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世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45期(总第967期)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世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2009 年6月17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今年第二期《中国经济季报》,季报预测中国今明两年将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2%,明年增长 7.7%,但世行同时表示还不能马上断定中国经济将进入持续的复苏阶段。世行认为,中国需要加强政策的前瞻性,注重结构性改革。
    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达到7.2%
     世行报告指出,2009年上半年,虽然若干国家出现了经济暂时回稳的迹象,但全球经济活动继续下滑。不过,极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财政政策刺激主要围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四万亿”方案,货币政策刺激则带来了银行新增贷款的激增。直接受政府影响的投资大幅增加。但同时,尽管房地产部门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市场性投资的增长仍然滞后。消费依然较为强劲。出口疲软继续拉低增长速度,但2009年2季度进口有所回升,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的进口反弹。
     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些趋稳的迹象,全球增长前景依然乏力。金融市场的紧张有所缓解,市场活动有望渐趋稳定。然而,迅速的全球复苏看起来可能性不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全球通缩的风险看来较低,但大量闲置产能将继续对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施加下行压力。原则上说,主要国家的货币当局应当能够防止中期通胀的出现,但通胀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今年和明年仍将取得令人瞩目的的经济增长,但现在说经济已经开始可持续的复苏还为时尚早。政府影响的投资将有力支持2009年的增长。但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基本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增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依靠政府支出的增加保持高速增长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由于很多制造业部门存在过剩产能,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市场性的投资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表现乏力。房地产业的的前景看起来还比较好,但消费增长不太可能很快的提速。总的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之前,中国的经济不太可能回到接近10%的高速增长,预测2009年GDP增长7.2%,2010年增长7.7%。
    中国近期经济形势  
     世行《季报》指出,2009 年以来国际经济活动继续下滑。国际金融市场的紧张有所缓解,股市回升,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回稳的迹象。然而,在2009年前5个月中,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依然在持续。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GDP相对2008年4季度分别下降了5.7%,9.7%和14.2%(季节调整折年率)。最近几个月产出仍在继续下降,尽管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全球经济环境的疲软对中国的出口及总体经济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但扩张性政策给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持。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很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刺激主要围绕以政府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四万亿”方案。中央政府承诺承担刺激方案支出中的29%,其余支出则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这是导致2009年前5个月银行放贷激增的重要原因。
     信贷:一季度信贷激增之后,二季度的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一季度,平均每月新增贷款高达年度GDP的5%。快速的信贷增长、票据融资所占的高份额,以及信贷资金可能绕过实体经济而流入了金融市场,都引起了决策者的担忧。4、5月新增贷款增长放缓,平均为年GDP的2%。同时,信贷结构也有所变化,票据融资和其他短期贷款的份额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居民信贷所占份额有所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住房销售的增加。无论如何,近几个月信贷的大幅增加将在今后几个季度推动经济增长。
     投资:政府影响的投资急剧上升。由于刺激方案的推动,今年前5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政府影响的投资上升尤为迅速(按照国民账户核算口径,今年前4个月的投资同比增长39%,高于2008年的13%的增长率)。
     尽管政府的刺激方案对某些市场性的行业也有支持作用,但市场性的投资增长明显地滞后。月度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明,受初级产品及专用机械设备等受益于刺激方案的行业的拉动,市场性投资的实际增速有所反弹。然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有可能会高估计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增长。同时,在制造行业的一些主要部门,尤其是面向出口的行业(纺织、服装、家具、计算机和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减速,反映了出口前景及利润的不确定性以及很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
     按国民经济帐户口径,今年头4个月,市场性投资的同比名义增长为12.6%,低于2008年20%的增长速度。
     房地产:2009年初房产销售有所回升,但房地产新开工建设直到目前依然缺乏活力。2008年全年房地产的销售呈下降趋势。2008年底开始,政府的刺激措施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乐观情绪,再加之低利率、减税措施、以及早些时候房地产价格下调等积极因素,带动了销量的回升。销售量的上升推动4月及5月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但仍然低于一年前的水平。自2009年初以来住房项目竣工量大幅上升。但这并非是由于最近的销售回升,而是2007和2008年大量房地产项目开工的结果。在那时,房屋在建面积的增速远远高于竣工面积的增速。目前,房屋开工面积同比仍在大幅下降。但如果近期的复苏迹象得以持续并转强,这一局面也许会改变。
     消费:消费依然较为强劲。虽然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降至相当于非典时期的低位,一季度居民消费仍保持了11%的同比实际增速(根据住户调查数据计算)。4月和5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消费的增长保持强劲。虽然名义收入的增速在2009年的上半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较低的通胀率,使实际收入有所增长,从而对消费形成支持。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以及农民工收入的减少。3  与消费信心指数降低相矛盾的一个现象是,汽车销量在2008年明显放缓之后,今年1至5月的销量同比上升了14%。这一方面是由于降低了对小型汽车的消费税,同时也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减轻,人们对汽车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预期发生了改变。
     出口:出口依然十分疲软,但进口有所恢复。自2008年底以来,无论是以出口国别划分还是以产品种类划分,出口表现出了全方面的疲软。今年4、5两月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约下降了20%。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提升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中国的进口额自今年3月以来开始迅速回升。今年4-5月间,总的进口量同比实际下降了6.8%,其中尽管制造业产品仍在大幅下降,但原材料的进口却有了明显的增长。原材料进口自3月以来的迅速增长也与企业补库存有关(此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由于面临金融危机而大幅度减少原料库存,使原材料进口受到抑制),因此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需求情况。然而,进口的反弹抵消了由于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所带来的贸易条件改善的影响,使得4、5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在非常困难的全球环境中依然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一季度GDP季度环比增长6%(季节调整折年率),相比比去年同期增长6.1%。工业生产近来似乎也开始提速,从1季度5.3%的同比增速提高到了4、5月平均的8.1%。5月份,财政也录得了一年以来的首次同比正增长。
     通胀:通货膨胀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当前原材料价格远远低于一年以前的水平,这使得生产价格指数(出厂价)和消费价格指数都低于去年同期。除了这些良性的价格下降之外,中国及世界存在的大量过剩产能也给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利润:2009年初工业企业利润率继续恶化。2008年,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挤压。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这方面的影响已经逆转。同时,由于工资上涨速度下降,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已经停滞。然而,虽然成本(尤其是融资成本)变化不大,但过剩产能压低了PPI(出厂价),同时销售增长放慢乃至负增长,使得利润空间还是受到挤压。这一点在重工业部门尤其突出。因此,2月份重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43%,而轻工业只下降了10%。
     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有所放缓。尽管外商直接投资(FDI)自2009年年初以来有所下降,而贸易盈余自4月也开始减少,但2009年上半年贸易顺差和FDI的流入绝对规模仍然很大(表1)。过去9个月外汇储备增速放缓(已增至2万亿美元)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元相对其他货币(特别是欧元)的升值导致储备估值下降,以及明显且数量可观的资本净流出。5  这两方面因素都不太可能长期持续。近期情况显示,尽管中国高层领导对持有美国债券的安全性表达了担心,但中国将继续是美国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的重要买主(见特别关注:  全球价格水平)。
     股市:中国股市在2009年前几个月有所回升。年初以来,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情绪有所好转,再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充足流动性,上证指数(A股)比2008年底上涨了超过 50%,引领股指上涨的主要是原材料等周期性较强的部门。股价的上升再次燃起了投资者的热情,带动交易量上升,甚至超过了2007年初的水平。
    近期全球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也初步呈现趋稳的迹象。尽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生产继续下滑,但有迹象表明月度环比增速的下滑正逐月趋缓,经济活动也将逐渐走稳。美国的零售业、房屋销售和工厂订单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希望的“绿芽”。尽管大多数商业调查表明最近美国和欧洲的环比增速依然为负,但商界的情绪已有所好转。全球来看,订单数有所回升。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受高科技制造业迅速增长的带动,生产最近已经开始上升。
     但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不太可能迅速复苏。由于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经济下滑比原来预想的更加严重,目前对2009年全球增长和贸易前景的估计比三个月前的更低。因此经济活动环比增速的回稳并不一定意味着迅速的、可持续的复苏。另外,除东亚以外的大多数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国家还没有经济好转的强烈信号。这是因为它们外部融资环境恶化,而本国的政策刺激比发达国家规模小或者效果差,从而导致了国内需求不振。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经济2009年预计将收缩3%,而在2010年将小幅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速是指以各经济体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作为权重,加权平均所得的世界经济增速。由于东亚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相对较好,以世界各经济体GDP为权重所计算的加权平均增长率略高于-3%)。
     全球价格走势目前受到了很多关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已经走出早些时候的低位,而包括石油在内的某些商品的价格在最近显著上升。但是,价格仍远远低于2008年年中所达到的峰值。预测者认为今后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不会从现在的水平大大上涨。全球经济急剧下滑和主要工业化国家——特别是美国——大规模政策刺激的双重作用,既引起了人们对通缩的担心,也引起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心。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决策者。本季报在“特别关注”一栏中讨论了这一问题,结论是通缩的风险很低。原则上,货币政策的制订者也应当能够应对避免通胀过高,而这也是金融市场的看法。然而,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一系列风险仍然存在。
    断言中国经济将很快稳健复苏还为时尚早
     世行《季报》指出,现在就断言中国经济将很快稳健复苏还为时尚早。中国采取的刺激政策使其可以在外部需求很弱的环境下保持增长。但考虑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基本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走势背离的幅度及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政府影响的支出只占国内需求的1/3。当前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的激增是值得欢迎的,而中国内需的进一步提高也有益于世界经济。然而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下,由于制造业及私人投资的短期增长前景不佳,中国不太可能出现基础广泛的迅速复苏。在世界经济恢复稳定增长之前,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回到接近10%的高速增长。
     世行指出,目前2009年的总体增长前景相较于3个月前的估计(世行2009年第一期《季报》)有了一定的改善,但2010年的前景则变化不大。虽然出口前景被再次调低,但其影响被内需的更好势头所抵消。实体经济的发展与3个月前的预期相比有所改善。但更重要的是,银行信贷的增长远远超出预估。在这样大规模的扩张之后,新增贷款年内将可能也应该放缓。但无论如何,前 5个月已发放的大量贷款将支撑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在前5个月,政府支出的增幅也远远超出了预料。
     世行基于以上的判断,预测2009 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2%。其中估计有6  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政府影响的支出,以及税收降低所带来的刺激。世行并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将会提速,但提升幅度会小于其他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2009年已经采取了很多财政刺激措施,而其他多数国家的措施在2009年底及2010年才能到位。另外,看起来有很多公司还没有针对部分行业较弱的经济前景调整其投资计划。
     就支出的各个类别来说:政府影响的投资的强劲将支撑2009年的经济增长,但市场性投资很可能持续落后。在某些产业,市场性投资的前景不佳。尽管原材料价格的降低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但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确定,中国乃至全球存在的过剩产能给产品价格(生产价格指数,PPI)和企业盈利带来了严重的下行压力。因此,市场性投资会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抑制。这在制造业中尤为明显(出口在制造业总销售中占1/4到1/3的比重)。在房地产行业,中期的销售前景是不错的。大量即将完工的房产项目可能对新的高端住宅项目建设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同时,大众化和低端房产的建设应该会由于政府的相关措施而有所扩大。
     消费虽然还会强韧,但其增速预计会减缓。名义工资和就业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下滑,但通胀的低水平和财政政策将继续支持实际收入的增长。然而,城市居民消费增长已经开始落后于收入增长,表明城市家庭储蓄率有所上升,这与所报告的较低消费者信心是一致的。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将支撑消费增长,因为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同时还会有装修等相关的消费支出。假定家庭储蓄率进一步提高,那么今年的城市居民消费增长虽然仍将保持稳健,但与2008年相比增速将减缓。由于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民工的就业和工资受到抑制,农村收入增加将较为有限。财政支持将刺激农村收入和消费,如通过增加政府医保支出和家电下乡等项目等(见3月份季报15-17页)。然而,这些措施可能不足以阻止农村实际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下滑,如何保持农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仍然是一个很大挑战。
     净出口可能会拉低今年经济增长。各种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明新出口订单最近迅速上升,预示着出口应该会走出当前的低谷。但是,虽然中国的竞争力仍然很强,全球经济不振的局面仍然会增加出口的困难。虽然3-5月进口的强劲表现部分来源于前段时间原材料减库存之后的补库存活动,因而缺乏持续性,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进口形势应当好于出口,其2009年增速的下滑也应该小于出口。今后10年出口的增长很可能大大低于前10年的速度。在我们的模拟分析中,这会拉低GDP增长2个百分点。虽然这个数目很大,但并不是灾难性的。
     世行预测,2009年财政赤字很可能会大大高出预算。2009年预算计划财政收入增长8%,支出增长22%,赤字规模为GDP的3%(不包括社保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在今年前5个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9.4%,财政收入总额下降6.7%。其中企业税收降幅尤为突出,同时出口退税大幅增加。财政收入下降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变化及一次性效应造成的,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值税抵扣,提高出口退税,以及对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大幅调整等。支出方面,今年前5个月支出同比增长27.8%,在交通、农业和环保领域的增长尤为显著。在目前要对财政收入做预测是非常困难的。根据我们对经济走势的预测以及对有关政策全年的影响的大致估算,我们预测今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将下降5%。在我们的模拟演示中,假定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支出增长速度将大大低于前5个月,因此全年支出增长22%,与今年的预算一致。这意味着全年赤字规模将几乎达到GDP的5%。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由相机抉择的收入政策的全年影响造成的,包括最近两轮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这些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财政状况良好,足以应付赤字上升。然而,这些分析强调了 2009年财政刺激与2010年刺激措施两者间的替代关系—如果2009年再新增刺激措施可能会减少2010年的政策空间。
    表  中国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 11.6 11.9 9.0 7.2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11.7 12.5 8.5 …
    总消费 8.4 10.1 8.2 8.4
    总投资 10.7 10.3 9.5 12.6
    固定资产投资 13.0 11.4 8.8 12.0
    货物和服务的出口 23.3 19.9 8.4 -10.1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 14.3 13.9 3.9 -4.7
    消费价格指数(各时期平均值) 1.5 4.8 5.9 0.5
    GDP平减指数 3.6 7.4 7.2 1.2
    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收支差额 -0.8 0.7 -0.4 -4.9
    财政收入 18.3 20.6 20.4 18.6
    财政支出 19.1 19.9 20.8 23.4
    国际收支帐户(亿美元)
    经常帐户余额 2500 3720 4260 3880
    占GDP比例 9.5 11.3 9.8 8.0
    资本帐户余额(包括误差与遗漏) -30 900 -70 -1700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净值)600 1220 940 400
    储备资产变动(增加为正值) 2470 4620 4190 2180
    外汇储备 10660 15280 19500 21680
    广义货币增长率(M2,%,期末值) 16.9 16.7 17.8 19.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第2期
    中国需加强政策前瞻性
     世界银行《季报》在政策建议方面,建议中国应当加强政策的前瞻性,注重结构性改革。报告认为2009年再增加额外的大规模政策刺激可能既无必要,也不恰当。原因之一是今年的财政赤字很可能大大高于预算数。另一方面,这样做还会减少2010年刺激措施的政策空间。与之同时,在新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增长将会放缓,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的增长。
     在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方面,世行建议应作如下调整:
     (1)促进资源流向新经济模式下应当大力发展的部门,而不是传统上获得大量支持、表现还不错的部门。这就要求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来鼓励竞争,消除私营企业进入某些现在完全被国有企业控制的关键产业的障碍,改革对金融部门的政策,改革资源定价和税收政策以及国企分红政策。
     (2)振兴国内市场,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除进一步放开服务业以外,其他的关键政策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有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就难以成功,难以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如果农村人口能成为永久的城市居民,同时城市的服务业发达,那么居民的工资和家庭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就会上升,消费所占份额也会上升。
     (3)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应对负面的经济冲击如当前的经济危机以及改革措施可能带来的临时性或部门性冲击的影响,有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关键。加强社会保障网络的平等化、减少社保体系的割裂不仅可以使社保体系自身得以强化,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人口的流动性。提高社保资金的统筹级别,扩大社保计划的便携性,减少各个项目的割裂,这将有助于全国的市场一体化,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世行还建议,应对相对价格,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行调整。在经济转向新增长方式(更多的消费拉动、服务业导向、劳动密集型)的过程中,需要对政策作出以下相应的调整:(1)促进资源流向新经济模式下发展较快的部门,而不是那些在旧增长模式中表现尚好的行业;(2)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永久性转移。建立良好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保障网络将有助于上述改革更顺利、更有力的推进。(完)
    (摘编、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45期(总第967期)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世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