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欧洲“失业型复苏”堪忧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3年第81期(总第1401期)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本期要点]: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何在?    通胀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    欧洲“失业型复苏”堪忧      中国货币政策趋向收紧    台湾经济三季度增长远逊于预期
                                 经济热点
    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何在?  
     增长来自何处?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崛起并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而其他国家却苦苦挣扎也成不了发达国家?哈佛大学的豪斯曼主持的研究项目显示,增长“受到知识的驱动,这种知识体现全社会层面,而非个人层面”。分析认为,全球要减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就要找找那些不合常理却最具增长条件的国家,它们往往不具任何有利地理条件,但却有丰富且可转移的产业,就如今日的韩国。
     1.仅靠自然资源  经济不可持续
     英国《金融时报》投资编辑约翰?奥瑟兹指出,这牵涉两大考虑:相关的专有技术能否应用于新的领域?如果人们已拥有某个领域的技能,那么他们的这些技能能否轻易应用于其他行业?豪斯曼的研究包括,通过考察专有技术如何形成产业集群,绘制出经济复杂程度地图册。大型集团围绕服装、建设、机械、化学制品和电子产品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能够轻易转移到其他行业的技能。
     偏远的产业集群包括自然资源。石油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可能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采掘行业不需要能够轻易被转移至其他行业的专业技能。除非这些国家有意利用矿产收入打造新的专业领域,否则当资金耗尽时,它们将后悔莫及。因此豪斯曼支持石油诅咒的说法。哪些国家能够从脚下的土地中获得所需所有财富,哪些国家的领导人往往会变得自满起来,并且不会主动实行必要的改革。这或许会解释如下现象:为何矿产资源非常贫乏的韩国会增长得如此迅速,而墨西哥虽在上世纪70年代似乎进入全球石油储量最多国家之列,但后来却陷入了停滞。
     不过豪斯曼认为墨西哥已改变了,因为该国一直向飞机制造、信息科技等行业扩张。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墨西哥意识到,仅仅依赖石油业是不行的,此后便在该国与美国的边境上投资发展制造和组装行业。这令墨西哥现已成为一个最具增长条件的拉美经济体。
     巴西一直主要开发以大豆和矿业为首的自然资源行业。豪斯曼表示,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巴西的增长却非常有限,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保持现状或出现下跌,巴西的增长能力将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开发出更复杂的产品,但巴西当前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尽管在阿拉伯之春后,突尼斯和埃及出现了动荡,但这两个国家都成为了颇有潜质的增长点。而可能成为「石油诅咒」典型受害者的卡塔尔却没有显示出这种潜质。这一再证明,石油不太可能成为另一个增长来源,因此其他经济领域不会为其提供很大帮助。
     至于中国,好消息是,豪斯曼的研究团队认为是该国具备良好的增长条件。坏消息是,据他们预测,在这个10年剩下的时间里中国将每年增长4.5%至5%,并将在某个阶段出现衰退。因为传统看法认为中国经济至少会增长7.5%,并在此过程中拯救全球其他国家。对于很多人而言,中国经济增速低于5%将意味着硬着陆。但豪斯曼的预测目标听上去比较合理:“他们必须把46%的投资比例(投资占GDP的比例)降至更合理的水平。如果不经历一段增速极慢或负增长的时期,这点将很难做到。”
     2.欠结构性优化  亚洲复苏逊欧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活动已经全面复苏。不过分析指出,亚洲地区的复苏势头依然不及欧美地区强劲。
     10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由9月的51.1升至51.4,触及18个月高位。不过,中国官方PMI中的新订单分类指数由9月的52.8降至52.5,这是反映中国经济复苏力度的一个令人担心的信号。出口订单分类指数也由50.7降至50.4。另一项数据显示,台湾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了1.6%,增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6%。考虑到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加上许多欧洲国家已经走出衰退,许多经济学家预计,这些亚洲出口强国的表现会更加强劲,但为何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呢?
     汇丰的分析师指出,亚洲地区的出口表现似乎落后于全球工业周期,这一现象非常罕见。虽然亚洲的出口温和好转,但仍令人费解的是尚未看到强劲的数据。花旗投资研究的分析师表示,亚洲地区的增长不如预期,可能是由于消费者降低了信贷敞口、增加了储蓄,而美国贸易逆差收窄也印证了这一点。另外,薪资成本上涨可能给中国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其销往西方国家市场的制成品价格过高。而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高端商品竞争力明显不足。
     经济学家们称,美国国会围绕预算支出和债务上限问题的分歧令美国政府10月一度停摆,这可能也影响了亚洲的出口。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导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提高;过去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6%。有分析称,地区性数据反映出亚洲近年来竞争力下降的深层次问题,曾经受到西方央行宽松政策支撑的亚洲经济忽略了能够改善其长期前景的结构性优化。
     3.发达国FDI续降  企业慎对复苏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上升,但英国却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最大单一外国直接投资(FDI)目的地国。
     发达经济体都长期占据FDI的最大份额。然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中,流入经济增速更快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投资比重一直呈上升态势,发展中经济体吸引的FDI更在2012年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
     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今年上半年吸引的外商投资同比大幅下滑,同期美国吸引的外商投资同比下降21.5%。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单一投资目的地国家,但今年上半年跌至第三,名列中国和英国之后。2012年上半年美国排名第二,但全年吸引外资规模重返外商投资目的国榜首。
     英国吸引的外商投资规模跃升87.7%,至749亿美元。英国荣登榜首主要受惠于嘉能可与Xstrata的合并以及一桩涉及英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的交易。UNCTAD表示,相比起基建,并购及外国关联公司的大量留存收益是今年上半年FDI的主要来源。这可能透露出企业依旧对全球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与冒险尝试新的投资相比,这些企业更愿意进行收购、或是利用现有收益流。
     4.亚洲次贷危机魅影堪忧
     亚洲债务水平在宽松的信贷环境下不断攀升,许多观察人士已经提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的问题。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的报告指出,亚洲家庭债务不断上升,与此前引发美国次级债危机和全球衰退的私人领域借贷过度情况存在相似之处,而亚洲家庭债务水平上升主要是发达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所致。标普表示,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银行尤其容易因家庭借贷攀升而受到打击,因为债务迅速攀升,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以及银行对汽车、个人和无担保贷款的敞口巨大,这些因素令银行遭遇债务违约的风险上升。这份报告指出,新加坡和韩国的家庭债务水平也非常高,并警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可能会损害抵押贷款质量。
     而报告认为,只要利率和失业率维持在低位,亚洲就不会发生任何重大的债务问题,但当利率和失业率真的上升,或者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泰国等国将面临信贷损失上升的风险。标普指出,美国有“无追索权法”(允许出现财务困难的抵押贷款持有者只将他们的房产交给银行),这是亚洲情况与美国的最大不同。亚洲地区的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的政府已采取措施抑制抵押贷款增长,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印度尼西亚已为汽车贷款设限,马来西亚则寻求使消费者积累信用卡债务的难度增大。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通胀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
     据《纽约时报》报道,人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是现代生活的一种沉重赋税,但是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通胀上行得还不够快。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经济恰恰需要更高的通胀率,来结束持续五年的迟缓增长和高失业率。
     几十年来,美联储(Fed)一直努力抑制通胀,但是包括经奥巴马总统提名于明年起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珍妮特?耶伦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却一直认为,在经济疲软的形势下,适度的通胀尤为可贵。物价上涨将帮助企业提高利润;而工资上涨有助于借贷者偿还债务。通胀还会鼓励个人和企业以更快的速度贷款、花钱。
     例如,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校董事会正指望着依靠通胀来帮助控制住高涨的教师工资。好市多(Costco)和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也希望,通胀抬头能提升它们的利润。联邦政府期待着通胀会帮助它减轻债务负担。然而一项计算显示,美国的年化通胀率在8月为1.2%,只略高于美国有史以来最低的通胀水平。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斯?S?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最近写道,“相比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过后,持续低速增长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风险,稳定的适度通胀根本不值得我们担心。我们应该欢迎它。”
     美联储也一改其历来对抑制通胀的关注,在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努力将年度物价上涨维持在2%左右。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由于通胀水平较低,而且需要降低失业,所以应当继续执行经济刺激计划。
     包括罗格夫教授在内的批评人士表示,美联储过于保守。他说,美联储应将年通胀水平推高至6%,并保持数年,而这样的通胀率在20世纪80年代初过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他把美联储的小心翼翼,比作在高尔夫球落入沙坑时还不肯用力挥杆。“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把它重新送回草地上,”他说,“只要还在沙地里,轻轻地推就是不够的。”
     所有这些说法都让另一些经济学家们沮丧,他们不觉得通胀有什么益处,还警告说,随着经济开始复苏,美联储可能会失去对物价的控制。经济学家们同意,随着通胀加速,人们会迫不及待地花钱,这种行为的破坏性后果会迅速盖过通胀带来的任何好处。通胀加剧也会影响收入固定的人群,还会打击放贷和长期投资,即使通胀水平回落,仍然会持续制约经济增长。
     “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央行官员如此努力推高通胀率,这样的情形真是史无前例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他的新书《地图与疆域》(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中写道。他说,这种努力可能会导致两位数的通胀。
     当代的政策制定者是在20世纪70年代长大成人的。当时人们对高通胀的容忍,并没有换来预期的好处,反而让西方经济陷入了所谓的“滞胀”——物价上涨,但经济几乎没有增长。
     然而,与日本的命运相比,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警示,对当前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参考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的物价一直呈总体下降趋势。Yen  for  Living博客写道,2000年,一袋咖喱屋(Kariya)速食咖喱价格为120日元(当时约合9.6元人民币),而现在价格只有68日元(约合4.3元人民币)。
     这种持续的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节节后退——人们不愿消费,因为价格持续下降,借钱时也会犹豫不决,因为还款成本会不断提高。日本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结束这种状态。
     “低通胀对经济增长无益,因为非常低的通胀水平加大了通货紧缩的风险,会使经济陷入停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今年7月表示。“证据显示,通胀水平很低、并且不断下降,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非常糟糕的影响。”伯克南从日本的通货紧缩中得到了教训。
     有证据表明,低通胀正在损害美国经济。好市多公司首席财务官理查德?A?加兰蒂(Richard  A.  Galanti)在2008年12月表示,“我一直都说,有少许通胀是有益的。”他解释道,物价上涨时,这家零售商的利润率和销售额通常都能够有所增加。本月,加兰蒂告诉分析人士,好市多营收增长之所以达到了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速度,通胀水平过低是原因之一。最近几个月,沃尔玛、Rent-A-Center及密歇根州的零售连锁店Spartan  Stores的高管们都对通胀水平过低表达过不满。
     很多家庭也有理由怀念通胀水平较高的时代。历史上,物价提高会促使工资上涨,借贷者也能更容易地偿还按揭贷款等固定债务。在2008年以前的五年时间里,通胀致使物价上涨了10%。在过去五年里,物价上涨了8%,按照目前的速度,物价在未来五年将会提高6%。
     根据经济学家乔治?A?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和两名合著者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通胀还能帮助工人找到工作。物价上涨时,公司可以通过不提高工资,来悄悄地提高利润率,这样企业雇佣更多工人也能维持盈利。较低的通胀率则会带来相反的作用,使找工作变得更难。
     当然,公司也可以削减工资。但有充分证据证明,即便是在经济低迷时期,公司也不愿减薪。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分析,联邦数据显示,自经济衰退以来,声称自己的工资没有发生变化的就业者人数大幅增加;而称自己工资减少的就业者人数,增幅要小很多。实际上,有一堵无形的墙在阻止减薪。标准的解释是,雇主担心激怒工人,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对于支持降薪,我希望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我通常会主张从等式的另一边入手,”左倾的预算与政策重点中心(Center  for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研究员、副总统拜登的前经济顾问杰瑞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说,“但我觉得提高通胀水平会有所帮助。”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分析认为,美联储仍有可能更早缩减资产购买。美联储10月30日表示,全球最大经济体仍在以温和速度扩张,这表明,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放慢资产购买步伐。在10月的政策会议上,负责设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没有对政策进行任何调整,每月资产购买规模仍稳定在850亿美元,但会后声明暗示,美联储认为10月早些时候的政府关门事件没有造成太大损害。尽管市场最近认为,在明年3月之前,美联储不会缩减资产购买,但声明暗示,如果经济数据支持的话,美联储仍可能更早放慢资产购买计划,最早可能在12月的会议上。
     今年9月,美联储选择维持其资产购买计划,这令市场感到意外。此举推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上扬并导致市场利率大幅下滑。此前美联储在6月和7月的声明中均暗示接近缩减资产购买,导致市场利率上涨。再加上政府关门的影响(这打乱了10月的经济数据),市场最近认为,9月的决定意味着美联储将在数月内自动暂停行动。但10月的声明暗示,这种理解不一定正确。
     声明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美联储删除了9月声明中的一句话:较紧的金融状况(这是美联储表述市场利率走高的暗语)可能会放慢经济复苏。美联储删除这句话表明,它对现在的市场利率感到放心。美联储还维持了9月声明中有关美国经济正“温和”扩张的措辞,而没有降级为“小幅”,尽管美联储指出,最近几个月住宅行业回暖速度有所放缓。然而,美联储意有所指地表示,其判断系基于“可用数据”,这表明,随着10月更多详尽信息的出炉,其决定仍可能发生变化。
                                                           (综合信息)
    欧洲“失业型复苏”堪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夏天欧元区经济走出了最长时间的衰退,工厂产量增长,出口超过进口。4月份以来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一直在稳步提升。
     但经济学家们告诫,复苏在本质上比较脆弱,创纪录的失业率(目前整个欧元区是12%,外围国家高达大约25%)危及任何好转期待。经合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卡洛?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说:“结构性失业是欧元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失业率不能显著降低,就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就业人数减少意味着消费支出较少、需求增长更低、信心偏低。所有这些都给复苏带来进一步的拖累。”
     欧盟最大的雇主游说组织BusinessEurope总干事马库斯?贝伊勒尔(Markus  Beyrer)说,失业型复苏(失业率没有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加速)在欧洲经济体很常见,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初期,僵硬的劳动法不鼓励公司雇佣新的员工。
     然而,欧元区还面临着另一个结构性问题:老龄化的人口。世界大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的伯特?科林(Bert  Colijn)说:“如果人们能够活到80岁,退休年龄就不能还是55岁了,因为我们负担不起。因此,人们的工作年限更长,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相应加大。”2005年以来,6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比例一直在稳步上升,而24岁以下的就业人口比例则出现下降。
     德国经济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所长马塞尔?弗拉茨舍(Marcel  Fratzscher)认为,金融危机过后的余震,再加上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可能会将一般为4年的失业型复苏阶段延长至5到10年。他说:“我很悲观,如果欧元区多个国家不推行彻底的劳动力改革、放开职业限制、简化雇佣和解雇,那么受到危机冲击的国家将继续面对高通胀和零实际增长。”
     德国2003年到2005年推行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帮助了长期失业人群回到工作岗位,失业人数从2003年的520万下降到今年的220万。降低德国失业率的改革一直受到工会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些措施减少了常规工作的数量,增加了可靠性不高、收入较低的工作。欧盟工会联合会(ETUC)秘书长伯纳黛特?赛格尔(Bernadette  Ségol)说:“没有证据表明,增加不稳定的工作能够创造就业。此外,工资已经面临巨大压力。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继续降低工资,就会影响消费。”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of  European  Policy  Studies)主任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不赞同工会的观点,即劳动力市场放松管制无法创造就业。但他也承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福利和高效率的官僚机构提供支持,这些改革的落实会比较困难。“比如说,在意大利,我怀疑他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没有腐败的体系,积极帮助并监督失业者寻找工作……串通舞弊的风险很高,”格罗斯说。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首席经济学家马可?瓦力(Marco  Valli)认为,对欧元区国家来说,更容易的做法是进一步放开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吸引新的业务。“与改变劳动法相比,这样的政策争议较小,也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欧盟的青年人保障机制也饱受诟病。该机制将拿出60亿欧元款项帮助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表示,这类措施将赋予失业者新的技能,但却没有充足资金。然而,即使得到落实,这些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结构性变革真正产生效果还需时日,这不能给葡萄牙的科斯塔以及南欧的很多同龄人带来什么期待。皮萨里德斯说:“形势非常艰难。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风险是,形成一个所谓的‘迷失的一代’,即贫穷、不受重视也没有技能的一代年轻人。不幸的是,对此没有速效药。”
                                                         (FT,2013.10.30)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货币政策趋向收紧  
     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认为,中国货币政策趋向收紧。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最近的跳高,引发了投资者对6月下旬流动性紧缩情景重现的恐惧。10月25日,7天回购利率收于5.21%,3天跳升了共约180个基点。
     中国6月流动性紧缩或说“钱荒”是一个教训,我们不认为它会重现。中国央行面对6月底流动性紧缩的不作为,是旨在提醒那些表外业务庞大而流动性管理薄弱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但是,之后发生的国内金融市场恐慌和国际市场对中国硬着陆的担忧意味着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会更为谨慎。
     展望将来,我们预期银行间利率将高于9月平均值3.75%,但未来会向7-8月份均值4.08%方向回落。最终,央行的政策立场和行为决定了银行间利率均值。虽然很多技术性和季节性的因素,比如税收支付、财政存款、IPO、季度末因素,会导致银行间利率短期飙升,但数据显示央行近年已经有意识地将7天回购利率锚定在一年期存款利率附近。市场应该记住的是,央行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在必要和合适的时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比如短期市场操作、逆回购和存款准备金削减。因此,如果利率飙升并持续在高位相当长时间,那是因为央行希望如此。而央行的意愿取决于其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倾向。
     暂停逆回购可以视为对资本流入的一种对冲。在中国经济稳定和美联储推迟QE退出的背景下,资本流入从9月开始重现。最新的央行外汇购买数据显示,相对于7月流出250亿人民币和8月流入270亿人民币,9月资本流入暴增至1260亿人民币。面对流入压力,央行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快人民币升值,这可以降低外汇储和减轻信贷增长的压力,二是干预外汇市场,买入美元,稳定汇率。这意味着银行间利率下行,和对流动性、信贷扩张的压力增加。本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0.6%,这表明,央行在经济数据和外汇储备反弹条件下,10月份已从之前的选择二转向选择一。
     但最近一系列央行行为表明,政策已向收紧流动性转变。在过去的一周里,三个常规性的逆回购操作被暂停,同时人民币快速升值。我们认为这些行为同时并举,可以说是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一个微调。宏观经济背景的变化为收紧提供了更多支持依据:在信贷快速增长和资本流入重现同时,三季度GDP增长反弹(同比增长7.8%)、CPI上升(至3.1%),而房价持续高涨。事实上,我们从八月以来就强调,考虑到三季度增长前景改善,预期更高的通胀和房价居高不下,下半年系统流动性应该会收紧  。而下半年银行间利率也确实较上半年有所上升。
     物价稳定永远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政策目标。CPI从上半年同比增长2.4%上升到9月的3.1%,。M2增长虽然比年初有所回落,但依旧在14.2%,高于央行制定的13%的目标。我们的研究显示,多余的流动性,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是中国周期性通胀的关键驱动力。我们自2012年年中以来就反对削减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建议。因为我们一向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并不缺少流动性,而是缺乏有效的金融中介和信贷分配。上周,央行也对“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表示关注。
     总体流动性收紧有助于抑制持续上涨的房价。今年以来中国的住宅价格持续高涨。即使是统计局往往是低估了实际房价增长的数据,也显示出住宅市场有力的增长势头。自今年2月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国70个大中城市都出现房价的连月上涨。相比较2012年相对平稳的房价,新建房屋价格在2013年月均上涨0.8%。我们认为,真正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政策,是需要通过结构改革和相应的财政、金融和土地改革来实现的。我们留意到,新政府上任后,并没有贸然推出收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而是准备了一揽子措施来应对,包括房产税和更多的保障房计划,但对总体流动性的收紧会是冷却市场狂热的有效方案。
     强劲的信贷和融资总量的增长已经大大增加了金融和财政风险。我们认为,过去一年影子银行业务的急剧扩张和地方政府债务的进一步膨胀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对未来货币政策趋势性收紧流动性也提出了要求。我们估计,社会总债务占GDP的比重目前已超过200%,主要部分是地方政府和相对低效的国企的大量负债。我们预期,国家审计局公布的地方债务会在15-20万亿之间。
     虽然我们估计中国目前全社会总资产仍然高过总负债,但中国比较其他国家更值得担心的是金融行为中普遍的隐性政府担保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这造成了大量道德风险,低估了信用风险和过度的举债。在信贷过快增长和实体经济下行周期下,不可避免会发生违约、破产和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
     相对于经济触底反弹的观点,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会在2014年放缓。我们预计2014年增长率将从2013年的7.6%放缓至7.1%,因为经济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金融风险上升和房地产泡沫等)会约束政策选择的空间。
     对11月份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一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一直认为,政府会在市场关注的各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我们认为,公布有实质进展的财政改革,将会显示新一届领导人推进急需、但又复杂改革的能力。而他们会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至7%,将显示出他们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服务业和消费驱动经济转型的决心。
                                                     (FT,2013.10.30)
    台湾经济三季度增长远逊于预期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受出口放缓拖累,依赖出口的台湾经济三季度增长远逊于预期。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58%,低于政府预测的2.47%。
     台湾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占据不菲份额,而出口占其经济总规模的70%左右。大多数受欢迎的消费者电子产品都配备了台湾工厂制造的芯片,不少电子产品本身也是由台湾企业制造的。但台湾备受欧美消费者需求疲弱的拖累,来自韩国和中国大陆制造商的竞争也与日俱增。
     台湾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仅1.68%,远不及出口增长5.16%、整体经济增长2.49%的二季度。私人消费也略有下滑。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杨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这是出人意料的重大负面消息。台湾的增长似乎失去了动力。”
     政府今年已将全年增长预期从3.6%下调为2.3%,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台湾甚至可能达不到修订后的增长预期。但众多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表示,台湾电子产品出口持续保持韧性,并在9月达到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有理由让人感到乐观,即使石油相关产品销售额下降致使总出口下降7%。
                                                       (FT,2013.11.1)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3年11月1日收盘点(括号内为10月25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5615.55(15570.28)↑;纳斯达克:3922.04(3943.36)↓;标普五百:1761.64(1759.77)↓;英国FTSE100:6734.74(6721.34)↑;法国CAC40:4273.19(4272.31)↑;德国DAX:9007.83(8985.74)↑;日经225:14201.57(14088.19)↓;上证综合2149.56(2132.96)↑;香港恒生:23249.79(22698.34)↑;台湾加权:8388.18(8346.62)↑;新加坡海指:3201.20(3205.24)↓;越南指数:497.08(500.75)↓;印度BSE30指数:21196.81(20683.52)↑;巴西BVSP:54013.24(54154.15)↓;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40729.18(40314.88)↑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3年11月2日收盘价(括号内为10月25日收盘价):
    欧元/美元:1.3487(1.3802)↓;英镑/美元:1.5926(1.6165)↓;美元/日圆:98.6700(97.4200)↑;美元/人民币:6.0992(6.0836)↑;CRB指数:274.96(282.56)↓;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3年12月):1313.20(1293.5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3年12月):96.38(97.11)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7263.50(7134.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4年2月)6.6775(6.90775)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525.00(1671.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编译、整理:李彦松  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3年第81期(总第1401期)  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欧洲“失业型复苏”堪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