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观新版三国,侃经济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胡怀国 返京不久,新版三国热播;饭后茶余,看得不亦乐乎;网络世界,则是恶评如潮。或许网民要求较高,也许角度或方法有别,窃认为:对人对事对生活,与其悲伤愤懑于秋风之萧杀,不如在瑟瑟秋风中找寻绿色。如此,人生可多些希望,甚或偶有小得。 题外话:谁说历史不能“杜撰”? 对历史的大胆解读,确实是新版三国的一大特色,也是引发网民恶评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换一种角度,在某种程度上,一定的“杜撰”也可以视为理论升华或艺术处理,未必一定不妥。毕竟,历史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本身,更在于如何解读,如何影响现代社会。 历史人物的所思所说所做,因年代久远,兼文字记载语焉不详,若不加以杜撰,必为支离碎片,故不得不借助于后人的想象。其实,三国演义及民间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融合后人解读的“野史”。或许,正是因为其中夸张的“杜撰”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处理,才使得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史学科中,素有理论历史和考据历史之争。前者固然有失精准,但后者的微观精准和宏观迷糊,却也难尽如人意,至少未能充分体现历史对于现代社会的应有价值。经济领域更是如此,人们似乎很快会忘记考据经济史学家,但罗伯特•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斯却因理论历史,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现代经济学奠基者亚当•斯密,同苏格兰启蒙运动大多学者一脉相承,喜欢做史,并且是“杜撰”的历史。杜格尔德•斯图尔特在论及斯密《论语言的起源》时指出,斯密的历史是“理论的历史或推测的历史”,并认为蒙塔克拉的数学史和斯密的天文学史是该方法的典范。诚如斯图尔特所言:这种方法“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而且也对懒惰的哲学家将了一军。那些哲学家把一切现象都说成是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奇迹,而这种奇迹是他们所不能解释的。” 考据历史之“真”,主要是学者、尤其是历史学家的任务。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历史本身并不重要,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于“历史”事件,有所得、有所乐。学者毕竟是少数,而故事则是要讲给老百姓听的;尤其是电视剧,其观众主要是老百姓而非学者。故而,新版三国大胆解读甚至“篡改”历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亦不值得如此争论甚或恶语相向。 解决了这一方法论问题,我们可以回到主题,开始寻找“绿色”了! 吕布是个“大情种”? 新版三国,是现代人结合现代社会,对三国故事的现代解读。若能在思想和方法上接受历史之“杜撰”,纯粹立足于现代社会,则新版三国可圈可点之处确实不少。为行文方便,此文只谈一个主题:理性决策,摆脱“心魔”或情绪影响。不妨从吕布这个“大情种”说起。 新版三国对吕布的艺术处理,确实有点夸张。千百年来,赤兔马、方天画戟,吕布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神勇、无脑。神勇者,无出其右,刘关张何等英雄,加起来也不过平手;无脑者,不仅是智谋,亦包括道德水准,就连坏事也不会做(陈宫正好欣赏这一点)。在新版三国中,编导“大胆”创新,把一介武夫塑造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情种”! 暂且不论这种艺术处理或理论升华是否合适,透过吕布和貂蝉的“生死恋”,以及其它案例,新版三国似乎在大胆构造如下“理论”:不能把感情或情绪,过多地带进工作生活之中! 在新版三国中,感情或情绪误事的例子很多,值得一提者有三:袁本初名门望族、四世三公,兵多将广、雄居“冀青幽并”,绝对算是当时的“大哥大”,却因幼子病情,贻误合击曹操的绝佳战机;吕奉先天生神力,勇猛无比,武功可谓天下第一,却因难舍病中娇妻,困守下邳城,终沦为阶下囚;周公瑾文韬武略,当世奇才,却因心妒孔明,抱憾而终,未能在历史舞台发挥应有作用。这三人,条件好,起点高,分别在实力声望、武功、智谋方面超群绝伦,下场却都不怎么样。 在新版三国中,不因感情或情绪误事者,最重要的例子亦有三:阉宦养子、小流氓曹阿瞒,“不甚好读书”、贩履织席小儿刘玄德,以及幼年丧父、“权臣”环绕下的孙仲谋。袁本初之名望实力、吕奉先之神勇、周公瑾之智谋,均远远超过此三人,但在动荡乱世中终成霸业者,却是后者而非前者。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共同点(似乎也是新版三国大力渲染的)就是:他们做人做事,绝不受情绪或感情左右,而是像熟谙最优化理论的经济学家那样,能够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按最优路径实现目标最大化!这三人,条件差,起点低,最终却皆成霸业、流“芳”百世! 不要与“市场”赌气 新版三国显示出:欲成大事,必先克服“心魔”,不以感情或情绪影响最优选择;在投资过程中,这一点似乎同样特别重要!新版三国热播,恰逢内地股市跌得四脚朝天、股民怨气冲天之时,而不论是心理煎熬还是实际损失,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都与“心魔”有关。 投资市场流行一句话:“不要与市场赌气”。换句话说,市场永远是对的!不应与市场较劲,不应把感情或情绪带入市场操作之中,“跌市不估底”、“升势不估顶”,这是专业投资者的基本守则。与之不同,散户投资者往往喜欢与市场赌气:跌了,“我不相信还会跌”,补仓,愈陷愈深!升了,“差不多了”,清仓,踏空,懊悔不已!股市流行“技术分析”,其实质就是顺势而为,承认市场永远是对的。它宁愿相信历史数据提供的(经常出错的)经验,也不愿借力于主观判断,目的正在于避免自身情绪的影响。 同市场人士不同,经济学家更钟爱“基本面”或“价值分析”,它们在理论上更站得住脚、更经得起历史检验,但市场表现往往惨不忍睹,包括那些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大师。经济学家以理论深度和长期分析见长,对数年一循环的经济周期颇有研究和心得;然而,货币资本市场“小波”不断,投资者也不会“一棵树”上呆几年。借助于经济学家的建议此事投资活动,经常会在投资过程中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难免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譬如2005年以来的楼市、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 对于情绪上的东西,主流经济学家似乎关注不多:其一,尽管“预期”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口头禅,但此预期并非彼预期,而是通过“汇总”几乎抹去了个体差异;其二,尽管凯恩斯在《通论》第四篇中提出了“动物的本能”,但经济学家却为之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迄今也没有弄出什么大名堂。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了阿克洛夫《动物精神》一书,关注者似乎以金融市场投资者为主,而不是那些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不相信“泡沫”的持续性,但专业投资者不仅尊重它,而且利用它大赚特赚。实际上,专业投资者的“顺势操作”和“技术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商业银行业务占主导的传统经济体系中,利率、税收等货币财政手段能够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各类“负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熨平经济波动;而在金融资产快速膨胀、各类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现代经济中,预期、资产价格、市场情绪等,不仅时时会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甚至经济波动,更会引入诸多“正反馈”机制,诱发各类“泡沫”。而这些泡沫,在人们普遍觉得即将破灭之时,仍会愈趋疯狂(自我实现的预期、资产负债表效应等),带来令人乍舌的暴利(以及不知何时到来的巨大风险),其内在机理则是不同于传统经济“负反馈”机制的“正反馈”过程。 当前中国百姓正处于由“劳动收入主导”向“劳动和财产性收入相互补充”过渡阶段,投资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减少情绪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应该是股市“初哥”变为专业投资者的第一步。至于“跌市套牢伤心、升市踏空揪心”更是要不得。如果“道行”不足,难以做到巴菲特那样“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那么至少可以听听杨百万的劝告:“牛市赚钱,熊市赚股”,别太折腾那颗脆弱的心! “专业”是一种心态 投资如此,工作生活更是如此。对于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来说,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牵扯时间精力。既然谈到工作,就不得不提及“专业”。在工业社会,“专业”往往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关;但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专业”更多同心态有关:很多时候,不应因个人情绪而影响工作,亦不宜在工作中牵扯太多感情! 香港服务业占GDP超过九成,笔者有幸在此地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此小有感触。说实话,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残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没有一点烦心事。不过,能否尽量不把有关情绪带入到工作之中,确实是“专业”与否的标志之一。尤其是那些直接同顾客打交道的工作,所谓“专业”,就是不论自己的心情如何、不论对此职位有何观感,既然做这项工作,就要尽可能做好,满足顾客需要。 在香港,曾经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曾经坐拥千万,但却因经营失败重新沦为“打工仔”。面对新工作,不论是“擦鞋”、“端盘子”,还是搞清洁、干保安,一般都会尽心尽力,不会因为过去的辉煌和心理感受,而在同事面前装老大、或面对无理顾客发出“老子不伺候”的豪言壮语。同样,一般员工,不论情绪多失落,不论在同事那里受到什么的气,甚至刚刚受到老板的无理斥责,然而,一旦步入工作岗位,却能够立马找到感觉,以“专业”的笑容面对顾客。 至于感情,包括对同事的观感、对职位的看法等,也应该尽可能地不带入工作之中。现在的绝大多数工作,是需要合作完成的。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若工作中盯住同事们的缺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辛苦。至于什么人做什么工作,比如洋博士北京摆地摊、广东硕士卖猪肉等等,内地一度炒得沸沸扬扬,在香港则根本不算什么事情。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香港有数十万菲律宾籍、印尼籍家庭佣工(保姆),其中不少具有本科学历,但没有内地保姆。按理说,保姆最低月薪超过3000元,且在假期、保险、机票等诸多方面有法律保障,应该对内地女孩子有吸引力。不过,据说早期曾有内地保姆(不谈法律问题),但她们觉得不能同桌而食(主人吃饭时,保姆需站在一旁伺候),有损尊严,故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 如前文所述,电视剧不等于历史,“市场”不等于经济理论(否则也不需要在计量模型中加入随机干扰项了),“工作”更是如此:与之有关的许多问题,理论、理念并非就是现实。人类社会,对于理论、理念的东西关注太多,对于现实关注过少!举两个与之有关的例子吧。 一是教育。大学是从理论学习向现实工作过渡的阶段,但各国各时代普遍关注理论、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包括同事间的合作、与客户间的沟通、心理心态的调整等,几乎完全不提。一旦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人们几乎完全需要依赖于自己的琢磨,许多时候交易成本巨大、甚至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不久前,福耀玻璃老总曹德旺在电台做节目,有大学生问:目前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应该选择创业还是就业。曹先生的回答是:大学生连传真都不会发,如何创业? 二是理念。西方启蒙运动以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理念深入人心,各类政治活动无不以之作为吸引选民的口号。不过,诚如前文所言,对于老百姓来说,上班工作、下班回家,是人生的主旋律,花费人们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各类政治生活反而成了点缀。不过,各国宪法、政要、媒体等,对之大肆宣传,但对于“家庭”、“企业”内部则语焉不详:政治家很少谈企业内部的自由民主博爱平等,经济学家干脆把家庭和企业作为“黑匣子”。倒是打工仔自身,借助于工会组织,一二百年来慢慢积累起少许权益。 也许是习惯了“主人翁”地位吧,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确实有许多不适应,虽说有些属于市场经济的问题、有些属于我们自身的问题。电视剧杜撰历史也好,股市狂跌也罢,甚或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确实需要内部外部共同努力。毕竟,“活着”就该幸福快乐。人类社会,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亦从来没有绝对的不公,正如哪里都有秋风落叶、哪里都有春天绿色一样。 (刊载于《经济学家茶座》第47辑)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观新版三国,侃经济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