们进行试验、试生产。因此,现在几乎没有过去那种真正懂行的专门技术专家来从事科研工作了。
八、国家给学校的科研经费大量被浪费 现在国家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非常庞大,每年发布的科研项目也非常多,但从其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几乎是被浪费了。从学校情况来看,第一,学校老师承担的课题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发表几篇文章、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就算完成了,基本是从文章到文章、从报告到报告、走不出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很难有实际应用效果。至于课题经费投入是否带来了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已经没有人关心了。无论是从国家科技部门的评价角度,还是学校实际工作的考核角度来看,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考核已经没有应用价值的要求了。最近国家的一些重大专项的最终成果要求,已经出现了要求申请多少专利和著作权、已经研发出某个应用系统等相对接近于实际应用的要求,但学校的考核体系目前仍然没有改变。出现这种不关心实际应用价值的局面的原因,责任显然不在学校老师,而在职称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现在高校的老师,教学任务重,发表论文压力大,整天也在现行制度约束下疲于奔命。期望高等院校成为我国企业应用技术的来源、成为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现在看来是不现实。当然,希望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应用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的主力,更不现实。因为职业技术学校无论从国家投入、评价体系、学生毕业后的政策待遇等方面,都是“低人一等”的。在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老师和毕业的学生,无论社会地位还是自我感受,均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抬不起头”,期望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体系改革。
九、投入企业的科研经费也绝大部分被浪费 现在国家也向企业投入大量科研经费,鼓励企业和高校建立协同创新工作室。但企业是一个搞生产、做销售的地方,他们只关心、只研究当前生产所急需的问题,没有精力和力量去研究比较新的、尖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和高校一样,企业现在获得和承担国家课题的办法也比较简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将产品的某个部分修改修改,申请个外观新型专利就可作为课题经费申请的主要依据,写厚厚一本课题申请书申请到国家巨额经费支持。在课题执行的期间,再申请几个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在课题结项验收的时候再写厚厚一本最终研究成果报告,企业的这个课题也就完成了。现在企业申请的政府课题,绝大多数是为了获得国家级课题本身和课题经费而申请立项,其根本目的也不是真正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企业所申请的大量专利,绝大多数是为了课题最终验收或者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而为,根本不是真正的发明创造或技术突破专利。应该说,国家投入到企业的科研经费,绝大多数也可以说是被浪费掉了。和学校不同的地方是,企业课题的最终成果,有可能是产品外观的变化、有可能是用料或工艺的改变,而比较少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出现。
国家当前给中小民营企业也投入大量科研经费,许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每年也能够收到100万到1000万元不等的国家科研经费支持,他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但这些企业认为,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宁愿将这些钱交给那些有专业技术研究实力的研究所来做,可惜这些研究所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改制之后的研究所不可能承接他们的这种研究需求。
十、.企业现在没有积极性投资进行未来技术的研究 现在企业没有积极性去搞真正的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研究,主要原因是企业一旦投入巨资,进行长期、持续的、与国际接轨的、全新的技术研究,一旦研究出来,一般就很快传播到了其他企业,研究成果很快就被其他企业模仿,就变成了其他企业可以免费使用的研究成果了。这主要是2008年出台执行的劳动合同法中禁业限制的规定不合理造成的。该法规定企业要求员工保密的前提是向员工支付保密经济补偿。网络时代保守秘密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为保守秘密还要额外支付成本,企业一般不愿干。企业为了让离职员工保守技术秘密,还必须要向离职员工每月支付经济补偿。这个规定不如2008年以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合理。以前的规定是只有当员工因为保守秘密而影响了他正常找工作的时候企业才应当给予其经济补偿。但现在规定,只要企业要求员工保守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就必须给其额外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各地不一,北京市规定企业应当支付给离职员工过去一年13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企业如果不给员工每月支付经济补偿,员工也无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现在技术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核心技术人员一旦流出企业,不但技术外泄,而且还要承担额外的成本,企业目前确实没有动力去投入精力搞研究开发。
现行劳动合同法只同意员工保守两年技术秘密的规定也不合理,因为在大多数行业,研究开发是一个持续数年甚至于十多年的过程,企业很难在两年之内收回其研发投资。企业现在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模仿、破解他人已有技术,愿意挖墙脚、私下购买核心技工工时、买先进设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可是,国外厂商所拥有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设备,中国企业是很难靠挖墙脚、买技工、买设备的办法获得的。
企业通过互挖墙脚、互挖人才进行低水平恶性竞争,已经使中国许多行业的企业在技术方面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之间低水平恶性价格竞争无法避免。
自国家出巨资扶持985学校以来的近20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决定依赖少数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使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战略布局已经落空了。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已经将相关人员引导到追求“学术八股文”、追求“象牙塔”中的纯学问的方向上去了,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越来越远,与国家的战略期望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到了在我国的科技教育体制、科研成果和教师评价制度、研发力量布局和投入方面彻底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