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裴长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谋划

http://www.newdu.com 2019/3/18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651期;作者:裴长洪;时间:2019年3月13日
    2019年3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651期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的文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谋划。内容如下: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查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8年我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的一年我国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谋划、新部署。
    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长期趋势如何,是我国是否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充分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2018年我国面临三个严峻挑战:首先是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中美经贸摩擦带来不利预期;其次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各类矛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再次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要实现多重目标、完成多项任务、处理多种关系,政策选择和工作难度加大。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然在高基数上达到总体平衡,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年1月21日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查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8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同时,受服务业需求持续扩张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经营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
    我国经济还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特别是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快速升级,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稳步扩大。随着中国扶贫攻坚、教育与技能培训普及,尤其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还将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中国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按照目前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中国商品零售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
    我国经济更是不断迸发创新活力。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18年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投入商业化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1—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6.6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为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需求调控力度。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19年国家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提高0.2个百分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是,这些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措施,绝不意味着“大水漫灌”,更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时期,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都将遵循“五个”坚持。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具体就是五统筹、六稳定。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中提出更高的目标,出台更有效的举措,继续创造更生动活泼的实践。
    ——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体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上,也要体现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还包括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2019年的任务就是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同时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使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同时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为收入分配改革探索新路,赋予微观主体更大活力。
    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10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很重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关键一环是要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现实,即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条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区段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例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区段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例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网络上的纵向升级。使从事制造区段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并进一步上升为规则设计商,例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上的创新。包括制造业的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要看到,数字经济将成为新兴产业。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据就是未来的石油。根据《世界互联网报告2017》,全球22%的GDP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同年10月,数字经济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自动驾驶是智能制造最具商用前景的领域之一。包括一汽、上汽、北汽、长安、东风在内的国内传统汽车企业都在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才能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差别定价,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这些特殊产业带有普惠性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后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但需要解决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问题。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迷茫和困惑归结为形势不好。其原因是,他们在前40年依靠旧动能在发展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超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不知从何着手;而且,新事物既可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需要有一批投资和技术密集的大企业,相对于这种产业,大量中小企业缺乏单独的投资能力。因此,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新技能的普及,还需要探索社会资金积聚的新模式,为更多投资者开辟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Tags:裴长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谋划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