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网:能源战略大变革
从能源革新到能源革命,一字之差,昭示能源战略大变革。
变革的号角吹响于半年前,其时,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将研究的议题锁定为能源安全战略,并提出了能源革命的远景。
昨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布,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能源革命的重点定在了四个方面: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蓝图初现,煤、油、气、核、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都有了量化目标,能源消费的革命将会带来一场彻底的改观。
核电
“十三五”核电目标敲定5800万千瓦 内陆核电仍需论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昨日发布的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确定,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打消了之前业内关于“十三五”期间将下调核电建设目标的顾虑。
2012年发布的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重启核电建设,但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始终没有停止。
这种担忧也体现在此次发布的《计划》中。《计划》提出,将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而对于呼声不断的内陆核电建设,《计划》表示仍需研究论证。
审批停摆3年尚未重启
2011年以前,业内对于中国核电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普遍估计为,装机容量将在2020年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成为非石化能源中的主力。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新项目的工作至今已蛰伏3年之久。
虽然2012年修订后的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增长目标,但新项目审批始终没能开闸。
同年公布的《核电安全规划》规定,2016年后只有采用第三代技术的核电站才能开工建设,在此之前仅有为数不多的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可以开工建设。
“核能已经成为最安全也最高效的能源之一。”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介绍,我国核电技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CAP1400技术非常安全,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安装运行阶段。
内陆核电仍需“研究论证”
和新项目审批一同停摆的,还有已经审批通过的多个内陆核电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拿到国家能源局首批“路条”的内地核电站包括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建设均已搁置多年。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介绍,建设延缓的原因同样是技术的青黄不接,“原来很多项目用的是二代技术,新规定出来后都得等着三代技术出来。”
2012年10月份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决定,“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经过几年斟酌研究,此次发布的《计划》对于内陆核电建设的态度是“研究论证”。“目前各方意见表达充分,建与不建主要在于决策。”周大地说。
石油
石油开采坚持海陆并重 尽快突破深海采油技术和装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持续攀升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在下一个十年如何得到有效控制?“稳步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陆上和海上并重、稳定东部老油田产量、实现西部储增上产、加快海洋石油开发、大力支持低品位资源开发。”国务院办公厅昨日(11月19日)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对国内石油开发提出了以上要求。
事实上,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近几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已经在沿着上述要求执行。“这次拿出来延续和强调也反映了目前国内油气储采比低的尴尬境地。”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高健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分析现有资源分布和已开采情况,西部以及海上油气资源,被看做未来缓解国内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
对外依存高挑战能源安全
2013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370万吨,同比增长1.8%,连续4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
但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石油产量增速依然难以跟上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换句话说,原油只能加大进口,对外依存度还将持续攀升。
2005年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一路走高。有预测认为,2014年中国原油依存度还会持续上升至58.8%,而国际警戒线为50%。
《计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不仅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要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储采比也要求提高到14~15,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寄望海上油田开采
“坚持陆上和海上并重”被明确为石油增产的方向。
“目前只能依靠西部和海上的油气资源。未来还是将以海上油田开采为主。”高健表示。
就实现西部增储上产,《计划》提出,以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为重点,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努力探明更多优质储量,提高石油产量。加大羌塘盆地等新区油气地质调查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力度,拓展新的储量和产量增长区域。
就如何加快海洋石油开发,《计划》也明确要求:加强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近海油气勘探开发,加强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形势跟踪分析,积极推进深海对外招标和合作,尽快突破深海采油技术和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大力提升海洋油气产量。
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渤海湾开发尚可。但整体而言,海上油田的开采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除了发力国内之外,国内油气走出去并购上游资产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展开的。而且近年来并购的案例明显增多,同时也包括大量民营企业的加入。”高健说。
风电
风电补贴有望逐步取消 9个大型风电基地谋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昨日发布的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按照输出与就地消纳利用并重、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可再生能源价格将更加市场化,有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对风电、光伏的补贴将逐步取消,而风电会是“十三五”中可再生能源的“重头戏”。
风电、光伏补贴逐步取消
《计划》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划》重申15%的目标,应该是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总体产业发展的执行方面需要落实更多的细节问题。
《计划》还提出,积极开发水电,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电站,开展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和建设,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目标分别为,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水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占比一直相对稳健,也是保证可再生能源“15%”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同时指出,到2020年,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这意味着什么呢?韩晓平说,“风电与光伏发电价格与市场逐渐趋同的时候,国家的补贴就会取消。”
风电地位将提升
《计划》针对风电发展,用了“大力发展”的前缀,有别于水电的“积极开发”以及太阳能发电的“加快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风电将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中的“重头戏”,风电将不再仅仅是“替代能源”。
《计划》提出,重点规划建设酒泉、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吉林、黑龙江、山东、哈密、江苏等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以南方和中东部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稳步发展海上风电。
在10月末举行的201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表示,综合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各领域的现状,风电“十三五”开始有望逐步改变当前的“替代能源”地位,转为进入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任东明亦在会上表示,理论上预计,到2020年,国内风电累积总装机可达3亿千瓦;到2050年,总装机规模将在此基础上增长10倍达到300亿千瓦,占据国内能源总消费量的8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能源。
“分布式是未来风电发展的重点。分布式的发展以及电网技术的改进,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网分布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韩晓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煤炭
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约42亿吨 高耗煤行业提控煤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赵春燕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19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针对控煤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明晰: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项目标发布之前业内有过针对2020年煤炭消费达到峰值的预测。
今年初,煤炭工业协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李瑞峰在 “煤炭峰值预测与应对2014高层论坛”上表示,针对2013年~2030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的综合预测基本判断为:煤炭需求总量在2020年达到峰值,峰值水平为41亿吨至47亿吨。
近日,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结构转型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环保和煤炭相关业界的人士再次针对煤炭消费峰值作出预测。煤炭消费峰值将会在2020年到来似已成业内共识,不过亦有专家表示,峰值或会提前到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述会议上了解到,电力、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和相关的煤炭主产区及消费地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控煤措施,并提出了煤炭控制目标。
“控制电力部门煤炭消费总量,不但技术经济上可行,而且能实现巨大的环境综合效益。”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袁家海说。
“预计2018年我国水泥和煤炭消费进入平台区,2020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水泥协会曾学敏透露,
今年1至8月水泥产量15.9亿吨,同比增长3.5%,预计今年产量25.4亿吨左右,水泥工业也已经步入稳定发展的“新常态”。
天然气
我国将建8个大型天然气基地年产量各达百亿立方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绿色低碳战略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而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则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
昨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十三五”末期,一次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比重要达到10%以上,年产常规天然气1850亿立方米。同时,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这两项非常规气体的加速发展被视作全产业链上的突破重点。
全产业链推动供需发展
上游方面,未来将努力建设8个年产量百亿立方米级以上的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到2020年,累计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5万亿立方米,年产常规天然气1850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常规天然气产量为1178亿立方米,1850亿立方米的目标将在未来推动上游生产不断加速。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产基地大规模化是未来的趋势,有了规模优势,便可以降低总体的经营成本,也利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与安全,总体上利好上游生产。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王皓浩认为,天然气发电近两年受天然气价格上调影响,发展并不顺利。虽然有政策支撑和部分经济补贴,但仍旧无法弥补企业实际运行成本红利逐渐消失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因此《计划》也提出了“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李莉还告诉记者,《计划》提出的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是一个新的亮点,对天然气交通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新的目标,并且细化出了城市出租车、公交车的重点。“但是可以看出,在天然气交通方面,基调仍然是稳妥,不会有爆发式的发展。”
重点突破非常规气开发
李莉认为,非常规气的开发进度目前还相对较慢,因此政策层面期待其可以加快速度。
在此次公布的《计划》中,对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的页岩气等发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则认为,价格是天然气需要关注的重点。无论是非常规气体还是常规气体,天然气消费的扩大,要得益于其经济性。
王晓坤表示,天然气在下游的拓展步伐受到高价的抑制,增速在放缓:“在工业领域,由于造纸、金属冶炼等制造业低迷,对于价格敏感,价格逐步上涨的天然气的吸引力在减弱;在发电领域,更是由于天然气发电高于煤炭3倍左右的成本而步伐滞缓。”
“如果天然气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经济的水平,那么其下游拓展会相对顺利,天然气未来的需求将仍然保持强劲。对于非常规气体的发展,更需注意经济性,以促进企业开发的动力。”王晓坤说。
页岩气
发展瓶颈待突破川渝“工厂化”开发模式探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岳琦 发自成都
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瓶颈仍存,国家层面力推“工厂化”模式破题。
昨日(19日),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在页岩气开发方面,《计划》提出“尽快突破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瓶颈”,加快“工厂化”、“成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
“页岩气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新的推进方式。”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现300亿立方米的目标,还是要需要努力,要有新的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页岩气开发模式上,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等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走在国内最前沿。业内人士指出,钻井成本和周期是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瓶颈,今年开始“工厂化”模式在川渝地区大规模应用,这为突破瓶颈做出了探索,但川渝的“工厂化”模式与美国的规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发展瓶颈犹存
在国内掀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无论是知名央企、地方国企,还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都参与其中,但页岩气开发背后并不“热”。国际知名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中国)公司北亚区战略性业务拓展经理卜范慧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页岩气开发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成本高和钻井周期长依然是困扰页岩气开发的瓶颈。
随着开发的深入,开发难度和问题渐渐浮现出来,成为开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国家对于页岩气的产能规划也悄然发生改变。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中,对2020年产量的展望是600亿~1000亿立方米。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行动纲领,国务院最新发布的《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这相比起此前官方公布的规划削减超过一半。
“工厂化”模式探路
从2009年的国内页岩气开发初期开始,中石油就在四川首推长宁公司合资模式。此外,中石油还与国际巨头壳牌等进行分成开发。而中石化在重庆则引入当地国资参与下游应用,川渝地区的页岩气开发探索都在试图突破我国页岩气商业化、规模化等方面发展瓶颈。
在页岩气开发模式上,《计划》提出,加强页岩气地质调查研究,加快“工厂化”、“成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形成先进适用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培育自主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
“一个井场同时打4到6口井,这就节省了前期投资,提高开发效率,而且缩短了钻井周期。”卜范慧表示,工厂化模式在国内很早就有试水,今年开始大规模应用,这也是今后页岩气开发的方向,但受地形限制,钻井规模相对美国还有差距。
Tags:每经网,能源战略大变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