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人民币汇率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4年第97期(总第1514期)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本期要点]  安倍经济学再出发    俄罗斯滑向金融危机    人民币汇率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经济热点
    安倍经济学再出发
     [摘要:安倍晋三连任日本首相,对于他打破长期经济衰退循环的努力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提振。迄今为止,很多日本人并未感受到“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的正面效益,该计划旨在让数十年垂死挣扎的日本经济恢复增长。日本经济的复苏是评判安倍首相任期表现的核心指标。既然安倍已为自己赢得了继续担任首相的四年时间,他一定会利用新获得的授权来完成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并让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恢复可持续增长。]
     全面认识安倍经济学
     东京早稻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若田部昌澄(Masazumi  Wakatabe)在福布斯网发文对“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文章写道,安倍经济学包含了三支箭——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吸引私人投资的经济增长战略。在若田部教授看来,它们各自代表着“安倍经济学”的优点、缺点以及丑陋的一面。
     “安倍经济学”的好处主要来源于第一支箭——在对抗通缩的战斗中,货币政策应该成为主要武器,而它也是安倍政府最具创新性的一揽子政策。有些人认为,“安倍经济学”只不过是对日本央行政策的亦步亦趋,后者在2001年至2006年间实施了最初的量化宽松政策。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日本央行是不情不愿的情况下才启动量化宽松的,而且结束时间也过早。
     2000年8月,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速水优将基准利率从零上调至0.1%,他认为通缩将很快结束。这种看法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速水优被迫重新将利率调回零,而随着通缩状况的加剧,别无选择的他只好启动了最初的量化宽松措施。2006年3月,当时的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在通货膨胀率暂时达到2%之后中止了量化宽松——此后不久,通胀率再次滑落到负数。此外,日本央行也未能设定一个目标通胀率,尽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名前委员当时曾提议那样做。
     事实上,在当时日本需要对政策立场和人事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才能解决公众的通缩预期问题。奥巴马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的前任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就抱持着这种看法。
     在1998年至2012年期间,日本央行的时任行长——速水优、福井俊彦以及白川方明——都在该行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他们都被局限在日本央行的思维格局之中。
     当安倍政府任命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黑田东彦出任日本央行行长时,该行的体制转变才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曾公开谴责日本央行无力带领国家走出通缩漩涡的岩田规久男则被任命为副行长。
     安倍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它所采用的财政政策。一开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必要的,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在2014年4月以前,该国经济增长有大约三分之一是由财政政策贡献的。从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约25万亿日元,同期的政府支出增长了约8万亿日元。
     不过,即使在其早期阶段,第二支箭的缺点就已经显现: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其实,日本政府更应该减税和增加在其他跟环境和医疗保健相关领域的支出,或者是向各家各户直接发放现金。由于政府在公共工程上面的支出长期处于低水平,日本的建筑行业正在走下坡路。该行业的产能已经受制于供给方面的因素:空缺职位要比求职者数量多出7倍。结果导致公共开支的乘数已经下降到接近1的水平,而且有空前数量的公共工程政府订单找不到建筑公司承接。然而,诸如环境和医疗保健这样的行业部门并未受制于供给方面的因素——比如劳动力和材料的短缺——因此,它们本可以成为财政政策发挥出刺激作用的理想目标。此外,上调消费税堪称一个真正的政策失误。它有悖于“安倍经济学”解决通缩问题的首要任务,并且危及实现财政整固的长期目标。
     “安倍经济学”的最后一支箭是所谓的经济增长战略,而它就是那个“丑陋的一面”。多数日本经济学家和媒体反复地坚称“‘安倍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第三支箭”,以致于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但是却没有人曾就这一经济增长战略的英明之处举出过一个有说服力的实例。经济增长战略的拥护者陷入了头脑混乱。他们不明白,在“安倍经济学”带领日本走出通缩的这一首要任务中,经济增长战略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就像目前的结果所展示的那样。他们好像也不明白制定和实施经济增长战略的困难程度:尽管发展政策从长期来看很重要,但它是经济当中最不被人理解的一个领域。
     尽管如此,经济学界已经就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一些共识,其中包括:精心设计的放松管制、私有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在成功的经济改革中,具体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而政府当然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这套增长政策的拥护者经常主张,政府应对特定行业进行补贴,这让人想起了日本旧式的产业政策,尽管这样的政策在过去已经导致了不少失败。正如2001-2005年间在小泉内阁担任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的竹中平藏半开玩笑(但却很尖锐)指出的:“在小泉内阁之后,日本经历了7届内阁和7套经济增长战略,但经济增长率却随之下降。”
     若田部昌澄认为,“安倍经济学”当前的经济增长战略是丑陋的,因为跟过去一样,它仍然侧重于依靠政府提供补贴和实施支持计划,而不是放松管制。公平地说,“第三支箭”确实拥有一些市场化改革思路,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而且这些思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竹中平藏现在是2013年1月份成立的工业竞争力委员会(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ouncil)的一名成员,他提出了一些放松管制的想法。其中一点是建立国家战略特区,在其中对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进行区域性的适当放宽。另一个是允许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比如机场大楼——向私营部门开放使用。这些想法更符合经济学界的共识,而且更有潜力推动经济发展。
     如何续写“安倍经济学”第二幕?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安倍首相成功连任后,外界预期安倍会对他的经济计划加倍下注:这是一套财政和货币刺激、加上供应面改革的组合拳政策,有“安倍经济学”之称。这个评判很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直截了当。安倍经济学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一些人认为,首要目标是把日本从持续15年的通缩中拉出来。如若田部昌澄就认为“通缩一直是日本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有温和通胀,沉重的公共债务(如今已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0%左右)将在名义产出上升的背景下逐渐减轻。他们还说,在轻度通胀条件下,消费者将有更大动力消费,企业将有更大动力投资,这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
     但对其他人来说,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提供短期刺激只是安倍经济学的第一部分,而且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安倍的“第三支箭”,即结构性改革,将更为重要。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教授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表示,安倍阐述了很多必要的改革,从放开农业和医疗保健,到与美国及其他10个太平洋沿岸国家缔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选举过后,他将不得不花掉一些政治资本来落实这些政策,”伊藤隆敏表示。这些事情做起来不会像说的那么容易。安倍改革努力的许多最强大的反对者,是他所在的难以驾驭的自民党(LDP)的保守派成员。正如特尼欧情报公司(Teneo  Intelligence)日本问题专家托拜厄斯?哈里斯(Tobias  Harris)指出的那样,可以想象的是,顽固的后座议员在安全地重新当选后,非但不会齐心支持他们的首相,反而会更加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安倍也无法挥动一下魔杖就签署TPP。即使他能够直面国内的反对,成功达成协定也很可能在更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华盛顿发生的情况,美国奥巴马正寻求国会授予“快速通道”(fast-track)谈判权力。
     伊藤隆敏还认为,安倍如果要整顿日本的财政秩序,就需要更加重视减支和增税。他在提及安倍倡导的刺激计划和补充预算时表示:“他擅长支出,但不那么擅长削减支出。”把握恰当的平衡将是非常棘手的。在4月份上调消费税扼杀了复苏势头之后,安倍已不得不推迟消费税的第二次上调。重新当选之后,他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果他在财政整顿方面动作太慢,批评者会说,他的政策只是短期刺激。如果动作太快,随着财务紧张的消费者捂紧钱包,安倍的通货再膨胀实验可能会不了了之。
     第二幕成功的关键
     伴随着安倍率领的执政党在众议院大选中获胜,“安倍经济学”的第2幕也将展开。在“安倍经济学”的第1幕里,企业业绩好转,物价开始出现上涨。但实际工资却出现下降,个人消费也萎靡不振。再加上4月消费税率从5%提升到8%,使消费陷入冷却,没能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安倍经济学”第2幕取得成功的钥匙在哪里呢?
     首先是推动利润创出历史新高的企业积极运用手头拥有的资金。
     其次,是充分利用称得上“逆石油危机”的国际商品价格下跌的东风。以日本股价和房地产泡沫发生崩溃的1992年度为100,显示了日本GDP和企业业绩的走势。在“失去的20年”里,无论是名义GDP,还是企业的销售额,都基本保持停滞。另一方面,经常收益却在20年时间里达到2倍以上。日本企业在海外基地的盈利以分红等形式推高了经常收益。这是日本企业拼命寻找出路的成果,但由于业务基地转移至海外,企业业绩的增长很难带来国内就业和工资的改善。为了促进日本国内的设备投资和就业改善,需要相当大的推动力。不过,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的日元贬值应该会促进企业回归日本国内。同时,如今日本的市场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数。在持有资金的情况下,其价值将不断减少,实际负利率具有推动日本企业运用丰富的手头现金的效果。
     法人税减税和监管改革等面向企业的政策当然至关重要,但为了使资金流动起来,来自股东的积极压力是不可或缺的。“正在关注尚未有效运用充裕手头现金的企业、以及虽拥有先进技术但却没有更多精力的企业”,日前访问日本的美国大型对冲基金的高管这样表示,同时还宣称“将作为这些企业的大股东在近期亮相”。如果日本股市走向活跃,日本产业和经济的新陈代谢也将易于推进。
     关于“逆石油危机”,随着中国等的崛起,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商品进口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电子和汽车等产品价格却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处在难以涨价的环境中。如果出口价格无法上涨,而只有进口价格出现上涨,日本的收入外流(交易损失)就将膨胀。在2005年仅为每桶50美元的原油上涨至100美元附近的过程中,日本每年蒙受了20万亿日元的交易损失。但在今年夏季以后,原油价格下降近4成,其他国际商品也在步原油的后尘。
     如果原油上涨50美元将导致20万亿日元的交易损失,那么假设原油价格下降25美元,交易损失将减少10万亿日元。这种规模的收入将留在日本国内。由于日元贬值的副作用,进口价格正在上升,但交易损失的减少远远更加巨大。
     “逆石油危机”具有各个侧面。但在日本经济重建的目前局面下,原油价格下跌对日本来说将带来巨大的红利。日本能否有效利用摆脱通货紧缩的最后机会呢?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俄罗斯滑向金融危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俄罗斯正滑向一场金融危机,令人联想起该国1998年的经济崩溃。
     卢布12月16日进一步暴跌逾11%,尽管俄罗斯央行在午夜时分戏剧性上调利率。卢布的动荡显示出向全球市场扩散的迹象,投资者大举转投避险资产,德国债券收益率跌至创纪录低点。突显政策制定者所受巨大压力的一个迹象是,俄罗斯央行副行长谢尔盖?什韦佐夫(Sergey  Shvetsov)表示,当前局势处于“紧要关头”。俄罗斯消费者开始恐慌性购物,试图抢在卢布进一步贬值前买入各种商品。与此同时,部分银行由于客户囤积美元和欧元而遭遇现金短缺。施罗德(Schroders)基金经理亚历山大?莫斯利(Alexander  Moseley)表示:“俄罗斯已陷入一场全面的货币危机。很难看到根本的压力来源消失。”
     12月16日,卢布兑美元汇率曾一度跌至1美元兑80卢布,随后回升至1美元兑70卢布。自今年初以来,卢布汇率已下跌逾50%,令人回想起1998年俄罗斯发生国内债务违约、引发经济崩溃的情形——尽管该国现在的公共财政和外汇储备状况比那时强得多。
     卢布暴跌之际,适逢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即将主持2014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如果她释放出明年将提升利率的强烈信号,那将会吸引资金回流美国,从而加剧新兴市场的跌势。
    卢布下跌的推动因素,包括各方对俄罗斯央行信心下滑、西方因俄罗斯插手乌克兰事务而制裁俄罗斯、以及油价不断下跌。12月16日,油价自2009年7月以来首次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莫斯科Micex股指一度下跌逾8%,随后有所回升。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股价下跌了17%,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股价下跌了10%。
     随着卢布继续下滑,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曾召集央行及政府的最高级别官员,就俄罗斯金融和经济形势展开紧急讨论。12月15日晚上,俄罗斯央行将利率紧急提升6.5个百分点至17%,但这一举措未能阻止卢布急剧下滑,引发了俄罗斯政府可能出台资本管制的猜测。
     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三个小时的记者会,会上他首次公开发表了对本周市场动荡的看法。普京表示,俄罗斯应当准备好迎接两年的经济衰退,他将该国经济困境归咎于西方削弱“俄罗斯熊”的阴谋。普京称,面对西方的进逼,一段经济困难时期是俄罗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他一再将卢布暴跌和正在逼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外部因素”。普京否认俄罗斯将实行资本管制,他承诺向企业界提供更多帮助,“不仅为他们提供外国货币,还要提供卢布流动性。”
     但其实造成此次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原因远非单纯是普京所强调的外部因素。
     造成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安德斯?阿斯伦德(Anders  Aslund)认为,俄罗斯经济已经受到三重打击——低效的结构性政策、西方金融制裁、以及油价的崩溃。每一重打击都在造成负面影响,它们相互叠加,使情势急剧恶化。
     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和裙带资本主义政策,连同保护主义措施,共同阻碍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7月以来,西方制裁已经停止了俄罗斯的全部外债再融资,无论是私人外债还是公共外债。6月份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40%,而卢布汇率也随之暴跌。两者的跌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因为市场往往会过度反应。现在看来,油价有可能维持在每桶60美元,而许多做空者则看好40美元。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俄罗斯GDP在明年下滑2%到3%,所有因素叠加起来,将导致明年俄国经济出现4%至6%的负增长。
     传统的观点是,俄罗斯的外债规模并不大——大约只占GDP的三分之一,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该国截至9月末的外债余额为6780亿美元——而俄罗斯GDP在卢布大贬值开始之前,应该是1.9万亿美元(跟2008年持平)。但在是卢布贬值之后,俄罗斯GDP按照当前汇率换算成美元的话则要缩水四成,导致俄罗斯的外债占比上升到55%(考虑到9%的通胀率)。卢布的进一步贬值还将继续提高这个比例。
     但是,当流动性不存在时,偿付能力也就无关紧要了。如今的俄罗斯,可谓硬通货为王。西方金融制裁无异于“突然冻结”所有国际融资——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后,全球金融市场有半年时间都处于这种状况。甚至连中国的国有银行也不敢给俄罗斯实体任何融资,因为害怕受到权力至高的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惩罚。
     传统观点一直声称,俄罗斯的国际储备绰绰有余。根据官方数据,其外汇储备在11月28日达到了4205亿美元。但是,在这些储备当中,超过半数流动性不强,需要从其中扣减450亿美元的黄金、以及1720亿美元的两个主权财富基金——储备基金和国家财富基金。这两个基金由俄罗斯财政部掌管,其资产既非流动资产,也不由俄罗斯央行控制。虽然俄罗斯财政部向央行汇报相关账目的情况,但是这些资金并不接受央行管理。
     实际上,俄罗斯的有效国际储备仅有2030亿美元,这并不是很让人放心,毕竟,根据经济发展部部长的预测,俄罗斯将在2014年出现1250亿美元的资本净流出。俄罗斯央行估计,俄罗斯实体在2015年的计划偿债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除此之外,还要算上高达300亿美元的  2014年12月偿债额。
     但是资本外流的总量可能要比估计中的高出许多。(制裁期间)俄罗斯国有企业将无法进行任何再融资,不得不偿还一切到期债务。私营企业不仅很愿意还清他们的到期债务,还很愿意预先还债,因为卢布很有可能会进一步贬值。摩根大通估计,俄罗斯的“虚构”交易(用来掩盖资本外逃)每年为320亿美元。俄罗斯巨富都有理由把他们的财富转移到更加宽松的司法管辖区。许多俄罗斯富豪正赶在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之前逃离这个国家。由于资本外逃形成了气候,外汇管制也将成为必然,而这一前景反过来将进一步加快资本外逃。一些俄罗斯银行已经公然引入硬通货提款的宽松限制。它们很可能会很快收紧。
     很多人都发表了观点,解释这场灾难肯定不会发生的原因。摩根大通指出,俄罗斯银行已经累积了2920亿美元的国外资产。想必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主权财富基金。在当前的金融恐慌之下,没有私人银行会主动放弃硬通货资产。俄罗斯民间持有的大量外币现钞也是如此。现在的问题是,银行挤兑和货币外逃会何时开始。
     许多俄罗斯私营公司的“外”债都涉及到海外的俄罗斯债主,但是他们不会愿意将钱转账到俄罗斯。况且,考虑到西方的制裁制度和俄罗斯的“去离岸化”,他们这样做可能会有法律风险。这场危机完全是俄罗斯自己一手造成,很可能没有一个国家会向其伸出援手,甚至包括中国在内。
     直到最近,许多西方和俄罗斯的金融界人士都推测,美国和欧盟的制裁措施将于明年7月失效,但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加里?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和杰弗里?肖特(Jeffrey  Schott)研究过二战以后的西方经济制裁措施,他们认为制裁往往是有“惰性”的,很少会在达到目的之前放松,例外的情况只有30%。除非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否则西方不太可能放松制裁。
     俄罗斯的预算平衡、公共债务或经常账户没有问题。它们看起来都坚如磐石。然而,我们看到,“贬值+通胀”周期以及经济滑坡已经开始。俄罗斯央行将被迫进一步加息以限制通胀和贬值。油价下跌40%,意味着俄罗斯的出口额将减少20%,即1000亿美元,进而导致投资、消费和GDP减少。虽然在外界看来俄罗斯的银行资本充足,但是许多银行必然会被货币错配和卢布前所未有的贬值而拖累。银行倒闭的成本最终势必会计到国家预算的账上。
     资源分配的敏感程度将大大加深。从1999年到2008年,俄罗斯的实际收入增加了10倍,但自2009年以来,俄罗斯GDP的年均增长仅为1%。在2010年以前,俄罗斯政府优先重视的是养老金,但是在此之后,其关注重点已经转变为军事、秘密警察和国家行政部门。与此同时,医疗和教育分配到的资金甚至比以前更少,如今,削减财政开支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俄罗斯政府还耍起了老把戏,将支出分散到地方,将收入集中到中央。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财务紧张的问题,因此不得不和莫斯科一样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部门裁员。
     俄罗斯将如何因对危机
     智库机构开放欧洲(Open  Europe)经济学家拉若尔?鲁帕雷尔(Raoul  Ruparel)认为,俄罗斯卢布崩盘意味着俄罗斯可能打出资本管制牌。俄罗斯央行一直落后于形势变化,而且正准备打出最后一张牌。
     鲁帕雷尔分析认为,考虑到俄罗斯央行上周刚举行会议并决定只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该行周一的大幅加息更加令人感到吃惊。显然,俄罗斯央行曾对大幅加息感到犹豫不决,担心此举会破坏早已经举步维艰的俄罗斯经济。这项仓促权衡后做出的决定也受到俄罗斯遭经济制裁的不利影响,显然很难取得平衡。俄罗斯央行已经尝试过几乎所有常规政策工具,主要是上调利率和管理外汇流动性(该行现在每月抛出50亿美元的外汇)。事实证明,俄罗斯在使用外汇储备方面显得非常谨慎。有些人认为这非常出人意料,其实不然。首先,如下图所示,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经在快速减少;其次,对抗油价暴跌之下的庞大石油市场,这种尝试几乎毫无意义,只有货币贬值能够抵消一些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这些储备可能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具有流动性和方便取用。最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表示,由于俄罗斯外汇储备中有高达2290亿美元跟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以及两个主权财富基金捆绑在一起,这些钱已经预留给其他用途,在俄罗斯央行有需要的时候,动用这些钱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
     对俄罗斯来说,明年的严重经济衰退几乎是必然的。而考虑到上述束缚,俄罗斯央行将对此无计可施,最后一个选项就是进行资本管制。在俄罗斯央行预测今年外流资本将达到1380亿美元之后,人们对于这个想法的讨论肯定会增加。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政府一直坚决地表示不会这么做,但是这种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随着油价崩盘以及俄罗斯经济日益不稳定,该国现金和资本的短缺会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俄罗斯贸易顺差可能大幅收窄。此外,资本外流也将增加,从而造成双重打击。为了把投资留在国内,并在系统中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俄罗斯可能会采取资本管制,以迫使投资者把资金注入国内经济,而不是国外。从目前的境地到资本管制,这个跨越可能不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在这方面,俄罗斯遭受的经济制裁已经预先起到了帮助作用——俄罗斯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跟国际金融体系切断了联系,这要么是由经济制裁直接导致,要么是金融行业出于不确定性考虑减少跟俄罗斯业务往来间接造成。本月初,俄罗斯宣布了鼓励出口商将外汇收入兑换成卢布的计划——这已经被一些人视为某种形式的资本管制,因为它迫使外汇转换成卢布,进而注入到俄罗斯国内经济。最终,俄罗斯通过迫使国内资本(其资本净流出达到每年1,340亿美元)留在国内,有可能会帮助抵消外国直接投资的部分成本。
     资本管制能够起到作用吗?资本管制起到过的作用至少可以说是有好有坏。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那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一招并不怎么灵光。尽管如此,马来西亚曾在1998年进行过高效运用,而冰岛和塞浦路斯也在爆发严重金融危机后选择实施资本管制。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太好看,但它们的经济都坚持了下来。此外,中国(这个国家更像规则之中的一个例外)至今仍然严格控制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而俄罗斯曾在过去20年使用这些管制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和水平的成功。总体而言,资本管制的影响一般是负面的,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曾对此做过很实用的总结。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资本管制将让俄罗斯公司更难获得外部债务展期。总共算下来,俄罗斯目前有7310亿美元的外债,其中3540亿美元属于私营部门。
     然而,在西方找不到太多融资机会的情况下,获得债务展期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此外,俄罗斯政府强烈希望避免提高国债再次违约的可能性。我们将可以看到更多俄罗斯公司向国家寻求帮助,就像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提出420亿美元政府救助的请求一样。如果油价和卢布继续跌下去,我认为俄罗斯除了采取某种形式的资本管制以外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它可能不会像近期的案例一样简单或是极端(比如冰岛和塞浦路斯,那里的资本流动几乎完全停止),但是仍然可能影响重大。强迫把外汇兑换成卢布或许是行动起点,而其他外币池可能也会成为目标——选项包括把利息/付款锁定在卢布账户之中。
                                                   (综合消息)
                             国内与港台经济
    人民币汇率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12月17日,国际外汇市场1美元兑换人民币6.1975元。今年迄今,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了2.3%,为2009年以来首次年度下跌,但人民币与日圆、欧元和英镑的汇率则走高,同期人民币兑日圆上涨了约9.5%,兑欧元和英镑分别上涨8%和3%。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中国政府设法应对美元走高之际,人民币兑美元以外货币的上涨可能令中国外汇政策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人民币已面临美国议会的潜在压力,美方长期以来一直批评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以扶持出口。而且中国官员认为,保持人民币稳定可促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货币篮子。另一方面,如果中国通过让人民币升值来遏制人民币兑美元跌势,人民币兑其他货币升幅可能更大,从而可能降低中国商品在日本、韩国等市场上的吸引力。
     瑞士银行(UBS  AG)经济学家汪涛称,在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和其他亚洲货币走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可能会控制由此带动的人民币实际升值空间,预计明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小幅贬值。汪涛预计到2015年年底,人民币将跌至1美元兑人民币6.35元。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明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2013年的3.9%扩大至5%以上,今年的占比预计在4%。贸易顺差通常给人民币带来上行压力。但他们称,贸易顺差可能更多地与内需萎缩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关,而不是因为中国出口增加。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经济学家胡伟俊说,鉴于美元走强,人民币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也试图让市场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中国官员和专家透露,中国越来越愿意让人民币温和贬值,同时希望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报道指出,中国央行目前正努力应对一些央行内部人士所说的人民币“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这主要是美元走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所致。
     不过,官员以及中国央行顾问称,央行不太可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的跌幅超过3%。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导致资金流出,而此时中国恰恰需要资金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官员称,中国政府也在争取让IMF明年将人民币列为与美元、欧元和日圆一样的国际储备货币。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该货币是否已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被广泛使用。中国政府相信,持续贬值会降低人民币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
     据一名接近中国央行的中国官员表示,明年人民币会出现多轮贬值,一旦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特别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总体而言,美元对人民币应会保持相对稳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努力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此挑战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尽管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但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中国央行每天都会设置人民币中间价,允许美元兑人民币在限定的区间内波动。
     自2012年以来,中国央行两次扩大美元兑人民币交易浮动区间。让人民币汇率更多地由市场力量决定,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中国希望更多地依靠国内消费而非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变得更加便捷之后,消费者就可以更灵活地进行消费和投资。
     尽管中国采取了以上措施,但中国对人民币的管控仍是北京与华盛顿发生摩擦的一个源头,美国议会两党均向奥巴马政府施压,要求其敦促中国进一步放松对人民币的控制。国会中不少议员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还说中国通过保持人民币疲软制约了美国的出口并让美国人失去了工作。
     美元的大幅升值给中国带来挑战。除了美国国会可能进一步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外,人民币走软还可能引发资金外流和流入资金的减少,尽管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动实施严格的管制。
     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和中国商业银行上个月新增外汇占款人民币22亿元,远低于10月份的661亿元。该数据通常被视为反映外汇入境规模的一个指标。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采取行动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则可能损害中国出口,令中国出口商品在美国和其他海外市场显得更昂贵。中国强调,当前的国内经济放缓说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接近均衡。
     摩根大通中国问题经济学家朱海斌称,外汇政策将是2015年中国最复杂的宏观政策之一。
     中国经济疲软导致中国央行11月宣布降息,此外市场预期美国明年将上调短期利率,这都令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很多此前押注人民币会上涨、从而以较低利率借入美元买入人民币的投资者最近几周都在平仓,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可能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经济。
     如果中国央行再度降息将降低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令投资人民币产生收益的可能性下降。一些投资者开始做空人民币,总资产7.5亿美元的投资公司Bienville  Capital  Management的新兴市场部主管马克?鲍威尔认为,中国仍在扩大的贸易顺差不足为凭,尽管这是促使一国货币升值的因素。他说,中国贸易顺差扩大更多的是因为国内需求萎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不是中国出口上升。他表示,过去六个月来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大,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一事实导致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康奈尔大学教授普拉萨德称,美元走强和国内经济减弱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机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同时也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招来投机性资本。而当中国央行认定人民币双向压力基本平衡时,就很可能扩大人民币的交易区间。
                                                       (综合信息)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4年12月19日收盘点(括号内为12月12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7804.80(17280.83)↓;纳斯达克:4765.38(4653.60)↑;标普五百:2070.65(2002.33)↑;英国FTSE100:6545.27(6300.63)↑;法国CAC40:4241.65(4108.93)↑;德国DAX:9786.96(9594.73)↑;日经225:17621.40(17371.58)↑;上证综合:3108.60(2938.17)↑;香港恒生:23116.63(23249.20)↓;台湾加权:8999.52(9027.33)↓;新加坡海指:3279.53(3324.13)↓;越南指数:523.09(553.93)↓;印度BSE30指数:27371.84(27350.68)↑;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43655.86(42400.00)↑;巴西BVSP:49650.98(48001.98)↑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4年12月19日收盘价(括号内为12月12日收盘价):
    欧元/美元:1.2227(1.2462)↓;英镑/美元:1.5632(1.5716)↓;美元/日圆:119.4800(118.7500)↑;美元/人民币:6.2211(6.1884)↑;CRB指数:240.29(243.75)↓;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5年1月):1194.40(1222.4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5年1月):57.77(57.49)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6396.00(6479.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5年3月):6.3225(5.9400)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803.00(863.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编译、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4年第97期(总第1514期)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人民币汇率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