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经济学界大事(2016年4月)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6年4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讨会
    2016年4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第十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著名物理学家、马列主义理论家何祚庥院士进行主题报告。何老认为:1)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正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既不同于以前苏联计划经济为范本的“老路”,“死路”;也不同于以“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为目的的新自由主义式的市场经济的“邪路”。2)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的“一元论”,作为最主要的指导思想。为此,a)必须向市场经济先进国家学习如何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须科学地回答劳动创造价值和稀缺创造效用的相互关系问题。b)必须运用现代科技快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必须在劳动价值论里,引入科技进步效率因子,引入全要素生产率。3)当代科学技术走向“4.0”,“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机器人”的科技革命。这一科技革命将取代完全劳动价值论里的活劳动,也就是剩余价值或剥削将走向于0。这将引起世界和中国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和变革。有可能最终将促使人类最终走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
    ----------------------------------------
    2016年4月5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举行第34讲
    2016年4月5日,由北大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主办的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34讲举行。【主讲人】陈争平,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特聘一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理论经济组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题】新理论与新货币史。【内容概要】一、从以往近世货币史研究主要分歧说起,二、现代意义上的货币供给理论,三、近世早期货币史新论,四、近世中期货币史新论,五、近世晚期货币史新论,六、对新货币理论的发展。陈争平教授自教学以来注重经济学、史学及社会学方法的结合,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经济关系史、中国长期经济统计分析、中国经济社团与企业制度演进史等。曾发表专著、合著、论文等数十篇。
    ----------------------------------------
    2016年4月8日,《“一带一路”宏观形势分析图集》发布会暨“一带一路”研究最新进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6年4月8日,《“一带一路”宏观形势分析图集》发布会暨“一带一路”研究最新进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5年底完成的《“一带一路”宏观形势分析图集》,这是本领域内的一个创新。作为一个智库产品,该研究打破了国别、地区、线路的常规框架,直接从全区域的基础数据着手。这一研究方法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通过多领域的基础数据把握全局,二是通过局部地区的数据对比深度理解对象国自身的利益关切。海量数据浓缩在10张分领域图表中,无论是全局分析还是局部分析,都一目了然。尤其在通过图表理解对象国自身利益关切方面,在当前“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内独具特色。主讲嘉宾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该图集总策划兼总编辑文扬先生。
    ----------------------------------------
    2016年4月8日,第五届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
    2016年4月8日,第五届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论坛包括圆桌论坛、主题报告、五场主题论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参访活动、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经济学院平新乔、苏剑以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论坛学术代表以“‘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为题,展开讨论。平教授特别阐释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意义,指出,包括国有四大行在内的市场化改革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苏教授也就货币和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需发挥改革、开放、创新三个红利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观点。李礼辉以“未来的银行猜想”为题作主题报告,他反驳了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技术性破产”“市场垄断”和“即将灭绝”的质疑。指出,银行应该通过改革创造活力,通过管理提升价值,通过优化细节赢得客户信赖、提高竞争力,他指出市场需要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业结构,未来的银行将走小微金融、跨国金融、跨界金融、移动金融、数据金融之路。“统筹与协调: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深化与升级:激励相容的财税改革”、“创新与突破:多层共进的金融新政”、“探索与开放:亲诚惠容的合作之路”、“完善与优化:惠民纾困的社保体制”五场主题论坛也同时举行。
    ----------------------------------------
    2016年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
    2016年4月8日,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二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开班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基金”无偿捐赠“吴玉章终身成就奖”百万奖金,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优秀成果奖励。专家们别讲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历史贡献”“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等内容。研修班还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之路、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与财政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建设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等内容,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16年1月开办了“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一期——“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15位知名学者登台授课,近日,首期研修班授课内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与读者见面。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魅力,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
    2016年4月9日,“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正式发布
    2016年4月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构建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正式发布,会议同期发布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这是首部关注全国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报告,也是首次以转型评价为切入点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理论探索。作为城市转型系列研究的开篇之作,报告重点关注了城市转型能力和效果,通过运用指数对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综合评价,客观还原、呈现当前时间节点上我国地级资源型城市在探索转型中所面临的共性、特性、内外部问题,并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影响影响转型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下一步转型的突破口或发力点。从评价结果看,包头、铜陵、湖州等地在经济、社会、环境、制度转型的分项转型指数均排名靠前,各项转型效果较好,而七台河、广安、鞍山、陇南等地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制度转型指数分配排在全国末位。 此次研究的最大特色表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的选择方面。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结合发展问题和转型目标提出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制度转型”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构建起立体化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016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召开2016年度第4期“双周财经论坛”
    2016年4月13日,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4期“双周财经论坛”在京举行,北京交通大学张辉教授作题为“全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改变了我国发展旅游只是单纯从产业层面来认识的现状,过渡到从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来认识旅游。二是概念。全域旅游概念的核心不在“全”,而在“域”,是域的旅游完备,也就是通过全域旅游的实践,实现旅游的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三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旅游在当地社会经济总体发展中的定位、话语权和工作机制;发展旅游的特定空间和环境保障;形成全域旅游的旅游形象和品牌;加强全域公共服务建设、构建居民与游客和谐共享的现代城市空间。四是县域如何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县域可通过从打造旅游要素转向打造旅游产业链、从旅游景区建设转向旅游目的地建设、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和从硬开发向软开发转变等措施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五是如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着力点在于提出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概念;调整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旅游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全域旅游发展的评价标准;以品牌化理念设计旅游目的地形象,并正确推广;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合理布局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其效用;搭建旅游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
    201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税论坛】2016年第二期在北京举行
    201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税论坛】2016年第二期(总第110期)在北京举行。【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张鹤,当前主要科研领域为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曾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报告题目】:土地供给、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住宅价格。【摘要】:从1998年开始,我国在拉开住宅市场化序幕的同时,也开始了保障房的建设,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但是保障房建设会通过下面的途径对商品房的住宅的价格产生影响:一方面政府增加保障房的土地供给,会增加住房供应量、降低住房售价,从而抑制商品房住宅价格;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保障房用地会挤占商品房住宅用地,而住宅用地供给的减少可能导致地价的增长,同时随着我国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数城市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持续升温,地方政府可能会通过更高的土地拍卖价格来弥补划拨保障房用地带来的财政收入的不足,这些都会带来土地成本的增加、房价的上涨。本文利用2003年—2013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了结合工具变量和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增加,提高了住房供给,对商品房住宅的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比率每增加1%时,商品房住宅价格会下降1.6%-1.7%。
    ----------------------------------------
    201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发展经济学研讨会】(总第33期)
    201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研讨会】(总第33期)在北京举行。【主讲人】:秦雪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在《Health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题】:Depression Hurts,Depression Costs: The Medical Spending Attributable to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a。【摘要】:Due to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lifestyle changes,China is experiencing a rapid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from communicable to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Mental disorder such as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yet often neglected NCD,and is becoming a growing cause of disability,suicides and disease burden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first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estimate of the medical cost attributable to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2012 CFPS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survey,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individual expected medical expenditure,and they jointly contribute to 14% of total personal medical expenditure in China,with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ccount for 4.76% and 9.25%,respectively. Given that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face several hurdles in seeking appropriate mental healthcare,we speculate that the high depression-related healthcare costs are mainly driven by the cost-shifting effect from mental healthcare to general healthcare,as mental disorders are often co-existent with other NCDs such as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s. As an implication,our study calls for an urgent reform of China’s mental health and insurance systems to remove the policy-induced obstacles for the access to mental healthcare resources.
    ----------------------------------------
    2016年4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2016年第五期组织经济学Seminar
    2016年4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年第五期组织经济学Seminar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车嘉华教授报告了其最新研究成果“A Few Good Man”。他先介绍了自己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近期研究,包括“A Road Next to Democracy”、“The King can do no wrong”等。接着,车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他将主要讲述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制度是什么,制度运行良好么;怎样让制度良好运行以及谁来进行最终决断。车教授认为制度是一种对权利的分配,制度规定的是每个社会角色的权利,而非特定人的权利。但是制度本身也需要被执行,那么谁来监督监督者,车教授从能力、激励等方面加以了分析,并认为Public policy和Final judgement是不同的,两者的制定和执行人也不同。最后,车教授从Collective decision making,Cohort等几个角度分析了为何好人寥寥。整个讲座脉络清晰,逻辑性极强,此次讲座对于从事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开拓了大家的思维。
    ----------------------------------------
    2016年4月17日,“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年4月17日,由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举办的“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心主任曹凤岐做了主题为“建立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路径选择”的发言,研讨会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研究成果《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总结。曹凤岐教授提出了两条改革路径:一是恢复央行“大一统”监管格局,即借鉴英国模式,将“三会”合并进入央行,由央行进行统一金融监管;二是合并“三会”,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央行共同进行金融监管,即“双峰模式”。曹教授建议采取“一行一会”模式,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金监会”),进行综合金融管理。中央银行应当只承担部分金融监管职能,即除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外,还负责监管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其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监管均由中国金监会承担。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变为金监会下属单位,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金监会直属于国务院,负责人由国务委员或国务院副总理兼任。金监会主要对金融控股公司总公司进行直接监管。为了更好发挥中国金监会作用,建议在金监会下设三个委员会,一是成立金融审慎监管委员会,负责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二是成立投资者保护委员会,审查金融衍生品,进行投资者提示和告知,协助投资者投诉、仲裁甚至诉讼;三是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制定金融监管各项法规和政策。
    ----------------------------------------
    2016年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2期“大宏观?人大论坛”
    2016年4月17日,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第2期“大宏观?人大论坛”在京举办。主题为“如何提升宏观政策有效性”,经济学院周璇和刘凯、汉青研究院孙伟、财政金融学院马光荣、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马啸和经济学院郭豫媚等青年学者宣讲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五位报告人分别从预期管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人口与公共教育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以及基础设施支出等角度,就如何提升宏观政策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周璇的题目是《央行沟通、适应性学习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刘凯介绍了题为《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相互影响:基于联立方程网络的视角》的最新成果。孙伟发表了题为《公共教育政策、人口政策与居民生育决策》的报告。马啸的题目为《“债务-通缩”风险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马光荣的题目是《评估中国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政策视角》。“大宏观”理念的提出旨在解决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大宏观?人大论坛”则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探讨宏观经济学核心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产业、劳动等学科领域重要问题的学术平台。本期论坛聚焦于“如何提升宏观政策有效性”,是因为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传统和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应对,但经济下行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如何提升宏观政策有效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2016年4月19日,《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外部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
    2016年4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外部专家咨询会召开。今年报告的主题是“人民币加入SDR后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从人民币加入SDR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关系、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传染、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对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这几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加入SDR后中国经济金融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曲凤杰认为需加强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和判断的把握。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王旻对报告章节顺序、内容完整性提出建议。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对报告的数据图表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报告考虑人民币加入SDR的深远意义。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袁晓明提出可以借鉴国际研究的成果,完善章节内容,对框架进行调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提出,报告可以对人民币加入SDR的实质性变化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合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关注与其他国家进行货币合作时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推动人民币成为金融交易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建议在搭建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核心逻辑,以央行为载体研究在宏观审慎治理框架下货币国际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探讨货币国际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
    2016年4月20日,“北大经济国富大讲堂”举行第三讲
    2016年4月20日,“北大经济国富大讲堂”——“技术革命与经济发展策略”举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策略投资部主管张一清进行主旨演讲。他引入了“经济繁荣度”这一新经济发展衡量方式,经济繁荣度由金融市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实体资产几方面构成。过去,人们过度强调实体资产的发展,今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将会不断突显。挑战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他从新材料的应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基因工程的突破、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阐述了颠覆性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所提供的可能性。他播放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视频引起了在座听众的极大兴趣,“精准医疗”和“精准食物”概念的提出也带领大家一窥现代医疗尖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他还给大家分享了“分享经济”的理念,从而帮助人们大幅提高物品使用率,达到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效果。张博士指出,在后技术社会,新兴技术渗透到工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球化面临终结,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性失业。技术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人类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由供给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而在资源方面,高质量人才将成为最为核心的竞争资源。国家应不遗余力地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发展,重视并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战略竞争高地。“北大经济国富大讲堂”是由经济学院主办的系列高端品牌讲座项目,目前已举办三期。
    ----------------------------------------
    2016年4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宏观经济学研讨会】(总第202期)
    2016年4月20日,【宏观经济学研讨会】(总第202期)在北京召开。【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陈小亮。【主题】The Tail that Wags the Economy Belief Driven Business Cycles and Persistent Stagnation (J. Kozlowski et al.,NBER Working Paper,2015)。【点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薛涧坡。【摘要】The “Great Recession” was a deep downturn with long-lasting effects on credit markets,labor markets and output. We explore a simple explanation: This recession has been more persistent than others because it was perceived as an extremely unlikely event before 2007. Observing such an episode led all agents to re-assess macro risk,in particular,the probability of tail events. To model this idea,we study a production economy with debt-financed firms. Agents use standard econometric tools to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 shocks. We feed a time-series of US macro data into our model and show that our belief revision mechanism can explain the 12% downward shift in US trend output.
    ----------------------------------------
    2016年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召开2016年度第5期“双周财经论坛”
    2016年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5期“双周财经论坛”在京举行,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制度的思考——以理论范式和政策实践为中心”的报告。报告沿着五个层次展开:一是问题的提出,二是对小农经济(家庭经营)未来的思考,三是理论揭示,四是如何推动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五是如何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制度转变。章教授基于对中国农户规模结构、按经营规模分组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结构,发现我国农户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呈逐渐变小的趋势,且种、养殖生产规模均较小,“农业小生产”特征明显。在将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恩格斯、黄宗智、恰亚诺夫等对农业小生产(或小农经济)的研究结论相对照之后,章政教授发现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尝试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章教授认为,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指土地规模经营。而现阶段如何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关键是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地有序流转。我国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制度转变要满足现代农业的内涵条件,即商品化的产品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经营和集约化的技术手段。报告分别探讨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和农民不想放弃土地的原因及农民放弃土地的条件。相关人员还就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城镇化与小农经济自然消亡过程、温室生产与农业规模经营等问题与章教授进行了交流。
    ----------------------------------------
    2016年4月20日,北大赛瑟论坛·2016(第十三届)举行
    2016年4月20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6(第十三届)”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迈进‘十三五’——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小康”。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以“全面落实发展新理念,推进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为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以“创造性破坏和社会政策的托底”为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以“中国经济的触底期”为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以“谈谈‘十三五’社保创新”为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副总裁王和以“认知革命与保险”为题,孙祁祥以“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为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共设六个学术分会场,主题分别为:“保险公司经营”“三农保险”“养老保险”“医疗健康保险”“政策与监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业界的30余篇入选论文的作者宣读了论文。南开大学朱铭来、于新亮、王美娇的论文“灾难性医疗支出、多层次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利用——我国大病保险补偿模式评价研究”,西南财经大学景鹏、胡秋明的论文“生育政策调整、退休年龄延迟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获得了本届北大赛瑟论坛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推出的每年一度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每周一期的报刊专栏“北大保险评论”,以及“北大赛瑟(CCISSR)双周讨论会”、《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等已成为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学术品牌。
    ----------------------------------------
    2016年4月20日,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6年4月20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新理念、新动能、新金融”,近千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十三五”时期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共议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共享金融发展新思路。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宋敏表示,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多停留在设想阶段,互联网金融真正跟传统管理、信用建设、信用体系的结合还不够强。技术和金融的融合不佳问题,仍将长时间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表示,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仍有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互联网金融监管数据获取难、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弱等三方面的难题需要破解。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提到,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共享金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贷、众筹、供应链金融、相互保险、财富管理、金融基础设施的共享等。不管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还是未来的区块链金融,都可以视为是共享金融的表现形式。共享金融的主体功能是去中介化,但不去中心。共享金融和传统金融面临着再平衡,要发挥共享金融中分散化的个体承担较多风险的优势,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发挥共享金融满足多样化需求和传统金融满足专业化需求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
    2016年4月23日,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论坛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办
    2016年4月23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论坛绿金委年会”在京召开。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汇报了2015年度绿金委的工作报告和2016年的工作计划。四个分论坛包括“绿色信贷”、“地区绿色金融创新、绿色基金与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与环境交易”和“绿色金融与国际合作”。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书籍和《中国银行业压力测试报告》,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绿色金融理论、技术研究与实践进展及前景分析》报告。会上批准增补了22家新成员,使得绿金委成员单位总数达到140家。成员单位中的金融机构所管理的金融资产余额135万亿,约占我国全部金融资产的65%左右。2015年度绿金委启动和支持了十几个具体项目,内容涉及政策、金融产品和分析方法等,其中多数已经取得具体成果。年会上绿金委和成员单位发布了八项成果,包括绿色项目环境效益评估系统试用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国绿色金融案例研究、环境压力测试方法、自然资本资本估值模型和工具、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等。绿金委在2016年度计划支持的主要研究项目达20个,预计成果数量将超过去年的一倍。研究项目不仅包括绿色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还包括支持在人民大学设立绿色金融方向的金融硕士专业。
    ----------------------------------------
    2016年4月24日,清华经管学院举办纪念清华经济学系建系90周年活动
    2016年4月24日,“纪念清华经济学系建系9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经济学系始建于1926年。1952年被并入其他大学。清华大学在1979年成立经济管理工程系,在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复建经济系,1987年招收第一届经济系本科生。经济系当时的教学思想紧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初创时期的经管学院和经济系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管理人才。1993年申请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1997年经济学专业本科正式招生,1998年申请设立了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点,2002年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点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得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今年是建院32周年,建系90周年,师生校友将继续努力,把学院和经济系办得更好。
    ----------------------------------------
    2016年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召开2016年度第6期“双周财经论坛”
    2016年4月27日,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6期“双周财经论坛”在北京举行,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做了题为《中国有多少僵尸企业》的专题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关于僵尸企业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僵尸企业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以及着力解决僵尸企业的途径和相关国际经验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何帆指出,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并不是我国特有的问题,在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僵尸企业的主要危害在于阻碍生产率的提高、加剧产能过剩和导致劣胜优汰。从行业分布看,黑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最为明显;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也有较多僵尸企业。从地区分布看,中等发达省份比发达省份和落后地区的僵尸企业更多。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僵尸企业中占比更高。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银行三方共同努力。其中,企业自救是关键,银行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剥离不良资产,政府需要肩负相关监管责任。在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时,要守住就业这个底线。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络中心  供稿,叶红 编选  王砚峰  审校)
    

Tags:经济学界大事(2016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