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支持民企发展从未停歇

http://www.newdu.com 2019/12/27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9年第92期(总第1980期)    2019年12月23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支持民企发展从未停歇 路透调查:2020年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新兴市场造成全球消费放缓 中国11月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再度负增
    
    支持民企发展从未停歇
    [摘要:在中央民企纾困周年之际,12月22日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的颁布,厘清了各界对于国家民企政策的种种误解。]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全文发布。《意见》通过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以及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意见》明确,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因地制宜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畅通市场化退出渠道,完善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等法律制度,提高注销登记便利度,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意见》指出,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持续跟踪、定期评估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同时,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意见》同时指出,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和明显超过招标项目要求的业绩门槛等。完善招投标程序监督与信息公示制度,对依法依规完成的招标,不得以中标企业性质为由对招标责任人进行追责。
    在完善政策环境方面,《意见》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清单制度,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加大力度清理整治第三方截留减税降费红利等行为,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同时,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
    在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制度方面,《意见》明确,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效率。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服务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支持资管产品和保险资金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纾困。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
    《意见》还表示,要积极探索建立为优质民营企业增信的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此外,《意见》还要求,各级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要依法履行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签订的协议和合同,不得违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真实意愿或在约定的付款方式之外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延长付款期限。
    FT中文网撰稿人钟正生、张璐撰文指出,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但民企盈利喜忧参半。政策要做的是,真正贯彻“竞争中性”的原则。
    民企话题一直不缺乏关注。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强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开启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又一步伐。事实上,政策呵护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信心陷入低谷,民企债务违约频发的背景下,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开启了多措并举纾困民企的政策组合。此后,央行推出金融支持民企的“三支箭”(贷款、债券和股权融资):一年多来,创设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W)、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并设立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五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的硬性指标。此外,还在减税降费、清理拖欠账款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支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市场直观的感受是什么?这些政策在改善民营企业经营,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民企债券净融资仍在持续恶化、民间投资增速仍然低迷不振上,亦可看出政策效应仍有提升的空间。这也许就是中央发文“28条”支持民企发展的大背景。预计新的政策部署,新的营商环境塑造,新的人身财产权保护将对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提升、民间投资的企稳回升、以及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起到新的提振、新的助推。我们通过客观的数据梳理,刻画近一年来民企生存现状,分析政策效果、可能堵点、未来展望。
    一、民企融资有限改善贷款方面。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1)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86.4万户,较年初增加363.16万户;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2)五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2万亿元,增幅47.9%。3)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75%,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五家大型银行平均贷款利率是4.75%,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8个百分点,同时,大型银行通过发放信用贷款、减费让利等措施降低小微企业其他融资成本0.58个百分点,所以这两项合计使企业的信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2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达到了2019年初央行设定的所有量价指标,但仍需看到,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所有贷款余额的7.4%,是在较小的体量下达到的较高增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债券方面。1)2018年下半年是企业违约最为集中的时间段,2019年以后民企债券违约支数和家数都有所下降(2019年3月还出现了一波集中违约),但仍然明显高于2018下半年以前,违约风险仍在持续暴露。2)民企信用债净融资额持续负增长并进一步走低,与国企持续大额正增长形成鲜明对照(图1)。民企债券融资渠道仍在丧失,这与信用违约风险持续暴露有很大关联。3)2018下半年之后,民企产业债信用利差进一步攀升并持续处于高位,与国企信用利差的持续回落形成鲜明对照(图2)。民企在债券市场的融资仍在进一步恶化当中。
    
    图 1:民企债券融资渠道仍在丧失
    
    图 2:民企信用利差持续处于高位
    还需关注国企去杠杆+资管新规对民企产生的信用紧缩效应。2018年以来,国企经历了一拨较快的去杠杆过程。2018年9月,中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末比2017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在此背景下,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底的60.4%,下降到2019年10月的58.3%。国企长期以来处于信贷资源的上游,通过应收应付款项、影子银行等渠道对民营企业有信用溢出;而当国企进入快速去杠杆状态之后,叠加资管新规对影子银行的限制,对民企事实上产生了信用紧缩的效果。2019年以来,国企去杠杆放缓,工业总负债增速从底部有所回升。同时,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2019年11月底,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民营企业账款5800多亿元,除个别省份外,均已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任务。目前,各类企业应收账款增速均明显下降至低位,从这个角度对民企资金状况有所改进。
    二、民企盈利喜忧参半。这种喜忧参半体现在:一方面,民企利润总额增长快于国企。2019年前10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大幅下移至-2.9%,但民企(私营和股份制企业)降幅明显小于国企,尤其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保持5.3%的正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轰轰烈烈去产能导致的上游行业涨价因素消退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格局恢复到民企优于国企的常态(图3)。另一方面,民企亏损单位数增长仍大幅快于国企。2019年以来,国企亏损单位数基本保持不变,而私营企业亏损单位数同比增加10.5%、股份制企业增加8.2%,民企和国企的差距依然显著。可见,一系列民企纾困政策并未阻止尾部民企经营状况继续恶化,但从市场出清和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必然是件坏事。
    
    图 3:2019年民企利润总额增长快于国企
    对民企利润总额的较快增长,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其一,民企在出口和产值方面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其利润增长主要依赖于“量”。与直观感受不同,2019年以来,国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均大幅减速并落入负增长,而民企的出口额增长却保持在10%以上的高水平,几乎未比2018年下降。我们认为,这可能体现出在外部冲击下民企具有更灵活的调整能力。2019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好于市场此前预期,主要在于绕道东南亚的转口贸易、对欧洲出口的稳定表现、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高增等。在此过程中,民企可能比国企和外资企业的调整速度更快。部分得益于出口的稳健,2019年以来民企工业增加值增长也明显快于国企。这可能源于,民企比国企有更强的追逐利润动力,因而更主动地保持较高产量,这从历史上民企库存增长持续快于国企中可以得到证实。其二,民企的投资回报率依然明显低于国企,从而仍然没有投资扩产的冲动。从非金融上市公司可比口径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税后利润+财务费用)/(净资产+有息负债))来看,民企投资回报率在2019年下半年以来有明显反弹,但仍明显低于地方国有企业(图4)。这其间可能有上游原材料成本偏高的原因(民企多处中下游),也与民企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有关。因此,民企虽有动力在现有产能水平上维持更高产量、拓展销售渠道,但其扩大产能的意愿可能会受到很大限制。
    
    图 4:上市民企投资回报率仍然明显偏低
    三、民企投资减速更快。2019年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截至10月累计增速已经低于总体;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62%快速下滑到57%。民间投资更快下滑,有以下三方面因素:其一,如前所述,民企投资回报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从根本上制约投资意愿。而投资回报不佳,主要与2019年初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终端需求较弱有关。不过,2019年三季度以来,民企投资回报率出现明显回升,2020年倘若呈现基建发力、出口缓和、地产平稳的有利组合,民企投资意愿将有更多修复的条件。其二,高度不确定的经济政策环境下,企业家信心依然不足。2019年以来,我们长期跟踪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图5)。中美贸易冲突的高度不确定性,对企业家信心产生了很大影响。在2019年11月财新综合PMI创出2012年新高的情况下,反映企业家信心的未来产出指数却进一步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而民企对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敏感度更高,投资必然更显谨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初步达成,必将有利于民营企业家信心的提升,后续协议的执行情况,以及进一步谈判的进展值得关注。
    
    图 5: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处于高位
    其三,民企融资渠道改善不尽充分,尤其债券市场融资功能仍在丧失,但资金约束问题可能已经退居其次。得益于更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2019年民企流动资产增速开始大幅高于国企(从另一侧面表明民企投资意愿不足)。对于经营状况较好的民企来说,银行信贷也有着很强的支持意愿,2019年以来五大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只有4.75%。观察可得的行业数据,可见民间投资对于行业景气的敏感度更高、调整速度更快。一方面,民企在加速投资进军教育、计算机通信、文化娱乐行业,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另一方面,民企在加速退出建筑、公共管理、运输设备、汽车、电热水等行业,这些行业面临基建投资不振和汽车行业低迷的背景,整体投资都在减速简言之,不必怀疑民间投资的效率,不必怀疑民间企业的因应能力。政策要做的是,真正贯彻“竞争中性”的原则,继续为民企提供公平的融资、税费和市场准入环境。
    (综合信息)
    
    路透调查:2020年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路透调查显示,多数主要经济体目前可能已避开衰退,但预计2020年增长状况依然疲弱,尽管近期有几轮央行刺激措施,而且出现美中经贸形势缓和的迹象。
    今年有几家大央行降息,应对经济放缓局面。去年这个时候很少有决策者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放缓,而全球经济动能丧失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全球贸易收紧。
    但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仍然较低,加上很多新兴经济体陷入放缓,因此需要从别的方面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进一步动力。
    这将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2019年是金融市场具有标志性的一年,美股年内屡创新高,其他股市也都飞涨,却仅仅只是因为经济环境略有改善而且贸易方面有试探性行动。
    根据路透近几周调查的几百名预测人士的预估,本轮扩张是纪录最长的扩张期之一,尽管一些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最近已经企稳,但其增长率也不大可能强劲反弹至趋势水平以上。“经济大衰退已经过去了10年,尽管全球央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但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依然低迷,”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门负责市场策略的首席投资官Joseph Quinlan指出。“有意义的通货再膨胀和通胀前景依然迷茫,令投资者担心央行只是在推绳子(pushing on a string),徒劳无功。”
    今年美联储三次降息,而且分析师目前有合理理由相信中美将签署初步经贸协议,但美国经济温和增长的前景几乎没有变化。
    自今年年中以来,主要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最新一轮的全球降息举措。年中时的路透调查显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升至金融危机来最高水平。
    例如,印度央行连续降息五次,累计降息135个基点至5.15%,成为2019年全球最激进的主要央行。但印度经济增长仍在放缓,房地产市场也处于低迷状态。
    这一轮全球宽松政策正在接近尾声。瑞典央行周四一如预期将其指标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0%,为持续五年的负利率画上句号。不过瑞典央行还表示,预计到2021年都将维持指标利率不变。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暗示决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不会立即扩大刺激措施。
    根据路透调查的经济分析师,其他主要央行在2020年也料将保持观望。
    今年接受访查的分析师越来越感到央行不仅失去提高通胀的能力,可能也正丧失曾在危机后推高资产价格的能力。根据路透调查的汇市策略师、股票分析师、固定收益策略师和全球基金经理,尽管金融资产的增长已轻松超越基本经济表现,但这种脱节状况可能在明年结束。“事实证明2019年的情况相当罕见: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回报都非常亮眼。以任何衡量标准来看,金融市场在2019年的表现都非常值得赞赏。这是2020年很难再复制的。”巴克莱宏观研究主管Ajay Rajadhyaksha说。
    路透最新全球调查涵盖的多数股指2020年涨幅料为个位数。与此同时,主要政府公债收益率料不会从最近低位反弹。“展望未来,过去十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债券收益率无序上升的风险,还可能会放大政策失误和/或增加货币政策无效力的风险,”美银美林的Quinlan说。“高债务水平未能带来更强劲的增长,”他并称。就连全球房地产价格也对央行最新一轮宽松政策反应平淡,甚至没有反应。房地产市场专家也不认为来年会有任何重大反弹。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料将保持其统治地位,尽管这个2019年最拥挤交易的回报率在下降。“美元一直表现强劲。尽管美联储今年三次降息,但美元今年也继续录得小幅上涨,因此,即便美国收益率下降,美元看起来仍相对具有吸引力,”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的汇市策略师Lee Hardman说。
    (Reuters,2019.12.21)
    新兴市场造成全球消费放缓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投资者普遍认为,在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放缓的背景下,今年的消费仍然强健,但这种看法从全球来看站不住脚。瑞银(UBS)经济学家表示,全球消费已经放缓,而大部分放缓就是新兴市场导致的。
    到2020年,新兴市场将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以提振疲软的国内需求。
    2019年,全球消费支出和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跌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GDP放缓在全球分布较为平均,但自去年初以来逾五分之四的消费支出放缓是新兴市场国家造成的。
    尽管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但造成放缓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是印度。据估计,今年全球消费放缓的40%由印度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造成。这比美国和中国的总和还多。“(全球消费放缓)只有四分之一是中国造成的。”瑞银表示,“这一比重与土耳其相当,而土耳其的经济规模要小得多。”
    本财年(从4月起)上半年,印度的消费支出增速降至2018年录得增速的一半以下。印度影子银行业爆发危机后,新增贷款已经枯竭,这结束了早些时候的消费支出热潮。疲弱的就业前景进一步让人们捂紧了钱袋子。
    正如花旗经济学家指出的,印度目前的增速放缓是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速放缓。印度GDP同比增速的最新数据(4.5%)为6年来最低水平。
    香港在加剧全球消费支出放缓的较小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也很突出。政治动荡和贸易摩擦使香港经济陷入衰退,旅游业急剧下滑,商业和贸易受到严重扰乱。10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跌24%,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标志着该数据连续9个月下跌。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亚当·斯莱特(Adam Slater)强调,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中早些时候的消费者债务增长,是导致新兴市场消费增速放缓的另一个因素。他说:“(先前债务积累的)影响正在慢慢积聚。”这为消费增长带来结构性和周期性阻力。
    新兴市场需求疲软也明显体现在进口放缓上。自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言论升级以来,全球贸易量急剧萎缩。与消费放缓的情况类似,贸易萎缩在新兴市场中也比在发达经济体中更为明显。今年大部分时间,新兴市场的进口都在萎缩,最近的同比跌幅在3%至4%之间。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进口仍维持正增长。
    鉴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放缓,中国进口下降并不令人意外。但是根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世界贸易监测》(World Trade Monitor)的数据,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也出现了类似幅度(约4%至5%)的进口萎缩。这种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亚洲各国之间贸易联系紧密,但疲软的国内需求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的数据没有将印度单独列出来,但该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进口同比下降近7%,较2018年第三季度近23%的增长大幅下降。因此,净出口总额5年多来首次对印度整体GDP做出正贡献。
    拉丁美洲的疲软也很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随着受到危机打击的阿根廷经济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今年阿根廷的进口将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巴西和墨西哥今年也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和进口放缓。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巴西今年进口将仅增长1%,而2018年这个数字为7%。
    新兴市场国内需求低迷,表明未来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亚洲放松财政政策的势头越来越猛。印度9月份出人意料地宣布削减公司税,而泰国、印尼和菲律宾都宣布了明年进行额外支出的计划。同时中国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新兴市场还将通过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一些新兴市场央行今年已大幅降息,根据Suttle Economics的数据,按GDP加权的新兴市场政策利率较2018年略高于5%的峰值下降了约100个基点。
    几乎所有其他新兴市场央行今年也都下调了利率。新兴市场中货币政策放松幅度最大的是土耳其,该国自7月以来降息1200个基点,而印度13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也很大。本月,巴西延续了其宽松周期,俄罗斯也是如此。彭博的共识预测显示,亚洲各新兴经济体都将在2020年降息。
    即使新兴市场不采取宽松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来提振内需,发达经济体明年的消费支出也可能比新兴市场更糟。
    日本10月份上调消费税,导致当月零售业销售额环比下降14.4%——比2014年上一次上调消费税后的降幅更大,那次上调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计仍将保持疲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的空间有限,财政支持也不会挑起重担。
    (FT,2019.12.19)
    
    中国11月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再度负增
    中国11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负增长,为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值,凸显减税降费和经济增长减速背景下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增无减,早已有部分地方调整了预算目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应尽可能提高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质增效”无疑成为破解僵局的最佳路径。
    而前11个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回升,或反映出在财政收入下滑压力下,地方政府增收在向土地财政倾斜,这也从侧面表明地产商拿地积极性可能不低,地产融资最紧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11月全国和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均为第二个月下降。支出继续收缩,这符合今年财政支出力度前倾,带来的年内支出“前高后低”的节奏。预计12月支出增速进一步提高的概率不大。
    “11月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同步回落,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端的压力继续增加。在财政收支端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质增效’无疑成为政策破局的最佳路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他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的亮点也将在三方面的“提质增效”进一步托底“稳增长”,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基建等能够显著带动实体经济增长的领域的倾斜,二是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如下调项目资本金比例、专项债充当资本金等,三是缓解存量债务压力,提高新增债务使用效率。
    路透根据中国财政部数据测算,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中央收入增长11.3%,为年内第二高位,最高点是10月的增长12.1%;但11月地方收入同比下降1.1%,为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值,上次是在5月的下降4.9%。支出方面,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3.4%,其中中央支出增长2.2%,地方支出下降4.5%。全国和地方支出均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早安排、早落地,在年初财政支出增速较高的基础上...11月支出增速如期回落,预计12月支出增速也难以进一步提升,在部分地区已有收支压力下,预计今年支出增速进一步提高的概率不大。”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称。
    诸建芳也表示,考虑到当前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较预算增速仍然有较大差距,预计12月收支增速大概率还会继续向预算靠拢。整体来看,预计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将成为四季度财政收支主要特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宣布全年减税降费预计为近2万亿元人民币,但实际执行力度较大,将超过2万亿元,对中国今年GDP贡献近1个百分点。这对企业构成利好的同时,也给地方政府收入带来很大冲击。路透测算显示,11月单月税收收入同比增幅自上月8%降至1.7%,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9.7%、61.2%、14.0%和3.7%。“整体来说,财政运行总体是平稳,但同时有不少地方面临财政较大压力。这些压力,很大原因是跟今年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很大关系,跟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有关系,”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副院长杨志勇称,“地方在编预算的时候这些政策还没有出来,而且减税降费的政策超出了年初的预计。”他认为,未来财政总体平稳的态势将得到维持,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但仍然是有挑战的。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1月中旬曾透露,受减收影响,目前湖北、重庆、吉林已按预算法规定调整省本级预算,主要是减少预算总支出、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地区部分市县也调整了预算。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地方实现全年预算平衡,如有必要及时调整预算。
    民生银行研究院也在周报中称,基层政府一般在每年12月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确定下一年收入目标,第二年1月经过地方人大审议通过。而地方今年初确定预算收入目标时,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尚未出台。且省级政府确定预算收入目标后,一般地市级收入目标会略高于省级目标,市县级收入目标又会高于地市级.
    “因此层层加码下,基层财政收入目标定得过高,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复杂外部形势,使得收入目标难以完成。”周报称,“但实践中预算收入目标一旦确定,地方税费征收部门需要尽力完成,这让一些地方面临落实减税降费和组织收入完成目标任务的两难。”
    不过在税收减少的同时,非税收入继续充当支撑财政收入的主力军。路透测算显示,11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3%,增幅高于上月的9.7%,但远低于今年4-9月高达40-50%的同比涨幅。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则为25.4%。
    财政部称前11个月非税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企上缴利润,以及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446亿元,同比增加4,600亿元,增长1.6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
    不过,1-11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8.1%,增速较1-10月加快1.2个百分点。“城镇化仍在进程中,土地出让收入增速的提升也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一定程度的收支压力,也侧面反映出地产商拿地积极性其实不低。”李超称。他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表态重提三稳,相比7月政治局“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措辞适当趋缓,因此判断地产融资最紧时刻已过,预计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微幅加快可能持续。“土地出让收入增长加快,这表明在财政收入下滑压力下,地方政府增收在向土地财政倾斜,但6月以来对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预示未来土地财政难有大作为,”光大证券宏观团队也称。
    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最新房价数据显示,中国房价整体涨势继续放缓,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和环比涨幅分别创下近一年半和近两年最小,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收窄,但一线城市除广州外房价加速上升,北京的环比涨幅高达1.7%。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测算,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7.1%,低于上月升幅7.8%且涨幅为2018年8月以来最小,房价同比连涨50个月;环比涨0.3%,亦低于上月涨幅0.5%,涨幅为2018年2月以来最小,连涨55个月。
    (Reuters,2019.12.19)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92期(总第1980期)          2019年12月23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Tags:支持民企发展从未停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