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整体经济受房市波及日益明显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4年第87期(总第1504期)2014年11月15日(星期六)
    [本期要点]  中国A股国际化加速沪港通开通在即    安倍2.0能否成功?    中国工业企业难在获得订单而非贷款    中国整体经济受房市波及日益明显
    经济热点
    中国A股国际化加速沪港通开通在即
     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后,中国官方宣布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正式启动,消息大幅提振了市场情绪,两地股市应声同步上涨,相关板块持续活跃。市场人士表示,沪港通推出打通了A股市场与境外资金的通道,对市场利好明显,但短期市场情绪集中宣泄后将趋于平静,有限的增量资金难以支持大盘长时间持续上涨,预计利好效应消化后大盘将会重回原有轨道运行。“短期对市场情绪,包括对低估值的板块,肯定都是利好的,...包括对港股的带动作用,整个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共振。”首创证券策略分析师邵帅称。  
     据路透社报道,中港两地证监会11月10日表示,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开始,两地证监会已签署《沪港通项目下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并已订立监管合作安排和程序,及时妥善处理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或突发事件。
     “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股通”,是指海外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则是指境内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根据相关公告显示,沪股通一年的总额度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的年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由此可见,“沪港通”在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立上有效地对资金池进行了分离和控制。同时,由于上交所和港交所之间在规则上和法律上都存在诸多不同点,所以两个交易所创新性地共同合作,在包括交易时间、交易规则等方面进行协调。
     中信证券策略组报告指出,短期大盘蓝筹股将受到提振,但如果股价反应过度不排除后期大盘反而有调整压力。但沪港通带来A股市场国际化之后,A股市场将发生的一些长远的变化。报告认为,海外资金流向对于A股的影响将不亚于国内机构投资者。从历史经验来看,相较于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更为关注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如果不考虑套利等短期资金进出与指数型基金的被动加仓,海外资金的进出可能更多与经济增速的波动相关。
     而明年6月MSCI将审议A股能否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行可能性较大,并将可能从2016年5月开始执行。在中国纳入MSCI实施前,且2015年经济可能持续疲软的状况下,沪港通开放后海外资金流入速度可能会慢于市场预期。不过,从台湾1996年加入MSCI指数的经验来看,其股指脱离了经济增速的持续衰退,出现了持续1年左右的上涨,涨幅在1倍左右。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敏则表示,沪港通开通基本与此前预期相符,目前其带来的增量资金还比较有限。在情绪面的影响趋于平淡后,其真正影响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受消息激励,中国股市沪综指11月10日收涨2.3%至三年新高,并创三个半月最大单日涨幅;香港恒生指数早市收盘劲升387.24点,或1.64%至23939.7点。至于沪港通上路后对台股.TWII的影响,市场看法有些分歧。台湾龙头券商元大金控旗下元大宝来证券表示,台股跟进港股大涨,显示投资人对沪港通启动后的资金排挤效应并不悲观,只要台湾企业基本面表现良好,台股将同步受惠。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周一(11月10日)收盘大涨1.5%至逾一个月高位。不过也有台湾券商表示,台湾的投资人已十分国际化,在市场趋势不对的情况下,很难要求投资人只留在台股投资,而邻近的香港和上海股市,中线来说,将可能成为替代投资的标的。
     市场人士表示,沪港通将有利于沪港两地同一公司或可比公司的股票估值水平趋于一致,市场的直接逻辑是炒价差和估值差,同时海外资金入场更青睐于大盘股,因此短期直接受益板块是低估值的大盘蓝筹板块。“沪港通出来的过程中,对于像银行、建材、交通运输这些H股有折价的品种有实际的利好,短期还是有刺激性作用。”邵帅表示。但有分析认为,如果近期A股大盘蓝筹板块股价反应过度,等到沪港通开通后反而会给予对冲基金等投资者套利的机会。中信报告指出,目前A+H股票几乎处于平价水平;另外AH股票虽然权重板块存在折价,但由于A股和H股本身所处环境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差异,两地估值完全匹配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沪港通对券商来说,佣金贡献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而沪港通后券商创新业务将更加活跃,且沪港通前后市场行情转暖,券商将有一个长远的收益。陈敏称,“券商最近是连续在往上涨,因为沪港通是一个利好,这轮行情以来,增量资金入场了,市场交投是很活跃的。”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此前则表示,沪港通将促进内地券商国际业务的开展,但从时间维度上论之,相关业务开展不可能全部一蹴而就,而是会在短期、中期、长期不同期限上逐步推进。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认为,“沪港通”的试验田意义,无论是从资本项目开放的角度,还是从促进中国股市的规范化,“沪港通”都值得期待。他在一篇文章中说,相较于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规模,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核心在于推动资本项目在风险可控下逐步开放。与此同时,资本项目开放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步骤,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利。一旦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打破美元一家独霸天下的格局,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话,就能使国际资本流动趋于平衡,从而有望避免目前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推出给全球资本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他认为,“沪港通”或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型的操作方式,将打开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的新通道。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经对国内造成了极大的流动性的压力,热钱不断涌入市场。从这个方面来讲,允许国内的资本通过可以控制的、看得见的渠道流出去是一个很必要的措施。当下,虽然中国资本项目是严格控制的,但依旧有很多钱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非法的渠道流出去,造成不可控的外汇流失。而如果有了诸如“沪港通”这样的渠道,在机制设立上有很好的考量,使国内资金南下香港是看得见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而实际上到最后资金并没有流出去,只是停留在了港交所的机构里面,一旦卖出,资金就流回境内。
     从中国资本项目来说,应该更开放,让国内的资金通过合法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渠道流出去,并投资高收益的稳定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良策。
     对于A股市场来说,“沪港通”开通后的双向额度都并不大,相对于港交所和上交所的交易量和总市值而言可谓微乎其微的,因此不大会对市场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但随着国外资金入场,却可以倒逼国内A股市场规范化的改革。近年来,A股与海外的(发达)市场,不管在规范化方面、合法合规方面还是在机构投资和监管上市公司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从这一点来讲,引入海外的投资者,他们就会带来很多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些惯例和视野,势必会促进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海外投资者对于上市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公司治理以及关联交易,会发出他们作为国际投资者的声音,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大股东,但这些声音可能对推进国内公司治理、市场管理的透明性、对关联方和大股东的进一步限制、保护小股东的权益等等方面,有望产生正面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同时,国内投资者到港交所交易,也可以学到国际成熟市场的许多经验,包括什么是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什么算是上市公司的合法合规的行为,公司治理,红利政策等等。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此外,“沪港通”正常运行了以后,可以发挥其“试验田”的重要作用,将成功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进行复制,可以考虑再打开更多类似的通道,比如“沪美通”、“沪欧通”等等。尽管短期内A股和H股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价差会缩小,但如果要让中国投资者在全球股市中分散风险获得高收益,可能还需要改进。就此而言,“沪港通”是有局限性的,所谓的局限性就是因为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80%左右是中国大陆的公司,所以通道即使打开更大的口子,最后都不能实现中国投资者在国际股市进行分散投资的需求。
     中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称,“沪港通”打通资本项开放的产品通道。文章称,业内普遍共识是:该机制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自贸区+沪港通”,将构建起人民币资产池的双向通道:账户通道与产品通道。
     去年建立的上海自贸区,终极目的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自贸区,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金融资产缓冲区和蓄水池,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并且最终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打通资本账户,展开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目前上海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全国最全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和要素市场。而“沪港通”将打通两地资本市场的产品通道,也为互联互通扩展至其他资产类别开拓路径。
     而推动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可将香港成熟产品直接引入境内,为境内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选择,同时将境内基金产品在香港销售,吸引海外资金进入,进一步扩大中国基金行业,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具体到股市,“沪港通”将带动资金的双向流动,有利于估值体系对接,稳定蓝筹估值。更关键的是,这一机制将推动A股投资者估值体系和投资理念与国际标准对接,优化投资者结构。目前大陆和香港的资产池是分离的,存在套利机会,A/H股溢价短时间不会消失。A股市场上独有的稀缺品种(如中药、白酒、军工、旅游等),以及港股市场上的优质科技成长股,将会受到两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两地的估值,大概率是向港股等国际化方向靠拢,但由于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定价机制不同,并不会完全同步。香港实施联系汇率制,港币与美元挂钩,因此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香港市场无风险利率一直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资金成本低廉,不像A股资金成本波动较大。不过,香港资金进入沪市,不会像A股资金那样更喜欢短期投资,而会更倾向于长期稳定投资,挤压短期泡沫,稳定蓝筹估值。
     海外有大量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其中香港就有将近1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暂时还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投资渠道。目前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缺陷在于,交易制度不够方便(限于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资金锁定期3个月或1年、必须指定境内银行托管、自主汇兑),这也使得很多海外的资金无法将中国市场作为配置的主要方向,导致中国的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份额比较小。“沪港通”启动后,市场可得性的提升和交易规则的国际化,将会有助于全球资本加大对中国的资产配置(例如,中国资产可获准进入MSCI指数体系),这也一定会带来资金增量。当前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和股市总市值严重不匹配。以MSCI指数为例,目前A股在MSCI中国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比为0,若中国的资本项目完全开放,那么中国在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将由当前的18.9%(由在香港上市以及在国内上市但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的股票构成)提升至27.7%。
     目前A股和H股存在交易规则上的一些障碍,比如港股可以T+0、有个股期权等,而这些是国内资本市场所没有的,未来交易规则也会逐步与海外规则对接,交易手段的丰富对于吸引资金和提升市场较低估值会有正面作用。试点初期,“沪港通”在市场联接、额度、投资标的等方面均设有限制,未来这些限制有望逐步取消。一旦成功运行后,该机制可容纳更多标的公司,额度可扩大,而且它的模式可以复制推广至其他市场,比如“深港通”或者“沪新通”、“伦敦通”、“纽约通”等。随着业务的推进,券商业务量将大幅提升,证券业将极大受益于跨境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
     长期来看,“沪港通”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同时两地市场的打通,也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向全球市场的开放。整体金融改革的轮廓和进程呼之欲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建设和资本账户开放都是其中应有之义,最终目标是参与全球货币竞争,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预计“十二五”结束前后,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其中多数目标都将会提前实现。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认为,“沪港通”有望重演以开放促改革。“沪港通”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将对香港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起到实质上的推动。不过,更令市场关注的可能还是其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撬动。“沪港通”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即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不过,目前来看,不论是“沪港通”,还是人民币兑换额度上限的放开,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推动都将是有限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则“沪港通”属于闭环交易,对资本流动有着严格的限制,A股账户持有的港股,以及港股账户持有的A股,都只能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而不能在对方市场上套现。由于“沪港通”额度控制根据净轧差计算,跨境资金流动亦受到控制,短期内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是边际上的。二则虽然放开了每日2万元的兑换上限,汇入内地的8万元限制仍未作调整,银行资金往来上其实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纵使如此,“沪港通”的推出仍将为下一步的开放打下基础。下一步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只需要在“沪港通”基础上,将额度放得更开点,将闭环一点点打开,逐步推动A股与H股的相互转换,便已是很大的胜利了。但目前来看,这些改革需要服从整体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难以在短期见行,至少要等到“沪港通”运转成熟后,才会考虑循序渐进。在下阶段对外开放方面,根据上交所的表态,暂时还未涉及深化“沪港通”的内容,而是要务实推进交易所跨境合作,建立面向国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上交所指数在国际主要交易所挂牌,推进将A股市场纳入境外主流指数,加快跨境ETF发展等。不过,不难料想,一旦更深层次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胎动,“沪港通”仍将是排头兵。
     另一重影响是制度层面上的。沪港市场联通后,境内外的投资者将同时能够参与两个过去完全独立发展的市场,投资者的诉求必将促使两个市场在监管制度、交易机制、产品创新等各个方面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以投资者结构为例,内地证券市场还是散户主导的市场,2013年总成交金额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20%。相比之下,2013年港交所现货成交金额中各类机构投资者占比达80%。“沪港通”的推出无疑将大大提高海外投资者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的力度,扩大沪市的机构投资者规模,有助于推动市场投资理念向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向发展。而在产品方面,香港证券市场的产品体系非常完整,除了股票外,拥有结构性产品、衍生权证、牛熊证、股票挂钩票据、期货及期权等。而目前内地股票市场主要是一个股票现货市场,衍生品只有一个沪深300股指期货。两个市场联通后,两个市场差异的对比将有助于加快内地市场的改革创新,有助于ETF期权等产品的尽快推出。
     以此观之,“沪港通”及其相关配套政策,虽然在资本账户开放上,仍难以视作飞跃,更多是边际上的改进。但其赋予了相关改革以足够的想象力,当时机成熟,后续改革便可鱼贯而出。以开放促改革的故事,有望在“沪港通”上重演,并且以一种更加可控和有序的方式进行。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安倍2.0能否成功?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  戴维?皮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安倍晋三无所作为的第一次首相任期和这一次“增压型”极度活跃表现的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日本人现在称他为“安倍2.0”。自他近两年前在政治上卷土重来以来,他一门心思地抹去人们对他只支撑了12个月就在2007年告终的第一次首相任期的所有记忆。这种弥补的决心为他的第二个首相任期带来一种近乎重生的狂热,令他的支持者精神振奋,而反对者觉得可怕。
     经济上,安倍推出了自日本20年前陷入停滞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经济复苏计划。外交上,安倍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以来最活跃的日本首相,出访的足迹遍及亚洲乃至全球。在防务上,为使日本摆脱宪法限制,恢复拥有正常军事力量的“正常国家”地位,他发起了几十年来最协调一致的努力。
     不过,即使按照安倍的标准,过去两周也是十分忙碌的。首先,就在美联储(Fed)告别量化宽松的同一周,安倍任命的激进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了又一轮大规模货币宽松举措,令市场震惊。就在日本央行宣布将买入更多政府债券的同时,日本规模巨大的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也宣布,将把其对国内股票的配置提升一倍以上。这套政策“组合拳”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日本股市大涨7%,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逾5%,至1美元兑115日元。而债券市场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悲观者预言的动荡。
     其次,本周安倍终于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晤。
     第三,突然出现了安倍将提前举行大选的说法——这或许是最出人意料的。这么做的一种可能原因是,他可能会借助大选实现改口,放弃继承上届政府有关进一步提高消费税的计划。就在上周,他同时会见了“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教父”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和主张大力印钞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两人都催促他为消除通缩威胁而永久放弃增税措施。大选可能是实现这种一百八十度政策转折的途径之一——尽管安倍对于是否增税可能仍未真正下定决心。提前大选的另一个潜在好处是,让选民直接面对支持他还是放弃他的选择,从而提升他不断下降(尽管还算体面)的民意支持率。重整旗鼓的安倍将利用新的民意授权(无论这有多少实际价值)。
     那么,这一切在指向何方?经济上,日本获得了25年来终结通缩的最佳时机,而通缩是日本许多问题(即便算不上所有问题)的根源。达到2%的通胀率有点像是麦克白想要当上国王的野心。而安倍如此深陷量化宽松和质化宽松(对应于莎士比亚的“流血”,译注:麦克白在当上国王的过程中使全国上下血流成河),以至于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显得令人厌烦。说服安倍冒险尝试这些举措的耶鲁教授滨田宏一,对货币宽松、财政灵活性、结构性改革这三支箭的打分分别是A、B和E,合起来恰好就是安倍(Abe)的名字。如果日本能够实现可持续的适度通胀,就成功了一半。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结构性改革有望随之到来。
     至于安倍把日本变成“正常”国家的目标,结果可能就不那么明朗了。菲律宾、越南和印度这样的国家乐见一个更强大的日本,将日本视为一股与中国相抗衡的力量。北京方面当然不这么看,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给安倍扣上了危险的军国主义分子的帽子,称其一有机会就可能再度入侵整个亚洲。
     然而,安倍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国内。绝大多数选民对安倍的修宪雄心保持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抛弃和平宪法第9条的问题上。任何修宪举动都必须通过全民公决才能生效,要通过这个障碍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管安倍2.0多么坚决,在这方面他或许不得不屈服。
    (FT中文网,2014.11.14)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工业企业难在获得订单而非贷款
     长江商学院发布的一份针对2015家工业企业的调查发现,中国的工业企业仍然难以摆脱产能过剩和利润微薄的问题。近一半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其所在行业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大多数企业指出订单不足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同行业的情况也不一样:办公设备和家具制造商的情况还不错,而表现糟糕的行业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煤炭、钢铁和化学品企业这些中国重工业的核心领域。
     大多数工业品都是买方市场,这是在中国经济以似乎无上限的速度增长的时期,制造类企业过分扩张造成的。衡量工业品价格变化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近三年出现同比下滑。
     大多数受访企业表示在获得贷款方面没有问题。只有3%的受访企业认为信贷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事实上,只有10%的企业在第三季度需要动用贷款,第二季度这一比例还有24%,剩下几乎所有的企业均表示他们不需要更多的资金。
     表示从银行之外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很少,例如中国影子金融系统里监管较为薄弱的信托公司。抽样调查中只有15家公司从此类影子银行贷过款,占比不到1%。
     设计这项调查的长江商学院教授甘洁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融资问题不是经济增长的制约瓶颈。也就是说,单靠放宽货币政策不行,这只会催生更多的过剩产能。她表示,实例研究显示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使得它们并没有太多借入高息贷款的余地。国有企业的贷款规模仍呈现出多于私营竞争对手的趋势。
     由于几乎没有迹象显示需求将很快加速回升,因此企业并不急于投建新生产线。甘洁估计,只有约7%的企业投资规模多于其更换陈旧设备所需要的最低支出。
     企业需要在激烈竞争、需求不足和投入成本上升之间协调平衡。全球市场原材料价格现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但薪资水平却在快速攀升。更糟糕的是,工人的就业意愿可能已不像以前那么强。甘洁表示,一些企业发现年轻人不大愿意干机械单调、比较脏的工作。但有一个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提高自动化操作程度。机器人制造可能会成为一个前景光明的行业。
    (WSJ,2014.11.15)
    中国整体经济受房市波及日益明显
     中国经济减速正日趋明显。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3日公布的10月主要经济指标显示,生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纷纷出现放缓。住宅价格下跌所导致的房地产行情趋冷正波及到整体经济。虽然中国政府通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来支撑经济,但是对全球经济来说中国经济的减速似乎成为一个较大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幅环比缩小了0.3个百分点。虽然高于创下5年零8个月以来最低增幅的8月(6.9%),但却创下了今年第2低的水平。被认为能更准确反映企业活动的发电量10月同比增长1.9%,比上个月下滑了2.2个百分点。
     房地产行情的趋冷对经济构成拖累。1-10月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减少了7.9%。房地产销售低迷致使新增投资放缓,1-10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12.4%,与去年接近20%的增长率相比增速大幅放缓。
     包括建设投资和设备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1-10月同比增长15.9%,较1-9月的增长率下滑了0.2个百分点。以建筑材料为中心,投资的放缓导致生产情况趋冷,10月水泥的生产量同比减少了1.1%,连续2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位于重庆市的某汽车厂商的工厂最近已连续停产1周。这是因为冲压加工零部件的供货方突然倒闭,倒闭的原因是投资房地产失败。在个人和企业纷纷通过房地产投资来获取财富的中国,住宅价格的下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经济产生影响。
     尽管消费出现增长,但仍不具备替代投资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中国各大电商企业竞相打折促销的“双十一”(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网上零售平台的交易额突破了10000亿日元。虽然这显示出个人消费的坚挺,但是显示整体消费动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月同比增长11.5%,环比增幅反而下滑了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到了反腐运动和住宅价格下跌的影响。
     为防止经济快速下挫,中国政府提出加速基础设施投资的方针。据中国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本月初批复了7个铁路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央行)9、10月也加大了对主要银行的注资力度。不过,中国领导层倾向于采取微刺激政策,对可能助长经济效率低下情况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对策持谨慎态度。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担忧似乎目前仍难以消除。
     另据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1月13日公布了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中期经济预测。预计东盟10国加上中国、印度的2015-2019年平均增长率为6.5%。
     为配合在缅甸召开的东盟峰会等,经合组织与东盟秘书处联合发表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在亚洲的经济大国中,中国的减速已不可避免,但估计会在政府的调控范围内;而印度的平均增长率预测为6.7%,将较2013年的实际增长率上升1.7个百分点。至于印度能否达到预测值,将取决于旨在促进国内外投资等的莫迪政权的改革。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方面,估计内需和佐科政权领导的改革将成为推动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副秘书长玉木林太郎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作为结构改革支柱的限制放宽以及地区整合的加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日经中文网,2014.11.15)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4年11月14日收盘点(括号内为11月7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7634.74(17573.93)↑;纳斯达克:4688.54(4632.53)↑;标普五百:2039.82(2031.92)↑;英国FTSE100:6654.37(6567.24)↑;法国CAC40:4202.46(4189.89)↑;德国DAX:9252.94(9291.83)↓;日经225:17490.83(16880.38)↑;上证综合:2478.82(2418.17)↑;香港恒生:24087.38(23550.24)↑;台湾加权:8982.88(8912.62)↑;新加坡海指:3315.67(3286.39)↑;越南指数:600.36(602.59)↓;印度BSE30指数:28046.66(27868.63)↑;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45134.15(44814.63)↑;巴西BVSP:51772.40(53222.85)↓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4年11月14日收盘价(括号内为11月7日收盘价):
    欧元/美元:1.2525(1.2455)↑;英镑/美元:1.5669(1.5869)↓;美元/日圆:116.2900(114.6000)↑;美元/人民币:6.1300(6.1224)↑;CRB指数:266.79(270.66)↓;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4年12月):1188.70(1176.5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4年12月):79.41(78.43)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6620.00(6640.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5年2月):5.6275(5.1450)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256.00(1437.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编译、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4年第87期(总第1504期)2014年11月15日(星期六)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整体经济受房市波及日益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