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台湾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3年第57期(总第1377期)  2013年8月3日(星期六)
    [本期要点]: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为QE退出争取回旋空间    日本开始再度进军东南亚      欧洲迈向复苏    台湾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经济热点
    央行报告: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8月2日刊发《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央行称。报告并称,对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仍不可盲目乐观,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人民银行报告称,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加强对理财、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报告还表示,要落实好差别住房信贷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人民银行201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其所附专栏文章中表示,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增强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的作用,推动金融宏观调控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变。
     人行报告称,数和量往往紧密联系,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有等价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作用。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选择和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工具,着力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在人行报告中,以专栏形式进行了相关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宏观政策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也需要汲取危机教训,反思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就前者而言,主要经济体充分运用了传统的利率调节工具,并在利率触及下限时实施了非常规货币政策,这包括央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包括一些央行更加重视使用前瞻性指导,在公布政策措施之外,明确告知公众对未来政策前景的看法。
     路透指出,其中的原因,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所言,当利率触及下限、名义利率较长时间持续不变时,人们的预期会对经济形势产生显著的影响,此时央行的指导就会更加重要。在实践中,美联储已明确将货币政策与失业率和通胀水平挂钩,并就政策退出等进行条件预判以引导预期,日本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通胀目标水平。就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而言,在理论研究和金融改革实践方面也都有一定进展。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点,就是认识到货币稳定不等于金融稳定。
     在20世纪80年代至本次金融危机前的较长时间里,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流是所谓“单一目标(CPI)和单一手段(调节短期利率)”框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通胀目标制(IT)。这一模式有助于缓解动态不一致性问题,提升政策透明度和规则性,从而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若通胀指标衡量出现偏差,政策就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偏离,加之只有调节短期利率的单一手段,因而难以应对前些年普遍出现的CPI基本稳定但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局面。这就需要丰富和补充新的调控手段和政策工具。英格兰银行前行长莫文?金(Mervyn  King)认为,通胀目标制仍有必要保留,但仅用通胀目标制也是不够的,需要同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来遏制银行的过度扩张。
     巴西央行的有关研究报告也提出,通胀目标制面临来自汇率难以完全自由浮动、信贷市场不完美以及忽视金融稳定等方面的挑战,有必要引入考虑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手段来加以完善。
     比较而言,早期的货币政策重在刺激增长和相机抉择,后来转向盯住物价和使用单一利率调控,强调规则性和稳定预期。从危机以来国际上金融宏观调控的演进看,一方面在运用传统利率工具的同时,主要央行更多借助量化工具并重视承诺与预期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金融改革中提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开始强调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的统一,主张对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进行丰富和补充。宏观审慎管理理念的提出,也使我们对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传导机制乃至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近些年,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全球金融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不断取得进展。在政策工具方面,2010年末G20批准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基本框架,包含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增强逆风向调节的诸多进展。如在最低监管资本要求之上增加基于宏观审慎的资本要求,设置了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要求等。汲取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在流动性管理上表现出的脆弱性,还特别加强了对流动性和杠杆率的要求,新的杠杆率测算将表外风险纳入其中,以限制商业银行过度加杠杆行为。
     在国际金融管理改革实践方面,美国强化了美联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授权美联储负责对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英国政府授权英格兰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并把金融监管权从金融服务局转移到央行。欧洲建立起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协调欧元区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欧盟委员会提出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2013  年5  月欧洲议会初步通过了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SSM)法案,按照这一法案,欧央行将直接监管大型银行,并对其他银行监管享有话语权。欧央行可以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所有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资本要求以及流动性要求等。
     某种程度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集中在对传统“单一目标、单一手段”框架的改进和完善上。基于结构性的物价变化、信贷市场非完美、不完全信息等因素,完全盯住某一个指标,完全依靠数量型调控或价格型调控都可能存在不足。需要更多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更好地把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结合起来,并据此完善相应的政策手段和组织架构。
     路透指出,从中国情况看,目前采用了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看也符合危机以来国际上对传统政策框架进行反思而产生的新思潮。数和量往往紧密联系,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有等价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作用。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选择和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工具,着力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增强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的作用,推动金融宏观调控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变。
     人民银行201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其所附专栏文章中还表示,中国商业银行应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把握好信贷等资产投放进度,提高负债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减少存款“冲时点”行为,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人行称,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使经营行为与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一致,包括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保持合理的超额备付以满足各种资金需求,保证正常支付结算。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美联储为QE退出争取回旋空间
     据路透社报道,美联储(Fed)本周在政策声明中战略性部署了三个词:“适度”、“抵押贷款”和“通胀”,借此谋得转寰的空间。
     许多人原预期,这份声明稿会为美联储最快9月起缩减刺激规模奠定基础,但美联储官员却使用了上述三个词,令人怀疑起他们对经济复苏力道的信心。美联储虽表示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复苏,但也承诺将继续每月买进850亿美元债券,同时提到经济成长温和、抵押贷款利率上扬及低通胀是整体经济健全发展的风险。而关于今年缩减买债措施即量化宽松(QE),美联储只字未提。外界着眼于QE会否在2014年中全部退场,这个时间点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在6月19日提出的。“显然不久后的某个时间点,美联储将开始缩减买债规模。但还要等上好一段时间,”Jefferies  &  Co.货币市场分析师Thomas  Simons表示,“美联储大致还是偏向非常宽松。”
     这要怪美国经济。一如伯南克重申的,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时间表一定会取决于整体经济状况,以及经济成长是否如美联储决策者预期的那么迅速。当然,美联储官员本周调降对复苏的看法,对经济成长的形容从先前的“适度”改为“温和”时,可能是认同了上半年经济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第一季美国经济成长率仅有1.1%,第二季则提升至1.7%。但许多民间部门的分析师认为,要达到美联储草拟的增长率,美国经济还有很多课要补。许多人指出,下半年平均增长率必须达到3.1%。才能达到美联储预期的全年增长率2.3-2.6%的下限。“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增长率,难度很大,”OSK-DMG的分析师Thomas  Lam表示。最近一次路透调查中分析师对下半年增长的预测均值为2.45%。
     可以肯定的是,最近的经济数据令人振奋。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制造业活动触及两年高点,民间部门新增2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强劲,而且8月也很不错,才有可能会让美联储提早缩减刺激政策。美银美林分析师Michael  Hanson表示,但如果增长依旧疲软,那么9月时美联储可能不得不今年第二次下调经济预估。“因此这对美联储来说可谓真正的高难动作,一方面表示将要下调增长预估,可能幅度很大,同时也可能会下调通胀预估;而另一方面还表示要缩减(刺激政策),”他说道。
     这样彼此冲突的信息可能会再次惊扰市场,引发五六月份时所见的类似波动,当时伯南克暗示要缩减刺激政策。美联储官员6月和7月初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说服市场,希望缓解长期利率的急剧上升。长期利率上升推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殖利率)涨至2.75%,较5月初时上涨超过1个百分点。“那有可能发生。但我仍认为市场过度确信9月(削减购债)已经板上钉钉了。现在市场价格中正在减少这种预期因素,”Hanson表示,他认为美联储可能会等到12月才开始削减购债。
     部分美联储官员已经私下表示,在9月还是12月开始削减购债措施并不太重要。无论如何,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都仍将超过4万亿(兆)美元,反映了美联储向整个经济所提供刺激措施的巨大规模。9月或12月开始削减购债只会影响到整个购债计划的最后数十亿美元。“我们是否在一次或另一次会议上调整购债规模,这并非是最重要的决策,”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威廉姆斯上个月告诉记者,“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的政策继续支撑经济增长。”可能带来挑战的领域是房地产市场,这也是近期经济的亮点。房价已经稳定上涨了一年多时间。但5月以来,长期公债收益率上涨也推高了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致使其上涨超过一个百分点至略低于4.6%,这也增加了房地产市场复苏基础薄弱的可能性。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数据,购房贷款的申请数量自5月创下衰退后高点以来,已经大减13%。成屋销量也在6月意外下滑。除了新增抵押贷款数量回升之外,分析师仍担心疲态将会延续。“他们强调抵押贷款利率的上涨,说明他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感到紧张,”大和证券美国的分析师Michael  Moran表示,“这对于量化宽松(QE)有影响,因为如果你担心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下行风险,就不会在确信能经受挑战之前削减购债。”
     或许最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美联储似乎重新聚焦于通胀,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注意到通胀很低。
     自2008年把利率将至零,以及经过三轮的大规模购债措施之后,伯南克己重视到通胀过低的风险。低通胀有可能引发经济的下滑,因为企业会发现无法对消费者或企业客户提价。当美联储主席5月首次暗示缩减刺激力度时,上述这些疑虑似乎有所消退。唯一的问题是,迹象显示通胀开始进一步远离美联储2%的目标,而不是朝目标靠近。美联储强调通胀下滑是暂时现象。即使如此,它仍提高了9月缩减量化宽松的门槛。就连周四公布的强劲7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报告也显示,物价分项指数明确下滑,或许暗示中国等海外市场疲弱。“这的确使美联储在开启缩减本轮量化宽松上更加棘手,”Russell  Investments首席分析师Mike  Dueker表示。
     美联储重新表达对通缩的担忧,或许是认同了圣刘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布拉德的看法。布拉德表示,对物价的担心使得他在6月决议中反对缩减刺激力道。但美国银行美林的Hanson表示,这也反映了决策者对经济复苏目前为止只产生了如此低通胀率的根本担忧。此外这也提醒人们,有一些重要因素是在美联储的控制之外。“上次见到通胀实际上升是在2011年,而且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所带动的,”他表示。“但当时的时局是新兴市场正在复苏,而欧洲尚未陷入衰退。现在已今非昔比了。”
                                                             (Reuters,2013.8.2)
    日本开始再度进军东南亚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描述日本与东南亚的再度合作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喜欢用飞机来做比喻。在上周访问新加坡时,他将东盟十国与日本的关系比作一架飞机的两部引擎,而这架飞机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区。在安倍眼中,这个经济区正从太平洋扩展到印度洋。安倍断言,东盟也会感受到他所射出的“三只箭”的影响。这“三只箭”指的是支撑“安倍经济学”的三管齐下的结构改革。他表示,这个有着逾6.20亿人口的地区,将“在培育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方面成为21世纪的冠军”。
     这种夸张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经历将近20年的低迷期后,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活动正在重新兴起。日本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额,有望赶上它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达到的水平。日本的“通缩螺旋”与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大幅收敛了它们在东南亚的投资野心。
     去年,日本企业面向东盟地区投资64亿美元,主要是投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sation)数据显示,这一数字比2005年高出近50%。Dealogic表示,日本企业今年在东南亚的并购总额已达82亿美元,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在该地区任一年度的全年并购总额。汇丰(HSBC)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认为,“日本企业正做出一项战略转变”。日元贬值的预期使得现金充裕的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收益(以本币计)变得更具吸引力。日本对东南亚的这波投资热潮始于日本银行收购该地区的保险公司,这是从该地区中产阶级发展壮大中分一杯羹的显而易见的方式。
     日本在东南亚金额最高的拟议并购交易,是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今年6月提出的、收购泰国大城银行(Bank  of  Ayudhya)多数股权的计划。今年5月,由日本工程企业组成的一个财团赢得了在雅加达建设地铁系统的合同。就在上周末,铃木表示将投资600亿日元(合6.11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一家小型汽车工厂。
     日本涉足东南亚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几十年来,丸红(Marubeni)、三井物产(Mitsui)和伊藤忠(Itochu)等贸易商社一直在该地区兴建电厂、销售铁道车辆和买卖粮食。但律师和咨询师表示,如今日本中小企业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而且这一次,日本进军东南亚的整个计划还有政府作坚实后盾。
     在抵达新加坡之前,安倍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将为马来西亚政府控股的基金1MDB发行“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提供担保。创建于2009年的1MDB迄今未发行过任何以日元计价的债券,但该基金雄心勃勃,而且得到了马来西亚执政党的支持。
     在新加坡,日本央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签订了一项跨境担保协议,允许银行以日本政府债券为担保品,从新加坡金管局筹集新元资金。新加坡是那些在东盟拥有业务的企业的地区总部所在地。
     尽管付出了上述种种努力,但由于新竞争者中国的加入,日本不会总是感觉进军东南亚是件易事。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四处寻找机会。其中一些企业已进军基础设施领域,而这是日本的一个强项。7月份,中国最大列车制造商之一中国南车表示,将在马来西亚投资1.27亿美元,建设其“东盟制造中心”。新加坡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最近设立了一个部门,向希望进军该地区的中国企业提供贷款,包括人民币贷款。随着人民币继续其时间不是很长的全面国际化进程,东南亚地区人民币的使用量只会越来越多。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1日发布的年度全球系统重要性国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日本旨在实现经济复苏的大胆计划有失败的可能,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源之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领导的政府正采取扩大政府支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力改革等措施,以期推动经济走出20年来增长乏力、物价下跌的困境。这些措施存在很大风险。
     IMF对日本采取的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刺激措施总体上表示支持,认为如果实施得力,将取得成效。但IMF同时认为,如果政府未能使经济刺激计划在政治上最为棘手的部分得到落实,将带来严重风险。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投资者可能对政府继续履行巨额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失去信心。报告的作者Isabelle  Mateos  y  Lago表示,如果日本拿出了所有财政刺激措施,但经济增长却因为没有实行改革而未能加快,将不会取得好的成效。报告中的一个假设情况认为,为弥补风险上升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可能要求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提高两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将迫使日本政府削减支出并大幅增税,从而令日本经济陷入深度下滑境地。IMF认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使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两个百分点。IMF每年会对它认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家设想出一些假设情况,以判断如果这些情况发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何种影响。今年是第三年。IMF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是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大幅低于预期。中国政府正努力采取措施,通过内需弥补出口放缓的影响,但尚不清楚这能否取得成效。IMF称,如果不能将经济增长模式从由出口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主导,中国经济增长则将大幅放缓,放缓的时间也将拉长。IMF认为,这种情况将使全球经济增速减慢1.5个百分点。
                                                     (综合信息)
    欧洲迈向复苏
     据香港《商报》综合报道,“经历了多年衰退的欧洲终于有了复兴的迹象,在一系列痛苦的改革之后,现在欧洲市场的信心开始恢复,消费开始增加,而经济也开始增长。”最新一期《巴伦周刊》在名为《欧洲复兴》的文章中提到上述观点,并称欧洲经济已触底,现在正朝复兴迈出第一步。
     因政府过度依赖借贷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一度曾让欧元濒临崩溃,如今6年过去,终于经济指标告诉公众:最糟糕的时刻已过去。欧盟委员会预测,今年第四季度27个欧盟国家将走出衰退,到2014年经济扩张速度将增至1.4%,17个使用统一货币的欧元区国家预计增幅将达1.2%。不管是实行量化宽松(QE)政策还是减少紧缩措施,都是促进经济复苏的先决条件,而这些政策得以实施预示着未来形势一片大好。在众多西欧国家中,德国、英国和爱尔兰预计到2014年经济增长将最为强劲。甚至像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这样拖后腿的国家,到了2014年经济也能摆脱衰退,多年来将头一次出现正增长。
     不过,欧洲的复苏仍然十分脆弱,今后数年将持续疲软,增速甚至比不上日本这样经济长期低迷的国家。影响欧洲经济复苏的潜在障碍有很多,但欧洲的决策者们显然有能力控制局势,他们能应对突发事件,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风险也大大降低。在欧洲一些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利率也开始回落,这是恢复信心的另一个信号。伦敦黑石集团首席投资官博尔顿认为,欧洲的展望看好,对股票投资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说:“我们认为欧洲和英国将非常有吸引力。”投资者也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美银美林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涌入欧洲股票市场的资金连续3周增加,这是今年1月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拯救欧洲银行的工作在各国不同程度地展开,每个国家都为此承受着相应的代价,爱尔兰和西班牙已挺过最艰难的时刻,现在那里的金融秩序正在逐渐恢复。然而尽管改革势在必行,一些国家仍然按兵不动。法国和意大利回避自己的结构性缺陷,虽能从这一轮欧洲经济复苏中获益,但它们的问题不会消失。随着欧洲其他国家变得更有竞争力,领先者和落后者之间的差距将变得更大,希望这能让落后的国家可直面自己的问题。同欧洲以及欧元区其他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过去几年德国的实力变得更强,德国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是10年前的劳工制度改革,而新兴经济体对德国汽车、机械产品及其他商品的旺盛需求也功不可没。另外,现在最棘手的是解决希腊和葡萄牙的问题。希腊的财政还有窟窿要填,尽管该国已做了很多改革,但是其债主--“三驾马车”要求得更多。
     欧洲央行及该行行长德拉吉对欧洲恢复稳定功不可没。该行实行的债券购买机制降低了市场利率,而去年夏天德拉吉承诺不惜任何代价捍卫欧元,也有效阻止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扩散。但不管德拉吉下一步怎么做,他都要吸取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的教训,任何可能收紧货币供给的消息都会击垮欧洲脆弱的复苏,现在欧洲央行不能释放任何改变货币政策的信号。6月初该行表示会进一步推进QE政策。尽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欧洲已到拐点。欧元区已克服系统性失灵的威胁,对其能能否长期存续的担忧已消失,经济正被重建,总之欧洲很快会恢复正常。过去12个月内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把对欧洲银行业的配置几乎翻倍,有分析称,此举表明投资者对欧元区的信心正复苏。
     惠誉日前报告,今年上半年10只美国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把他们6520亿美元资产中的15%配置到欧元区银行的短期存款及债务证券。这个数据意味着比2012年6月以来的同期增长近90%,当时是对欧元区可能分裂的忧虑的鼎盛时期。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历来是欧洲各国银行短期美元资金的重要来源。而当2011年欧元区恶化时,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是最先撤出的主要投资者。惠誉宏观信贷分析师汉森认为,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回归表明对欧元区的信心改善,尽管他承认从长期看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从投入欧元区银行的资金量比例看,我们认为现在达到了一个新均衡点」。他还称,欧元区危机没有结束,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厌恶情绪仍然高涨。法国银行业是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回购的最大受益者。惠誉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底对法国银行业的敞口增长了255%。
     惠誉认为,欧洲央行是维持欧元区投资者信心的关键。自2012年7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诺将“做一切事情”挽救欧元区以来,当地金融部门的借款成本进入了下降期。但尽管过去1年中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回归欧洲,但是与2006年-2011年顶峰时期相比其配置比率仍相当低,当时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把约30%的资产配置给欧元区的银行。
     本月在欧洲进行的一连串公司合并与收购,随着全球广告公司Publicis与Omnicom的350亿美元巨型合并案达到顶点,表明并购交易市场正逐步回暖,但新的一波巨额交易浪潮还未到来。路透社认为,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司对于进行大型并购交易存有戒心,因为这可能害它们财务吃紧,并损及与投资者的关系。很多投资人因在经济荣景时期参与过度杠杆化的并购而蒙受损失。
     欧洲7月的并购交易额总计1028亿美元,为今年来交易额最高的月份。但这也仍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7月交易额低近2/3。高盛欧洲并购部主管Gilberto  Pozzi表示,目前,完成最近宣布的交易对于提升市场信心非常重要。一些资深顾问并不认为并购活动会很快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并购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并购宗数在危机后下降至较低水平。」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全球企业部主管格连菲尔德表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产有出价过高的风险,所以董事会、股东和企业高管开始对交易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另外,受到经济衰退冲击的欧洲开始具有吸引力,来自美国和新兴市场的买方愈发关注该地区的投资机会,寻求估值相对较低的资产。
                                                       (香港商报,2013.8.1)
                           国内与港台经济
    台湾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有人担心海外贸易增长放缓,台湾出口驱动型经济在二季度增长仍超出市场预期,消费者支出也有所提高。
    台湾政府7月31日表示,4-6月份台湾经济同比增长2.3%。这一数字超过了彭博(Bloomberg)对经济学家展开调查所取得的2.1%的共识预测,第一季度台湾经济增长1.7%。汇丰(HSBC)经济学家郭浩庄(Donna  Kwok)写道:“亚洲较小的出口贸易型经济体增长超过预期,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继续走弱。”她估计,国内消费占了总体增长的40%。经济学家表示,台湾劳动力市场陷入困境,这意味着消费增长可否持续仍是一个问题。尽管失业率较低,但台湾实际工资已经连续多年逐步下滑。5月份的数据显示,平均收入比上一年下跌0.3%。不过,从摩根大通(JPMorgan)剔除季节性因素的估算来看,第二季度消费环比增长5.3%,与今年第一季度0.4%的跌幅相比有所反弹。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吴向红(Grace  Ng)表示,消费“有点出人意料地反弹可能表明,台湾消费者为抵消收入增长放缓的近期影响而放慢了储蓄”。不过,出口表现将决定台湾全年增长能否达到政府预测的2.4%的增长率;出口占台湾GDP大约三分之二。
     第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而第一季度增幅为4.8%。郭浩庄表示:“由于中国大陆经济增长仍在放缓,美联储(Fed)预期的(量化宽松)逐渐缩减尚未全面展开,所以仍有下行风险。”经济学家表示,台湾下半年表现主要取决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大陆经济增长以及西方电子产品市场能否复苏;后者加起来占台湾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先行指标喜忧参半,6月份出口订单年度下滑3.4%。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这一下跌主要受中国大陆需求疲软拖累,但他指出,台湾政府调查显示,出口商对第三季度前景信心更足。台湾政府尝试通过修订不受欢迎的资本利得税来推动经济增长。很多人把去年台湾股市表现差劲归咎于这一税种。近期台湾还与中国大陆签署了服务业自由贸易协定,并与新西兰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贸易协定。这是台湾首次与一个不正式承认台北政府的国家签署贸易协定。
                                                       (FT,2013.8.1)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3年8月2日收盘点(括号内为7月26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5658.36(15558.83)↑;纳斯达克:3689.59(3613.17)↑;标普五百:1709.67(1691.65)↑;英国FTSE100:6647.87(6554.79)↓;法国CAC40:4045.65(3968.84)↑;德国DAX:8406.94(8244.91)↑;日经225:14466.16(14129.98)↑;上证综合:2029.42(2010.85)↑;香港恒生:22190.97(21968.95)↑;台湾加权:8099.88(8149.40)↓;新加坡海指:3254.13(3236.10)↑;越南指数:494.66(493.93)↑;印度BSE30指数:19164.02(19748.19)↓;巴西BVSP:48474.04(49422.05)↓;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37218.32(36026.19)↑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3年8月2日收盘价(括号内为7月26日收盘价):
    欧元/美元:1.3276(1.3279)↓;英镑/美元:1.5382(1.5267)↑;美元/日圆:98.9400(98.2100)↑;美元/人民币:6.1298(6.1316)↓;CRB指数:283.77(284.46)↓;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3年9月):1310.50(1321.9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3年9月):107.89(105.49)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7030.00(6924.5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3年9月)6.6050(6.5025)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1065.00(1082.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编译、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3年第57期(总第1377期)  2013年8月3日(星期六)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台湾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