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宏观调控思路 由“守下限”到“保中线”
2015年3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进行了专访,刘树成就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改变宏观调控思路提出了建议。全文如下:
刘树成:转变宏观调控思路 由“守下限”到“保中线”
2015年3月4日 记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刘树成指出,也有人将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为了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建议国家尽快改变宏观调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下行
《21世纪》: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
刘树成:2008年和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同比增长率走出了一个“V”字形的先下降、后反转的轨迹。到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回升到12.1%的高峰。其后,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至2014年第四季度降到7.3%,经济增速出现了连续19个季度的回落。这表现出我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1世纪》:有人认为,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面临压力。对此怎么看?
刘树成:如果说“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其增长速度会下台阶,这是客观规律”,那么这种说法没错。但如果说这个“下台阶”一定是“大幅度”下台阶,或一定是长时间一路下行,那么这种说法则不是客观规律。特别是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使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21世纪》:如果经济增速向下调整较大,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那些问题?
刘树成: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到2020年,将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难以实现。按照翻一番的要求,在2011年至2014年已有基础上,从2015年起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增长6.7%。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到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已降至6.8%,即已降到翻一番所需最低增长率的边缘。今后,若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从2015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将会降至6.7%以下。这样,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就不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了。
其二,将会严重影响社会预期和企业投资。按照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在2011年至2014年已有基础上,从2015年起,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需年均增长6.6%。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将降至6%或更低。若这个下行较缓,从2015年至2020年平均增速不低于6.6%,则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仍有可能勉强实现。若这个下行过快,使平均增速低于6.6%,那么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就成了问题。即使翻一番勉强实现,但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长率将会出现一条从2010年至2020年连续长达11年的下行轨迹。这将造成一种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预期,极不利于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的回落,企业盈利增速下降。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已降至3.3%的较低水平,既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7.4%,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6.8%,更低于全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率8.6%。社会预期的不断下降,特别是企业盈利预期的不断下降,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并由此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其三,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8.6%,为1992年以来,即23年来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今后,若经济增速一路下行,财政收入增速也会一路下行。这样,需要财政支持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改革措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扩大、收入差距的调节等,都会受到影响。
“由守住下限到把握中线”
《21世纪》:针对当下经济压力,如何改变宏观调控的思路?
刘树成:我建议改革宏观调控思维方式:由守住下限,到把握中线。近年来的宏观调控,说是“区间调控”,实际上是只守下限,宏观调控年年打“下限保卫战”。
实际上,所谓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包括下限、上限和中线。宏观调控只守下限是被动的,与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线。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中线,可使宏观调控上下都有回旋余地,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目前距离通货膨胀上限还留有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21世纪》:从工作层面来看,如何在宏观调控中把握中线?
刘树成:这就要求我们由应急式的项目应对,到中长期的总体应对。要摆脱年年打“下限保卫战”的被动局面,把握合理区间中线,已经不是靠短期的微刺激措施、不是靠简单的放松政策、不是靠一个个零碎地推出一些项目就能解决问题的。
也就是说,已经不是在短期宏观调控层面所能解决的。而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更高层面,也就是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层面来解决。把目前短期的、应急式的项目应对办法,改革为构建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棋局,采用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力量的总体应对办法。
要把年度、季度宏观调控措施,与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紧密结合。确定好三大国家战略到2020年及其后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并将它们具体化和精细化地逐一分解,分解为当前各年度、各季度可操作和可检查的措施,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地实施。
(原文见《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年3月4日第06版)
关键词:刘树成 经济增速 新常态 宏观调控 “保中线”
原文链接:http://jingji.21cbh.com/2015/3-4/4NMDA2NTFfMTM3MjA4NQ.html
Tags:转变宏观调控思路,由“守下限”到“保中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