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要直面中国经济减速问题 裴长洪:应更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新闻社经济部协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4”在京召开。本次年会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中国”为主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等领导、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在主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等分别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金融改革、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对外开放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做了主旨演讲。
张卓元指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很重要的原因是连续多年的GDP增速超过10%,产能过剩行业很多,居民收入占GDP比例过低,收入差距过大,使得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经济增速的回调是必然的,回调是为了恢复经济的平衡实现再平衡,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张卓元表示,如果现在经济稍微慢一点,腾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转经济增长,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会低一些。
他强调,在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关键是在经济发展和和经济结构转变,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包括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加研发的投入。
张卓元指出,新常态下稳增长要靠深化改革提供不懈的动力,包括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实行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减少审批,继续放开市场准入和价格,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市场的活力进一步的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的发挥。今后继续落实三中全会的各项改革举措,必将解放社会增长率,为稳增长提供强大的不懈的动力。
裴长洪表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总体目标应是构建互利共盈,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经济新体系。
他认为,构建上述开放性经济新体制需要满足适应服务业扩大开放、适应国际经济新规则、适应区域结构优化的全方位开放要求以及适应海上丝绸之路等海洋战略战略方向等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裴长洪表示,这里的“新优势”不仅仅是中国产品产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还有体制优势以及国际规则的优势。
就中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战略而言,裴长洪称,企业“走出去”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这三大战略均有很大的突破,他认为这些战略的功能是很多元的。
针对未来可以开拓的对外开放领域,裴长洪表示,在进出口贸易、吸收外商投资、对外企业投资问题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能源安全治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也还需要更多的手段和平台。
“未来,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制定国际规则上,以及国际开发性金融等设想,都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行动和任务。”裴长洪说。
(根据中国新闻网、搜狐财经等媒体采写)
关键词:张卓元 裴长洪 经济减速 新优势 全球经济治理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