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GDP增速三年来首“破八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2012年第52期(总第1274期)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本期要点]:  中国GDP增速三年来首“破八”    亚洲着手应对经济放缓    FED会议纪要:QE3支持者少    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中印应对经济放缓策略不同  
    经济热点
    中国GDP增速三年来首“破八”  
     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三年来首次“破八”。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公布的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8%,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7.6%,为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点,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英国《金融时报》分析道,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出口减弱带来压力。而同时,过去的两个月,经济放缓迹象日趋明显,政府已经将政策转移至保增长方向。央行一个月内两次下调利率。温家宝总理也表示,政府将确保增加公共投资以稳定经济。
     分析师表示,这或许能在今年下半年带来经济复苏。“人们对于第二季度经济减弱的预期十分强烈,但投资数据却出乎预料,看起来有大幅改善。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较1-5月的20.1%大幅提升,表明6月份投资增长十分显著,这得益于政府刺激经济的举措。这是因为政策开始奏效了。”法国巴黎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彭程说:“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经济会有小幅度的反弹,第四季度会有大幅度反弹。”  
     通胀率大幅下降,由去年近7%的高值回落至2%出头,为中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宽松政策扫清了障碍。7月12日发布的最新银行贷款数字证实,政府确实在想方设法保增长。6月新增贷款超出预期,由5月的793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9200亿元人民币。但官员们反复声明,他们不会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样,推出一项庞大的刺激计划。当时的财政支出和银行贷款激增引发了人们对债务水平(政府目前仍在努力抑制其增长)的担忧,也助长了房地产泡沫(政府正在努力为其降温)。温家宝也坚决表示,中国政府不会放松旨在抑制房地产投机的种种措施,以防目前已很高的房价再度大幅反弹。
     如果第二季度确实是中国本轮经济周期的低谷,那将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视当前经济下滑为软着陆的评论人士是正确的。由2010年至当前低谷,经济增长率较峰值下降了4.5个百分点。这与上次经济下滑形成鲜明对比——2007年至2009年初,增长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
     中国能否实现软着陆?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在聚光灯下的整体数据背后,有多个不那么为人关注的所谓先行指标似乎表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欧美步履维艰之际最有希望遏止全球衰退的一支力量)正在变弱,但距离崩溃还很远。
     此外,分析师们表示,过去一个月里中国官方大幅提高了政策的刺激力度,这将为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经济增长回升做好铺垫。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很多事情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包括降息、流动性注入、增加放贷,以及批准上马更多基础设施项目,”他还补充说:“我们可能会在第四季度看到相当强劲的回升,从而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达到8%。”
     在世界上一些最成熟的经济体里,设计一个可靠的先行指标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分析师们混合使用不同的数据点,试图抢先一步预测出增长。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快速增长和变化的国家,这项任务的难度更是大得多,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一致的参照点可用于比对。然而在近几年,多个中国经济先行指标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们较好地预测出2008年底的经济放缓,也较好地预测出随后的复苏。
     其中三个最受推崇的先行指标——由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一个指标,其次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个指标,第三个是官方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均从2010年初开始呈现下行趋势,与中国经济本身的走势吻合。但与2008年时的急剧下降相比,这一次的下降曲线要平缓得多,而且近几个月来它们的下降速度有所放缓,暗示中国经济将迎来企稳阶段。
     在中国,很多投资者对官方增长数据的可靠性抱有怀疑。有鉴于此,先行指标还能扮演核实政府数据的有用角色。例如,经合组织的先行指标就包括化肥、机动车产量,以及楼房开工量。
     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分析师们表示,解读政策走向要简单得多。单是银行新增贷款这一个数据点,就能一叶知秋地捕捉到官方在试图实现什么目标,因为中国各银行是国有控股的,是国家刺激或冷却经济的主要渠道。
     7月12日发布的最新银行放贷数据证实,中国政府明显在试图支持经济增长。6月新增贷款达到9200亿元人民币,高于5月的7930亿元人民币,且增幅大于预期。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在一份简报中写道:“这些数据发出了又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策放松的效应确实在系统中传递着。这对我们的看法形成了支撑,我们认为GDP增长已在第二季度见底,下半年将出现反弹。”
     如果第二季度证明这真的是中国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那么认为中国目前的放缓是软着陆的评论人士将得到一些佐证。从2010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峰顶至谷底的幅度将为大约4.5个百分点。这将与上一轮减速周期(从2007年至2009年初)8个百分点的跌落形成反差。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亚洲着手应对经济放缓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早先是出口放缓。而现在,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减少开支,亚洲各经济体正感觉到全球经济承受的痛苦离自己越来越近。政府已经开始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以防止出现社会支出减少促使企业进一步削减开支的恶性循环。
     打消经济恐慌的最新措施出现在堪称全球经济风向标的韩国,该国央行7月12日出人意料地下调基准利率四分之一个百分点至3%。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第一次降息。国外需求减弱已经使消费者变得更加不安、企业更不愿意做长期投资。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说,面向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依然疲软,韩国企业的设备投资也已下降。
     能显示企业在削减投资的一个迹象是,过去几个月韩国用于工厂和基建项目的昂贵资本货物的进口已经下降。相似的趋势也发生在同为制造业重镇的台湾和中国大陆。中国7月13日发布的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速正放缓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慢水平。
     野村证券亚洲(除日本)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萨巴拉曼说,亚洲出口看不到希望,这促使企业削减新增投资或者干脆取消这些投资。
     国内投资减少产生的影响可能比出口需求下降的影响更大。与世界许多其他地区相比,工厂、港口和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在亚洲发挥的作用要更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对印度和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30%,而投资对巴西、德国和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0%甚至更低。
     亚开行下调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预期到目前为止,从总体上看亚洲经济的放缓程度一直相对温和,就业和国内支出都还稳定。直到不久前,亚洲各国央行对经济放缓的反应一直是谨慎的,它们担心过多出台刺激措施可能在将来引发通货膨胀。
     但多数地区的通货膨胀已经减弱,大宗商品价格也已下降,这让央行得到了降息空间。中国从6月份以来就两次降息。各国政府还诉诸于更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比如韩国增加了政府支出,台湾向出口企业提供贷款,中国大陆为家庭购买家电提供补贴。
     继下调欧美增长预期后,亚洲开发银行又下调了亚洲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这是三个月内的第二次下调。该银行预计,亚洲(除日本外)经济今年将增长6.6%,低于之前6.9%的预期。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亚洲内部需求将会保持弹性。
     尽管如此,仍有迹象表明亚洲某些地方的个人和公司支出开始减弱。韩国的商场销售额一直较为疲弱,国内汽车销量今年上半年下降了6%,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销量的最大降幅。2008年下半年正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当时韩国经济摇摇欲坠,国内汽车销量大跌13%。
     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也增长乏力,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速不足3%,是2001年有记录以来该国汽车业的最慢上半年增速。韩国严重依赖全球经济局势,因此韩国的经济表现常可以反映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状况。2011年韩国销往海外的汽车、船只、挖掘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额占该国当年GDP的一半。韩国最大的“客户”──中国、美国和欧洲经济都举步维艰。出口增速放缓(过去一年内一直如此)会影响到韩国其它经济领域。公司对未来的投资减少,消费者也在削减开支。本月初,韩国政府下调该国2012年出口增长预期至3.5%,而今年1月韩国政府的出口预期曾高达6.7%。2011年,韩国出口增长了19%。
     此外,印度称今年5月该国工业产值同比增加了2.4%。经济学家说,这一增速水平符合当前印度经济的疲弱态势。印度尼西亚央行与日本央行均选择保持货币政策不变,尽管两家央行这几个月在刺激本国经济方面相对都较为积极。
    (WJS,2012.7.13)
    FED会议纪要:QE3支持者少  
     美联储(Fed)7月11日发布了上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此次会议上有几名美联储理事曾表示,该行很可能将需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刺激就业市场和达成自身的通胀目标。
     这次公布的纪要表明:“一些委员在会上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进一步的政策刺激性措施很可能将是必须采取的,目的是促进令人满意的就业增长,以及确保通胀率符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目标。”纪要显示,两名与会者指出,采取更多的“定量宽松”措施是合适的;其他两名与会者则表示,如果在压低失业率方面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或是下行风险增强,那么采取这种措施将是合适的。纪要同时表明,美联储理事正在考虑进一步宽松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FOMC的部分理事指出,过量购买美国国债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美国国债市场的运作状况恶化,这可能会对这项政策的期望效果造成破坏”。美联储理事认为,这种恶化的风险“目前来看处于较低水平’,将被延长“扭曲操作”计划所带来的利益所掩盖。
     在货币政策相关讨论中,部分理事指出,对大规模的购买活动将如何破坏美国国债市场做出“更好的理解将会有所帮助”。与会者还指出,金融状况对美国经济的支撑力度已经减弱,原因是投资者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担忧情绪有所增强。
     美联储理事认为,欧元区的危机有可能会蔓延至美国,同时已经“注意到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在这种情况真的发生时加以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FOMC表示,近期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有减弱迹象,而且面临欧债危机发酵等外围风险,美国政府减少开支的财政政策也将影响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内美国经济仍将维持缓慢增长。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在接受《华尔街日报》月度调查的经济学家中,有更多的受访者预计美联储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不过,大多数受访者并不认为有充足理由实施此类举措。
     美国劳工部7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35.0万人,创2008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37.5万人,前值修正为37.6万人,初值37.4万人。
    (香港商报,2012.7.13)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MarketWatch发表的一篇署名保罗?B.  法利尔(Paul  B.  Farrell)文章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比美国还要大。文章称,五个月前,我们引用了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提出的一个警告。他说中国面临着一种“持续扩散的危机”,有可能对75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当时我们直率地问:谁将率先击垮全球经济?中国还是美国?当时我们头脑里想的是:中国。
     那么中国会不会把美国逼入经济衰退,让美国迎来新一波熊市?莫斯(Trefor  Moss)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国经济灾难的五个迹象》(5  Sign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Apocalypse)提醒人们:中国或许已经进入衰退。实际上,中国可能陷入五个巨大的灾难。文章指出,如下数据显示中国广为传颂的经济增长引擎已经熄火:企业借款减少;制造业产出下降;利率意外削减;进口增长停滞;GDP增速预期已经下调。中国2012年增长目标的预测是7.5%,如果实际增长率如此,那么就是中国从1990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增长率。
     莫斯据此进一步深究,发现了他所说的五个迹象。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低迷已经影响到巴西的股市。那么,下一个受影响的将是美国。
     警讯一:中国地方政府正在被债务淹没。还记得流入美国银行业的那数千亿美元吗?好吧,中国中央政府把5860亿美元的刺激款项给了地方政府。这减轻了2009年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的疼痛。但刺激只是推迟了痛苦。莫斯在《外交政策》上写道,现在到了地方政府还债的时候了,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认真地紧缩财政。听起来似曾相识吧?像不像欧元区的状况?或者是美国地方政府的状况?在繁荣时期,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像美国养老基金一样陷入癫狂,大量买进豪华汽车。然而现在的情况呢?莫斯举例说,温州正打算在今年拍卖掉80%的汽车,算下来有1300辆,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出现了类似亏本甩卖的现象。此外,中国中央政府曾决定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屋销售量和销售额随之下滑,造成现金短缺和潜在买家信心不足。听起来很耳熟吗?难道是和美国的情况一样(在美国,政府收入随纳税人和投资者的收支下降而下降了)?是的,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实际上,中国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并且将把衰退输出到美国。
     警讯二:中国的经济危机将引发动荡。正如我们从《外交政策》上看到的,中国专家警告说,经济放缓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到目前为止,驻香港的作家莫斯说,中国中等速度的经济增长足以令大多数人感到满意。不过,随着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超级大国”转变,可以预料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这种转变已经开始,莫斯警告说,随着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低于8%的GDP增速,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受压,特别是在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会发现自己的工作面临危险的时候。而中国对欧洲、美国和巴西的出口增长也开始放缓。
     警讯三:中国的超级富豪开始“输出”资本。莫斯说,尽管美国的亿万富翁固执地认为“多多益善”,并且竭尽全力用中国的方式管理美国政府,中国的超级富豪却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旦大事不好,抓紧时间跑路。奢侈品在中国销售强劲,但去年底,显然很多中国有钱人开始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投资外汇等易于转换的资产,而不是像中国房地产之类的固定资产。不错,中国的亿万富翁开始转向海外投资高档房产,制造了一波中国有钱人海外购房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国外有好买卖,且不像国内那样有太多的限制。此外,莫斯指出,这也是防范国内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一种手段。
     警讯四:中国环境危机。中国人口正经历着天文数字般的增长过程:现在是13亿,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中国下一代人将再增加3亿。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福格尔(Robert  Fogel)预计,中国经济将迅速超越美国,达到令人吃惊的123万亿美元的规模。也就是说,2040年中国经济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而美国仅占14%。但是,这种增长会给中国的“中央计划者”和中国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例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早就已经开始进口能源。但现在,中国码头的煤炭堆积如山,而这些煤本该在中国的发电厂里发挥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莫斯回答说,因为制造业产出较低。去年,中央计划者认为应该囤煤,以备急需。现在电力需求不断下降,因为民众、企业和工厂迫于经济压力都在削减用电量以减少开支。很明显,中国在调和中央计划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方面遇到了真正的难题。在全球市场中,大家都在争抢相同的稀缺资源。中国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的方式是惨痛的。过去一年,煤价降了10%。煤价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减少对出口的需求。莫斯一语中的:全球化是什么?就是一个中国人关掉空调,世界经济就会感冒。
     警讯五: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要求引发通胀。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标准出现爆炸式提高、经济迅猛增长(大体上可以这么说)以及对奢侈品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微小变化都会增加一个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的价格压力。莫斯写道:中国消耗的肉产品越来越多,而且受持续不断的需求影响,禽类和牛肉价格也在上涨,这就使得通胀成为中国决策者需首要解决的问题。但中国市场也在努力进行自我修正:价格上涨,需求下降,然后供过于求,中国政府就会介入,买进猪肉以稳定物价。但莫斯也说,到那时,蛋类价格已经飙升了。
     结论:中国经济不景气近年来对中国消费者信心造成了巨大破坏。再考虑到跑路的富豪、对违法官员的查处、食品安全丑闻以及通胀、债务、能源和环境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五大灾难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可能──达到临界点,随时引爆并迅速传导至其它国家,加剧美国四大财政危机的影响,让美国再度陷入经济衰退并迎来新一波熊市?
    (综合信息)
    中印应对经济放缓策略不同
     阿莫尔?沙尔玛(Amol  Sharma)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中国和印度都遇到了经济增长的放缓,但它们应对这一挑战的条件却完全不一样。北京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重振经济增长,而新德里却必须做出艰难的政治抉择才能阻止增长率的下滑。考虑到欧洲的衰退和美国、日本步履艰难的复苏,中印两国的增长对于全球经济的扩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印度和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一样。中国不想重复孤注一掷应对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犯下的错误,比如吹起楼市泡沫。而印度却是在艰难地实施几年前经济繁荣时未能实施的结构性经济改革。
     2000年以来,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10%,但政府官员知道他们没法将这种高增长维持下去。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率下降至8.1%,为2009年以来最低速度;外界普遍预计第二季度将下降到7.5%左右的水平。如果欧元区危机持续下去,或者中国经济刺激执行欠佳,那么中国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走弱。
     但中国应对冲击的条件优于2008年。其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已经下降:2008年中国净出口占GDP的7.7%,201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6%。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到3%左右,政府负债估计占GDP的22%,而且还在下降。这样一来,在面对需求减少的时候,中国就有很多经济刺激工具可以使用。
     香港智库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项目主管高路易(Luis  Kuijs)说,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条件非常宽裕;与其说问题是它能不能刺激经济,不如说是它将选用哪些政策措施来刺激。
     中国经济体中的很大一部分受国有企业控制。这意味着政府的经济决策更容易贯彻执行──不过这也在中国努力实现经济转型、使之更加依赖于创新、竞争和民营企业的过程中给它带来了一些长期问题。
     全为国有的中国前五大银行约占全国金融资产的44%,并且听命于中央政府的“窗口指导”,即银行监管机构和央行给出的不听劝告后果自负的贷款建议。在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建筑和钢铁等基础设施行业中,国有企业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些刺激措施。为刺激大宗商品、建筑等行业的需求,政府批准了两座钢铁厂和多个能源项目。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过去几周两次下调利率(2008年12月以来第一次这么做),5月份还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中国推出更多货币政策措施的空间还很大。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确保不要做过头。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曾下令国有企业大幅扩大放贷规模。结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一场房地产泡沫。中国政府已经花了两年的时间,试图刺破这个泡沫。
     印度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经济挑战,但潜在的解决方案却比中国要少。截至3月31日的一个季度,印度经济增速只有5.3%,是九年来的最低水平。最近一个财年,印度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为5.8%,高于4.6%的目标,这使印度几乎没有实施财政刺激的空间。据估计,印度国债占GDP的比重约为67.6%。
     汇丰亚洲经济研究联合负责人纽曼(Frederic  Neumann)说,印度手脚被束,因此更容易受国际经济放缓的影响。纽曼说,印度没有财政“弹药”来刺激经济,因此不得不忍受经济放缓的痛苦。
     印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刺激企业投资。由于国内外企业对印度不断变化的税收政策和规定感到不安,企业投资在不断枯竭。过去一年印度卢比对美元大幅下跌,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印度高额经常项目赤字的担忧情绪日益强烈。目前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约为4%。卢比的贬值推高了印度企业的实际进口成本,并提高了外币贷款的偿还成本。
     4月份,印度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以鼓励银行向企业放贷。但上个月,在业界指望央行再次降息的时候,央行却说,由于通货膨胀率高达7.6%,令人担忧,央行不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经济学家说,印度刺激经济增长的最佳方法是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监管环境并实施经济改革。这类措施有很多不受反对党欢迎,甚至不受执政党国大党一些盟友的欢迎。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是允许沃尔玛等跨国公司投资印度的零售业,并削减数百亿美元的政府燃油补贴,从而清理印度的财政烂摊子。
     政治分析人士说,2006年至2010年印度经济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时,印度本该实施上述改革。过去两年中,腐败丑闻不但令总理辛格领导的政府难以集中精力应对经济问题,而且削弱了政府的政治资本。分析人士说,随着2014年全国议会选举临近,改革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
     野村证券亚洲经济学家苏巴拉曼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中国正在从一个低收入经济体向中等收入经济体发展,而在印度,经济增长应该是在加快而不是在放缓。
     6月份,中国和印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做出了相当大规模的出资承诺,以便帮助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中国承诺出资430亿美元,印度说将提供约100亿美元资金。但如果这两个亚洲巨擎能够把国内的事情做好,则有可能对全球经济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
    (WSJ,2012.7.9)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2年7月13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2777.09↑;纳斯达克:2908.47↓;标普五百:1356.78↑;英国FTSE100:5666.13↑;法国CAC40:3180.81↑;德国DAX:6557.10↓;日经225:8724.12↓;上证综合:2185.90↓;香港恒生:19092.63↓;台湾加权:7104.27↓;新加坡海指:2995.56↑;越南指数:416.98↑;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29663.61↓;巴西BVSP:54330.51↓;印度BSE30指数:17213.7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2年7月13日收盘价(伦敦铜期货价为7月12日数据):
    欧元/美元:1.2249↓;英镑/美元:1.5575↑;美元/日圆:79.2000↓;美元/人民币:6.3944↑;美元/港币:7.7577↑;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2年8月):1592.0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2年8月):87.10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7485.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2年8月)8.4775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1110.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2年第52期(总第1274期)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GDP增速三年来首“破八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