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深刻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调控新变化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人民日报  》2011年1月10日第7版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1年的经济工作,并分析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的新变化,相应地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调整。深刻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调控的新变化,对于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由“回升向好”转为“稳定增长”
     近两年多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我国经济运行已由增速大幅下滑转向总体回升向好,又进一步转向新一轮的稳定增长阶段。所谓稳定增长阶段,是指经济运行处于既不偏热也不偏冷的适度增长区间。当前,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稳定增长”不是自动实现的。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不是自动实现的;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其延续也不是自动实现的。这些都与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有关。为了尽可能长地延续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保持经济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在宏观调控中就要确定和把握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不宜定得太高,以利于引导各方面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到促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上来。如果经济增速过高,将会产生“四高”的压力,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胀的压力,将会破坏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各种均衡关系,不利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也不宜定得太低,以利于保证社会就业、有效利用现有产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不断改善民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并有利于应对目前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如果经济增速过低,将会给人民生活、企业经营、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困难。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看,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8%左右是比较适宜的。这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且留有一定余地的预期目标。
     “稳定增长”并不意味着没有波动。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会受到国内外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会有波动。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平抑经济过大的波动,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时机、节奏、重点和力度。而经济增速在一定幅度内的波动是正常的、合理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速8%是一个底线,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有可能会超过这一底线,但这个“超过”应有一定的上限约束。从我国以往的经验教训看,经济增速的上限不宜冲出10%。经济增长在8%至10%之间轻微波动、平缓起伏,属正常状态。这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含义是:就年度或季度看,当实际经济增速高于10%时,就要实行适度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速低于8%时,就要实行适度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速处于8%至10%的区间时,可实行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稳定增长”并不要求各地区以同一速度增长。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化“危”为“机”,抓住机遇,都相应调整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具体措施和经济结构,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各地区原有基础和初始条件不同,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也不同,因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合理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和相互攀比、层层加码,特别是要坚决防止借“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盲目大干快上,防止借领导班子换届之机大搞“政绩工程”。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经济增长率的“大起”必然导致“大落”,“大起大落”的要害在于“大起”。2011年,从全国看,在经济增速的跟踪和把握上,宏观调控主要应防止经济增长向上偏离正常轨道,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平稳转向过热。
     宏观调控侧重点的变化:由“保增长”转为“稳物价”
     前两年,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了迅速扭转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趋势和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放在了“保增长”上。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样,“稳物价”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
     2010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从1月份上涨1.5%到11月份上涨5.1%。物价问题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对于物价上涨感受灵敏、反应强烈。我们要正确估计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一来,物价上涨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生活水平。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的不是笼统的物价总水平上涨4%或5%,而是其中食品类特别是粮食、食用油、蔬菜、蛋类、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10%甚至是20%以上。二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推进,一般居民家庭多少都有了一些预防性储蓄,即备用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失业等预防性支出的储蓄。而一旦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居民储蓄将缩水,家庭资产将蒸发,这将严重影响群众的情绪,影响群众未来生活的安定,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物价问题是关系民生、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问题,决不可轻视。
     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外乎五大类,即供给面的成本推动和供给不足因素、需求面的需求拉动因素、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市场上的投机炒作和监管不力因素、人们心理上的通胀预期因素。前三类是基本性因素,后两类是增强性因素。这次物价上涨,从供给面看,成本推动因素比较广泛,主要包括6种成本的上升,即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运输等流通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土地成本、住房成本均有上升和传导作用;加之全国从南到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特别影响到一些品种的农产品供给。从需求面看,主要拉动因素是货币信贷超常增长,其存量规模较大,对物价上涨的压力要逐步释放。这是近两年多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迅速遏制经济下滑和有力拉动经济回升所不可避免的一些副作用。从国际上看,主要通胀输入因素有:全球流动性泛滥、境外热钱流入、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自然灾害导致国际农产品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扬等。从市场管理因素看,一些社会游资乘机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而市场监管有所疏忽。从心理因素看,社会各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
     稳定价格总水平的24字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市场价格稳住;同时,考虑到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成本推动因素等可能会长期起作用,所以要把采取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就是要打好“组合拳”:针对供给面的因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合理利益,保障主要农产品和重要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完善储备制度,合理降低运输等流通成本;针对需求面的因素,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最基础性的货币条件;针对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密切跟踪和防控境外热钱流入,搞好重要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调节,增强国家储备的吞吐调控能力;针对市场管理因素,把维护市场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打击串通涨价、变相涨价、囤积炒作等不法行为;对于政府所管价格特别是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要把握好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就是要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针对通胀预期因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澄清各种不实报道,客观分析物价变动趋势,稳定各方面的价格预期。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应当看到,目前也存在一些阻止物价上涨的因素。首先,粮食总量供求基本平衡。2004年至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长,为稳定整个物价提供了基础。其次,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仍然供大于求。这表现在当前的物价结构上,就是交通和通信类价格、衣着类价格仍处于下降中,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也只有轻微的上涨。再次,经济增速并没有过热。从我国以往物价变动的一般规律看,物价的过高上涨主要与经济增速的过高、过快上升密切相关。而此次物价上涨,经济增速并没有过高、过快上升。历史经验表明,只要经济增长不出现全局性过热,社会总需求不出现全面膨胀,物价上涨就好控制。防止经济增长由平稳转向过热,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前提。“稳增长”与“稳物价”是相辅相成的。综合考虑以上推动物价上涨和阻止物价上涨的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当前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度,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涨幅控制在4%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宏观调控取向的变化:由“积极、宽松”转为“积极、稳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政策。前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因而,宏观调控两大主要政策的导向和搭配有了调整,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则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之所以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复苏动力不足。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不能排除出现反复的可能。在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为保证我国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仍然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具体地说,完成近年来新增中央投资的续建项目,启动“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困难群体、社会事业等的支持力度,都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与前两年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规模和重点要有所调整、力度要有所微调。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非常状态”向经济稳定增长的“正常状态”回归。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一方面,适当收紧货币信贷,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流动性严重过剩,应对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稳定通胀预期;另一方面,转为“稳健”是转为“中性”,并不是转为“紧缩”,货币政策要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监控跨境资本流动,严堵境外热钱流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
    附1:二〇〇七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变化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4.2%,有些偏热。当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双防”任务,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在我国国内经济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叠加作用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到9.6%,年度间一下子下降了4.6个百分点。从季度看,由2008年第一季度的10.6%下降到第四季度的6.8%,又下降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6.5%,处于偏冷状态。在及时、有效地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增长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越过谷底,在世界率先回升向好。从季度看,到2009年第四季度回升到10.7%。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2010年,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回升到10%左右。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转向较为适宜的稳定增长阶段。
    附2:财政、货币政策导向和搭配的六次变换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宏观调控两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搭配上已有6次变换。第一次是针对1992年至1994年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二次是为了应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国内需求不足并防止通货膨胀再起,转换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三次是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防止经济在回升中的偏热趋向,2005年至2007年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货币政策则继续保持“稳健”;第四次是2008年初,为了“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继续“稳健”,而货币政策转为较为严厉的“从紧”;第五次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第六次就是最近这一次,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而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在丰富的实践中,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Tags:深刻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调控新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