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经济功能区的“生产率效应”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世界经济》2015年第5期 袁其刚 刘… 参加讨论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非均质空间和规模报酬递增等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假设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经济功能区生产率效应的影响机制,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功能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就全样本而言,没有有力证据表明考察期内经济功能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西部经济功能区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东部经济功能区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功能区的地区专业化效应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专业化程度过高引致的产业拥挤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经济功能区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合理规划经济功能区布局。经济功能区本质是通过优势要素的集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为了实现赶超战略,存在地方政府以扭曲产品及要素价格的方式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现象,企业在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林毅夫,1999、2003)。总体看,中国需要依照区位要素禀赋水平对经济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中、西部经济功能区应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而东部地区需在优化产业结构基础上,加快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在中西部技术创新优势要素明显的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其次,融入全球国际分工,加快经济功能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经济功能区要助力于完成这一转变,提升经济功能区的价值创造功能,发展建立起以区内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条。一是在水平方向上实现从加工制造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即在价值链中增加研发设计、物流、营销、设备安装与维修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环节所占比例,实现对价值链的控制;二是在垂直方向实现由产业集聚向自生性产业集群的转变,通过产业集群自身和同类集群之间的竞合来决定产业发展方向;三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加大人才和管理等高级稀缺要素的引入,加快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和区外企业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再次,产业集聚和产业拥挤是“硬币”的两面,中国部分经济功能区已进入产业拥挤阶段。鉴于此,一方面,依据区域间的产业级差、利益级差,合理有序引导产业拥挤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社会网络,促使企业建立协作关系,让企业间发生更深层的信息交换,从而促进联合需求和联合供给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避免产业拥挤造成的恶性竞争。 
    最后,重新思考经济功能区发展思路。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设立引发的各地区新一轮经济功能区申报热潮这一现象看,隐含着各地政府渴望在开放政策层面获得突破的诉求。面对经济“新常态”,更需要创新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思路,改变过去依赖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劳动力乃至破坏环境的做法,吸引和关注内外资中小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特别是关注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诉求;顺应产业发展的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上;注重对外出口的同时,扩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 
      
    参考文献: 
    崔宇明、代斌、王萍萍(2013):《城镇化、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封旭红(201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韩燕、钱春海(2008):《FDI对我国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分类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 
    郝大江(2012):《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家》第6期。 
    郝寿义(2007):《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洪群联(2010):《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姜彩楼、徐康宁(2009):《区位条件、中央政策与高新区绩效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5期。 
    李磊、刘斌、郑昭阳、朱彤(2012):《地区专业化能否提高我国的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世界经济研究》第6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毅夫、李永军(2001):《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第1期。 
    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世界经济》第1期。 
    刘斌(2013):《贸易自由化、契约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沈能、赵增耀、周晶晶(2014):《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施海燕(201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时空演变、集聚适宜度及要素优化配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7期。 
    孙海军(2010):《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孙浦阳、韩帅、徐启钦(2013):《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世界经济》第3期。 
    唐根年、管志伟、秦辉(2009):《过度集聚、效率损失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研究》,《经济学家》第11期。 
    汪彩君(2011):《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魏后凯(2006):《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冼国明、文东伟(2006):《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管理世界》第12期。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2006):《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第12期。 
    殷广卫(2009):《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余淼杰(2010):《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经济研究》第12期。 
    张宇(2007):《FDI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汪淼军(2007):《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经济学(季刊)》第4期。 
    周世民、王书飞、陈勇兵(2013):《出口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匹配的倍差法之经验分析》,《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Bellone, F.; Musso, P. and Schiavo, S..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Firm Export Behavior.” World Economy, 2010, 33(3), pp.347-373. 
    Ciccone, A.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2, 46(2), pp.213-227. 
    Duranton,Gilles and Puga,”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NBER Working Paper,2004 
    Folta, T.; Cooper, A. and Baik, Y. “Geographic Cluster Size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 pp.217-242.  
    Gibson, J. and Stillman, S. “Why Do Big Firms Pay Higher Wages? Evidence from an International Databas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1), pp.213-218.  
    Gilbert, B.; Mcdougall, P. and Aurestech, D. “Clusters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8, 23(4), pp.405-422. 
    Girma, S.; Greenaway, A. and Kneller, R. “Does Exporting Increase Productivity? A Microeconomic Analysis of Matched Firm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 12(5), pp.855-866. 
    Greenaway, D.;Guariglia, A. and Kneller, R. “Financial Factors and Expor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3(2), pp.377-395. 
    Heckman, J.; Ichimura, H. and Todd, P. “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 Evidence from Evaluating a Job Training Programm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7, 64(4), pp.605-654. 
    Hsieh, C. and Klenow, P.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4), pp.1403-1448. 
    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91. 
    Levinsohn, J. and Petrin, A.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 70(2), pp.317-341. 
    Meyer, B. “Natural and Quasi-experiments in Economics .”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1995, 13(2), pp.151-161. 
    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Gerald Duckworth & Co.,1957,pp.115-116. 
    Olley, G. and Pakes.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Econometrica, 1996, 64(6), pp.1263-1297. 
    Rosenbaum, P.; Rubin, D.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Life Sciences & Mathematics & Physical Sciences, 1983, 70 (1), pp.41-55. 
    Smith, J. and Todd, P. “Does Matching Overcome Lalonde’s Critique of Non-experimental Estimato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5, 125(2), pp.305-353. 

    *袁其刚、朱学昌: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40号 250014电子信箱:yuanqigangl07@hotmail.com(袁其刚)、zhuxuechang1123@126.com(朱学昌);刘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100029电子信箱:liubin2004boy@126.com。 
    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46、13YJA630133)、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014ZRB019XV)、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3ZXWTO0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XTD4-08)的资助。特别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Tags:经济功能区的“生产率效应”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