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资本论》学习中的冷漠化碎片化和边缘化-----学习《资本论》的点滴体会
编者按:宋养琰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教授。出生于1925年的宋养琰先生已年届90高龄,但先生依然思维活跃,笔耕不辍,每年均有论作发表。近日,宋养琰先生嘱托经济研究所老干部办公室转交他向中国社科网经济学频道和经济所子网站的赐稿。我们在此编发宋养琰先生的论文,并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反对《资本论》学习中的冷漠化碎片化和边缘化
------学习《资本论》的点滴体会
宋养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我之所以写这篇拙文,为的是:一,唤起人们关注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学习,特别是对《资本论》原著的学习。当下,《资本论》中的原理,对如何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对如何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侵略和霸权主义的本性和本质,也是十分有用的;二,目前在我国,据我所知(我一直在院或所里工作,对情况比较了解),许多院所或高校,主要是一些名为“马列主义研究院或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主要是对《资本论》的学习,很不重视,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搞花架子,或放任自流。依我看,在这方面,严重存在着以下三种倾向:一是冷漠化。社会上读《资本论》的热度比起过去越来越降低了,虽说没有达到冰点,但也不是很远了;二是碎片化。有些领导或理论工作者,写文章、做报告、搞课题、做计划,为了装饰门面,可从《资本论》中任意取割自己所需要的片段,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机体,弄得支离破碎;三是边缘化。很多人早已把读或用《资本论》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本极为厚重的书。现在我们常讲“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问,如果不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又如何“化”呢?
1951至1953年,我在人大读经济学研究生。
在当研究生期间,除继续学习俄语外,主要攻读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其中又把重点放在《资本论》上。我算了一下,读《资本论》时间约占我总阅读时间的一半。
1845年,马克思曾写到:哲学家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如何改造世界?哲学家没有回答。我体会,对于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马克思自己在《资本论》中来回答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的科研成果。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二者水乳交融于《资本论》之中。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共三卷,其中第一卷先后有好几个版本。最早是1867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离世前还留下另外两个版本:一个是1873年再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另一个是1875年出版的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后一个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对前一个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做了较大的修改。马克思的法文很好,他从1872年开始,将已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翻译成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1875年完成并出版。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对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又做了较多的修改,增添了许多对非西方国家的研究,包括中国。可见,马克思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也是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的,马克思思想也是在修改中不断发展的。可是,当时,我们读的主要是1938年由郭大力、王亚楠历经十年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资本论》第一卷。1953年,我们又读了中共中央编译局翻译过来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为了完成这部《资本论》第一卷,经历了21年的艰苦奋斗历程。该书伴随着政治上的争论和个人生活的悲怆经历,脱稿在苏荷区的一间简陋的屋子里。2000年,我去欧洲参观,曾在马克思的这间简陋的书房里沉思良久,迟迟不愿离去,并将可让拍的马克思的遗迹都拍了下来。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他从马克思大量笔记和手稿中,整理、编辑并出版的。
在这之前,我虽然已经上过几年大学,也读了一些书,但从未见过《资本论》,因而,对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知之甚少。我如饥似渴地想从该书里了解它,认识它。
《资本论》首先是一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它开篇之作是构成资本主义细胞的商品和货币。正是这些看起来极为寻常不起眼的东西,由于它的存在、发展和演化,产生和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社会庞大的有机体。正是这个有机体主宰了当时的这个世界。
马克思是带着浓厚的阶级情感来写《资本论》的,其中讲的都是资本主义当时的现实,它以特定的内涵,感人的意境,激昂的文字,流畅的语言,锋利的文笔,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运行过程,指出这个过程本质特征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参与生产剩余价值的工人阶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资本家阶级,资本主义的总利润的秘密就在于资本家阶级占有工人阶级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揭示其发生、发展和死亡的客观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资本论》最终目的为的是唤起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用“血”与“火”写成的。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或生产方式的其他部分,包括政治、文化等一些上层建筑,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或主要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精辟分析。这一分析在今天看来,比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更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意义。因为他在这里所描述的是在商品经济下,人与人的关系演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钱的关系,产生了人对物或钱或资本的如同对神灵般的崇拜。我认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不单纯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的地方,商品拜物教就存在,只不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发展到了顶峰,即最高峰。
当下,在我国,商品和货币拜物教已经漫延到许多领域,泛滥成灾。不客气地说,在学术界,学术虚伪,学术欺骗到处可见:有少数学者,披着“院士”、“教授”、“学部委员”、“研究员”等外衣,不择手段,如用走穴、出场费、咨询费等方式,要价很高,谋取利益最大化,把学术职称变成赚钱的道具。甚至,有些所谓“学者”,因抄袭而成名。还有在院士或学部委员评选中,拉帮结派,近亲繁殖,弄虚作假现象也严重存在着。所有这些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无不是商品或货币拜物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可耻、可悲!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也是一部哲学或史学或文学的巨著。
作为哲学,他把资本主义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来进行研究和认识,他研究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批判了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创建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渊深奥博,深入浅出,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为人们提出许多对未来的推理和遐想。
作为文学,温润亲切,仿佛一幅幅温婉的油画,一首轻吟的诗歌。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他是把《资本论》当作一件高雅的艺术品来精心设计和雕琢的。为了表述他高深的理论命题,《资本论》中,引用了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塞万提斯等文学巨匠的作品,甚至像古代的作家荷马、索福克勒特、荷力士安蒂、巴特洛士的诗篇,也都加以巧妙的运用。在《资本论》中,还不时见到希腊、罗马、印度、北欧等文明古国的许多神话。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博大精深,也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它展示给我们的,字字闪光,语语惊人,沁人肺腑,动人心弦;它又如同熔化了的一炉黄金,洋洋洒洒,铺撒大地,美不胜收。
1896年,恩格斯在一篇书评中说:“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马克思才能攀登最高峰,他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明白白,而且一览无余,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看下面的山景那样。”
《资本论》为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莘莘学子开启了一扇奇异的资本主义世界之门,也相应地描绘出世世代代的人前赴后继为之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壮丽蓝图。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西方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科学家,但在我看来,就其理论的广度、深度或高度,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程度,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一个人超越马克思。
在此期间,我还意想不到地读到一些有关马克思在《资本论》写作所遇到的困难的有关资料。马克思是人而不是神。在马克思一生中,也经历了不少困难,享受了酸甜苦辣的全过程。人民公认,在马克思身旁有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始终在帮助马克思,帮助他度过难过关,帮助他完成《资本论》的写作大业。这两个人是:燕妮和恩格斯。
马克思身旁的主要助手是燕妮。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俩?人青梅竹马,结成伉俪。起初,马克思向燕妮求婚时,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献给燕妮的父亲,请其指点迷津。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前言中,提及一个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故事。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关心人类甘苦的神,他看到人间没有火,人类只能吃生冷食物,因而生活很苦,发展很慢。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偷取天火抛向人间,从此人间有了烟火,也有了光明。天神宙斯一向与人类为敌,不允许人间有火,听到此事后,怒火上升,立刻把普罗米修斯囚禁在高加索的岩石下,并让神鹰白天叼食他的肝脏,可也奇怪,到了晚上,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重新生长出来,神鹰继续叼食,日复一日,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忍受巨大的痛苦。后人把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称之为人道主义精神。马克思在论文中说,以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精神去建立自己的理想和理论。当燕妮的父亲看到马克思关于这段关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叙述时,拍案叫绝,并满口应许燕妮和马克思这门亲事。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始终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马克思和燕妮用今天的话说是一对“模范夫妻”。
另外我从学习资料中,还得到马克思写给燕妮的一首“情诗”:名为《思念》,诗曰:“燕妮的名字\哪怕是刻在沙粒般的隙缝里\我也能够把她念出\温柔的风送来燕妮的名字\好像给我捎来了幸福的信息\我将永远讴歌她\让人们知悉\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的燕妮。如此热情讴歌的诗句,只有热恋出的情人才能写出。我曾想,马克思也谈恋爱,爱得那么深忱,那么缠绵悱恻!
马克思虽然夫妻之间很幸福,但因经济来源有限,生活很苦。当时有的资本家用高薪聘他当职员或高管,他都以“不愿做资产阶级摇钱树”拒绝了。后来,燕妮把出嫁时带来的纪念品金银手饰当掉或卖掉,为孩子买面包,全力支持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工作。再往后,认识了恩格斯,恩格斯对马克思鼎力相助,并和恩格斯在共同战斗中结成亲密的友谊。协助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写作工作。再后,收集、整理、编辑并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有人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生命的继续。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凝聚了恩格斯毕生的心血。
研究生学习既紧张,又充实。我们这些学生,都异常用功,好像都有说不尽的潜在动力。读书有多种方式,有精读,有细读,有泛读,有速读,而《资本论》只能精读和细读。读《资本论》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在我的一生中,《资本论》是最喜爱的一部书,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在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方面,先后通读了三遍,《资本论》第一卷读了四遍,其中一些重要的段落反复地读,如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利润、超额利润、地租、级差地租等定义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典故、脚注、诗句,至今有的仍可琅琅背诵。《资本论》对我受益终身。
说实话,我们那时候在那种形势下的学习,是信什么学什么,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现在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视学习马克思的早年著作和中年著作,而忽视了对马克思晚年著作的学习。马克思的晚年著作,如《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不仅丰富了他的早年著作,而且发展了他的早年著作。甚至对早年的有些观点,作了必要的修正。
其二,因为时间紧迫,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读马克思的著作上,即使也看点西方的东西,大都是在上级指定的范围内,作为反面教材在批判中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都未来得及看。不要完全排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古典西方经济学。要知道,古典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很难分割的历史渊源。
其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解和认识也不够全面。当时,总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部厚重的革命理论,把人道主义排除在外。甚至认为,人道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修正主义。今天看来,这种看法和说法未必妥当。其实,爱和恨是对立的统一,有爱必有恨,爱之切,恨之深。人世间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马克思在批评资本主义的同时,从头到尾都贯穿了关心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人道主义的内涵。到了《资本论》第三卷,当论述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时,使人变成充分自由的人,解放全人类,人类过上幸福的日子,更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的西欧,他的学说反映了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遍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宗教,还未有任何一种思潮或学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或末叶,由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一个革命时代的到来。1848年和1871年的先后发生了两次革命,马克思面对这个时代的需要,用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运动的实践。使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从发展上看,革命终究不是目的,而目的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此,马克思更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人类走向自由和人类解放的途径,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里,很自然包含人道主义精神。
严格说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大同世界、千年王国,还有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主要在于以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行合理性和必然性的科学论证,从而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其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时考虑的很少,今天看来,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损。
我的一生似乎一直在与愚昧作斗争。我生在一个愚昧和落后的农村和家庭,天生智商不高,打童年以来,因为出身贫寒,环境恶劣,少读史书,缺乏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因此,身处最高学府里的非常正规的“研究生”这个群体中,与身边的同学相比,自愧不如。这种状况迫使我不能不拼搏向上。古人说“勤能补拙”。我认为,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时间,最不能浪费的也是时间。我自认为,并下定决心:“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因此,从效果上看,在我的一生中,真正认真读书并收获最大的要算当研究生这个阶段了。
这时我深切体会到,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勤奋固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想法也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两句名诗,对我来讲,似乎赋予了新的含义。他讲的是山,也寓于对人生的看法。这时我初步体会到,人生的道路也如爬山,流汗,甚至负伤、流血,为的是登上高峰;只有登上高峰,才能俯瞰大地和地上的一切,并由衷地感到快慰和喜悦!
=====================================================
宋养琰先生说明:这原本不是一篇论文,而是10年前在一次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题为《 我是怎样学习资本论的?》。后来将它收到我的一本书里;再后,又被《中国社科院院报》和《人大周报》转载。这是保留在我电脑里的一份原汁原味的“底(原)稿”,不作任何修饰地寄给你们,你们都是专家,恭请斧正。此文开始的一段“前言”原来没有,是后来在报刊上发表时添加的。
关键词:《资本论》 马克思
Tags:反对《资本论》学习中的冷漠化碎片化和边缘化-学习《资本论》的点滴体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