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刺激计划临近尾声 建设热潮恐风光难再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10年第87期(总第1106期)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美国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    中国如何应对?
     英国《金融时报》11月4日报道,美联储(Fed)发起了新一轮的定量宽松(QE2),为提振美国经济复苏做出最新努力。按照该计划,美联储将在2010年年中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
     但在这个可能令市场失望的举措中,美联储没有表明是否将扩大上述资产购买规模。负责制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表声明称:“委员会将根据新的信息,定期审议证券购买速度和资产购买计划总体规模,并将根据需要调整计划,以最有效地推动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
     推出QE2是美联储多年来做出的最重大决定之一。美联储此举可能是推动经济增长、削减美国9.6%失业率的最后机会,因为分裂的新国会几乎不会同意实施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这是美联储首次把定量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这让美联储及其主席本?伯南克的信誉面临风险。
     6000亿美元的最初规模稍稍高于大多数市场预期,但美联储的购买速度(每月约750亿美元)又稍低于早先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利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的早期还款进行再投资。
     声明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美联储没有表明在初始项目结束后是否进一步购买资产。这表明,QE2的最终规模可能最终低于市场期盼。纽约联储“临时取消特定品种国债持有总量不得超过35%的限制”,但“将允许单个品种国债持有量只以小幅增量超出35%的门槛”。
     另据路透社11月5日报道,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5日加入对美国印钞刺激经济表达不满的行列,强调此举带来全球流动性泛滥等副作用。而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他主张以调整汇率、扩大内需、检讨出口退税等多味药方逐渐调整。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靴子”甫一落地,美元贬值步伐已一发不可收,而已猛涨一个月的大宗商品价格再次一飞冲天。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则陷入热钱涌入,人民币被动升值,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眼”。“在美国政策利率很低的情况下,采用适量宽松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周小川说道,“但从全球角度看不一定是优化选择,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副作用。”美联储11月3日晚公布以6000亿美元购买公债的计划后,来自拉美和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者已纷纷表达不满,威胁将采取新举措抑制资本流入及本币升值。
     在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前夕,围绕美国量化宽松计划在争议和抨击,对于各国寻找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非好兆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表示,G20会议不适宜讨论任何有关贸易逆差的问题,且没有其他国家能够设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目标区间。他直指示美国量化宽松将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泛滥,中国将密切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且已准备好就此和美国进行讨论。
     美联储举措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波周五仍在继续。现货金改写历史新高至每盎司1394美元,原油期货突破87美元创两年新高。在中国市场,沪综指和人民币汇率周五延续升势,期货市场更出现棉花、期锌、天胶、豆油等品种大面积涨停并创历史新高的火爆场面。
     相比中国外交部强硬的官方措辞,央行行长周小川则从专业上对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等进行了阐述,他主张以中医调理方法做比喻,主张用渐进而非激进的方式,在反馈基础上的动态调整和试错。
     外界一再指责人民币汇率偏低造成中国庞大贸易顺差。周小川认为,解决贸易项目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很多味药方配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其中汇率是一项重要政策,但不应强调单一措施起到特别重要作用。扩大内需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进而要求解决劳工工资的提升和能源资源价格进一步反映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问题,以反映制造业真实成本。而要减少对外部需求依赖性,出口增值税退税政策值得检视。
     “过去的中国在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时候,重视出口退税的调整,后来发现有不少副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和国际上公平的原则有冲突。”周小川说道。在过去几年,中国政府曾用提高出口退税方法来一致贸易顺差过大,随后在金融危机期间恢复上调出口退税,今年年中则取消部分钢材等产品的出口退税。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调整出口退税一定程度上成为调整汇率的替代选择。
     谈到热钱流入问题,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国的管理措施可以尽可能防止热钱流入,并提出通过总量控制和资产池来管理热钱进出。稍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已建议控制资本流入来应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
     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已经升值了15%、泰铢升值11%、韩元升值5%。日本和新兴国家纷纷透过干预汇率、加息等措施,来防范热钱炒起经济泡沫,仍然未能遏止游资涌入。在全球流动性持续“注水”、人民币长期升值背景下,坐拥全球最大规模货币存量的中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滚滚而来。不少专家预计,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在于对国内资产价格以及泡沫的调控。美国量化宽松新政将进一步推动热钱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这让中国遇见了“夹板”难题,一面升值压力巨大,另一面则遭遇国内物价上涨及资产价格泡沫。内外均衡成了各方政策的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11月4日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应逐步回归常态,即稳健的货币政策。他在北京一论坛上并称,现在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防止流动性过多流向资本市场,炒作资产价格。
     中国9月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3.6%,涨幅创23个月新高,市场预计10月CPI涨幅仍会扩大,中国年初制定的全年CPI增长目标是 3%。辅以此前中国央行宣布三年来首次加息,市场对通胀续增的压力和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同步升温。“我们认为2011年总体货币政策将中性略偏紧,”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说,“其中对于几个关键工具的展望是,随着通胀水平的持续上升,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同时,流动性回笼力度加大,并且可能明年二季度左右在信贷层面伴随着行政控制的实施等等。”
     中国央行11月2日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同时指出,今后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美第三季GDP增2%  符合预期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三季GDP增长2%,与彭博社分析员所预期的中位数一致,同时亦优于第二季录得的1.7%增幅。期内消费者开支上升2.6%,是自从2006年末季以来最大的升幅。美国消费者开支占经济产出的七成,因此,今次消费者开支大升,令GDP增加了1.8%。
     不过,分析相信今次的GDP数据显示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未足以降低失业率,分析指出,美国经济需要增长2.5%至2.8%才可以令失业率不再向上。同时,报告亦指出美国核心消费者开支仅升0.8%,较市场预期低,亦较第二季录得的1%升幅低,原因是大型零售商包括沃尔玛等推行折扣优惠。联储局将于十一月二日和三日举行最新的议息会议,届时可能会推出新的行动以刺激经济增长,以及防止通胀率进一步冷却。美国目前的通胀率维持在低于长期预测的水平。
                           (香港《大公报》,2010.10.30)
    欧盟拟建永久机制避债务危机  
     据香港《商报》报道,为期两天的欧盟秋季峰会10月29日在布鲁塞尔闭幕。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向媒体表示,欧盟首脑已达成一致,同意德国和法国关于有限修改《里斯本条约》的提议,在维持不提供紧急援助的原则下,创建永久性债务危机应对机制,以帮助提高欧洲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避免希腊式债务危机重演。
     范龙佩表示,欧盟区域和政府首脑认为,成员国建立永久性债务危机应对机制来保证欧元区整体稳定性是必要的,并希望由欧洲理事会主席与其成员国进行磋商,以此为目的进行有限的条约修改,但不更改第125条,即不提供紧急援助的条款。
     在希腊债务危机的压力下,欧元区推行了一些特殊措施--向希腊注资800亿欧元,并启动了面向整个欧元区的4400亿欧元的紧急借贷资金。但范龙佩指出,这两项措施都将于2013年到期,并有必要将它们替换为永久性机制。他说,指导原则十分清楚,一项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应该能够解决金融困境并避免国际蔓延,还应避免道德危机。据悉,欧盟首脑已委托欧盟委员会起草该机制条款,并指出草案应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作用,并带有很强的限制性。
     范龙佩说,欧洲理事会将在12月的会议上再次商议此事,希望届时能够对危机应对机制的提纲和欧盟条约的小幅修改做出决定,这样最晚就能在2013年年中之前做最后的批准修改。接下来欧盟会着手解决违反欧元区规定国家的投票权问题,如果违规国对欧元区整体稳定性造成长久威胁,有可能会丧失其投票权。
     据报道,欧盟首脑在峰会上还就2011年欧盟预算上调幅度不超过2.9%达成协议。此前,欧洲委员会、欧盟行政机构和欧洲议会建议将欧盟2011年预算上调 6%,但该提议遭到包括英、法、德在内的11个国家的强烈反对。这些国家强调,在目前各国削减开支应对经济困境之际,欧盟预算上调幅度最大不能超过 2.91%。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欧盟首脑就收紧欧洲预算协议规定达成的初步协议将导致欧元走强。她说:“欧洲稳定由始至终旨在确保欧盟更加强大。各国就加强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达成协议之后,欧元将升值。”
     另一方面,欧盟峰会还在一份声明称,欧盟将在于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推动各国避免“汇率战”。欧盟认为,G20成员应当重申,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机制迈进,汇率应反映经济基本面,各国应当避免汇率竞争性贬值。
                                       (香港《商报》,2010.10.30)
    印度和澳大利亚升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印度和澳大利亚11月2日升息,目前各方通胀担忧上升,原因是美联储准备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措施以刺激复苏乏力的美国经济。
     尽管两个国家的央行用国内通胀压力作为升息的主要原因,但印度央行也指出,美国和其他地方新一轮量化宽松可能引起新的资本洪流涌入新兴市场,对上升中的资产价格造成进一步压力。
     汇丰银行在11月2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警告,新兴市场正在苦苦应付其所谓的“不可能的三重任务”,即做不到在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同时,保持对利率和汇率的掌控。这家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警告说,那意味着“西方越是奉行量化宽松,新兴市场就越是会通过资本管制来实行量化紧缩”。
     经济学家们表示,美联储采取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应当减缓美元弱势。然而,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决定调升其官方利率25个基本点,至4.75%,使澳元上涨1.2%,至1.003美元的历史新高。
     经济学家们预计两家央行将暂缓进一步加息措施。印度央行表示,在短期采取进一步利率行动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印度央行将其买回利率——印度央行借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调升了25个基本点,至6.25%。
                                     (FT,2010.11.3)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世行:中国需进一步加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银行(World  Bank)11月3日在2010年第3季度的《中国经济季报》中表示,中国贸易顺差正再次开始上升,而政府在调整经济平衡、把侧重点转向国内消费方面,仅取得了“有限进展”。世行还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调高了半个百分点,至10%,但表示,要想抑制通胀预期,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
     世行有关中国的季度报告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前景基本乐观,尽管近期有人担心中国遭遇“硬着陆”。然而,在各方就中国汇率政策展开激烈的国际辩论(这些辩论可能在G20韩国峰会上达到白热化)之际,世行告诫称,北京方面如果要减少其巨额外部盈余,就需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再平衡不会自行发生,它将需要大幅度的政策调整,”世行报告指出。
     世行有关中国外部盈余的预测,可能给中方的G20谈判人员带来更多压力,中方曾利用今年前几个月的盈余下降,辩称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再平衡。2009年期间,随着金融危机打击全球贸易,而中国政府的巨额刺激方案提振了进口,中国的贸易顺差曾大幅下降。这一过程延续至今年前几个月,今年3月还出现了罕见的贸易逆差。但在近几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又开始大幅增长,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65亿美元。世行表示,这一趋势在中期内可能会持续下去,并预测中国贸易顺差将从2010年的2470亿美元,增至明年的2730亿美元和后年的 3140亿美元。自2008年年中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人民币相对于全球主要货币均有所升值,但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最近一个季度实际上有所走软。
     世行表示,北京方面在拟定2012-2017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时专注于提振内需是正确的。该机构建议北京方面推动相关改革,以提振私营部门,开放服务行业,并提高能源效率。“在中国增长模式的再平衡方面无甚建树,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严重中期风险之一,”世行表示。
     除了将今年的增长预期从9.5%上调至10%以外,世行还将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8.5%上调至8.7%。通胀在控制之下,同时与其它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受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将比较小。不过,中国存在房价再度飙升的风险。
                                       (FT,2010.11.4)
    中国刺激计划临近尾声  建设热潮恐风光难再
     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说到,普建新路地基,搭建桥梁,挖掘地铁通道,它们就像是过去两年间中国掀起的投资热潮在月光下的投影。在这股浪潮之下,中国挺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并支撑着全球经济,但银行坏账和浪费性投资也随之而来。中国政府2008年11月9日推出的4万亿元两年期经济刺激计划流入了这些领域,就在该计划临近落幕之际,仍在苦苦发动经济引擎的美国却正加强货币刺激政策。
     早在中国的刺激计划出台之时,就曾遭到许多关于其有效性的质疑,但中国迅速恢复两位数增长打消了这些疑虑。然而当计划走向尾声时,又不断有人质疑这种投资盛宴最终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不管结果好坏,政府为刺激经济而进行的这项庞大投资试验,都将在未来数年对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分析师王涛认为,“主要的好处当然是经济持续增长。在就业和避免中国发生危机方面,都有帮助。但是也有坏处,最终的刺激计划规模可能过大了,给将来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不良贷款和资产配置不当。”在 2008年11月9日政策宣布后,银行信贷飙升,10月至11月间新增贷款增长两倍,而且这种势头一直持续至2009年中期。
     结束刺激举措将循序渐进地进行,缓解对于撤出措施恐损及中国经济或全球市场的担忧。重要的一点在于,一些大型项目是长期的。“明后年的政府投资和银行放贷仍将强劲,因为实行刺激政策时期开始建设的港口、公路和铁路项目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说,“否则,这些项目都将半途而废。”
     即便没有持续的刺激政策,就中国经济而言,政府投资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只是应对危机的工具。瑞士信贷亚洲区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基础设施改造以及从医疗到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在中国退出广泛的刺激措施的同时,还将继续得到大笔拨款。“政策焦点正从刺激措施转向结构改革,后者更为重要。”
     中国已在恢复货币政策至正常水平,政府收紧银行贷款,并于今年四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且上个月实施了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称,“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必须考虑退出策略,我们将逐步且温和的退出。”
     为了评价刺激措施的影响,第一个问题是对该举措实际上由哪几方面组成感到疑惑。虽然一揽子刺激措施规模号称有4万亿元人民币,但只有1.18万亿元来自中央政府,其余资金则来自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但银行业者仍旧超额放贷,去年共计发出了创纪录的9.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今年则料将进一步放贷7.5万亿元。另外有许多具有刺激效果的计划,并没有正式计入刺激政策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购买小型车的税赋优惠。
     刺激政策的又一后遗症是,政府严重依赖银行信贷来为投资项目融资。但随着时间推移,真实成本会一点点显露,很大一部分贷款将变成不良贷款,并且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法律法规禁止地方政府举债,为绕开禁令,数以千计的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银监会统计显示,截止今年年中期这部分债务达到7.66万亿元人民币。
     监管方最初否认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今年稍早开始对此重视起来,表示将清理这一烂摊子。他们首先对债务规模进行评估调查,上月报告称26%的地方政府贷款(约2万亿元)存在严重违约风险。
     但在一个直接公债相当于GDP的比例仍低于20%的国家,债务总规模应不只是处于可控状态,对地方政府风险最高的贷款仅约为GDP的6%。穆迪上个月将中国政府债券评级列入可能上调的观察名单,以表达对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的赞赏。
     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仍深陷低增长和巨额债务负担的表现相比,中国的成功显得更加辉煌。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不甘心,但北京已经站在讨论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金融危机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实力,所有人都有些吃惊,中国人更是如此。”北京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说。
     在北京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投资放缓的迹象,正是大规模的投资帮助中国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不要弄错了,投资热潮即将结束。例如,北京目前在建的地铁线路还有11条,但此后计划建设的地铁线路仅有两条。
                                                 (Reuters,2010.11.05)
    周小川:渐推人币可兑换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计划将重点放在刺激内需上,尤其是消费方面;在继续改革汇率机制同时,并逐步允许人民币被用于贸易结算和投资领域。
     周小川日前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金融协会(IIF)亚洲代表处成立庆祝晚宴并发表演讲。外电引述他在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可能会出现意义深远的改变,经济结构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改变。他称,加速城市化进程将给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非出口相关领域创造更多需求,中国投资策略的重心将也会从传统领域转向服务领域。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他重申将继续改革汇率机制,并逐步允许人民币被用于贸易结算和投资领域。“在未来几年中,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截至目前,中国的贸易结算主要采用非人民币币种。但近年中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八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议。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将本币结算从边贸扩展到一般国际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工商银行在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湖南、黑龙江、广东、浙江、江苏和深圳10家分行,10月下旬已开办俄罗斯卢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柜台结售汇业务。其中,开办林吉特柜台结售汇业务在内地商业银行中尚属首次。目前,工行的结售汇币种达到18种,今年前九个月结售汇交易量达201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3亿美元。
                                               (香港《大公报》2010.11.4)
    香港5年内废除联系汇率?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香港重估汇率的压力日增。人们日益达成一致,认为鉴于香港强劲的经济表现,香港当前的利率和汇率水平过低。香港从1983年起一直实行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制。
     事实上,香港的大宗经纪商确信,香港政府将调整或者彻底放弃联系汇率机制,以便加息。市场人士表示,许多大宗经纪商正向各自的对冲基金客户提供押注港元重估的交易,涉及借入美元买港元。
     港元汇率与美元绑定,在7.75港元至7.85港元之间窄幅浮动。最近,港元一直徘徊在该区间上端,对交易金额巨大的投资者具有重大影响。例如,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亚洲业务友邦保险(AIA)上月上市时,科威特投资局承诺认购78亿港元股票,但到了该主权基金填写港元支票时,却发现所需支付的美元金额比原先估计的高出很多。太盟投资集团现任董事长单伟建认为,港元持续徘徊在浮动区间高端,说明有上升压力。他预计,香港将在五年内废除联系汇率制。
     分析师表示,经济强而货币弱,通常都有问题。由于实行盯住汇率,香港正从美国“输入”货币政策。然而,分析师表示,美国旨在刺激疲弱经济的零利率政策,并不适合年增长率在6%以上的香港经济。再者,美国正在竭力推高资产价格,可香港的地产价格已经相当高了,而且还在节节攀升。
    许多分析师预测,一旦香港废除联系汇率制,港元至少会升值10%至15%。真的会这样吗?
     香港金管局的官员和汇丰的高管均表示,港府绝不会变更联系汇率制。“香港喜欢稳定。这里说的稳定,是指楼市上涨,交易畅旺,每周三和周日照常举行骞马。而废除联系汇率,将带来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汇丰的一位高管表示。此外,香港基本法规定,在1997年回归之后的50年内,港元将是香港唯一的货币。上述人士补充说:“如果我们重新挂钩,港元就会灭亡。”
     不过,随着中国不断采取措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极有可能成为实际上的双货币中心。高盛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人民币流通量增加,将使香港诞生一套双货币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为在相当长时期内港元和人民币的最终挂钩铺平道路。”在过去,变更联系汇率制不符合香港利益,但如今未必如此。“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一两年,那么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加棘手,”上述汇丰高管表示。
                                             (FT,2010.11.4)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0年11月6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1444.10;纳斯达克:2578.98;标普五百:1225.85;英国FTSE100:5875.35;法国 CAC40:3916.73;德国DAX:6754.20;日经225:9625.99;上证综合:3129.50;香港恒生:24876.80;台湾加权:8449.34;新加坡海指:3240.31;越南指数:457.27;俄罗斯RTS:1602.53;巴西BVSP:72606.60;印度 BSE30指数:21005.0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0年11月6日收盘价(伦敦铜为11月5日):
    欧元/美元:1.4032;英镑/美元:1.6182;美元/日元:  81.2570;美元/人民币:6.6574;美元/港币:7.7506;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0年12月交割):1397.7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0年12月):86.85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8538.5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0年12月)7.2865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510.00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0年第87期(总第1106期)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刺激计划临近尾声,建设热潮恐风光难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