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安全标准:贸易保护新杀手锏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最近一段时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非关税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安全”、“标准”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全球媒体长篇累牍、各国政府相互指责、利益集团煽风点火,一时横风斜雨,国际经济合作出现不和谐声音。
         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
     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一直没断过。十五、十六世纪重商主义时期,欧美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动不动就是掉脑袋的事情。美国人闹独立,也纯粹是英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霸道。
     一九六○年成立、至今仍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最初的原因也是为了报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一九五九年,美国对原油采取进口配额限制,优先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而对源自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口则采取苛刻的配额限制。
     二战之后,在经济学家的呼吁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现为WTO)等国际机构的努力下,贸易保护主义逐渐不得人心,学术界更是自此确立了贸易自由主义的传统,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做法仍不绝于耳,花样不断翻新,关税不行就转而诉诸于贸易壁垒。世界银行最新的估计表明,补贴、价格管制、技术标准等造成市场扭曲的非关税壁垒,约占全球所有贸易壁垒的70%,尤其是富裕国家对中等收入经济体,设置的门坎是最高的。
         安全标准:贸易保护新形式
     最近一段时间,以食品卫生等安全标准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渐有抬头之势。澳大利亚前贸易谈判代表彼得·盖勒表示,二○○○年以来,各国向WTO提交的安全标准争议,平均数量上升了两倍。今年八月初,艾伦·贝蒂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惊呼,“全球要打食品安全战?”
     至少从目前看,确实有这个苗头。美国人近来多次发出抱怨,欧盟反对基因改良产品及各类卫生规定,令美国的大豆、玉米、牛肉和鸡肉等难以打入欧盟市场。不过,美国也不能太过责怪欧盟,因为它以安全标准为籍口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多。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表明,二○○六年,多米尼加和丹麦向美国出口的食品分别为3亿美元和4亿美元,但多米尼加的输美食品有817批次、丹麦的输美糖果有520批次,被美国拒之门外。在截止今年六月底的一年中,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拒收的进口食品,印度有1,763批次、墨西哥有1,480批次、中国为1,368批次、日本为508批次、意大利为482批次。
     今年四月,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贾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教授(曾任GATT总干事经济政策顾问)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无揶揄地说道:“曾经是多边自由贸易坚定支持者的美国,如今已经站到了它最大的敌人一边”。尤其是对那些假借民意、屡屡对中国产品说三道四的议员,巴格瓦蒂更是毫不客气,点名挖苦道:“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先是一个抨击日本的人,后来又抨击印度,如今则开始抨击中国”。看来,这些参议院议员,还是惯犯,让人质疑其背后的动机。
     确实,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担心,“安全标准”或许正成为各经济体越来越经常运用的贸易保护新手段。
         从Jungle谈起
     不少美国人,都看过一本小说,此即新闻记者厄普顿·辛克莱出版于一九○六年二月的小说The  Jungle(“屠场”,又译“丛林”或“乱世为王”)。在这部小说中,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辛克莱,用了15页的篇幅,描述了芝加哥肉类加工厂污秽不堪、令人恐怖的肉制品加工过程,在美国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
     正是这部小说,以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让政府下定了“干预市场”的最后决心。一九〇六年六月三十日,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一部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纯食品和药品法》(Pure  Food  and  Drug  Act),该法律催生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诞生,美国人也逐渐告别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二〇〇三年,在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  &  Noble)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中,小说The  Jungle排名第10,可见其影响之大、之远。
     任何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国产品同样难免存在某些问题,但最多是产品标准不统一或个别企业的不规范,不能同一九○六年前的芝加哥肉类加工厂相提并论。
     最近,“安全标准”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出现了针对中国产品的苗头,尤其是一些媒体的集中报道、以及某些利益集团的煽风点火,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中国产品都有问题。宠物饲料、牙膏药水、儿童玩具等,一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于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认识、怎样解决,片面失实甚或恶意诋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目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针对发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中国的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指出,“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执法把关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民健康安全,涉及到国家形象,甚至涉及到双边甚至多边政治关系的问题”。象当年的美国一样,中国政府正在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它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八月初,中国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亦发出呼吁,“希望有关方面能客观、公正、理性地对待中国产品,不要因此影响贸易的正常开展。”
         “威胁论”阴魂不散
     近来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集中报导,可以说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如个别产品确实存在问题、安全标准不统一或相互缺乏了解、若干利益集团主导下的某些媒体煽风点火等等。不过,在这些事情背后,人们似乎隐约可见“威胁论”的影子。而在“威胁论”的背后,有着“老大哥们”复杂的心理因素,不妨总结一番。
     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竞争规则,基本都是发达经济体制订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做“大佬”。不久前辞职的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今年六月份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中就承认,“我们当前的世界观是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的”,并呼吁“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欧美发达经济体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不仅没有解决世界贫困问题,亦维持了几百年的南北分化格局:富国恒富、穷国恒穷。拉美经济有了起色,一场债务危机就把它们打回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收入水平;东南亚经济实现了经济起飞,一次“亚洲金融危机”就把它们弄得鸡犬不宁。事实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富国俱乐部,近百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中国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年均逾30%的贸易增长速度,不仅令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其国际影响力亦不断提高。IMF今年七月二十五日提出的修订数据显示,在世界经济增长中,中国贡献了1/3,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则贡献了50%以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经济体的兴起,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生产要素更有效配置的同时,亦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提高了传统“南方”的发言权。
     然而,尽管发达经济体的多数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能够放眼长远,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但某些利益集团,却不愿意看到这种改变,采取的手段甚至谈不上光明: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九十年代初发出了“数据造假”的质疑;当中国的持续经济增长戳破了这种谎言,他们又提出了中国“威胁论”,确实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味道。
     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的约翰·兰普顿在即将出版的一本书中,就提出任何国家达到目标,都不外乎“枪炮、金钱和思想”三种方式,这确实是美国人结合自身历史的经验之谈,反映了部分鹰派人士的一贯想法。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崛起,既不靠美国政府时时挥动的“枪炮”,也不靠美国人习惯的“在全球范围推广价值观”的豪情,而是以合作互利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为,让世界真正了解了中国。到二○○五年,至少在经济领域,“中国威胁论”已经没有人提起了,取而代之的是了解中国经济、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热情。
     在最近的“食品安全”、“儿童玩具”事件中,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威胁论”的影子和伎俩。对此,多数有识之士却保持了理性的看法,并为消除这些不和谐声音奔走呼喊。苏珊·阿伦森在为英国《金融时报》(二○○七年七月)撰文时指出,“中国或许是个庞然大物,但它不是一只恐龙。”  克里·布朗在英国《今日世界》(二○○七年八/九月号)刊文中的观点,或许代表了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见:“今年和明年不仅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做对了,我们将拥有一个可以与之合作,从中获益的中国。如果我们做错了,后果难以预料。到时候,我们可能不仅仅是失去了中国,我们很可能会失去整个世界。”
    

Tags:安全标准,贸易保护新杀手锏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