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经济刺激政策已到退出之时?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79期(总第1001期)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庆祝《经济走势跟踪》总数突破1000期
     各位尊敬的读者:《经济走势跟踪》从1999年7月1日编写出第一份定期报告(原名《网上经济动态》)至今,总数已经突破1000期。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持续跟踪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每年定期编辑近百份报告,累计近千万文字和数据,向各位领导和学者提供经济运行动态、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学术资料,这些长期跟踪所积累的资料和数据,有助于我们把握经济形势和运行的发展动向,掌握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政策的相互关系,了解经济理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等等。今后,《经济走势跟踪》还将继续努力,孜孜不怠,为宏观经济决策与研究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服务。
    经济热点分析
    经济刺激政策已到退出之时?
     近段时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基本确立,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策略也开始动作。仅仅在一年前,全球经济还深陷谷底,如今,全球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是否已经恢复?是否已经具备退出的条件?退出策略将如何展开?本课题组将就此问题整理相关的观点加以综述。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策略开始浮现
     据报道,10月28日,挪威央行宣布加息0.25%,使利率达到1.5%,这是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继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之后全球第三家加息的央行。8月24日,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至0.75%;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将利率提高25%至3.25%。10月27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银行准备金率,从11月7日起,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由24%调升至25%,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央行朝着收紧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此外,市场还预期,新西兰央行将在10月29日的议息会议声明中放弃宽松立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28日报道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暗流涌动,甚至有经济体启动紧缩周期。报道说,分析师们普遍认为,目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海啸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前者如澳大利亚,过去一年多,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一个季度为负,基本可以说并未陷入严重衰退;后者如印度,政府预估,截至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增长幅度将达6.5%-6.75%。
     据《中国证券报》指出,随着经济的复苏,一个经济体的退出往往具有标杆效应。德意志银行曾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澳大利亚央行加息的开始,就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正式启动。对各国决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因,分析师们普遍认为有两点:对经济回暖的信心以及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对两者的平衡将决定加息的时机。不过,对全球性加息时间表,荷兰国际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蒂姆·康顿认为取决于相关经济体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整合度。他称,与中国贸易和经济依赖度较大的经济体将会首批加息,相反,与美国经贸联系较大的,时间表将延后。蒂姆据此预测下一个加息的亚洲经济体将是韩国。
     另据《华尔街日报》10月13日报道,英国央行主管货币政策的副行长查理尔·比恩(Charlie  Bean)当日表示,央行需在某个阶段开始逐步退出刺激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率超过2%的中期目标。比恩表示,目前资产收购计划的净利息收入是正值,但该计划结束时很有可能出现整体赤字的情况。但他也说,资产购买计划的代价或者利润状况都不能用来衡量 1750亿英镑定量宽松政策所发挥的效力,因为这些情况都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定量宽松政策在降低债务偿还成本、提振支出以及通过提高经济产出增加税收等方面对公共领域发挥的作用。
    美国的刺激政策是否会收紧?
     10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在美联储讨论资产负债状况的会议上说,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到一定时候,即经济企稳时,我们需要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不利影响”。伯南克的发言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路透社将伯南克的话解读为美联储正逐渐、稳步停止刺激经济措施的信号,而美联社则认为伯南克无意匆忙逆转刺激经济进程和提高利率。
     此外,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赫尼希警告,利率太低状况持续时间太长存在风险。“如果利率在零水平停留时间过长,我们就会有其他麻烦。”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莱克尔反对过早提高利率。他主张应该收集更多数据后再做决定,“眼下还不是提高利率的时候”。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与莱克尔观点一致。他告诉《华尔街日报》:“该行动时我们会行动,但现在还不该行动。”美联储董事丹尼尔·塔鲁洛认为,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美国应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低利率。由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已接近零。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可能最早到明年年中提高联邦基准利率。
     此外,10月20日,伯南克又在一次关于亚洲经济的会议上表示,美国财政状况艰难,美国需要制订一项以可持续性财政为目标的财政退出策略,这对于维护世界对美国经济及美元的信心至关重要。
     根据市场预测,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的季度环比折合年率将达到3.3%,其中,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正走出三年来的大幅下滑,并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根据路透社10月23日报道,全美不动产协会(NAR)10月23日公布,美国9月成屋销售劲升9.4%,年率为557万户,为2007年7月以来最高。金融市场此前预估为升至535万户,8月曾意外下滑。分析师指出,首次购房者争相利用政府800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部分推动了销量的上升,该政策定于11月底到期。相较去年同期,9月成屋销售增长了9.2%。分析师认为,房屋建筑估计会在第三季推动经济增长,也将是该行业自2005年末以来首次对经济做出积极贡献。房屋市场复苏的迹象,加上其他相当乐观的数据,均强烈显示经济在上一季开始恢复增长,为2008年第二季以来首次。
     但有人担心,税收优惠措施到期可能会阻碍复苏,许多议员希望延长该计划,一些人还致力于扩大优惠措施的覆盖面至所有购房者。迄今为止,税收优惠政策已耗费政府约100亿美元,而奥巴马政府碍于该政策对本已居高不下的预算赤字的影响,尚未决定是否支持延长该政策。
     同时,另外一些数据也显露出一些未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据路透社10月20日的消息,9月份美国房屋开工弱于预期,生产者物价下滑,显示经济复苏乏力,支持认为利率可能将维持在低档一段时间的看法。
     美国商务部10月19日报告显示,9月新屋开工年率上升0.5%至59万户,低于预期的61万户。8月数据下修至58.7万。根据公布的数据,多户型房屋开工下滑15.2%,抑制了9月房屋开工的增幅。独栋房屋开工上升3.9%,部分扭转了8月的下降势头。一般认为,独栋房屋开工可以更好的预示房屋市场的走向。与2008年9月相比,房屋开工下降了28.2%。分析师预计,9月房屋开工令人失望可能与担忧税收优惠将于下月到期有关。美国向初次购房者提供 8000美元税收优惠,被广泛视为促进房屋市场稳步复苏的重要因素。
     建筑许可年率可以预示未来房屋建设活动趋势,9月意外下降1.2%,年率为57.3万户。这是2009年4月以来的最大百分比跌幅。9月营建许可较上年同期低28.9%。9月完工的房屋数目跌至69.3万户,创下了 1968年以来的纪录最低。此外,在建房屋库存触及纪录低点58.2万户,且获得许可但尚未开工的房屋数量亦跌至历史低点9.69万户。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正面迹象,因为建成的住房减少有利于房屋市场复苏,有助于稳定房价。
     另外,美国劳工部表示,9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比8月份大跌了0.6%,而8月则上升1.7%,  9月PPI与上年同期相比则下跌4.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PPI较8月份下降了0.1%,较上年同期增幅放缓至1.8%,低于8月时的2.3%,按年率计算,增长速度是两年来最慢的。
     有分析师认为,预计经济复苏非常温和。复苏已经站稳,但消费者在开始看到就业增长以前不会认可这点。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耶伦表示,她并不预期美联储近期将撤回支持经济的举措,何时撤出将主要取决于经济形势。
    中国刺激政策也要退出?
     马骏:“管理好通胀预期”,显示重要信息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中国国内,市场分析指出,退出政策或已提上日程。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国务院近期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显示了一系列重要的信息。
     马骏表示,将保增长与管理通胀预期相提并论,表明控制通胀的相对重要性在提高。同时,由于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已经超过8%,继续使用刺激政策来加速增长的需要已经下降。此外,国务院特别提到通胀“预期”,表明决策层意识到,即使通胀水平并不高,但只要通胀上升的速度较快,比如每个月上0.4个百分点,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从而将储蓄更多地投入股市、房市,甚至购买实物以求保值。这种由于预期带来的行为将加剧通胀的压力。所以,即使通胀水平不高,也应该有预案要控制通胀预期。
     高善文:中国在为中性政策做准备
     国务院常务会议10月28日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的预期,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华社报道了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观点,他表示,可以看出,高层已经在为未来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性化做舆论上的准备。他并预计明年2-3季度间,中国的货币政策才可能转为中性。
     高善文指出,今年二季度的时候,中国还是明显强调保增长。而今天的言论中已经可以看出,保增长的重要性已经降了下来,并开始提出要管理通胀预期,但高层提出的仅仅是预期的管理,还不是应对现实的通胀,说明现在政府只是偏重于与市场的沟通,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的引导。
     他还称,明年货币政策中性化将表现在几个方面,包括允许人民币汇率恢复温和缓慢的上升态势;在二季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加息会更晚于明年二季度。
     孙明春:没有迹象表明会立刻紧缩政策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没有迹象表明政府会立刻采取诸如加息等紧缩政策,目前的政策态势最少要持续至2010年3月份。事实上,政府近期对经济的评估依然言辞谨慎,并且重申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充裕的流动性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因此出现严重的资产价格通胀的风险正在上升。
     厉以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保持到明年两会
     而据《证券日报》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10月27日表示,就目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不能变,至少继续保持到明年两会期间。厉以宁表示,由于结构平衡、流动性、就业等问题还未能较好地解决,收紧货币政策容易把前一段改革、采取的措施,宏观调控的成绩抵消。
     厉以宁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支持我国目前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首先,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不能单纯从总量上来决定政策的变化。今年以来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目前市场流动性偏大,但是从当前我国的货币信贷结构分析,当前我国信贷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应当对于中国的信贷结构进行调整,银行信贷资金应当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而不是停留在虚拟经济,以防止虚拟经济价格的上升和股市的上升对实体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应当让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急需发展的企业;此外,信贷资金应当进入到短板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不是目前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
     其次,虽然从银行信贷来看,已经呈现流动性偏大的局面,但很多企业仍然感到资金紧张。这主要是因为在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情况下,企业感到了经济困难,都手持现金。所以,对银行来说资金是出去了,市场上的资金没有流动,每个企业都有超常规的现金储备,以备资金链断裂,企业流动性不足。总量分析的确是不解决问题。所以,当前的中国应该继续来做信贷的政策。
     第三,无论是从当前的物价数据,还是影响中国的三种主要价格(石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价格)的现状和前景来看,通货膨胀都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这也为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实施的市场环境。
    中国房地产救市政策应率先退出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崔宇指出,三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微妙。特别是9月份,北京、上海、福建和浙江等东部地区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均出现了下降,这暗示在经历了上半年“小阳春”后,房地产市场再次陷入了观望状态。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2008年出台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即将到期,政策层面可能调整引发了市场的分歧。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恐怕已没有人怀疑。去年10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率先享受到了政策甘霖,也解救了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房地产市场不仅已经率先复苏,而且还存在着泡沫化的隐忧,天价地王和楼盘不断出现,第三季度热钱也开始对中国虎视眈眈。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惯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现在还很难真正退出,但在全年经济增长保8已经基本实现的背景下,应首先考虑退出房地产救市政策。这既有利于控制通胀预期,也有利于启动其他行业的民间投资,同时也提高了热钱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成本。不利的方面或许就是将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这将考验中国政府是否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2008年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痛并快乐着”的一年。“痛”来自于中国政府连续实施紧缩政策带来的资金缺口,迫使一贯“不差钱”的开发商不得不降价促销回笼资金,这本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但中国政府似乎并不乐见这种情况的发生,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以稳定房地产价格为主的救市政策,让开发商“快乐”了起来。
     中国政府先是在2008年7月将外商投资房地产业的审批权由商务部下放至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这相当于放宽了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门槛,为房地产开发商输血。接着在2008年10月22  日,财政部发出通知,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过程中的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实行暂时性减免政策,并规定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为20%。通知还要求“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这也为接下来地方政府五花八门的救市措施埋下了伏笔。
     2008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又出台了更为系统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除了巩固财政部通知中对于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还对住房转让环节的营业税实施了一年期的减免政策,并要求商业银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要求,同时还取消了城市房地产税。由于城市房地产税其征缴对象主要是在华拥有房屋产权的外籍个人和外国企业,城市房地产税的取消,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有所松动。
     在中央政府两次颁布救市政策之后,地方政府纷纷跟进。上海在 2008年12月底,连续两次推出房地产救市政策,除了中央政府规定的措施外还新增了许多措施,比如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所得,个人不负担个人所得税,还提高了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二套房的贷款政策全面放松,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北京和广东在今年初也出台了类似的救市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和广东两地还对外资网开一面,北京要求暂停执行对境外个人在京购房的居住年限和所购房屋的有关规定,广东规定港澳台居民在广东省境内购买住房,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2月底出台的减免营业税等政策已经明确了是暂时执行一年,但2008  年10月22日财政部出台的以放松信贷为主要内容的救市政策并没有明文规定截止日期,这似乎给各方无尽想象的空间。其实,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回暖的背景下,房地产救市政策不应该无限期延续下去,必须要让其及时退出,要让房地产开发商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政策和权力的寄生虫。特别是各地出台的针对外资的一些优惠政策,必须要及时收回,否则在热钱已经开始登陆中国的背景下,无异于开门揖盗。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政府必须借助金融危机来“痛定思痛”,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否则难免会陷入这样一个悖论:政府害怕房地产价格下跌,从而救市,救市的结果必然导致泡沫越吹越大,矛盾越积越深,同时房地产价格下跌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这其实让政府承担了更多的房地产价格下跌的风险。
    (待续)
    (启事:从2009年10月28日起,《经济走势跟踪》发布日期调整为每周3、5,敬请留意。)
    (摘编、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79期(总第1001期)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经济刺激政策已到退出之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